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 第494章 胜利的代价

七日后,邺城,丞相府内。

高欢瘫坐在书房的地板上,手中拎着一坛未开封的烈酒。曾经锐利如鹰的眼眸如今浑浊无神,胡须杂乱如草,战袍上还沾着尘土和干涸的血迹。

沙苑之战的惨败画面不断在他脑海中重现——汉军将士如潮水般涌来,魏军阵线瞬间土崩瓦解,将士们的惨叫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父亲。"高澄站在门外,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这已经是他今天第三次来请示国事了,每次都被父亲粗暴地赶走。

"滚!"高欢头也不抬,撕开酒坛封口,"国事你自己处置,不必问我。"

高澄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不满。他这个父亲已经坑了他好几次了,每一次都要他来收拾残局。父子二人早就离心离德,如今只剩表面上的礼节。

"根据线报,汉国俘虏的我军士兵还有五万人。"高澄保持语气平稳,"儿臣请求通过和谈,把这些将士换回来。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若损失殆尽,我军将元气大伤。"

高欢猛地灌下一口酒,辛辣的液体灼烧着他的喉咙:"换回来?用什么换?用我这张老脸吗?"他自嘲地大笑,笑声中满是苦涩,"我那好贤弟刘璟会买账?他巴不得看我笑话!"

高澄不动声色:"儿臣打算以张岳的性命为筹码。听说此人是汉王心腹,被我一直关押在天牢。汉王应该会重视他的价值。"

高欢摆摆手,显得极不耐烦:"随你处置...别再烦我了。"他又灌下一大口酒,仿佛想用酒精淹没失败的耻辱。

高澄躬身退出,掩上房门的刹那,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他太了解父亲了——胜时骄狂,败则颓唐。如今沙苑惨败,不知要多久才能振作起来。魏国不能再等下去了。

回到议事厅,谋士陈元康早已等候多时。这位以智谋着称的文臣面色凝重,眼中布满血丝,显然也是多日未得好眠。

"丞相如何说?"陈元康关切地问。

高澄冷笑:"还能如何?整日酗酒,不问政事。"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泰州,"更糟糕的是,王思政开始向玉璧和河内增兵,杨忠在朔州也开始厉兵秣马,意图不明。我们必须尽快与汉国和谈,否则腹背受敌。"

陈元康沉吟道:"世子明智。只是汉王刘璟狡猾多诈,此次和谈恐怕要付出不小代价。据探报,汉军虽胜,但也损失惨重,急需补充。我担心他们会狮子大开口。"

"代价再大,也比亡国强。"高澄目光坚定,"你即刻出发,以张岳性命为筹码,试探刘璟的口风。记住,一定要赎回五万俘虏,至于条件…"他顿了顿,咬牙道,"可视情况让步。"

陈元康躬身领命:"臣定不辱命。"但他心中明白,这次出使无异于与虎谋皮。汉王刘璟向来以强硬着称,此次大胜后更不会轻易让步。

——————

与此同时,洛阳通往潼关的官道上,一支简陋的车队正在艰难前行。车轮碾过坑洼的路面,发出吱呀作响的声音,一如周国如今岌岌可危的国运。

尚书左仆射杨侃坐在马车中,眉头紧锁。函谷关沦陷,金墉城破,洛阳周边汉骑游荡,颖、将、宋三州近百万百姓被掳往汉国...每想至此,他的心就如刀绞般疼痛。这些天他几乎没有合眼,一闭眼就是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

"大人,前面就是潼关了。"车夫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

杨侃掀开车帘,远处潼关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他知道,此次出使关系大周存亡。国内精锐尽失,国库空虚,若不能与汉国达成停战,这个冬天将是周国的末日。

"加快速度。"杨侃吩咐道,"务必在天黑前抵达潼关。"

车夫犹豫道:"大人,潼关是汉军把守,我们..."

"正是要见汉军。"杨侃沉声道,"递上国书,说明来意。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汉王这点气度还是有的。"

话虽如此,他心中实则忐忑不安。刘璟的凶名在外,此次沙苑大捷更是让他气焰嚣张,能否同意和谈还未可知。更何况周国如今拿不出什么像样的筹码,只能寄希望于汉王不想两线作战的考量。

杨侃摸了摸袖中的国书,那上面写满了屈辱的条件——割让三州,每年进贡黄金万两,绢五万匹,甚至还包括送质子入长安。这些都是周国难以承受的代价,但为了生存,不得不为。

汉国:长安未央宫

长安未央宫内,笙歌鼎沸,灯火通明。

汉王刘璟高坐首座,举杯畅饮:"诸位,此战大捷,全赖将士用命!孤敬诸位一杯!"

"大王万岁!"群臣欢呼,殿内一片欢腾。舞姬翩翩起舞,乐师奏响欢快的乐曲,似乎整个长安都在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高昂、王僧辩等将领依次上前受赏。

高昂被封为车骑大将军,渤海郡公,赐帛五百匹;

吴明彻被封为左卫将军,吴县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僧辩被封为明威将军,龙乡侯,

胡僧佑被封为虎威将军,南乡侯,

侯瑱前后积功,被封为虎贲将军,督右军。

黄法氍被封为虎翼将军,督左军。

而十五岁的窦毅沙苑表现十分亮眼,破格被提拔龙武将军,富春亭侯,成为汉军中最年轻的将军。

宴会持续到深夜,群臣尽欢而散。

但庆功宴结束后,刘璟立即召见重臣议事。未央宫侧殿内,气氛与外面的欢庆截然不同。烛光摇曳,映照出每个人脸上的凝重。

"大王,”尚书令长孙俭率先禀报,声音沉重,"此次大战,十万汉军出关,阵亡两万五千人,伤者近两万。其中玄甲精骑阵亡六千,损失尤为惨重。这些精锐骑兵训练不易,没有三年时间难以恢复元气。"

苏绰接着道:"按照我军抚恤制度,阵亡将士每家需抚恤金二十两,绢三十匹,伤者付银五两,绢五匹。国库需支出超过金五十万两,银十万两,绢近百万匹,这还不算立功受赏的将士们。如果兑付这笔抚恤金,国库恐怕会捉襟见肘。"

郦道元补充:"从三州迁回的三十万户约九十万人,安置所需土地约三百六十万亩。关中现有闲田不足百万亩,无法妥善安置。若强行分配,必会引起原有居民不满。"

高翼和元修伯也分别汇报了粮草和冬季防灾的困难。司农卿贾思勰特别指出,今冬可能再遭雪灾,需储备大量粮食衣物,否则新迁入的百姓难以度过寒冬。

刘璟揉着太阳穴,只觉头疼欲裂。胜利的喜悦很快被现实的困难冲淡。他注意到军师刘亮神色有异,便让五相先退下。

"亮弟,你有何想法?"刘璟问道,声音中带着疲惫。

刘亮低声道:"大王,我们可以让魏周两国,跟梁国一样。"

刘璟立即明白:"你是说...利用和谈之机勒索两国?"

"正是。"刘亮眼中闪过精光,"眼下消灭两国的时机尚不成熟。不如借此机会盘剥他们,获取最大利益。让高欢赎回俘虏,我们索要财物弥补损失。高欢经此一败,短期内不敢西进,必定转而攻打宇文泰。如此,两国相互牵制,我军可休养生息。"

刘璟沉吟片刻,抚掌笑道:"妙计!就让宇文泰和高欢狗咬狗,我们坐收渔利!"

这时,内侍来报:"大王,魏国使者陈元康、周国使者杨侃已过蓝田,请求入朝觐见。"

刘璟与刘亮相视一笑:"来得正好!明日朝会,要请亮弟替我会一会二位使者。"

当夜,刘璟独自站在未央宫高台上,望着满天繁星。秋夜的凉风拂过他的面庞,却吹不散心中的忧虑。

胜利的代价如此巨大,这是他未曾料到的。九十万人口的安置、数百万两的抚恤、冬季的粮荒...一个个难题摆在面前。作为君王,他必须为子民的生存负责。

"大王还在为政务烦恼?"刘亮不知何时来到身后。

刘璟叹息:"亮弟,你说我是不是太急进了?若不大举出兵,或许不会如此艰难。"

刘亮摇头:"大王,乱世之中,不进则退。今日之苦,是为明日之盛。待魏周两国赎金一到,诸多困难都可缓解。"

"但愿如此。"刘璟望向东方,目光渐渐坚定,"明日朝会,就看亮弟如何与那二位使者周旋了。"

“臣敢不从命…”刘亮轻声笑道,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

与此同时,驿馆内,陈元康与杨侃不期而遇。两位使者都是聪明人,一眼就看出对方的来意。

"杨相也来了?"陈元康似笑非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讽刺,"看来宇文泰也撑不住了?"

杨侃冷冷回应:"彼此彼此。只望明日汉王莫要太过分才好。"他心中明白,周国的处境比魏国更加艰难。周国的主力损失近半,如今国内空虚,人口凋零,若汉军继续进攻,周国有亡国之危。

二人心照不宣地各自回房,心中都明白明日将是一场硬仗。汉王刘璟必然会利用他们的困境漫天要价,而他们不得不尽力周旋,为国家争取一线生机。

陈元康在房中踱步,思考着明天的谈判策略。他知道高澄的底线——尽可能赎回俘虏,但代价不能太大。魏国虽然战败,但根基尚在,若汉王要价太高,宁愿放弃和谈也要保住国力。

而杨侃则在灯下修改国书,将条件一再降低。周国已经输不起了,只要能停战,什么条件都可以考虑。他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若汉王坚持,不惜割让周国一半的土地。

夜深人静,两位使者都无法入眠。他们知道,明天的谈判将决定自己国家的命运。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