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 第483章 沙苑大战的序幕

河内城外,旌旗蔽日。高欢的二十万大军如黑色潮水般涌入这座破败的城池,战马的铁蹄踏在残破的街道上,扬起阵阵尘土。士兵们的脚步声、马蹄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这座小城多年的沉寂。

"这就是河内?"高欢驻马城头,俯视着脚下的城池,眉头紧皱。城墙低矮破败,多处坍塌,城楼上的瓦片残缺不全,显然多年未曾修缮。"李神轨死后,就没人想过修修这破城?这要是遇到敌军来攻,如何守得住?"

司马子如轻抚胡须,笑道:"丞相何必在意?河内不过暂居之地,待渡过黄河,长安才是我们的目标。这破城修它作甚?"

高欢冷哼一声,目光投向远方黄河的方向:"探子派出去多少?可有什么消息?"

"已派出三十余队,遍布黄河两岸。"司马子如低声道,"汉周大战正酣,此时正是我们渡河的最佳时机。"

高欢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却摇头道:"不急。让刘璟和宇文泰再多耗些时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传令下去,全军在河内休整,没有我的命令,不得轻动。"

司马子如会意一笑:"丞相英明。"

一连十余日,高欢大军按兵不动,只派探马四处打探。这个反常的举动很快引起了汉国镇北将军王思政的怀疑。

安邑城内,王思政站在城楼上,远眺河内方向,眉头紧锁,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对危险有着敏锐的直觉。

"将军,高欢此举甚为可疑。"副将黎磊低声道,"按约定,他早该搭设浮桥渡河攻周,或是向我方要求船只。如今却按兵不动,只派探马四处活动,其中必有蹊跷。"

王思政沉吟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城墙:"黎磊,你带一队人马,以犒军为名,带上些酒肉,去探探高欢的口风。记住,要客气些,但也要问清楚他的意图。"

黎磊领命而去,当日下午便抵达河内。

此时高欢正站在城楼上,远眺黄河对岸。二十万大军已在城内城外扎营,炊烟袅袅,战马嘶鸣,一派繁忙景象,却无任何渡河准备的迹象。

"丞相,王思政派人来了。"司马子如快步走上城楼,低声道,"是他的副将黎磊,说是来犒军,实则是要询问我军何时渡河。"

高欢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让他上来。我倒要看看,王思政派来的是什么人物。"

黎磊是个三十多岁的壮硕将领,铠甲擦得锃亮,步伐虎虎生风。他登上城楼,对高欢抱拳行礼:"末将黎磊,奉镇北将军之命,特来犒劳丞相大军。另有一事请教,不知丞相何时按约定渡河攻击周军?"

高欢并不转身,依旧望着黄河:"黎将军,王思政为何不亲自来?可是看不起我高欢?"

黎磊一怔,随即答道:"王将军镇守泰州,军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

"忙到连见本王一面的时间都没有?"高欢突然转身,目光如刀,"还是觉得派你个副将来就足够了?"

黎磊被高欢的气势所慑,硬着头皮道:"丞相误会了。王将军只是关心战局,如今周军主力正在金墉城与汉王交战,正是渡河破敌的良机..."

"良机?"高欢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讥讽,"什么时候轮到王思政来教本王用兵了?他以为守住个泰州就了不起了?"

黎磊脸色涨得通红:"丞相!这是两国约定,您..."

"滚!"高欢厉声喝道,"乱棍打出去!让王思政自己来跟我说话!"

几名侍卫立即上前,不由分说地将黎磊架起,棍棒如雨点般落下。黎磊的惨叫声在城楼上回荡,最终被拖下城去。

司马子如微微皱眉:"丞相,这样是否太过?王思政手中毕竟有三万守军,若是激怒了他..."

高欢冷哼一声:"我正是要试探他的反应。若是他忍了,说明兵力空虚,不敢与我翻脸;若是他翻脸,正好给我借口先取泰州。"

他顿了顿,问道:"高澄说的那人联系得如何了?"

司马子如露出笑容:"已经联络上了。他表示万事俱备,只等丞相大军渡河。只要丞相许他的承诺不变,他定会大开方便之门。"

"好!"高欢眼中精光一闪,"此人贪婪无度,反复无常,正是可趁之机。如今刘璟强攻金墉,必耗时日,正是我军渡河良机。"

他站起身,决断道:"传令下去,留一万人在安邑牵制王思政,其余部队明日开拔,直奔蒲坂渡河!"

与此同时,黄河对岸的泰州城内,王思政正在焦急地等待黎磊的消息。

"将军!不好了!"一名亲兵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黎将军被高欢乱棍打出,伤势不轻!"

王思政猛地站起,拳头重重砸在案几上:"高欢欺人太甚!竟敢如此羞辱我汉将!"

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泰州只有三万守军,而高欢有二十万之众。若是此时翻脸,无异于以卵击石。更重要的是,高欢此举很可能是在故意激怒他,为进攻泰州制造借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传令各部,加强戒备,但没有我的命令,不得轻举妄动。"王思政沉声道,"立刻派人渡河,将情况禀报汉王!请汉王定夺。"

他走到地图前,眉头紧锁。高欢的异常举动让他深感不安——这位北魏权臣,恐怕另有所图。若是被高欢拿下泰州,后果不堪设想。

而在陕州渡口,有一个人正对着空荡荡的码头发愁。黄河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岸边只有五十余条小船随波起伏。

"只有五十条小船..."他喃喃自语,"二十万大军,这要渡到什么时候?"

此人正是梁国降将夏侯夔。他原本是个体态丰盈的中年人,但自从来到陕州后,明显清瘦了许多。陕州贫瘠,远不如襄州富庶,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汉国的制度极其严格——刺史只有治政之权,无统兵之权,这让他这个习惯了军政权一把抓的梁将浑身不自在。

"刺史大人又在为船只发愁?"一个阴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夏侯夔不用回头就知道是主簿赵涵。此人是他在陕州为数不多的亲信之一,也是他知道夏侯夔与高澄暗中往来的少数几人。

"长安朝廷偏偏在这个时候调走所有大船,虽然常善这个统军都督走了是好事…"夏侯夔叹气道,"但若是高丞相因渡河缓慢而怪罪..."

赵涵轻笑:"大人多虑了。船只少未必是坏事——正好可以慢慢渡河,观察形势。若是汉王迅速攻下金墉城回师,我们也好及时收手。"

夏侯夔心中一动。这话说得在理,但他更担心的是另一件事:"高欢答应的事,不会反悔吧?"

"丞相一诺千金。"赵涵低声道,"只要大人助他渡河,封镇北将军,涿郡公,外加黄金万两,丝绸千匹。这可比在汉国做个有名无实的刺史强多了。"

夏侯夔眼中闪过贪婪的光芒,但随即又被忧虑取代:"可是万一事败...刘璟的手段你是知道的..."

"大人已经走得太远,回不了头了。"赵涵的声音带着一丝威胁,"汉国待您如何,您心里清楚。那些尚书台的申斥,那些同僚的白眼...您真甘心一辈子待在这穷乡僻壤?"

夏侯夔的脸色变得难看。是啊,自从献出襄州后,汉国文武表面上客气,背地里都瞧不起他这个降将。每次朝会,他都感觉自己像个外人,那些目光中的轻蔑与不屑,让他如坐针毡。

"你说得对。"夏侯夔终于下定决心,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开弓没有回头箭。你即刻派人通知高丞相,就说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大军到来。"

赵涵满意地笑了:"大人英明。我这就去安排。"

望着赵涵离去的背影,夏侯夔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半年前献出襄州时的风光,汉王亲自接见,许诺厚待。谁知转眼就被打发到这个穷乡僻壤,受尽冷眼。

"刘璟,你不仁,休怪我不义…”夏侯夔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就在这时,一名衙役匆匆跑来:"刺史大人,码头来了几艘商船,说是从洛阳来的,想要借港避风。"

夏侯夔正想拒绝,忽然心念一动:"带我去看看。"

来到码头,只见三艘中等大小的商船正在靠岸。船身吃水颇深,显然装载了不少货物。

夏侯夔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真是天助我也!这些船虽然不算太大,但比那些小船强多了。

"告诉船主,风浪太大,船只暂扣。"夏侯夔对衙役吩咐道,"等风平浪静后再放行。"

衙役领命而去。夏侯夔望着这些意外得来的船只,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或许,命运终究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