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 第444章 侯大将军南下

邺城的十月,秋风已带肃杀之气。

高澄站在东柏堂的高阁上,望着宫城外鳞次栉比的屋宇。刚刚顺利铲除孙腾的余威尚在,但他的眉头却紧锁着。下一个目标——侯景,远比孙腾难对付得多。他故意让侯景等在拜见自己,没想到侯景真就乖乖来了,他不让侯景进门,侯景就搬了把椅子坐在门外,一动不动……

"世子,侯景已在门外等候七日了。"心腹张岳低声禀报,"每日辰时必到,酉时方归,就坐在那把胡椅上,风雨无阻。"

高澄冷哼一声:"倒要看他能装到几时。"

他为何非要除掉侯景?不仅因为这老将手握重兵,更因为那个永远挂在侯景嘴边的故事——每次宴饮醉酒,侯景总要撩起裤腿,指着那道狰狞的伤疤对众将吹嘘:"瞧见没?这条腿是为救丞相瘸的!当年在怀朔,要不是我侯景拼死挡住那一箭,丞相早就..."

想到这里,高澄狠狠攥紧了栏杆。他感激侯景救父之恩,但这份恩情被反复提及,就成了对他权威的挑衅。一个总是提醒你欠他性命的功臣,留不得。

"崔暹那边查得如何?"高澄转头问。

张岳面露难色:"回世子,侯景确实贪财,但...都是塞外掠夺所得,或是他自家商队赚来的。军饷分文未动,战利品也多分给将士。军中皆称其豪爽。"

高澄的手指猛然收紧。一个贪财却懂得收买人心的人,比一个清官更可怕。"明明贪财却能克制自己..."他喃喃自语,"此人野心,不小啊。"

——————

东柏堂外,侯景端坐在胡椅上,面色平静如水。

路过的官员们窃窃私语,都在猜测这位功勋老将为何被世子晾在门外七日之久。

侯景心中冷笑。高澄这小儿的把戏,他看得分明——无非是想用对付库狄回洛的法子来整治他。先冷落折辱,再逼自己向他服软。

但他侯景不是库狄回洛。

"将军,已是第七日了。"亲兵低声提醒,"世子这般折辱,您何苦..."

侯景抬手打断亲兵的话:"世子公务繁忙,我等一等又何妨?"他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窥探的耳目听见。

其实他心中早已怒火中烧。想他侯景随高欢起兵以来,立下战功无数,如今竟被个黄口小儿如此羞辱。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得住气。

终于,东柏堂的大门缓缓开启。

"侯将军,世子有请。"内侍尖细的声音传来。

侯景整了整衣冠,一瘸一拐地走进大堂。他的步伐很慢,每一步都让那条瘸腿显得更加明显——既然高澄讨厌看到这个,他偏要让他看个清楚。

高澄端坐堂上,看着侯景一瘸一拐地走近,眼中闪过一抹厌恶。

"让将军久等了。"高澄故作歉然,"近日政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

侯景躬身行礼,神色恭敬:"世子日理万机,臣等一等也是应该的。"

高澄心中警铃大作。若是侯景大吵大闹,他反而不觉得异常。但这般恭顺大度,反倒显出城府极深。

"将军辛苦了。"高澄假意关怀,"听说你在门外坐了七日?这怎么使得..."

"无妨。"侯景微笑,"臣这条腿当年为救丞相而瘸,早就习惯了。"

又来了!高澄几乎要捏碎手中的茶杯。每次都要提救父之事,分明是在暗示他们高家欠他恩情!

他强压怒火,换上一副推心置腹的表情:"不瞒将军,我近日政务繁忙,无暇顾及军中事务。想请将军代为巡视中军,不知意下如何?"

这话说得客气,却是个致命的陷阱。若侯景答应,便是僭越职权;若不答应,又显得不识抬举。

侯景缓缓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又恢复成恭顺的模样:"世子说笑了。您是中领军,都督京畿诸军事,这等大事岂可由他人代劳?"他顿了顿,声音沉稳有力,"若世子实在繁忙,老将愿去请中军各位大将前来拜见,共商军务。"

高澄的手指在袖中微微收紧。好个侯景,不仅不上套,反而将了一军。若真让所有大将都来东柏堂,倒显得自己这个世子无能了。

"侯将军提醒的是。"高澄笑容不变,心中却已翻起惊涛骇浪,"既然如此,就不劳将军费心了。"

侯景起身行礼:"那老将先行告退。世子若有差遣,随时传召便是。"

看着侯景一瘸一拐离去的背影,高澄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这个老狐狸,比想象中更难对付。

"世子。"张岳不知何时又出现在身后,"接下来..."

高澄猛地抬手打断他:"让崔暹继续查。我不信他侯景真能做到滴水不漏。"

"那若是查不到..."张岳欲言又止。

高澄的眼中闪过一抹冷光:"那就给他制造些罪证。邺城大狱里,多的是愿意指认侯景的人。"

窗外,侯景刚刚走出东柏堂大门。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座巍峨的建筑,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毛头小子,也想和我斗。"他低声自语,随即提高了声音,"来人,备马!"

侍卫连忙牵来战马。侯景虽然腿瘸,上马的动作却依然矫健。他在马背上挺直腰板,又是那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去涿郡!”侯景一抖缰绳,战马扬蹄而去。

——————

三天三夜,马不停蹄。当涿郡大营的旗帜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时,侯景已经疲惫不堪,但精神却异常亢奋。他滚鞍下马,不顾侍卫阻拦,直冲中军大帐。

"高王!高王救命啊!"侯景扑进帐中,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凄厉。

高欢正在研究地图,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了一跳。抬头见是侯景,不禁皱眉:"侯景?你不在邺城,跑来前线做什么?"

"末将...末将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侯景叩首在地,声泪俱下,"世子...世子要杀末将啊!"

高欢的脸色沉了下来:"休得胡言!世子岂会无故杀你?"

侯景抬起头,泪水和尘土在脸上混成一片,显得格外狼狈:"末将按照高王的指示,对世子百般避让,可世子...世子依然不依不饶。今日在东柏堂,世子要臣代领中军,巡视京畿,那语气...那眼神..."他恰到好处地打了个寒颤,"分明是要对末将下手了啊!"

高欢默然不语。自己儿子的性子,他再清楚不过。

侯景见高欢不语,心一横,猛地拔出腰间佩剑:"高王若觉得为难,末将愿以死明志!只求高王相信,末将对您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说罢,他作势就要自刎。高欢大惊失色,急忙上前夺下长剑:"糊涂!你我名为君臣,实在兄弟,这是做什么!"

侯景顺势抱住高欢的腿,嚎啕大哭:"末将宁愿死在高王面前,也不愿死在世子的猜忌之下啊!"

高欢看着跪在脚下的爱将,心中五味杂陈。他何尝不知侯景跋扈?但眼下正在与刘洪蠡作战的关键时期,若是阵前逼死大将的消息传出去,军心必然动摇。那些本就对他治贪而不满的鲜卑贵族,更会借此大做文章。

"起来吧。"高欢长叹一声,扶起侯景,"澄儿年轻气盛,你多担待些。待我回去,定好生管教他。"

侯景偷眼看高欢神色,知道火候已到,便哽咽道:"末将不敢怨恨世子,只是...只是邺城是待不下去了。求高王给末将一条生路!"

高欢沉吟片刻。侯景留在邺城确实危险,但此人统兵有方,就这么弃之不用实在可惜。

"这样吧,"高欢终于开口,"你去北徐州任刺史,兼领军事。那里靠近南朝,正好需要你这样的大将镇守。"

侯景心中狂喜,面上却仍作悲戚状:"谢高王不杀之恩!末将定当誓死守住北徐州!"

——————

出了大帐,侯景翻身上马,脸上再无半点悲戚。

高欢的安抚之词说得漂亮,可侯景听得明白——这是要把他打发得远远的,既保全他的性命,又不让他在中枢碍眼。

"北徐州..."侯景喃喃自语,忽然想起许多年前那个被自己枭首的术士刘灵助。

那时他还在尔朱荣麾下,刘灵助被俘后大笑不止:"侯将军,本座观你面相贵不可言,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当坐南而称帝啊!"

侯景记得自己当时不屑一顾:"妖道,死到临头还要胡言乱语?"

想到这里,侯景不禁打了个寒颤。北徐州正在南方,难道这预言真要应验?

他握紧拳头,眼中闪过狠厉之色。高氏父子既然不容他,那就别怪他另谋出路了。刘灵助的预言若是真的...那他侯景何必永远屈居人下?

"备马!"侯景对亲随喝道,"即刻赴任北徐州!"

——————

消息传到邺城时,高澄正在批阅奏章。当听到父亲任命侯景为北徐州刺史时,他猛地站起身,将手中的笔狠狠摔在地上!

"糊涂!父亲真是老糊涂了!"高澄气得脸色铁青,"这分明是纵虎归山!侯景这一去,再难制约!"

心腹张岳连忙劝道:"世子息怒。丞相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眼下战事吃紧..."

"不得已?"高澄冷笑一声,"侯景是什么人?豺狼本性!父亲被他一番做戏就蒙蔽了双眼,可我看得清楚!此人必反!"

他在厅中来回踱步,越想越气:"北徐州兵精粮足,又靠近南朝。侯景到了那里,岂不是如鱼得水?到时候..."

高澄不敢再想下去。他仿佛已经看到侯景拥兵自重的样子,看到那个死瘸子在南边掀起腥风血雨。

"不行,”高澄下定决心,"我要亲自去说明利害!绝不能放侯景去北徐州!"

张岳欲言又止。他知道,以高欢的性子,既然已经做出的决定,断无更改之理。

而远在南下的路上,侯景回头望了望邺城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高澄小儿,咱们来日方长。"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