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巴图虎 > 第850章 淮上和议

巴图虎 第850章 淮上和议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2 16:08:12 来源:全本小说网

850 章:淮上和议(分治下的岁贡博弈)(至元四十三年春?汴梁虎踞行省)

清明刚过,淮河上的冰碴子刚化尽,南宋的贡船就挂着 “和议” 旗号,缓缓驶入盱眙码头。正使是礼部侍郎范钟,此人曾随史弥远办过互市,深谙北人脾性;副使是兵部郎中吴潜,一身戎装,腰悬佩剑 —— 这是理宗特意安排的,既要显文臣谈判之诚,又要露武将守土之志。

登岸时,范钟望着北岸的蒙古岗哨,见他们甲胄上的虎纹徽章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低声对吴潜道:“萧虎此人,表面粗犷,实则心细如发,此番谈判怕是不易。” 吴潜按了按剑柄:“他要敢狮子大开口,某便掀了他的谈判桌。” 话虽硬气,脚边刚化的泥水却溅湿了靴面,像在提醒这趟差事的艰难。

虎踞行省的接使官是周显,他穿着汉式锦袍,却在袖口绣了半只白虎:“范侍郎一路辛苦,萧将军已在汴梁备下春酒,为二位接风。” 说话间,他的目光扫过吴潜的佩剑,嘴角似笑非笑,“南境春寒,剑还是少拔的好,伤了和气。”

汴梁的宋使馆驿刚收拾停当,萧虎的请柬就到了。次日辰时,范钟与吴潜步入虎符堂,见堂中摆着两张紫檀木案,案上各放着茶盏 —— 宋使的是建窑兔毫盏,萧虎的是北地粗陶碗,一眼便见尊卑。

“范侍郎别来无恙?” 萧虎穿着貂裘,却没系腰带,敞着衣襟露出护心镜上的虎纹,“去年史相定下的岁贡,今年该加些了吧?” 范钟刚要开口,吴潜已按捺不住:“萧将军这话差了!岁贡早有定例,银绢各五万,茶叶千担,岂能说加就加?”

萧虎猛地拍案,粗陶碗里的茶水溅出:“吴郎中可知,虎踞行省要防波兰人西犯,要护流民屯春耕,哪样不要钱?” 他让人扛来一幅地图,指着淮河防线,“我若撤了这些岗哨,南朝的麦子还能安稳灌浆吗?” 范钟按住吴潜,慢悠悠道:“将军要加贡,总得说出个章程,我等也好回禀陛下。”

第三日谈判,萧虎抛出了条件:“银绢照旧,另加战马百匹、工匠五十人。” 这话一出,吴潜霍然起身:“战马乃军中之宝,工匠是营垒根基,将军这是要掏空我大宋吗?” 范钟也沉了脸:“此事断难应允,若将军执意如此,和议只能作罢。”

萧虎却不急不躁,让帖木儿带宋使去军器坊看看。坊里的蒙古工匠正用南宋铁器打造箭头,淬火时火星四溅。“这些铁器,都是互市换来的。” 萧虎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我要战马,是为防西境;要工匠,是为修农具 —— 流民屯里汉蒙农户等着春耕,总不能让他们用手刨地吧?”

范钟盯着那些正在锻打的农具,忽然明白:萧虎要的不是战马工匠本身,是试探南宋的底线。他对吴潜使个眼色,二人借故更衣,在偏厅商议:“战马绝不能给,但工匠或许可换 —— 咱们选些老弱茶农,既不违旨,又能顺他意。”

僵持了五日,萧虎突然邀宋使去陈留流民屯。车过黄河故道,见两岸田地已翻耕整齐,汉农扶着犁,蒙古兵牵着牛,竟配合得默契。一名白发老汉正在播谷种,见了萧虎便作揖:“将军给的麦种好,今年定能丰收。” 萧虎笑着塞给他半袋新米:“好好种,秋粮多缴三成,给你家娃换件棉袄。”

范钟看得心惊 —— 他在淮南见过流离失所的灾民,没想到北境流民竟能安居。萧虎似看穿他心思:“范侍郎瞧见了?这些人里,一半是南人,一半是北人。若南北开战,他们最先遭殃。” 他指向远处的学堂,“那里有蒙童学《论语》,汉娃学蒙古话,和和气气不好吗?”

吴潜冷笑道:“将军用恩惠收买人心,无非是想让我大宋放松戒备。” 萧虎不恼,只让厨娘端来新蒸的麦饼:“尝尝?这面是南运的,这水是北地的,掺在一起才好吃。岁贡那点东西,比起百姓安稳,算得了什么?” 范钟接过麦饼,只觉入口干涩,像含着满肚子的话,咽不下,吐不出。

宋使的密信送到临安时,理宗正在景灵宫祭祖。信中说萧虎 “索战马工匠甚急,似有动武之意”,理宗捏着信纸,对史宅之道:“你说萧虎是真缺这些,还是故意刁难?” 史宅之展开淮西舆图:“战马是假,试探是真。他要知道,我大宋究竟还能撑多久。”

何梦然在一旁煽风:“绝不能妥协!若答应了,北人定会得寸进尺,下次就要割地了!” 史宅之反驳:“如今军粮因茶市受阻,禁军连春训都难以为继,若和议破裂,萧虎正好有借口南侵。” 他建议,“战马可给老弱病马,工匠改送茶农 —— 淮南茶农熟悉北境茶市,正好监视其动向。”

理宗沉吟良久,在密信上批了个 “可” 字:“告诉范钟,底线是战马不得过五十,工匠必须是茶农,且要在名册上记清籍贯,不得有漏。” 这道旨意,既想息事宁人,又想暗中布局,却不知早已落入萧虎的算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接到理宗旨意,范钟在馆驿的油灯下彻夜未眠。吴潜主张 “再争三日,逼萧虎让步”,范钟却摇头:“北人看似粗犷,实则步步为营。他们故意让我们看流民屯,就是要让咱们觉得‘开战得不偿失’。” 他铺开纸笔,写下两条:“一、战马五十匹,皆选五岁以上老驹;二、工匠五十名,全为淮南茶农,且带家眷。”

“带家眷?” 吴潜不解,“这不是自缚手脚吗?” 范钟冷笑:“带家眷,萧虎才信他们是真心北投;再者,家眷在北,他们便不敢真心为北人效力 —— 这叫‘人质计’。” 他哪里知道,萧虎要的就是 “带家眷”—— 茶农的妻儿,正好成了白虎堂控制他们的筹码。

次日谈判,范钟抛出条件时,萧虎盯着 “茶农” 二字,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却故意皱眉:“茶农哪会打铁?某要的是铁匠、木匠!” 范钟从容应对:“将军忘了流民屯的茶园?这些茶农擅长培茶、制茶,正好帮将军打理,也算物尽其用。” 周显在旁附和:“茶税也是进项,将军不如应了。”

协议初定时,李默悄悄潜入虎符堂。“那五十名茶农,需是咱们安插的人。” 萧虎递给李默一份名单,上面是淮南茶场的帮工,多是白虎堂外围成员的亲属,“让他们混在宋使选的茶农里,北投后分管各流民屯的茶园,借机打探粮草储备。”

李默接过名单,指尖划过一个名字:“王二麻子是云雾茶场的老茶农,跟过王敬之,熟悉南宋茶路,可当领头的。” 萧虎点头:“给他配个蒙古婆娘,对外说是‘和亲’,实则让她监视 —— 茶农的家眷,也要派人‘照拂’,别让他们跑了。” 这话里的狠厉,让烛火都颤了颤。

三日后,南宋选定的茶农在盱眙集结,王二麻子混在其中,腰间藏着块虎纹茶引 —— 那是与白虎堂联络的信物。他望着北岸的蒙古岗哨,心里发慌,却想起临行前李默的话:“好好干,你儿子在临安的赌债,白虎堂替你还。”

签约那日,虎符堂摆了香案,范钟与萧虎共执一支狼毫,在盟书上签字。盟书用汉蒙双语写成,明面上写着 “岁贡增战马五十匹,茶农五十名,北境不得滋扰南境春耕”,却在附则里藏了条:“茶农可自由往来南北,查验茶引真伪。” 这是萧虎硬加上的,为的是让白虎堂的人有机会回南传递情报。

范钟签字时,笔尖微微发颤 —— 他知道这条款有猫腻,却不得不签。吴潜按剑立于一旁,看着萧虎将盟书折成方胜,交给周显存档,冷声道:“若北人违盟,某定率军北上,踏平汴梁!” 萧虎大笑,将那支狼毫扔给他:“吴郎中好志气,这支笔送你,等某南征时,让你写降书用。”

礼毕,周显奉上春酒,范钟饮下时,只觉酒味辛辣,像吞了把刀子。他知道,这杯酒不是和平的见证,是暂歇的战鼓。

五月初,南宋的贡马在盱眙交割。五十匹战马果然都是老弱,有的还跛着脚,蒙古兵见了直骂 “南人小气”。帖木儿怒冲冲地要去找宋使理论,被萧虎拦住:“这些马虽不能打仗,却能拉犁 —— 流民屯正缺耕马,送上门的便宜,不收白不收。”

他亲自去看马,见其中两匹马鞍下藏着细铁丝,知道是南宋用来传递密信的 —— 铁丝上刻着 “北境战马不足,可趁机袭扰”。萧虎不动声色,让人将铁丝取下,换上新的:“南境水师操练频繁,北境需加防长江口。” 这是故意泄露假情报。

吴潜站在南岸,见蒙古兵收下了劣马,以为占了便宜,对范钟道:“萧虎不过如此,被咱们糊弄了。” 范钟却望着北岸萧虎的背影,总觉得哪里不对 —— 那背影太从容,不像吃了亏的样子。

茶农渡江那日,淮河上起了雾。王二麻子带着四十九个同乡,背着茶篓,踩着跳板登上北岸,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蒙古兵检查时,在他的茶篓底层搜出半块茶饼,见是寻常货色,便放行了。他们不知道,茶饼里藏着南宋水师的布防草图 —— 这是范钟故意让他带的假情报,想试探北人是否真的监视茶农。

到了陈留流民屯,王二麻子被分到最大的茶园,萧虎亲自 “视察”,指着一片荒地:“秋后要扩种两百亩,你带人打理,缺什么找周大人要。” 说话时,他的目光扫过王二麻子腰间的茶引,见上面的虎纹与自己的佩引能拼合,微微颔首。

当晚,王二麻子借口解手,溜到茶园深处,将假布防图埋在老槐树下 —— 按约定,白虎堂的人会来取。可他不知道,萧虎早已让人在树下挖了暗渠,图刚埋下,就被水冲到了周显的书房。周显展开一看,冷笑一声:“南人想反间,还嫩了点。”

夜色渐深,流民屯的狗吠声此起彼伏。王二麻子躺在简陋的窝棚里,听着隔壁蒙古兵的鼾声,摸了摸腰间的虎纹茶引,忽然觉得,自己就像淮河上的雾,分不清是在南岸,还是北岸。而这场由岁贡开始的博弈,才刚刚揭开序幕。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