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 第182章 谁能管住皇帝印多少钱?

又来!

李去疾心里“咯噔”一下。

他太熟悉这个句式了。

每次这刘老先生一说“但”,后面跟着的,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小问题。

这老头,脑子转得太快了,CPU性能强得离谱,刚刚帮他打完一个补丁,修复了“货币是财富”的bug,他立马就自己运算,找到了新的系统漏洞。

这学习能力,放后世,清华北大都得抢着要啊!

李去疾来到这个时代这么多年,第一次有种“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的感觉。

朱元璋也从那种“钱就是水”的狂热兴奋中,稍稍冷静下来。

他看向刘伯温,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

他知道,自家子房这是又想到自己没想到的地方去了。

有这么个顶级谋士在身边,就是省心!自己负责拍板,他负责查漏补缺!

只听刘伯温的语气,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严肃,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

“先生,咱们就按您说的办。”

“朝廷印‘水票’,是为了让天下的货物、劳力都‘流动’起来,而不是为了敛财。”

“这个道理,刘某明白了。”

他偷偷瞥了一眼朱元璋,见他也是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胆子更大了几分。

“可这里面,有一个最最关键,也是最最要命的问题!”

刘伯温的声音陡然拔高!

“流多少?”

“这个‘水’,到底要放多少?!”

“先生刚才打了比方,天旱了,村里缺水,是因为大户人家的池塘把水都存起来了,水不动了。”

“所以,刘巴印‘水票’,把水搅动起来,让大家都用上水。”

“可如果……”

刘伯温的眼神,变得锐利,直勾勾地盯着李去疾。

“如果不是天旱呢?”

“如果今年风调雨顺,井水充盈,村里根本不缺水。可当村长的,为了修自己家的大宅子,或者想给自己多买几头牛,他大手一挥,又印了一大堆‘水票’,发下去雇人干活。”

“市面上的水,本来就够用,现在突然又多出来这么多‘水票’,会发生什么?”

“一开始,大家手里都有票,都能打到水,皆大欢喜。”

“可很快,村里的井就那么一口,每天出的水就那么多!可大家手里的‘水票’,却多了一倍!”

“结果就是,以前一张票能打一担水,现在两张、三张、甚至十张票,才能打到一担水!”

“那手里的‘水票’,岂不是又跟元廷的宝钞一样,成了废纸?!”

刘伯温又用眼角余光看了朱元璋一眼,继续说道:

“李先生!您看到了吗?”

“我们绕了一圈,又回来了!”

“问题的根子,根本就不是敛财还是流通!”

“而是那个印‘水票’的权力!那个不受任何约束的权力!”

“只要这个权力还掌握在皇帝一个人的手里,只要他今天想修园子,明天想打西域,就能随心所欲地打开印钱这个‘水龙头’……”

“那洪水滔天,就是迟早的事!”

“这!才是真正的死局!”

“因为您面对的,不是制度,不是经济,而是人性!是手握天下权柄的帝王,那永无止境的**!”

“谁能管住皇帝?谁敢管住皇帝?!”

一番话,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刚刚还热血沸腾的朱元璋头上。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他刚刚建立起来的,那座关于“货币流通”的宏伟理论大厦,被刘伯温这几句话,直接从地基上给轰出了一个大窟窿!

是啊!

谁来管咱?

皇帝想花钱,难道还要跟谁报备不成?

今天看这个宫殿不顺眼,拆了重建,要钱吧?

明天听说哪个地方的妃子漂亮,要纳入后宫,要赏赐吧?

后天儿子打了胜仗,要封赏吧?

国库里钱不够,怎么办?

印啊!

李先生不是说了吗?印钱就是放水,是为了流通!咱这是为了国家建设,为了激励功臣,名正言顺!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心底里钻出了一条毒蛇,疯狂地吐着信子,诱惑着他。

朱元璋的后背,“唰”的一下,又被冷汗浸湿了。

他惊恐地发现,自己……自己根本抵挡不住这种诱惑!

刘伯温说的没错,这他娘的,还真是个死局!

一个死循环!

他猛地抬头,看向李去疾,那眼神,又复杂起来。

有求助,有怀疑,甚至还有一丝丝的……恐惧。

他怕,怕这位无所不能的李先生,也解不开这个死局。

如果连仙人都没办法,那这纸钞,就真成了喂给帝王的毒药,谁碰谁死,谁碰谁亡国!

院子里,气氛比之前刘伯温控诉元廷时,还要压抑,还要死寂。

常遇春听得脑子嗡嗡响,但他听懂了最后一句话。

谁敢管皇帝?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朱元璋,心里嘀咕:那确实没人敢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

面对刘伯温这堪称“天问”的终极死局,李去疾非但没有皱眉,反而……又笑了。

那笑容里,带着一种“我就知道你会问这个”的了然,和一种“学得不错,都会抢答了”的欣慰。

“刘老先生,刘老先生,你说得都对。”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

李去疾由衷地赞叹道。

这老先生真是个天才啊!

已经触及到“央行独立性”和“货币超发”的核心问题了!这要是放在现代,妥妥的经济学带头人啊!可惜了,生错了时代。

他心里感叹,脸上却是一副风轻云淡的宗师派头。

“你说,谁来管皇帝?”

李去疾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摇了摇。

“错了。”

“从一开始,思路就错了。”

“为什么一定要‘人’来管呢?”

“咱们,可以用‘规矩’来管。”

“规矩?”朱元璋和刘伯温同时一愣。

规矩?

这天底下,还有能管住皇帝的规矩?

皇帝说的话,那就是规矩!

“先生,您的意思是……立下祖训?”刘伯温试探着问道,“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滥发宝钞?”

他自己说完,就摇了摇头。

这玩意儿没用。

元世祖忽必烈当初立的规矩不好吗?“平准库”的制度不完善吗?

结果呢?

他儿子、孙子,哪个当回事了?

祖训这东西,就是糊弄鬼的,管君子管不了小人,更管不住一个想搞钱的皇帝。

“不。”

李去疾干脆利落地否定了。

他看着已经彻底懵圈的两个人,决定再给他们上点强度。

“我问你们,一个国家的钱,应该印多少,到底由什么决定?”

他抛出了这个终极问题。

“由……由国库里的金银数量决定?”朱元璋不确定地说道,这是他最开始的认知。

“那是元朝的老路,死路一条。”李去疾直接否决。

“那……由朝廷的开销决定?”刘伯温补充道,“朝廷要用多少钱,就印多少钱?”

“那不就是你刚才说的洪水滔天吗?”李去疾又给否决了。

朱元璋和刘伯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茫然。

那到底由什么决定?

李去疾看着他们俩那抓耳挠腮,笑着说道:

“我再给你们打个比方。”

他又来了!他又带着他的比方走来了!

朱元璋和刘伯温瞬间坐直了身体,竖起了耳朵,连旁边的常遇春都瞪大了眼睛,生怕错过一个字。

“咱们还说那个村子。”

“现在,暂时不聊井水了,咱们聊聊村里的集市。”

“这个集市,每年开一次。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把自家养的鸡、织的布、种的粮食拿到集市上来卖。”

“可是大家手里都没有铜钱,怎么办呢?只能鸡换布,布换粮食,麻烦得要死。”

“正好,村长招人做工,会发给人水票。”

“有些人水票多,用不完,就拿水票换其他东西。”

“不知不觉间,为了方便大家交易,大家决定用进行这个集市的时候,用‘水票’来衡量货物价值。以后大家在集市互相买卖,就用这个票。”

朱元璋和刘伯温连连点头,这个好理解,就是钱嘛。

“好,现在问题来了。”李去疾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假如,你们是村长,这个‘水票’,应该发多少张?”

朱元璋愣住了,这个问题,和刚才不是一样的吗?

“这……凭感觉?”他试探着说。

“凭感觉?”李去疾笑了,“那跟元朝的皇帝有什么区别?今天感觉良好,多印点;明天心情不好,少印点。这集市迟早得乱套!”

刘伯温沉吟片刻,开口道:“当以集市上货物之总价,来定‘赶集票’之多寡!”

“说得对!”

李去疾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这老头,太上道了!

“就是这个理!”

“你作为村长,在开集之前,得先派人去统计一下。今年集市上,大约有多少货物。”

“比如说,经过统计,今年集市上大约有1000只鸡,500匹布,2000石粮食。”

“然后,你还要给确定这些东西的价格。比如一只鸡等于一张票,一匹布等于两张票,一石粮食等于一张票。”

“那么,今年集市上所有货物的总价值,就是1000*1 500*2 2000*1 = 4000张票的价值。”

“所以,你今年招人做工,也应发4000张左右的‘水票’!不能太多,也不能不少!”

李去疾的声音,掷地有声!

“如此一来,票和货,就完全对应上了!集市上的物价,就会非常稳定!老百姓拿着票,心里就踏实!因为他知道,他用货物换来的每一张票,都实实在在地对应着集市上的某一只鸡,某一匹布!”

“不但没意见,大家还得夸你是个能干的村长!”

“这是一种‘锚’!给钱这张纸,定下一个不会动摇的铁锚!”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