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巴图虎 > 第918章 钦天监改制

巴图虎 第918章 钦天监改制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2 16:08:12 来源:全本小说网

918 章:钦天监改制(至元四十四年正月的舆情暗哨)(至元四十四年正月?大都钦天监)

原白虎堂的朱漆大门被换下,新悬的 “钦天监” 匾额由周显题写,笔锋方正,隐有肃杀之气。李默身着青色官袍(钦天监少监的制式),站在院内望着拆去的白虎浮雕 —— 那里如今嵌着块陨石(自称 “从天而降的祥瑞”),实则是他监视出入者的标记。

“把堂内的兵器架换成浑天仪,” 他对工匠道,“书架要分三层,上层放星图,中层藏密报,下层摆历书 —— 谁也不许乱翻。” 最里间的密室被改造成 “观星台”,地面铺着标注南北疆域的沙盘,墙角的铜炉里燃着迷迭香(掩盖密报的墨味)。

萧虎前来视察时,李默展开一幅《天象图》:“正月望日将有‘荧惑守心’(火星接近心宿,古人视为凶兆),需颁‘罪己诏’安抚民心。” 萧虎指着沙盘上的临安:“凶兆是假,民心是真。你要做的,是让我知道江南人怎么说‘荧惑守心’。” 李默躬身应道:“臣已在驿站设了‘观星使’,专记南北流言。”

李默从归义营抽调二十名识字士兵,伪装成 “观星使” 派往南北各州。他们的腰牌刻着 “钦天监” 三字,实则带着空白的 “舆情册”—— 江南的册页用竹纸(轻便),北方的用麻纸(耐潮),每页都有暗格,可藏密写的字条(用明矾水书写,遇火显影)。

扬州的观星使赵九,每日在城楼上 “观星”,实则听茶馆的说书人讲什么。有日听到 “北人改白虎堂为钦天监,是想夺大宋的气运”,当即记在册上,晚上用淘米水(显影剂)写在竹纸背面,托漕运士兵带回大都。李默看后冷笑:“把这话添油加醋传到和林,就说‘江南人盼蒙古宗室制衡萧将军’。” 这是借流言挑动蒙古贵族与汉臣的猜忌。

漠北的观星使巴特尔(蒙古人,帖木儿的远亲),则在驿站记录牧民的闲话。听到 “萧将军给汉臣封地比蒙古人多”,便画了幅简笔画(草原人易懂):一个汉人捧着大封地,蒙古人捧着小封地,托商队带回。李默将画呈给萧虎:“帖木儿的人在传这话,需早做打算。”

郭守敬为钦天监铸造的浑天仪,比北宋的 “水运仪象台” 小两圈,却在刻度盘里藏了机关 —— 每个星宿的位置对应一处州县,转动仪器时,暗藏的铜针会在底座的沙盘上扎出小孔,标记 “需关注” 的地区。李默给这仪器取名 “璇玑”,对外称 “测星象吉凶”,实则用小孔记录舆情紧急程度(深孔为急,浅孔为缓)。

有日,浑天仪的 “牛宿”(对应江南)被扎了七个深孔,李默当即调阅密报:江南士绅在临安集会,商议 “以天文历算考较北人,若不如宋,便斥为‘蛮夷’”。他连夜让人将南宋的《统天历》(精密历法)抄给郭守敬:“让他算出比这更准的,贴在崇文馆门口。” 用历法之争对冲舆情,是李默的拿手好戏。

蒙古工匠不明白为何给仪器加铜针,李默只说:“星象变,针孔变,方能预知祸福。” 他们不知道,这些针孔连着的不是天象,是大都的权力中枢。

周显察觉李默的权力渐大,借送《新历》之机,在钦天监转了一圈。见书架中层的密报比星图还多,冷笑道:“李大人观星之余,倒像个户部官。” 李默掀开《天象图》,露出下面的舆情册:“周大人请看,江南人说新历‘袭宋之旧’,是骂咱们没本事呢。”

周显借故留下两名户部吏员,美其名曰 “协助整理历书”,实则监视李默。吏员发现观星使的腰牌编号与归义营的士兵编号一致,偷偷报给周显。周显对萧虎道:“李默用旧部,恐成私人势力。” 萧虎却道:“他是鹰,得有爪牙。你盯紧他的密报就行。” 他要的是制衡,不是铲除 —— 让周显与李默互相提防,反而更稳妥。

李默察觉被监视,故意在密报里写 “周显私扣江南赋税”,萧虎看后放在一边:“两个都想当我的眼睛,那就让他们比着看谁看得更清。”

帖木儿带着蒙古将官参观钦天监,见汉人围着浑天仪念念有词,皱眉道:“星象是腾格里管的,你们算得再准,能让草长起来?” 李默让人端来羊肉:“将军请看,这羊肉来自云州,按星象推算,今日宰杀最肥美。” 帖木儿尝了口,果然鲜嫩,却仍嘴硬:“是羊长得好,不是星象准。”

阿里不哥的使者在旁煽风:“汉人用星象说事儿,是想让大汗信他们,不信宗室。” 李默听见了,让人取来《蒙古秘史》,指着 “成吉思汗观星定西征” 的记载:“圣祖也信星象,难道也是‘蛮夷’?” 使者语塞,帖木儿却拉着李默的胳膊:“以后漠北的星象,让蒙古萨满也来记。” 这是要掺沙子,李默只能应下。

史绳祖在徽州听到 “钦天监借星象监控舆情”,便让人写了篇《破邪论》,说 “北人观星是妖术,用浑天仪吸江南的灵气”。文章被刻成小册子,在茶馆、驿站流传,甚至有百姓偷偷砸毁北人经营的 “星象摊”(实为观星使的联络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临安的沈炎,明知《破邪论》是史绳祖所写,却故意上奏理宗:“此乃民心所向,可见北人不得天意。” 理宗让人将小册子藏在龙椅下,每日翻看 —— 他宁愿信妖术之说,也不愿面对江南的颓势。

扬州的赵九把《破邪论》抄在竹纸上,带回大都。李默看后,在浑天仪的 “扬州” 刻度上扎了个深孔:“史绳祖想借民心闹事,得给他找点事做。” 他让人散布流言,说 “史绳祖与钦天监暗通款曲,用《破邪论》骗南宋的俸禄”—— 这招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果然让沈炎猜忌史绳祖,断了他的财路。

李默的案头摆着三份密报:蒙古贵族骂他 “汉狗弄权”,江南人骂他 “北奸”,周显的人在查他的旧部。他让人给帖木儿送去一幅星图,上面用蒙古文标着 “天狼星犯紫微垣”(暗示 “汉臣将乱政”),又给卢景裕送去江南舆情册:“燕云士族若想自保,需联名保奏‘汉蒙赋税平等’。”

深夜,他在密室里用小刀刮去浑天仪上 “帖木儿封地” 的刻度 —— 那里原本扎了个深孔(因帖木儿抱怨封地少),现在他想让这事 “不了了之”。刮痕处露出新的铜色,像道未愈的伤口。“谁都不能信,” 他对自己道,“只能信萧将军需要我。”

有日郭守敬来访,见他对着沙盘发呆,笑道:“李大人观的不是星,是人。” 李默没否认:“星有定数,人无定数 —— 这才是最难算的。”

萧虎将李默的密报分为 “可用”“可防”“可挑” 三类。“可用” 的如 “江南人盼减税”,便下令 “江南秋税减一成”;“可防” 的如 “蒙古兵在涿州劫掠”,让帖木儿亲手斩了为首的百户;“可挑” 的如 “和林诸王想染指江南漕粮”,便故意让密报泄露给周显,借汉臣的口反对。

忽必烈派人来查 “钦天监是否越权”,萧虎指着《罪己诏》(因 “荧惑守心” 而发):“李默劝臣自省,是忠君之举。” 又让人把蒙古舆情册呈给使者:“他连宗室的闲话都记,可见无偏私。” 使者回去后,忽必烈只批了 “知道了”—— 他需要萧虎制衡江南,便默许了钦天监的出格。

萧虎偶尔会独自去钦天监,李默便让他转动浑天仪。当铜针扎在 “临安” 时,萧虎道:“这里的人还想着‘赵氏复位’,得让他们看到,新历比旧历准,新朝比旧朝稳。” 李默明白,所谓 “观星”,终究是为了 “定心”。

每夜三更,观星台的灯必亮 —— 李默带着三名心腹整理当日密报。江南的册页堆在左(竹纸泛黄),北方的堆在右(麻纸粗糙),中间是 “需即刻呈送” 的急报(用红绸包裹)。有日收到临安的急报:“理宗病笃,沈炎欲立度宗(理宗侄子)。” 李默让人用飞鸽传书(比驿站快三日)送萧虎,附言:“可派人送‘贺礼’,探新君态度。”

整理时,发现扬州的赵九与漠北的巴特尔记录了同一件事:“正月十五有‘天狗食月’(月食),南北都说是‘改朝换代之兆’。” 李默让人写两份解读:给蒙古贵族的写 “天狗食月,是腾格里警示汉人不得妄动”;给江南的写 “天狗食月,是宋室气数将尽”。 同一天象,两种说法,这便是舆情操控的精髓。

有个心腹问:“大人就不怕哪天露馅?” 李默望着窗外的星空:“星象永远说不清,只要人们信,就不会露馅。”

周显在朝堂上提议:“钦天监仍用‘白虎堂’旧名,以示传承。” 李默反驳:“白虎主杀伐,钦天主教化,新朝当以教化安天下。” 萧虎拍板:“堂名不改,但在院中种棵槐树(象征‘教化’),树下立块碑,刻‘观星以察民,察民以安邦’。”

碑立起那日,李默在碑后刻了行小字:“白虎虽隐,爪牙仍在。” 他知道,不管叫什么名字,这里都是萧虎的 “爪牙”—— 用星象的外衣,藏着监控天下的利齿。

观星台的浑天仪又开始转动,铜针在沙盘上扎出密密麻麻的小孔,像无数只眼睛,盯着南北大地。李默看着这些孔,忽然觉得它们像极了人心 —— 千疮百孔,却又藏着无数秘密。而他要做的,就是从这些秘密里,捞出萧虎最想要的那部分,用星象的名义,呈上去。

钦天监的钟声敲响,惊飞了檐下的鸽子(带着密报飞往各地)。李默抬头望了望天,今日的星象平平无奇,但他知道,越是平静的星空下,暗流往往越汹涌 —— 这正是他存在的价值。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