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 第413章 奇士陆法和

建康城,同泰寺。

金身佛像在烛光映照下泛着柔和的光芒,梁帝萧衍跪坐在蒲团上,手中佛珠一粒粒滑过指尖。殿内檀香缭绕,三十余名僧人低沉的诵经声如同潮水般起伏。自月前开始闭关修行以来,他已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每日只食一餐,专心礼佛。

"陛下!陛下!"

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宦官尖细的呼唤。萧衍眉头微皱,手中佛珠停顿了一瞬。他早已下令闭关期间不许打扰,何人如此大胆?

"何事惊慌?"萧衍缓缓睁眼,声音平静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殿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尚书令谢举满头大汗地跪在门外,官帽歪斜也顾不上扶正:"陛下,西北急报!汉军...汉军已攻破成都,巴蜀全境陷落!"

"啪嗒"一声脆响,萧衍手中佛珠突然断裂,檀木珠子滚落一地,在寂静的大殿中发出清脆的回响。他猛地站起身,宽大的袈裟带倒了身旁的青铜香炉,"咣当"巨响惊得殿外侍卫纷纷按剑。

"你说什么?"萧衍的声音陡然拔高,面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贺拔允不过三万兵马,如何能在两月内攻下巴蜀?"

谢举额头触地,声音颤抖:"贺拔允、贺拔岳率汉军主力势如破竹,武陵王...武陵王兵败后被巴蜀乱民..."他咽了口唾沫,"撕成碎片…尸骨无存..."

萧衍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宽大的袖袍无风自动。两月!仅仅两月就丢了巴蜀!那可是天府之国,群山环抱的易守难攻之地!他苦心经营多年的西南屏障,就这样土崩瓦解?

更令他心惊的是武陵王的死法——被乱民撕碎,这是何等惨烈的结局?巴蜀民心竟已背离大梁至此?

"陈庆之呢?"萧衍突然厉声问道,声音尖锐得不像他自己,"朕给了他八万大军,又调了一万水军封锁汉水,为何迟迟不动?汉王刘璟的主力不是正在新野与他相持吗?"

谢举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顺着鼻尖滴落在地:"陈将军仍在夏口练兵...汉王刘璟也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萧衍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一个可怕的念头突然浮现,"莫非..."他声音低得几不可闻,"陈庆之与刘璟有勾结?"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在萧衍心中疯狂滋长。陈庆之向来反对他佞佛,多次上书劝谏。当年北伐归来,陈庆之如何突破北魏重重包围返回建康?他多次询问,陈庆之总是含糊其辞...

"传旨!"萧衍声音冷得像冰,"命历阳太守王茂即日前往夏口,监督陈庆之用兵。再有迟疑,军法从事!"

谢举欲言又止,嘴唇蠕动了几下,最终只是深深叩首:"臣...遵旨。"

待谢举退下,萧衍独自站在佛像前,忽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他扶住供桌,抬头望向慈悲垂目的佛像,心中却充满前所未有的恐惧。那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汉王刘璟,竟能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下节节胜利...莫非真是天命所归?

"不!"萧衍猛地一拳砸在供桌上,震得供果滚落,"朕才是真命天子!朕有佛祖庇佑!"

佛像依然微笑,不语。

殿外,谢举擦着冷汗快步离去,心中暗叹:陛下沉迷佛法日久,朝政荒废,如今大难临头,却还在佛前问卜...大梁危矣!

——————

夏口,梁军大营。

烈日当空,陈庆之一袭白袍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校场上操练的士兵。八万大军分为数十个方阵,枪戟如林,喊杀声震天动地。虽已训练半月有余,但他仍不满意。

"左翼推进太慢!"陈庆之声音不大,却神奇地传到每个士兵耳中,"重来!阵型转换要如臂使指,稍有迟滞,汉军铁骑便会趁虚而入!"

身旁的副将胡僧佑低声道:"将军,将士们已操练整日,酷暑难耐,是否..."

"汉军铁骑来去如风,若我军阵型转换不够迅捷,必败无疑。"陈庆之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继续练!直到每个动作都成为本能!"

胡僧佑不敢再多言。这位白袍将军平日温文尔雅,谈吐不凡,但一旦涉及军事,便严厉得可怕。当年他以七千白袍军横扫北魏五十万大军的传奇,至今仍在军中流传。

回到军帐,陈庆之展开地图,眉头紧锁。汉王刘璟按兵不动,必有深意。以他对刘璟的了解,此人用兵变幻莫测,绝不会做无谓之举。帐内闷热难当,但他浑然不觉,全神贯注地在地图上勾画着可能的进军路线。

"将军。"帐外传来亲兵的声音,"黄校尉求见。"

"进来。"陈庆之头也不抬,手指仍在地图上移动。

黄法氍大步走入,单膝跪地,铠甲上还带着江水的湿气:"末将奉命前往江陵百里洲,已寻得陆法和踪迹。"

陈庆之这才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如何?"

"此人确有奇能,"黄法氍年轻的面庞上带着敬畏,"末将登岛便陷入迷雾,进退不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三日前,百里洲。

黄法氍的小船刚靠岸,江面上突然升起浓雾,转眼间便伸手不见五指。这位年轻的校尉握紧佩剑,警惕地环顾四周,却发现连自己的手掌都看不真切。

"陆先生!"黄法氍高声喊道,声音在浓雾中显得异常沉闷,"末将奉陈庆之将军之命,特来拜访!"

雾气中只有他自己的回声,连江涛声都消失了,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他一人。

黄法氍不死心,拔出佩剑探路前行。可奇怪的是,无论他走多远,最终都会回到岸边。两个时辰过去,他精疲力竭,却仍在原地打转,如同陷入了一个无尽的迷宫。

"陆先生!"黄法氍声音已有些嘶哑,"陈将军求贤若渴,望先生出山相助!汉军压境,大梁危在旦夕!"

依旧无人应答。

黄法氍一咬牙,"铮"地一声将佩剑完全拔出,横在脖颈处:"末将受命前来,若不能请先生出山,无颜回见陈将军!今日便以死明志!"

说罢,他手上用力,剑刃已划破皮肤,一丝鲜血顺着剑锋滑落。

"唉..."

一声轻叹从四面八方传来,雾气突然散去,如同从未出现过一般。一个身穿青色道袍的年轻人站在不远处的一棵柳树下,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眉清目秀,却有一双看透世事的眼睛,深邃得与年龄不符。

"将军何必如此?"陆法和声音清朗如泉,"贫道不过乡野村夫,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无意卷入汉梁之争。"

黄法氍收起佩剑,单膝跪地,脖子上还带着一道血痕:"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岂可埋没于此?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流离,正是英雄用武之时!"

陆法和静静地看着他,忽然问道:"陈庆之为何自己不来找我?"

"陈将军正在夏口练兵,片刻不敢懈怠。"黄法氍如实回答,眼中闪烁着对陈庆之的崇敬,"将军说,汉王刘璟乃当世枭雄,唯有先生之谋,方可与之抗衡。"

陆法和眼中闪过一丝异彩:"刘璟..."他低声重复这个名字,仿佛在品味着什么,"此人确实不凡。"

片刻沉默后,陆法和忽然转身向茅屋走去:"走吧。"

黄法氍一愣:"先生答应出山了?"

陆法和头也不回:"你不是要以死相逼吗?贫道虽不才,也不能见死不救。"他顿了顿,声音忽然变得飘渺,"况且...我也想去会一会这个天下英雄刘璟。"

黄法氍大喜过望,连忙跟上。他偷偷打量着这位传说中的"卧龙",心中暗自惊奇——没想到名震江南的陆法和,竟如此年轻!但那双眼睛,却仿佛看透了世间万物。

——————

夏口军帐中,陈庆之听完黄法氍的讲述,眼中精光闪烁。

"好!"他罕见地露出笑容,连日来的阴郁一扫而空,"陆先生现在何处?"

"就在帐外。"黄法氍答道。

陈庆之整理衣冠,亲自出迎。帐外,陆法和正仰头望着天空中的云彩,神情专注得像个孩子,完全不像传说中那个能呼风唤雨的奇人。

"陆先生,"陈庆之深施一礼,姿态放得极低,"久仰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陆法和收回目光,打量着一身白袍的陈庆之,忽然笑了:"将军白衣胜雪,气度不凡,难怪能以七千破五十万。魏人闻'白袍将军'之名,至今小儿不敢夜啼。"

陈庆之微微一惊——这是当年他北伐北魏时的战绩,没想到这隐居的年轻人如此了解。他越发确信,眼前之人绝非等闲之辈。

两人入帐落座,侍从奉上清茶。陆法和不急着饮茶,而是从袖中取出三枚古朴的铜钱,在案几上排开。

"将军欲问何事?"陆法和问道,手指轻抚铜钱。

陈庆之直视他的眼睛:"汉王刘璟按兵不动,是何用意?"

陆法和手指轻点铜钱,闭目片刻,忽然睁眼:"他在等。"

"等什么?"

"等将军北上。"陆法和语出惊人,"汉军铁骑在江北所向无敌,但在江夏水网纵横之地,优势全无。刘璟是要引将军北上决战。"

陈庆之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先生高见。那依先生之见,我军该如何应对?"

陆法和收起铜钱,微微一笑:"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汉军远征,粮草不继。待其师老兵疲,再一举击之。"

陈庆之抚掌大笑:"正合我意!"

两人相谈甚欢,从兵法韬略到天下大势,竟有相见恨晚之感。帐外,黄法氍持剑而立,警惕地巡视四周。他抬头望向北方,那里是汉军大营的方向。不知为何,他心中忽然升起一种预感——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即将在这长江之畔展开。

百里洲上,陆法和留下的茅屋前,一块木牌在风中轻轻摇晃,上面写着两行新刻的字: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英雄际会,各显锋芒。"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