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 第426章 一代名将陈庆之

鸡鸣山下,浊浪排空,如千军万马奔腾咆哮。

两艘小船在湍急的江心缓缓靠近,船首劈开的水浪如同撕裂的帛锦,发出沉闷的撕裂声。汉王刘璟立于船头,猩红战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像一面染血的战旗。他右手紧握剑柄,左手却微微颤抖着垂在身侧。

对面船上的白发老将背对着朝阳而立,身影被镀上一层金边。七年前荥阳城下的月夜浮桥之会,恍如昨日般在刘璟脑海中浮现。那时的陈庆之,一身素色长衫,谈笑间尽是天下大势;如今的陈庆之,须发皆白如雪,脸上刻满岁月的沟壑,唯有那背脊依然挺得笔直,像一杆永不弯曲的银枪。

"大王,小心有诈。"贺若敦低声提醒,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上。

刘璟缓缓摇头,目光始终未离对面船上的身影:"不必戒备。陈子云若要设伏,不会选在此处。"

滔天的洪水早已冲淡了刘璟心中的怒火。此刻他胸中翻涌的,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胜利的喜悦?故人凋零的悲凉?亦或是造化弄人的感慨?他忽然想起七年前那个月夜,陈庆之曾对他说:"天下英雄,唯玄德耳。"当时他只当是客套,如今想来,竟是肺腑之言。

"玄德小友,别来无恙乎?"陈庆之的声音穿过风传来,依旧清朗如昔,只是多了几分沙哑。

刘璟喉头滚动,感到一阵酸涩涌上眼眶。他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尚可。"声音出口,才发现干涩得不像自己的。

淮水拍打船舷,发出空洞的回响,如同战鼓的余韵。刘璟注意到陈庆之的甲胄已经卸去,也是一件素白单衣,腰间悬着一柄宝剑——那是萧衍亲赐的"忠勇无敌"剑。剑鞘上的金漆已经斑驳,却仍能看出昔日荣光。

"大王,他为何不着甲?"身旁的贺若敦不解地问。

刘璟没有回答。他知道,陈庆之这是在表明心迹——今日之会,非为战,而为别。

陈庆之捋了捋被江风吹乱的白须,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玄德不必如此拘谨。今次能与玄德一战,我心愿已了。"他仰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那里有几只水鸟盘旋,"还记得当年在荥阳,你说要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如今看来,这个愿望只能由你实现了。"

刘璟心头突然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如毒蛇般缠绕上来。他下意识地上前一步,船身随之一晃:"庆之兄,何出此言?你若不肯归降,我必礼送你回建康..."

"玄德!"陈庆之抬手打断,那手势如同一把利剑劈下,干脆利落,"我这一生,该打的仗已经打过了,该走的路也已经走到了尽头。"他拍了拍腰间的佩剑,嘴角泛起一丝苦笑,"我陈庆之的道,我自己来守。"

刘璟沉默。他太了解这位老友了——看似温和如春风,实则刚烈似寒铁。七年前荥阳城下,正是这种宁折不弯的气质,让两人一见如故。

风渐急,吹散了刘璟额前的碎发。他忽然注意到陈庆之的衣袖上沾着几点暗红——那是咳血留下的痕迹。瘟疫已经侵蚀了这位老将的身体,却未能摧毁他的意志。

"我有一事相求..."陈庆之的声音突然柔和下来,像是一位慈父在嘱咐远行的儿子,"两军交战...将士无辜...还请善待他们。"

刘璟感到眼眶发热。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位老将心中装的仍是那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士卒。

"我以汉王之名起誓,"刘璟深吸一口气,右手按在胸前,"必善待降卒。凡放下兵器者,绝不加害。"

陈庆之脸上浮现出释然的笑容,那笑容让刘璟想起七年前月光下举杯畅谈的陈庆之——纯粹、明亮,不染尘埃。恍惚间,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白袍将军。

"玄德可有带酒?"陈庆之突然问道,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期待,"临别前,你我共饮一杯如何?"

刘璟转头示意亲兵。片刻后,一壶珍藏的"关山醉"被呈了上来。酒封开启的瞬间,浓郁的酒香立刻在江风中弥漫开来。两船靠近,陈庆之接过酒壶,仰头豪饮一口,喉结上下滚动,酒液顺着花白的胡须滴落,在素白的衣襟上晕开一片湿痕。

"好酒!"陈庆之大笑道,声音洪亮得不像一个病人,"此酒可有名字?"

"这是我陇西所产的'关山醉'。"刘璟答道,不自觉地露出微笑,"用祁连山雪水酿制,埋藏十年方成。据说饮之可忘忧。"

陈庆之又浅浅抿了一口,闭上眼睛细细品味:"陇西...真是个好地方啊。"他睁开眼,目光忽然变得悠远,"可惜我没有机会去了...建康的桃花,终究比不上陇西的雪..."

刘璟无言以对。他知道任何劝降之词,都是对这位汉人英雄的侮辱。淮水呜咽,仿佛也在为即将逝去的将星哀叹。

陈庆之饮尽杯中酒,郑重地将酒壶递还给刘璟。然后,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动作——缓缓抽出了腰间那柄萧衍亲赐的宝剑。剑身映着晨光,寒芒刺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玄德,侯莫陈悦阵亡,我亦惋惜。"陈庆之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你曾说要杀梁将一员,祭奠侯莫陈悦。"他双手捧剑,剑尖指向自己的心口,"不如就由我,赔给侯莫陈悦吧!"

刘璟瞳孔骤缩,浑身血液仿佛瞬间凝固:"子云兄!不可——"

太迟了。

宝剑划过一道凄美的弧光,鲜血如红梅般绽放在素白的衣襟上。陈庆之的身体晃了晃,却没有立即倒下。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沾血的剑尖指向苍穹,那里刻着萧衍的题字——"忠勇无敌"。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剑身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玄德..."鲜血从陈庆之嘴角溢出,但他的笑容却愈发灿烂,"愿我来世...投身汉国...再为你...效力..."

"子云兄——!"刘璟的呼喊撕心裂肺,在水面上回荡。他本能地想要跃过船栏,却被亲兵死死拉住。

陈庆之的身体向后仰去,如同一棵被伐倒的雪松,重重倒在甲板上。那柄"忠勇无敌"剑从他手中滑落,在木板上弹跳两下,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最终静止,剑身上的鲜血缓缓滴入淮水,化作丝丝缕缕的猩红,转瞬被江水吞噬,了无痕迹。

刘璟跪倒在船头,双手死死抓住船舷,指甲陷入木头。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但他仍能看见对岸梁军营中升起的白幡,听见随风传来的恸哭——那是失去统帅的将士们在哀悼。哭声如潮,与汉水的咆哮交织在一起,震撼人心。

淮水呜咽,天地同悲。

这一刻,刘璟清晰地意识到:他不仅击败了一个敌人,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终结。陈庆之的死,如同折断南梁的脊梁,从此江南再无人能阻挡汉军的铁骑。但胜利的滋味,为何如此苦涩?

"厚葬陈将军..."刘璟的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见,"以郡王之礼。传令三军,素服三日,不得庆贺。"

亲兵们面面相觑,从未见过汉王如此失态。只有跟随刘璟多年的老亲兵明白——这不是君王对敌将的怜悯,而是英雄对英雄的敬意。七年前那个月夜,两位当世豪杰把酒言欢的场景,老亲兵至今记忆犹新。

江水滔滔,东流不息。刘璟久久凝视着陈庆之倒下的方向,恍惚间,他似乎又看到了七年前荥阳城下,那个一袭白衣、宛如谪仙的陈庆之,正向他微笑:

"玄德,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愿有生之年,能见你实现太平盛世。"

如今,这个愿望,只能由他一人来完成了。

小船调转方向,向对岸驶去。刘璟最后望了一眼那艘静止的战船,陈庆之的遗体已被梁军士卒小心地抬走。他知道,自己此生再也遇不到这样的对手了。

江水依旧奔流,带走了一个时代,也将迎来一个新的纪元。

(《汉·高祖文皇帝本纪》北魏建武六年五月,高祖伐荆州。梁武帝萧衍闻之震怒,命征北将军陈庆之自江夏提兵八万往御。两军相拒半月,梁主疑庆之有异,遣使数促其战。庆之素忠勇,不敢抗命,遂引军于江北回龙湾布却月阵。

高祖见阵,令投石机击之,俄而阵脚微动。复遣冯翊郡公侯莫陈悦以车悬阵继进,锐不可当。庆之乃用军师陆法和策,令军士列铜镜大阵,日光反射,直射马目。战马受惊,乱奔嘶鸣,自相蹂践,阵遂乱。梁军弩矢齐发,怒箭穿侯莫陈悦心,悦立毙。高祖军小却,损兵六千,遂撤往义阳。

庆之衔尾追击,至鸡鸣山扎营。法和夜观天象,谓暴雨将至。庆之闻之,欲决淮水以灌义阳,期一举灭高祖。高祖得谍报,知其谋,布军遮义阳十里,乃号令将士,于城外三里筑土山,改凿沟渠以导水。越三日,天果大雨倾盆。梁军于上游掘堤,然洪水为所改沟渠引,反灌梁营。梁军猝不及防,溺死者众,尸积如山。

高祖性仁,许梁军降。庆之尝与高祖有旧,乃引舟于淮水相见。二人对饮,纵论天下事。庆之叹曰:“吾今已至穷途,唯求公念旧情,善待麾下将士。”高祖感其为汉家英雄,颔首应诺。庆之遂拔剑自刎,以谢其罪。高祖恸哭不已,命以郡王礼葬之。

是役,高祖将骑五万出关东,前后共歼梁军十万余,俘五万。江南之地,家家挂孝,哭声震野。梁主大惧,遣使求和。高祖乃收巴蜀、荆北之地,威名远播天下。)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