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北大博士 > 第57章 雨窗下的手稿

北大博士 第57章 雨窗下的手稿

作者:听雨老先生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5 04:57:21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五十七章 雨窗下的手稿

雨丝是在暮色漫过阳台栏杆时开始飘落的,起初像一层薄纱,贴着玻璃无声地洇开,直到第一滴雨珠重重砸在空调外机上,林薇才从电脑屏幕的反光里惊觉天色已暗。

她伸手去按台灯开关,暖黄色的光线轰然漫开,却在触及书桌角落的玻璃镇纸时,被折射出一道冷光——那镇纸下压着的,正是第九章的手稿,宣纸上的墨迹在灯光下泛着青灰,像一块浸了水的旧绢。

雨声突然密集起来,不是夏天那种噼里啪啦的急雨,而是带着梅雨季特有的黏腻,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玻璃,也敲打着晾在窗外的衣架。金属杆轻微晃动的声响混在雨里,让林薇想起去年深秋在乌镇听过的梆子声,同样是这种隔着水汽的、闷闷的碎响,仿佛什么东西正从生活的缝隙里不断渗出来,无声无息地浸透一切。

她伸出手指,指尖悬在手稿最后一行字上方半寸处。陈默在雨夜中望着女主角苏晴的背影,眼中是化不开的复杂情绪——这行字是昨晚十点零七分写下的,当时窗外还挂着弦月,她记得自己写完后放下笔,喝了一口冷掉的茉莉茶,心里想着总算让这对冤家走到了关键路口。可现在不过隔了十几个小时,当她再次看向这行字时,却觉得那些墨迹正在发烫,仿佛纸上的复杂情绪活了过来,顺着指尖爬进了血管里。

书桌上的台历还停在六月十七号,那是她动笔写这个故事的日子。如今半个月过去,稿纸堆成了薄薄一摞,而现实中的时间却像被这雨水泡胀了,每一分都拖得格外漫长。她无意识地转动着左手无名指上的银戒,那是沈浩送的生日礼物,戒圈内侧刻着极小的字,此刻却硌得指腹生疼。就像他们之间那些被刻意忽略的缝隙,平时不觉得什么,一旦心头发紧,便处处都是棱角。

陈默和苏晴。她在心里默念这两个名字,目光扫过手稿上关于画展相遇的段落。灵魂仿佛被对方的作品击中——她记得自己写这段时,笔尖在纸上停顿了很久。现实里她和沈浩是在朋友的工作室遇见的,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衬衫,正蹲在地上调颜料,阳光从高窗照进来,在他发梢镀了层金边。那时她觉得他像一幅未完成的素描,线条干净,却藏着许多没画出来的阴影。后来才知道,那些阴影里,有他母亲一遍遍念叨的林小姐家的女儿知书达理,有他摆在书架最高处、从未打开过的家族企业规划书。

雨声突然大了些,窗玻璃上的水痕被冲刷成歪歪扭扭的线条,像苏晴画在速写本上的、那些没头没尾的情绪碎片。林薇想起上周日在沈浩家吃饭的情景,他母亲夹给她一筷子海参,笑着说:薇薇啊,女孩子家总画些花花草草不是长久之计,我认识个拍卖行的朋友,哪天带你去见见世面。她当时捏着筷子的手指都在发抖,却听见沈浩在桌下轻轻踢了她一下,用只有两人能懂的语气说:我妈就是这样,你别往心里去。

可怎么能不往心里去呢?就像苏晴在第八章里撞见林月挽着陈默的胳膊时,指尖攥碎了刚买的栀子花。林薇至今记得那天自己是如何强装镇定地放下筷子,如何在去洗手间的路上,看见沈浩母亲摆在玄关的、那**月穿着旗袍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孩笑靥如花,背景是某座她只在财经杂志上见过的别墅。

她伸手拿起手稿,指尖划过家庭的巨大压力几个字。沈浩的压力从来不说,只在深夜抽烟时,对着阳台外的虚空皱紧眉头。就像陈默在故事里那样,把母亲的电话录音删了又听,听了又删,最后在苏晴问起时,只说没什么,工作上的事。林薇曾在他手机回收站里看到过那些录音片段,老太太的声音透过电流刺出来:那个画画的丫头能给你什么?林月家的项目谈成了,你们的婚事......

啪嗒。一滴水珠落在手稿上,晕开了误解和不安安字。林薇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走到窗边,额头抵着微凉的玻璃,窗外的雨幕浓稠得化不开,远处的路灯在雨里晕成模糊的光圈,像极了苏晴画里那些失焦的夜景。她想起昨晚写完第九章时,沈浩发来的微信:睡了吗?明天一起吃饭吧。她当时看着那条消息,手指悬在键盘上很久,最后只回了个。

现在想来,那个字像个湿透的海绵,沉甸甸地堵在喉咙里。就像故事里陈默在雨夜追出去,想说的话却被苏晴颤抖的声音打断:你不用解释,我都明白。林薇闭上眼,仿佛能看见沈浩此刻坐在餐桌对面的样子,他会像往常一样帮她把牛排切成小块,会在她不说话时,轻轻敲一下她的碗沿,说想什么呢,傻丫头。可然后呢?然后他会提起母亲安排的下一场相亲,会在她沉默时叹口气,说薇薇,我们都现实一点。

书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时,林薇看见沈浩的名字跳出来:我到楼下了,带了伞,你下来吧。她看着那行字,突然想起故事里被雨水打湿的信封,陈默揣在口袋里的求婚戒指,在苏晴转身的瞬间滑落在积水里。现实中沈浩的口袋里,是否也装着什么被雨水浸透的东西?是未说出口的辩解,还是早已冷却的承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北大博士请大家收藏:()北大博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雨声还在持续,像一首没有尽头的序曲。林薇慢慢转过身,走到书桌前,将第九章的手稿小心翼翼地叠起来。纸页边缘被她捏得发皱,那行化不开的复杂情绪此刻像墨一样渗进掌心。她知道,今晚这顿饭,终究躲不过去。就像故事里的陈默和苏晴,无论如何逃避,雨夜过后,总要面对被雨水冲刷干净的、那些无法再被掩盖的真相。

她拿起外套,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看了一眼。台灯的光依旧暖黄,照亮了桌面上未写完的第十章标题——。可窗外的雨还在下,丝毫没有停的意思。林薇深吸一口气,拉开门,潮湿的空气瞬间涌了进来,带着泥土和雨水的气息,仿佛要将她心底所有的褶皱都一一浸透。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敲打着公寓的玻璃窗,也敲打在林薇的心尖上,发出沉闷而细碎的声响。距离她写完第九章的故事,不过一夜之隔,可她感觉自己的人生,却像被这雨水浸泡过一样,沉甸甸的,拧不干,也甩不掉。

书桌上,第九章的手稿还摊开着,最后一行字停留在男主角陈默在雨夜中望着女主角苏晴的背影,眼中是化不开的复杂情绪。林薇看着那行字,恍惚觉得,陈默眼中的情绪,此刻正原封不动地倒映在自己心里。

她和沈浩,不就是现实中的陈默和苏晴吗?

前九章的故事里,陈默是个内敛深情的建筑设计师,苏晴是个敏感细腻的插画师。他们在一次画展上相遇,灵魂仿佛被对方的作品击中,迅速坠入爱河。然而,陈默看似平静的生活下,隐藏着家庭的巨大压力——他的母亲一直属意门当户对的富家千金林月,对苏晴的出身和职业颇有微词。与此同时,苏晴也并非毫无心事,她童年的一段阴影,让她在亲密关系中总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和退缩。第八章里,林月刻意制造了与陈默的“偶遇”,并被苏晴撞见,第九章则在陈默试图解释却被苏晴的误解和不安打断的雨夜中结束。

而现实中的林薇,是个正在努力追逐梦想的小说作者,沈浩则是她大学时的学长,如今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骨干。他们的感情,也曾如小说里的陈默和苏晴一样,充满了初遇的悸动和灵魂契合的甜蜜。沈浩欣赏林薇的才华和执拗,林薇依赖沈浩的稳重和包容。他们一起熬过林薇投稿被拒的失落,也一起分享沈浩项目成功的喜悦。

可是,就像小说情节开始变得曲折一样,现实的波澜也悄然而至。沈浩的母亲,那个总是笑容可掬却在言谈间总透着一丝精明的女人,开始有意无意地在沈浩面前提起“张局长家的女儿”、“李总的千金”,话里话外,都是对林薇“不稳定”的职业和“普通”家境的隐忧。

林薇不是没有察觉。上次去沈浩家吃饭,沈母看似随意地问起她小说的稿费,又“关心”地说:“薇薇啊,女孩子家写东西是爱好,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浩子现在工作压力大,你以后要是能找个稳定点的工作,两个人担子也轻些。” 那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林薇心中那层名为“被接纳”的薄膜。

而沈浩,他夹在中间,显得越来越沉默。他会在林薇面前抱怨母亲的“传统观念”,会紧紧抱住她,说“别听我妈说的,我只认你”,可他从未真正强硬地在母亲面前为她争取过什么。那种犹豫和退缩,像一层薄雾,开始慢慢笼罩在他们之间。

就像此刻,已经是晚上九点,沈浩说公司加班,却迟迟没有回来,也没有回她的微信。林薇看着手机屏幕上“已读”的标记,心一点点沉下去。她知道自己不该多想,可小说里陈默面对林月时的挣扎和隐瞒,像一面镜子,让她忍不住映照出沈浩可能的模样。

“他是不是……也在应付什么人?”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像藤蔓一样疯狂滋长,缠绕得她喘不过气。

雨越下越大,噼里啪啦地砸在窗台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林薇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湿冷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涌了进来,让她打了个寒噤。街道上,路灯的光晕被雨水晕染开,显得格外朦胧。偶尔有车辆驶过,溅起一片水花,又迅速消失在雨幕中。

这样的雨夜,和小说里写的一模一样。

她忽然想起,昨天写完第九章后,她兴奋地给沈浩发了消息,想和他分享情节的进展,他只是简单地回了个“好,真棒”,语气平淡得不像他。当时她只当他是累了,现在想来,却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是不是从那时起,他心里就有事了?

林薇转身,走到书桌前,拉开最下面的抽屉。里面放着一个上了锁的木盒子,那是她的秘密基地。她拿出钥匙,打开盒子,里面除了一些旧照片,还有一叠用彩色信封装着的信。那是她刚开始写小说时,用苏晴的口吻给陈默写的“情书”,也是她对这段感情最纯粹的憧憬和记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北大博士请大家收藏:()北大博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拿出其中一封,是写在他们“初遇”一周年时的。信里,苏晴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陈默专注画图时的侧脸,写着他带她去看深夜电影时手心的温度,写着“遇见你,就像遇见了生命里的光”。

林薇看着那些滚烫的文字,鼻尖忽然一酸。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光变得黯淡了?是从沈母第一次暗示不满开始?还是从沈浩越来越多的“加班”和“应酬”开始?

“咔哒。”

门锁转动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沈浩回来了。

林薇慌忙把信塞回盒子,锁好,放回抽屉,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平静。

沈浩带着一身雨水的寒气走进来,头发和肩膀都湿了,脸上带着一丝疲惫。“雨太大了,路上堵车。”他一边脱外套,一边解释道,声音有些沙哑。

“嗯,知道了。”林薇的声音有些低,她没有像往常一样上前帮他接外套,只是站在书桌旁,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桌沿。

沈浩察觉到了她的不对劲,走过来,试图抱她:“怎么了?不高兴了?”

林薇微微侧身,避开了他的拥抱。这个细微的动作,让沈浩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疲惫也瞬间被一丝错愕取代。

“薇薇,你……”

“沈浩,”林薇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那里面有她熟悉的温柔,此刻却也夹杂着她看不懂的复杂情绪,像极了她笔下的陈默,“你今天……真的是在加班吗?”

沈浩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很快又镇定下来:“当然了,项目到了关键期,不信你可以问我同事。”他的语气带着一丝被质疑的不悦。

“我不是不信,”林薇的声音有些发颤,“我只是……只是觉得,我们之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变了。”

“你想多了。”沈浩皱起眉,走到沙发边坐下,揉了揉眉心,“我妈那边,我会去说的,你别胡思乱想。”

“是你妈那边的问题吗?”林薇跟过去,站在他面前,“还是……是你自己也开始动摇了?”

沈浩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烦躁:“林薇!你到底怎么了?就因为我妈说了几句,你就变成这样?我们这么多年的感情,在你心里就这么脆弱吗?”

他的语气带着指责,像一把冰冷的刀子,刺痛了林薇。她看着他,忽然觉得眼前的这个人既熟悉又陌生。那个曾经会耐心听她倾诉所有不安,会温柔抹去她眼泪的沈浩,去哪儿了?

“不是因为你妈,”林薇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是因为你。是因为你面对问题时的逃避,是因为你越来越少的沟通,是因为……我感觉不到你像以前那样坚定地选择我了。”

雨声似乎更大了,淹没了房间里短暂的沉默。沈浩看着林薇泛红的眼眶,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最终只是颓然地靠在沙发上,闭上了眼睛。

“我累了,薇薇。”他低声说,“工作累,处理家里的事情也累。我需要一点时间。”

“时间?”林薇重复着这个词,心里某个地方,好像随着这两个字,一点点碎裂开来,“你需要时间做什么?考虑要不要继续和我在一起吗?”

沈浩没有回答。

这个沉默,比任何激烈的争吵都更让林薇感到寒冷。她看着窗外依旧滂沱的大雨,又看了看眼前这个疲惫而躲闪的男人,忽然觉得,现实的故事,似乎比她笔下的小说,更加跌宕起伏,也更加伤人。

她转过身,走回书桌前,拿起那本摊开的手稿。第九章的最后,陈默看着苏晴跑开的背影,雨水打湿了他的脸颊,分不清是雨还是泪。

而现在,林薇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在雨中奔跑的苏晴,而沈浩,是那个站在原地,眼神复杂的陈默。

只是,现实中没有既定的剧本,她不知道这场雨何时会停,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裂痕,是否还能被填补。

她拿起笔,在第十章的开头,缓缓写下:

“雨还在下,像是要把整个城市都淹没。苏晴跑在空旷的街道上,雨水模糊了她的视线,也冲刷着她心中最后一点温度。她不敢回头,怕看到陈默那张写满挣扎的脸,更怕看到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在现实面前,原来如此不堪一击……”

写到这里,一滴眼泪落在纸上,晕开了墨迹,像一个小小的、深色的句号。

钢笔尖在宣纸上顿了顿,墨滴悬在半空时,玄关处传来了电子锁的轻响。林薇慌忙用袖口擦了擦眼角,却在抬头的瞬间,看见陈景明站在门口,黑色风衣下摆还滴着水,手里拎着两个牛皮纸袋,袋口露出几册硬壳书的棱角——那是她上周托他在北大图书馆复印的文献。

你怎么来了?她的声音带着未及掩饰的沙哑,慌忙将第十章的手稿往旁边推了推,却不小心碰倒了砚台,墨汁在桌布上洇出一小团乌云。

陈景明没说话,径直走到窗边放下纸袋,雨丝在他身后织成细密的帘幕,将他的轮廓浸得有些模糊。他是林薇在北大读硕士时的师兄,如今在本校哲学系读博,研究方向是现象学,却总被林薇笑称活在魏晋南北朝——因为他总爱穿棉麻衬衫,说话时喜欢引述《世说新语》。此刻他摘下眼镜擦拭镜片,镜腿上还挂着水珠,忽然开口:沈浩给我打电话了,说你今天没去画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北大博士请大家收藏:()北大博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薇的心猛地一沉,像被雨水砸中的湖面。她看着陈景明从纸袋里拿出 thermos 保温杯,倒出热气腾腾的姜茶,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她赶论文时发烧,也是他带着熬好的姜汤闯进宿舍,当时他说身体是认知世界的先验条件,气得她把枕头砸过去。

他还说了什么?她接过姜茶,指尖被烫得微微发颤。窗外的雨突然大了,打在玻璃上发出噼啪的声响,像无数细小的掌声,为这场尴尬的沉默伴奏。

陈景明拖过椅子坐下,目光落在她未写完的手稿上。苏晴跑在空旷的街道上......他低声念出那行字,手指轻轻叩了叩桌面,你总爱把现实写进故事里,当年写《未完成的肖像》时也是这样。他指的是林薇硕士毕业创作的系列插画,其中一幅画着戴学士帽的女孩站在未名湖边,背影与某个在毕业典礼上哭泣的博士生重叠——那人后来成了《北大博士》里的配角。

师兄,林薇突然打断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说人是不是越长大,越会变成自己最不想成为的那种人?她想起沈浩母亲昨天发来的微信,附带一**月在慈善晚宴上的照片,配文是浩儿小时候就和月月玩得来。照片里的水晶灯晃得她眼疼,像故事里苏晴在画展上看见的、那些昂贵却冰冷的吊灯。

陈景明没回答,反而从纸袋里抽出一本《存在与时间》,翻开夹着书签的那页:海德格尔说,人在被抛境况中展开生存......他忽然停住,抬头看她,上周系里开研讨会,讨论到选择的绝对性,有个师妹提到她导师的婚姻——那位老先生年轻时为了留校,和系主任的女儿结婚,后来在德国访学时遇到灵魂伴侣,却直到退休都没离婚。

雨似乎小了些,窗玻璃上的水痕缓缓向下流淌,像一道道未干的泪痕。林薇想起《北大博士》里的陈景明,在博士论文答辩前夜,发现导师将他的核心观点给了另一个学生,而那个学生正是系主任的外甥。小说里他在未名湖边坐了一夜,最后选择在答辩时主动提及理论渊源,放弃了那个可能获奖的课题。

所以呢?她搅动着杯中的姜茶,热气氤氲了她的眼镜片,选择重要,还是妥协重要?

陈景明合上书本,指节在封面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声响,像某种暗号。我导师说过,真正的困境从来不是选A还是选B,而是当你发现A和B都是被设定好的选项时,还敢不敢打碎那个选择框。他顿了顿,从另一个纸袋里拿出一个牛皮信封,这是我整理的《北大博士》修订意见,你上次说结尾想让陈景明放弃留校去敦煌,我觉得可以加一段他在火车站遇见老导师的情节......

林薇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纸上细密的批注,突然想起大二那年,她在画室画到深夜,陈景明带着夜宵来找她,看见她画的《雨中的未名湖》,说:你画里的雨从来不是风景,是困住人的网。那时她还笑他过度解读,现在才明白,原来他早就看透了她画里的隐喻。

沈浩说,他母亲下周约了林月家吃饭,想让他一起去。她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雨丝,他问我......要不要也去。

陈景明沉默了。窗外的雨又密了起来,远处传来模糊的雷声,像谁在天空深处轻轻擂鼓。他起身走到书桌前,拿起林薇的钢笔,在第十章手稿的空白处写下一行字:陈景明站在站台边,看着火车灯划破雨幕,忽然想起导师说过的向死而生——不是走向某个终点,而是在每一次选择里,都把自己当作已经死过一次的人。

林薇看着那行字,墨水在宣纸上慢慢晕开,像一滴落入心湖的泪。她想起《北大博士》里陈景明在敦煌壁画前的独白:原来真正的自由不是逃离,是在看清所有枷锁后,依然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活着。此刻陈景明就站在她身边,风衣上的雨水滴在地板上,汇成细小的水洼,倒映着台灯暖黄的光。

师兄,她忽然放下姜茶,抬头看他,你说故事里的苏晴,如果回头了,会看见什么?

陈景明望向窗外,雨幕中城市的灯光明明灭灭,像无数欲言又止的眼睛。也许会看见,他缓缓说道,陈默手里攥着被雨水泡皱的机票,那是去巴黎的单程票,而他身后,林月正把一份股权转让协议递给他母亲。他顿了顿,转过头看她,眼神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澈,但也许,她会看见更重要的东西——比如陈默脚边那枚被雨水冲刷干净的戒指,钻石上刻着的不是,而是。

钢笔从林薇指间滑落,在稿纸上留下一道弯弯曲曲的墨迹,像一条在雨幕中蜿蜒的小路。她看着陈景明在纸上写下的最后那句话,忽然觉得窗外的雨声不再是束缚,而是某种召唤。就像《北大博士》里陈景明最终选择的那条路,不是最平坦的,却是唯一能让他听见自己心跳的方向。

雨还在下,但林薇忽然觉得,掌心的姜茶暖得恰到好处,而眼前的稿纸,正等待着她写下那个关于的章节——不是雨停了,而是在雨中,有人终于看清了自己要走的路。

喜欢北大博士请大家收藏:()北大博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