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 第548章 体恤将士的高王

轩辕关外,齐军大营

夜色如墨,齐军大营的火把在风中摇曳,将中军大帐照得亮如白昼。

高欢独坐案前,手指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目光却死死盯住摊开的地图。代表周军溃败路线的箭头如垂死挣扎的蛇,蜿蜒指向许昌方向。

"陛下。”一个清朗的声音打破沉寂。行台郎中封子绘躬身近前,这个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人有着与其父封隆之一脉相承的锐利眼神,"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高欢抬眼,示意他继续。这些日子,他格外重视这个年轻人的见解。

封子绘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长安位置:"昔年魏武平定汉中,却未能乘胜入蜀,以致刘备坐大,鼎足之势遂成。武帝晚年每言及此,常引为平生大憾。"他的声音逐渐激昂,"如今宇文泰新败,中原震动,正是天赐良机啊!陛下!"

高欢眼中精光一闪,封子绘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内心深处名为"天命"的匣子。

他猛地站起身,案几上的茶杯被震得哐当作响:"传令!升帐议事!"

片刻后,诸将齐聚。然而当高欢提出全力南下、直捣许昌的方略时,回应他的却是一片压抑的沉默。

老将斛律金率先出列,他的铠甲上还带着邙山血战的干涸血迹,每走一步都显得沉重:"陛下,"他的声音沙哑得像是磨砂纸擦过木头,"将士们自邙山血战至今,人未解甲,马未卸鞍。非是末将畏战,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他环视帐中同僚,疲惫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帐外适时传来一阵伤兵的呻吟声,更添几分凄凉。

"斛律将军所言极是!"大将韩轨接口道,他猛地撩开臂甲,露出包扎的伤口,纱布上还渗着血水,"我军虽胜,亦是惨胜。此时远征,若周军据险死守,恐成强弩之末。"

"末将附议!"元天穆捶着酸胀的腿站起,"周军虽败,但轩辕关天险犹在。若贸然深入,粮道被断则全军危矣!"

帐内顿时嘈杂起来,武将们纷纷诉苦。有人展示伤口,有人诉说战马倒毙,连日恶战的疲惫写在每个人脸上。

"微臣反对!"

一个清瘦的身影站了出来,正是太子心腹、中书左丞陈元康。文官袍服在满帐悍将中显得格格不入,但他的目光却如磐石般坚定。

"此乃千载难逢之机!"陈元康的声音清越,压过了帐中的嘈杂,"周军主力尽丧,宇文泰生死不明,中原门户洞开!若因一时疲敝而纵虎归山,待其喘息已定,他日必为我心腹大患!"

"陈中书!"一位虬髯将领忍不住讥讽,"你说的轻巧,可知我等在沙场搏命之苦?"他指着帐外,"你去看看,那些伤兵还能不能站起来!你们在后方运筹帷幄,我们在前线刀头舔血!站着说话不腰疼!"

陈元康面不改色,向高欢深深一揖:"大王!诸将只知鞍马劳顿,可知养虎为患的道理?"他转身直面虬髯将领,"若非当年放纵刘璟,何来沙苑之败?今日若纵虎归山,他日宇文泰卷土重来,诸位可还能安坐帐中饮酒?"

又一位将领拍案而起:"陈元康!你一个文官,懂得什么行军打仗?"

"在下是不懂行军打仗,"陈元康冷笑一声,"但懂得算账!周军此役损失超过八万,粮草辎重尽失。而我军虽疲,尚有余力。此时不追,更待何时?"

"你说得轻巧!"韩轨怒道,"我军粮草还能支撑几日?伤兵如何安置?这些你可曾想过?"

陈元康毫不退让:"韩将军可知道,当年项羽巨鹿之战后,为何要穷追章邯?正是因为明白'破釜沉舟'的道理!如今周军就是当年的秦军,一鼓作气可定天下!"

帐内顿时分成两派,争论声此起彼伏。支持追击的以文官和少数年轻将领为主,反对的则是大多数前线将领。

高欢重重咳嗽一声,帐内顿时寂静。他注意到陈元康紧握的拳头在微微颤抖——这个平日温文尔雅的文士,此刻眼中却燃烧着罕见的火焰。

"元康,继续说。"

"陛下!"陈元康扑到地图前,手指因激动而微微发抖,"宇文泰重伤,周军溃散百里。此时追击正可一鼓作气直取许昌。若待其重整旗鼓,届时..."

"届时如何?"高欢突然打断,目光锐利如刀,"若这是宇文泰的诱敌之计呢?轩辕关两侧山高林密,最适合设伏。"

陈元康急得额头冒汗:"周军仓皇逃窜,连粮草辎重都来不及带走,哪有余力设伏?陛下若是不信,可派轻骑先行探查..."

高欢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陈元康的逻辑无懈可击,但将领们的疲惫也是实实在在的。他仿佛能看到营帐外,那些倚着长矛就能睡着的士兵。

更深层的,是一种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隐忧——宇文泰用兵诡谲,那条溃败的路线,会不会是另一个陷阱?邙山山谷里那险些夺命的一刀,让他心有余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两个画面:一个是封子绘、陈元康描绘的称霸北方的宏图;另一个,是疲惫的军队在陌生险境中遭遇伏击的惨状。最终,那个体恤士卒、不愿行险的"高王"战胜了那个渴望毕其功于一役的"枭雄"。

他长叹一声,睁开眼时,已有了决断:"诸将辛苦,朕岂能不知?然元康之言,亦是为国尽忠。"

他顿了顿,找到一个折中方案:"这样吧,派可朱浑元率精骑五千,尾随追击,探敌虚实,相机而动。大军北上...先围洛阳,补充休整。"

陈元康闻言,脸色瞬间苍白,张了张嘴,最终却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五千骑兵,在这广阔的战场上,不过是杯水车薪。他明白,高欢做出了一个看似稳妥,却可能遗恨千古的决定。

议事结束后,高欢独自走出大帐。寒风中,他看见几个士兵围坐在篝火旁,有人正在帮同伴包扎伤口,有人靠着营柱打盹。一匹战马疲惫地跪卧在地,连草料都无力咀嚼。

"陛下。”亲兵统领轻声提醒,"夜深了,该休息了。"

高欢没有回应,目光投向南方。那里,宇文泰正在逃亡,而他的大军却要止步于此。

与此同时,陈元康失魂落魄地走回自己的营帐。封子绘追了上来:"陈中书,今日你在帐中之言,字字珠玑。"

陈元康苦笑着摇头:"可惜,陛下终究还是选择了稳妥。"

"也许..."封子绘欲言又止,"陛下有他的考量。"

"考量?"陈元康突然激动起来,"他是在害怕!害怕宇文泰,害怕重蹈覆辙!这可是天下之争,岂能因惧怕而错失良机?"

他的声音在夜风中飘散,带着说不尽的遗憾。

而在伤兵营中,军医正忙碌地救治伤员。一个年轻士兵痛苦地呻吟着,他的腿伤已经化脓。军医摇摇头,对助手低声道:"准备锯子吧。"

这一切,都被隐在暗处的高欢看在眼里。他握紧了拳头,最终转身走向大帐。

那一夜,齐军大营的灯火久久未熄。而历史的车轮,就在这个夜晚,悄然改变了方向。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