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巴图虎 > 第852章 汴梁水师

巴图虎 第852章 汴梁水师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2 16:08:12 来源:全本小说网

852 章:汴梁水师(蒙古造船术的突破)(至元四十三年春?汴梁城外)

汴梁城西的荒滩上,数千民夫正挥汗如雨。萧虎骑着乌骓马立在高坡上,望着被木桩圈出的巨大水域 —— 这是他下令开凿的 “练湖”,东西长三里,南北宽两里,水深丈余,底部按长江水域走势挖出深浅不一的沟壑。“必须赶在麦收前完工。” 他对监工的军器监少监道,马鞭指向湖心的土岛,“那里要建了望台,模拟江岸矶石。”

民夫多是河南的流民,萧虎许以 “一日两升米,完工免半年赋”,倒也卖力。但蒙古兵看不懂这劳什子工程,百户长帖木儿之子脱欢就嘟囔:“骑兵在草原上能踏平一切,费这劲挖水泊做什么?” 这话传到萧虎耳中,他没发怒,只让人把脱欢绑到湖边:“给你十名兵,划船到对岸,划不到就泡在水里学狗刨。” 三日后,脱欢带着兵卒狼狈归来,再也不敢非议水师。

练湖刚注满水,萧虎就从战俘营里挑出二十名南宋水师降卒。为首的陈六原是采石矶的舵工,左手缺了两根手指 —— 那是当年抵抗金兵时被箭射断的。“给蒙古人做事?” 陈六起初抵死不从,直到萧虎带他看了战俘营的惨状,“你若教得好,这些弟兄可免为奴;教不好,明日就填湖。”

教习场设在练湖北岸,陈六穿着粗布袍,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教蒙古兵 “看水流、辨风向”。他故意把 “逆水行船要偏舵” 说成 “顺水直划”,想让这些北人出丑。不想萧虎早派了懂水情的汉人暗查,当晚就把陈六扔进湖里:“自己游回来,想明白怎么教再上岸。” 陈六在初春的冷水里挣扎半夜,终于低头 —— 他不是怕自己死,是怕连累同营的弟兄。

次日,他在沙盘上画出长江水势图,讲解 “三矶险滩”“四季水流”,连当年虞允文破金兀术的战术都和盘托出。有蒙古兵骂他 “卖国贼”,陈六只是冷笑:“我保的是弟兄们的命,至于你们能不能学会,看天意。”

军器监的铁匠铺里,火星溅得比烟花还密。工匠们正给新船安装铁制虎首撞角,这活儿耗力又费料,光是熔铁的炭火就烧了三窑。“将军要这虎头做什么?好看?” 老铁匠啐了口唾沫,手里的锤子却不敢停 —— 萧虎说了,三月内造不出三十艘船,全体军器监的人都要去挖湖。

首批战船被萧虎命名为 “虎头船”,长两丈,宽八尺,吃水三尺,最特别的是船尾的 “暗桨”—— 在明桨外侧再加一层可伸缩的桨叶,遇敌时能突然加速。但蒙古工匠不擅木工,船板拼接总漏水,陈六看了直摇头:“这船到了长江,浪头大点就得散架。” 萧虎让人把漏水的船拖到练湖里,命工匠站在船上舀水:“什么时候不沉了,什么时候停。”

折腾了月余,总算造出五艘能下水的。试航那日,萧虎亲自登船,陈六掌舵,船行至湖心突然漏水,蒙古兵慌作一团,还是陈六指挥着 “往浅滩靠” 才没沉没。“记着这滋味。” 萧虎抹了把脸上的水,对众人道,“今日在练湖沉船是教训,他日在长江沉船,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周显在练湖岸边看了半日试航,找到萧虎时,手里捏着张扬州造船坊的名册。“将军,虎头船的症结不在工艺,在工匠。” 他指着名册上的名字,“南宋有个叫黄三的木匠,祖传造船手艺,能造载三百人的楼船,只因得罪了临安府尹,被革了职,现在扬州摆小摊。”

萧虎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 “诱他北投。” 周显压低声音,“许他良田百亩,银五十两,让他带徒传艺,再给家眷发‘安住证’,保他在汴梁不受欺负。” 萧虎却摇头:“黄三是汉人,未必肯来。” 周显早有准备:“我让人查了,他儿子在盱眙做茶商,被白虎堂的人抓了把柄 —— 用儿子逼他,不怕他不从。”

这计策虽阴狠,却正中萧虎下怀。他拍板:“让李默亲自去办,务必做得干净,别让人看出是咱们动手。” 周显补充道:“还得在扬州散布消息,说北境军器监‘重赏能工巧匠,汉人蒙古一视同仁’,钓更多鱼上钩。”

李默接到指令时,正在临安处理茶引纠纷。他连夜赶回扬州,让 “碧螺队” 的探员扮作说书先生,在茶馆里讲 “蒙古军器监的新鲜事”:“听说那汴梁城啊,汉人木匠挣得比蒙古百户还多,造一艘船赏十匹绢,家眷住砖瓦房,孩子能上学……”

起初茶客们不信,说 “北人就会骗人”。李默便让黄三的邻居 “恰巧” 在场,叹气说:“黄三爷若去了北境,也不至于摆摊卖梳子。” 这话传到黄三耳中,他虽骂 “造谣生事”,夜里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 儿子被抓的事像块石头压在心头,北境的条件又确实诱人。

更绝的是,白虎堂的人买通了扬州府的小吏,故意在造船坊门口贴告示:“严查与北境私通者”,反让工匠们觉得 “北境确实在招兵买马,不然官府急什么”。有几个与黄三相熟的木匠,竟偷偷托人打听北投的门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练湖的晨雾里,总能听见蒙古兵的吆喝声。萧虎定下的规矩:三月内,士兵要学会 “三能”—— 能闭着眼掌舵,能在摇晃的船上搭箭射中靶心,能在船沉前跳上救生筏。达不到的,每日罚跑三十里,还要被陈六骂 “连娘们都不如”。

脱欢最是抵触,他骑马能射落天上的雕,却总在船上站不稳。一次练射箭,船身一晃,他的箭射到了自家桅杆上,引得哄笑。萧虎二话不说,把他的弓扔进湖里:“练不会水战,就不配用弓。” 脱欢被逼得每日天不亮就去练划船,手上磨出的茧比马蹄子还厚,一个月后竟成了水师里的好手。

陈六看在眼里,对萧虎道:“这些北人虽笨,却肯下死力。再过半年,或许真能在淮河上走几遭。” 萧虎却指着远处的楼船模型:“淮河算什么?我要的是他们能在长江里,把南宋的楼船撞出窟窿。”

黄三的儿子黄二郎被白虎堂的人 “请” 去盱眙 “喝茶”,实则软禁。李默派人带话:“只要你爹肯去汴梁,二郎立马就能回家,还能得个茶场管事的差事。” 黄三拿着儿子带回来的平安信,手抖得厉害 —— 信上的字歪歪扭扭,明显是被逼迫写的。

他去扬州府衙想告状,却被门房拦了:“你儿子通北境,没抓你就算好的!” 原来白虎堂早已打点好,官府认定黄家 “有通敌嫌疑”。走投无路的黄三,夜里摸到练湖对岸,想亲眼看看蒙古水师的底细。月光下,他见虎头船虽简陋,却练得有模有样,尤其是那暗桨设计,竟和他早年的一个想法不谋而合。

“爹,去北境吧。” 黄二郎托人带话,“他们说,到了汴梁,我就能学造船,不用再卖茶了。” 黄三望着江北的方向,一夜白头。

军器监里,蒙古铁匠和汉人铁匠总吵得不可开交。蒙古人想把船造得像铁甲车,在船身裹满铁皮;汉人铁匠却说 “船要轻才能快,裹铁皮必沉”。吵到萧虎那里,他就让双方各造一艘,在练湖里比试。

结果不言而喻 —— 铁皮船没划三里就开始下沉,而汉人铁匠造的船虽轻,却经不住蒙古兵的重骑兵踩踏,船板裂了缝。萧虎让双方各取所长:“船身用榆木,关键部位加铁皮;骑兵只能站在指定区域,不许乱晃。” 这才平息了争端。

陈六偷偷对黄三派来的人说:“北人虽犟,却肯听劝。若黄三爷来,未必不能施展本事。” 这话传到黄三耳中,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谷雨那日,黄三扮作逃难的灾民,跟着流民队伍出了扬州。白虎堂的人在半路接应,给他换了身绸缎袍,坐上马车直奔汴梁。路过盱眙时,他看见儿子黄二郎在茶场里记账,气色不错,悬着的心才放下。

抵达汴梁时,萧虎亲自在城门口迎接,没提造船的事,先带他看了新建的工匠坊 —— 青砖瓦房,院里有井,甚至还有个小戏台。“黄师傅,” 萧虎递过一把锛子,“这是用上好的镔铁打的,比你在扬州用的顺手。” 黄三接过锛子,掂量着分量,突然跪地:“愿为将军效力,但求善待我儿。”

他当天就去了军器监,指出虎头船的三处弊病:“船底弧度不对,遇侧风易翻;撞角太钝,撞不破楼船;暗桨的机关太死,容易卡住。” 萧虎大喜,立刻命人按他的法子改造,还让他带二十名徒弟,“三个月,我要看到能和南宋楼船较量的新船。”

夏至那天,改造后的虎头船在练湖举行了首次实战演练。黄三设计的 “燕尾船” 速度快了三成,撞角改成三棱形,一撞就把模拟的楼船模型撞出个大洞。萧虎站在了望台上,看着蒙古兵在船上整齐地射箭、抛钩,忽然对周显道:“你看,长江也不是不可渡。”

消息传到扬州,有更多工匠偷偷北投,连临安造船坊的几个老木匠都托人打听门路。赵葵在军报里忧心忡忡:“北人水师虽弱,却日进千里,若不严查工匠流失,不出三年,长江天险危矣。” 理宗却被江南的丰收景象麻痹,只批了 “知道了” 三个字。

汴梁的练湖里,虎头船的影子在水面摇晃,像一群蓄势待发的猛兽。萧虎知道,这些船现在还只是幼崽,但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顺着淮河而下,扑向江南的心脏。而那艘由黄三主持建造的新船,已在船坞里初具雏形,船头上的虎首,眼睛被涂成了赤红。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