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八音盒里的世界 > 第83章 霜晶映脉·极地传信

第83章:霜晶映脉·极地传信

2033年秋分前夕,阿尔卑斯山脉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早了十天。灵脉教育基地的指挥中心里,大屏幕正实时转播着挪威冰川守护区的画面——艾拉带领的监测团队踩着滑雪板,在白茫茫的冰川上艰难前行,他们身后的雪地摩托拖着设备箱,在雪地上留下两道长长的痕迹。屏幕角落的监测数据显示,冰川灵脉节点的能量值稳定在4.3赫兹,比夏季时高了0.1赫兹,而冰川表面的温度,已经降到了-8℃。

“艾拉说他们在冰川下发现了新的灵脉通道,能量波动比已知节点强30%。”苏瑶指着屏幕上的红外影像,画面里,一条淡蓝色的能量带正从冰川深处延伸出来,像一条藏在冰雪下的蓝宝石丝带,“更奇怪的是,通道周围的冰层里,检测到了和地球寒武纪灵脉化石相似的有机化合物,还有一种从未见过的冰晶结构——这种冰晶在显微镜下是六芒星形状,能反射灵脉能量,就像天然的水晶调节装置。”

林羽凑近屏幕,盯着那条淡蓝色的能量带:“冰川下的压力和低温,可能让灵脉能量形成了特殊的储存结构。寒武纪的灵脉化石也是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说不定冰川下的通道,保留了地球远古灵脉的原始状态。”他转头对阿哲说,“你立刻整理火星岩层的低温适应性数据,还有实验室里的微生物低温实验结果,传给艾拉。冰川的环境和火星很像,他们的发现可能对‘灵脉三号’的火星实验有帮助。”

阿哲刚把数据打包发送,乐乐就抱着一摞“少年监测日志”跑了进来,脸上还沾着墨水:“林叔叔!你看澳大利亚的小朋友寄来的日志,他们在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暗河里,发现了会发光的菌丝!”乐乐翻开其中一页,纸上画着一条深蓝色的暗河,河底的岩石上覆盖着白色的菌丝,旁边用彩笔标注着“灵脉能量4.6赫兹,比地面高0.8赫兹”,“他们说暗河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8℃,菌丝在水里也能生长,还能附着在鱼身上传播——这是第一次发现能在淡水环境里共生的灵脉微生物!”

苏瑶接过日志,快速浏览后眼睛一亮:“淡水环境的灵脉微生物,我们之前只在雨林的溪流里发现过,而且活性很低。大自流盆地的暗河与世隔绝,可能保留了更原始的微生物种类,说不定能适应火星的液态水环境。”她立刻联系澳大利亚的少年监测站,让他们采集暗河的水样和菌丝样本,尽快送到基地实验室,“我们要测试这种微生物在低温、低氧环境下的活性,还有和火星蒙脱石的兼容性——如果能在-10℃的液态水里存活,就能作为‘灵脉三号’的备选微生物。”

当天下午,艾拉的视频电话准时打了进来。屏幕里,她正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冰屋前,身后的冰川上钻了一个直径1米的冰洞,洞里泛着淡淡的蓝光。“我们用冰钻打通了10米深的冰层,终于看到了灵脉通道的入口。”艾拉拿着手电筒往洞里照,光束下,能看到冰层内壁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六芒星冰晶,“这些冰晶能把灵脉能量反射到周围的冰层里,让整个通道像一个巨大的能量储存罐——我们测量了冰层的能量密度,是普通灵脉节点的2倍。”

她举起一个透明的样本盒,里面装着几块带着冰晶的冰块:“冰晶里含有微量的灵脉元素,和沙漠的水晶矿物成分相似,但结构更特殊——六芒星的每个角都能引导不同方向的能量,形成立体的能量网络。”艾拉把样本盒放在监测仪上,屏幕显示冰晶的能量调节效率,比人工制造的水晶装置高15%,“如果我们能复制这种冰晶结构,就能制造出更高效的能量调节装置,无论是地球的极端环境,还是火星的银色区域,都能用。”

阿哲在一旁听得认真,突然问道:“冰晶周围的冰层里,有没有发现微生物?比如能在低温下存活的菌丝?”艾拉点点头,调出显微镜下的画面:“冰层里有少量休眠的真菌孢子,在-5℃的环境下能保持活性,只是生长速度很慢——每七天才能长出0.1毫米的菌丝。我们尝试用灵脉能量刺激它们,活性提高了20%,但还是比沙漠的微生物慢很多。”

“把孢子样本寄过来。”林羽说,“我们在实验室里模拟冰川的低温环境,再加入暗河的微生物,看看能不能培育出既能耐低温,又能快速生长的共生菌株。火星的银色区域虽然有液态水,但温度可能在-10℃以下,只有耐低温的微生物,才能在那里形成稳定的共生系统。”

挂了视频电话,林羽、苏瑶和阿哲立刻召开了“灵脉三号”火星实验的筹备会议。会议桌上,摊开着火星银色区域的高清地图、微生物培育方案,还有水晶调节装置的设计图。“目前我们有三个备选微生物:沙漠的共生真菌、雨林的猴面包树菌株,还有澳大利亚暗河的淡水菌丝。”苏瑶指着方案上的表格,“沙漠真菌耐干旱,但耐低温能力差;雨林菌株生长快,但需要高湿度;暗河菌丝能在水里存活,耐低温能力中等——如果能把三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培育出‘三合一’的杂交菌株,就能适应火星的复杂环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八音盒里的世界请大家收藏:()八音盒里的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阿哲在电脑上调出微生物杂交的模拟动画:“我们可以用基因编辑技术,把沙漠真菌的耐旱基因、雨林菌株的快速生长基因,还有暗河菌丝的耐低温基因整合在一起。实验室已经做了初步的基因配对,成功率大概在45%,还需要更多的样本数据来优化方案。”他看向林羽,“冰川的休眠孢子样本很关键,它们的低温适应基因可能更原始,整合到杂交菌株里,能提高耐低温能力。”

林羽点点头,在会议纪要上写下“优先获取冰川孢子样本”:“艾拉的团队还要在冰川待半个月,我们让他们多采集一些冰晶和孢子样本,同时监测灵脉通道的能量变化。另外,乐乐刚才提到的暗河菌丝,样本大概一周后到,到时候阿哲你负责做低温活性测试,苏瑶你协调全球的灵脉监测网络,收集不同环境下的微生物数据——越多的数据,杂交菌株的成功率越高。”

会议结束后,乐乐抱着刚整理好的“火星问题集”找到林羽,本子上写满了来自世界各地孩子的疑问:“林叔叔,加拿大的小朋友问,火星的液态水会不会结冰?如果结冰了,微生物还能活吗?还有南非的小朋友想知道,能不能把沙漠的沙棘种子也送到火星,让它们和微生物一起生长?”

林羽接过本子,逐页翻看后笑了:“这些问题都很关键。火星的液态水可能在地下,温度相对稳定,不容易结冰,但表面的水肯定会结冰。至于沙棘种子,现在还不行——火星没有足够的氧气和合适的土壤,种子无法发芽。但未来,等我们在火星建立了封闭的生态舱,说不定能尝试种沙棘苗,让微生物和植物形成共生系统,就像地球的沙漠一样。”

他拿起笔,在本子上认真回复每个问题,还在旁边画了简单的示意图——比如火星地下液态水的分布、生态舱的结构。“你把这些回复寄给每个提问的小朋友,再告诉他们,‘灵脉三号’探测器会携带他们画的火星生态图,让地球的孩子和火星的灵脉,来一次跨星球的‘对话’。”

乐乐用力点头,抱着本子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林羽看着她的背影,转头看向窗外——育苗棚里的沙棘苗已经长到了半米高,叶片的淡绿微光在夕阳下格外明显,而实验室的方向,灯火通明,阿哲和苏瑶还在忙着分析数据。他知道,为了“灵脉三号”的发射,为了火星灵脉的唤醒,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而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就像一颗颗小小的种子,正在用他们的好奇和期待,为这场跨星球的探索注入力量。

一周后,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的暗河样本如期抵达基地。苏瑶和乐乐第一时间赶到实验室,看着阿哲打开密封的样本箱——里面装着两瓶暗河水样,还有一块附着着白色菌丝的岩石。水样在透明的瓶子里泛着淡淡的蓝光,菌丝像一层薄纱,覆盖在岩石表面,轻轻晃动瓶子,菌丝还会随着水流摆动,像活着的丝带。

“水温保持在18℃,pH值7.2,和实验室模拟的淡水环境一致。”阿哲用吸管取了少量水样,滴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先看看微生物的形态。”屏幕上很快出现了菌丝的高清画面——这些菌丝比沙漠的真菌更细,直径只有0.01毫米,表面有一层透明的保护膜,“这层保护膜可能是它们能在水里存活的关键,还能抵抗低温。”

阿哲将水样分成三份,分别放在-5℃、-10℃、-15℃的恒温培养箱里,开始测试低温活性。“每小时记录一次菌丝的生长速度和能量波动。”他对乐乐说,“你负责记录-5℃组的数据,注意观察菌丝有没有出现断裂,或者颜色变化——如果变成褐色,就说明活性下降了。”

乐乐点点头,搬了个小板凳坐在培养箱旁,手里拿着笔记本和计时器。每隔一小时,她就会打开培养箱的观察窗,用显微镜观察菌丝的状态,然后认真记录在本子上:“14:00,-5℃组,菌丝长度0.3毫米,颜色白色,能量波动1.2赫兹;15:00,菌丝长度0.35毫米,颜色白色,能量波动1.1赫兹……”她发现,即使在-5℃的环境下,菌丝还在缓慢生长,只是速度比常温下慢了一半,而能量波动虽然有所下降,但一直保持在1赫兹以上,没有出现休眠的迹象。

“阿哲哥哥!-5℃组的菌丝还在长!”乐乐兴奋地喊道,“而且保护膜好像变厚了,是不是在适应低温环境呀?”阿哲走过来,用显微镜观察后点头:“没错,保护膜能分泌一种抗冻蛋白,降低菌丝体内的冰点,让它们在低温下也能保持活性。这和冰川里的休眠孢子很像,只是暗河菌丝的抗冻能力更强,不需要休眠就能生长。”

与此同时,艾拉的团队也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在冰川下的灵脉通道深处,采集到了大量的六芒星冰晶和休眠孢子样本,还拍摄到了通道尽头的“灵脉核心”。根据传回的监测数据,灵脉核心的能量值高达5.1赫兹,是目前发现的地球最高能量的灵脉节点之一,而核心周围的冰层里,有机化合物的浓度是通道入口的5倍,还检测到了微量的液态水——这些液态水在-12℃的环境下依然没有结冰,因为里面含有高浓度的灵脉元素,降低了水的冰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八音盒里的世界请大家收藏:()八音盒里的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冰川下的液态水,和火星银色区域的液态水环境几乎一样!”林羽看着艾拉传来的数据,语气里满是激动,“温度-12℃,含有灵脉元素和有机化合物,而且周围的岩石也是蒙脱石结构——这简直是天然的火星环境模拟场!”他立刻让艾拉采集核心区域的液态水样和岩石样本,“我们可以在实验室里用这些样本,模拟火星银色区域的完整环境,测试暗河菌丝和冰川孢子的共生能力,还有杂交菌株的适应性——这比人工模拟的环境更准确,实验结果也更可靠。”

十天后,冰川的样本终于送到了基地。当阿哲打开装有灵脉核心液态水的样本瓶时,所有人都惊讶地发现,水样在-10℃的实验室环境下,依然保持着液态,而且泛着淡淡的蓝光,像一瓶凝固的星光。阿哲用吸管取了少量水样,滴在载玻片上,然后加入暗河菌丝和冰川孢子的混合液,放在模拟火星重力的实验装置里——这是为了模拟火星的低重力环境,测试微生物在这种环境下的生长状态。

“火星的重力只有地球的38%,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影响生长和能量传递。”阿哲盯着实验装置的观察窗,“我们之前在实验室里模拟低重力时,沙漠真菌的菌丝会变得更细,活性下降15%,不知道暗河菌丝和冰川孢子会不会有同样的问题。”

乐乐一直守在实验装置旁,每隔半小时就会记录一次数据。当实验进行到6小时时,她突然喊道:“阿哲哥哥!你快看!菌丝和孢子结合了!”所有人都围了过来——显微镜的屏幕上,暗河菌丝的保护膜正在溶解,而冰川孢子的外壳开始破裂,两者的细胞内容物逐渐融合,形成了新的菌丝体。更神奇的是,这种新的菌丝体在低重力环境下,不仅没有变细,反而长出了细小的分支,像一棵微型的小树,而能量波动,也从1.2赫兹升到了1.5赫兹。

“成功了!初步杂交成功了!”阿哲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他立刻调整实验装置的参数,将温度降到-15℃,模拟火星表面的极端低温,“再测试一下耐低温能力,如果能在这个温度下保持活性,我们就有了能适应火星环境的共生微生物!”

接下来的24小时,实验室里的所有人都没有离开。他们轮流监测杂交菌丝的状态,记录能量波动、生长速度、细胞结构变化等数据。当温度稳定在-15℃时,杂交菌丝的生长速度虽然慢了下来,但依然在生长,每24小时能长出0.2毫米,能量波动也稳定在1.3赫兹,没有出现活性下降的迹象。更重要的是,当阿哲将火星蒙脱石样本加入实验装置后,杂交菌丝立刻向蒙脱石延伸,很快就附着在岩石表面,形成了薄薄的一层菌丝网,而蒙脱石的能量波动,也从1.3赫兹升到了1.6赫兹——跨星球的共生反应,在实验室里成功实现了!

“这是历史性的突破!”林羽看着实验装置里的菌丝网,掌心的水晶球碎片泛着淡蓝的光,与杂交菌丝的能量波动完美同步,“我们终于培育出了能在火星环境下存活的共生微生物,还有了能与火星蒙脱石联动的能量系统

喜欢八音盒里的世界请大家收藏:()八音盒里的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