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巴图虎 > 第717章 寒甲改良

巴图虎 第717章 寒甲改良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7-26 11:22:03 来源:全本小说网

717 章:寒甲改良(至元三十四年夏?白虎城军器坊)

白虎城军器坊的铁匠炉前,火星飞溅如金雨。李铁牛捧着两块甲片对比:“这是中原的‘冷锻铁甲’,虽坚硬但重;这是北境的‘熟铜甲’,轻三成却不耐寒。” 他用锤子轻敲,铁甲声响沉闷,铜甲声脆如铃。军器监帖木儿在旁催促:“士兵穿旧甲行军,每日耗力三成在负重上,必须减重,但防护不能降。”

按《武经总要》记载,寒甲需 “护心、背、肩、膝” 四大要害。李铁牛带着工匠们拆解旧甲,发现冗余甲片集中在腰侧与小臂:“这些部位非致命,可减薄或移除。” 他们选 “铜铁复合甲片”—— 核心部位用铁甲(厚三分),次要部位用铜甲(厚一分半),边缘包锡(防腐蚀)。首块改良甲片称重:“三寸见方,重一两五钱,比旧甲轻五分。”

选材争议在军器坊爆发:老工匠坚持 “铁甲耐砍”,年轻工匠主张 “轻甲利行”。李铁牛最终拍板:“做两套样品,一套全铁,一套复合,实战测试后再定。” 他在《甲器改良册》标注:“至元三十四年夏至,复合甲片样品入炉,铜铁比例 3:7,待淬火验收。”

拆解旧甲时,李铁牛发现 “披膊”(肩甲)有七层甲片重叠,士兵抬臂时卡顿。他参照使虎部落的虎皮坎肩结构:“肩部活动频繁,甲片需少而灵。” 改良后披膊减为三层,每层甲片边缘磨圆(减少摩擦),用铜铆钉连接(比铁铆钉轻且防锈)。士兵赵勇试穿后抬臂:“比旧甲灵便多了,射箭时胳膊不卡了!”

护心镜是优化重点,旧镜直径一尺,厚五分,重一斤。李铁牛将其改为 “凸面镜”(弧度增加受力面积),厚度减为三分,边缘收窄至半寸,重量降至八两,仍能抵挡箭簇冲击(测试时用强弓射击,镜体仅凹痕未穿)。他在镜背刻加强筋:“这纹路既能减重,又能分散冲击力,一举两得。”

腰腹部位保留 “鱼鳞甲”(灵活性好),但甲片数量从百片减至七十片,片间用 “套环连接”(前片压后片半寸,既防刺又灵活)。文吏张谦记录:“改良后全甲重二十四斤,比旧甲轻八斤,士兵负重减少四分之一。” 这种减法设计,在减重与防护间找到了平衡。

关节连接处的皮绳常是寒甲弱点 —— 普通牛皮绳在零下十度会硬化断裂。李铁牛派人从使虎部落换来 “陈年鹿筋”(鹿龄三年以上,取后腿主筋),按 “三浸三晒” 法处理:先用石灰水浸泡去筋膜,再用羊油煮软,最后阴干定型。“鹿筋纤维粗,韧性是牛皮的两倍,” 他扯着处理好的鹿筋演示,“冻一夜仍能弯曲,不断不脆。”

连接工艺改用 “双环扣”:甲片打孔穿鹿筋,每环绕三圈打结,结头涂蜂蜡(防水防磨)。测试员将连接好的甲片放入冰窖(零下十五度),三日取出后弯折百次,鹿筋无断裂,甲片活动自如。老工匠王铁匠感慨:“咱以前只用牛皮,哪懂这鹿筋的妙处?还是部落的法子实在!”

批量制作时,李铁牛定 “鹿筋等级”:一等筋用关节连接,二等筋用非活动部位,三等筋作废料。他命学徒们按等级分类捆扎,每捆挂标签:“甲片用筋需登记,少一根都要查,这是保命的绳,不能马虎!”

军器坊后院设 “寒冻测试区”,用冰窖模拟北境严寒。李铁牛将新旧甲胄各一套放入冰窖,七日后取出,旧甲的皮绳冻硬如铁丝,一折就断;改良甲的鹿筋仍有弹性,弯折时 “咯吱” 作响却不断裂。他用测力计测量:“旧甲连接强度冻后降七成,新甲仅降两成,达标!”

雪地行军测试更严格:赵勇穿改良甲在雪地里行军十里,每里记录一次体感:“三里时肩甲无不适,五里时腰腹甲不磨肉,十里后出汗但甲内不闷(新甲内侧缝麻布吸汗)。” 对比测试显示,穿新甲行军比旧甲节省体力:“同样时间,新甲队多走两里,士兵喘息声轻一半。”

李铁牛特意在暴风雪中测试:用鼓风机模拟风雪,甲片表层积雪后,赵勇跑动时积雪自动滑落(甲片边缘磨圆的效果)。他在《测试报告》结论:“结构优化后,寒甲既保防护,又利机动,可批量制作。”

北境大雪常使甲胄积雪结冰,士兵负重骤增。李铁牛尝试 “疏雪涂层”,用三种配方实验:纯羊油(易粘灰)、纯蜂蜡(太硬易裂)、羊油与蜂蜡混合(比例 7:3)。涂在甲片上后,置于雪地两时辰,混合涂层的甲片积雪最少,且用布一擦即净。“羊油负责润滑,蜂蜡负责定型,” 他解释配方原理,“寒天不硬,暖天不流,正好。”

涂层工艺讲究 “三涂三晾”:首次薄涂打底(渗透甲片缝隙),晾干半日;二次厚涂塑形(形成保护膜),晾干一日;三次补涂边角(重点防雪),阴干后用布抛光(增加光滑度)。赵勇穿涂层面甲在雪地翻滚,起身拍甲,积雪簌簌掉落:“以前雪粘甲上拍不掉,现在一掸就净,省力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批量制作时,军器坊建 “涂层房”,室温控制在十度左右(防油脂凝固),工匠们戴皮手套操作,每涂十片甲片换一次手套(防油污影响涂层均匀)。李铁牛抽查涂层厚度:“用竹片刮测,需匀厚三分,太薄不防雪,太厚易沾灰。”

涂层的耐久性是关键。李铁牛将涂好的甲片暴露在户外,每日记录风化情况:“三日无变化,七日边缘微裂,半月后需补涂。” 他据此制定维护规程:“士兵每周用布蘸温水擦拭甲片,每月回坊补涂一次,行军前必涂边角。”

实战中发现,涂层在摩擦部位(如腰腹、袖口)磨损最快。李铁牛在这些部位加涂一层 “兽脂漆”(牛油混合桐油),耐磨度提升五成。赵勇在《使用反馈》中写道:“补涂后腰腹甲积雪减少,磨损处也没生锈,比旧甲好保养。”

为方便基层维护,军器坊制作 “便携涂层盒”:小陶罐装混合油脂,配竹刷,士兵可自行补涂。李铁牛教士兵:“涂前擦净甲片,薄涂匀抹,别积油疙瘩,免得冻成硬块。” 这种简易维护法让涂层在北境风雪中能长期有效。

寒甲内侧的 “暖宝口袋” 是赵勇的提议:“站岗时手脚冰凉,要是能揣个热东西就好了。” 李铁牛设计在 “战裙”(腰下甲)内侧缝亚麻布口袋,口袋分上下两层,上层放 “暖石袋”(布袋装加热的鹅卵石),下层放 “暖糠袋”(装炒热的麦糠,保温久)。

安全是首要考量:口袋用双层麻布(防烫),袋口缝松紧带(防暖宝掉落),与甲片接触处垫羊毛(隔热)。测试时,暖石在口袋里六小时仍有余温,士兵张三说:“以前站岗两时辰冻透,现在揣着暖宝,四时辰还暖乎乎的!”

口袋位置精心设计:后腰左侧一个(暖腰),小腹一个(暖腹),不影响弯腰、拔刀。李铁牛特别规定:“暖石需用鹅卵石(传热均匀),不可用铁器(易烫人);麦糠需炒熟(防霉变),每月更换一次。” 这些细节让保暖装置既实用又安全。

暖宝口袋不能影响战斗动作。李铁牛让赵勇穿甲演练劈刺、格挡、翻滚:“拔刀时暖宝不硌腰,翻滚时口袋不掉东西,合格!” 但测试中发现,暖石袋太硬,弯腰时顶肚子。他立即改进:“暖石袋外层缝软羊皮,增加缓冲,袋内石头分两小袋(各半斤),避免结块硌人。”

不同体型士兵的适配性也需考虑:高个士兵加长披膊,矮个士兵缩短战裙,确保暖宝口袋贴合身体。军器坊制作 “尺寸表”,按身高、肩宽、腰围分五档,赵勇属中等身材,穿三号甲正合适:“暖宝贴腰不晃,动作自如。”

最后测试夜间值守:士兵穿改良甲在零下十度的城头站哨四时辰,旧甲士兵冻得跺脚搓手,新甲士兵仅鼻尖发红,甲内温度比旧甲高五度。李铁牛记录:“暖宝夹层使寒甲的防寒能力提升三成,士兵冻伤率可降一半。”

至元三十四年夏末,白虎城举行暴风雪防御演习,赵勇率队穿改良甲参演。“敌军” 从雪坡冲锋,赵勇指挥士兵列阵,举盾时改良甲的肩甲灵活转动,挥刀时臂甲不卡顿;近战格斗中,甲片碰撞声清脆,无松动异响。演习总指挥脱脱观察:“士兵动作比穿旧甲时快半拍,阵型不散。”

雪停后检查甲胄:疏雪涂层使甲片积雪少,清理省时;鹿筋连接无断裂,暖宝口袋仍保暖;护心镜挡住模拟箭矢(木箭涂红漆,击中处无红痕)。赵勇的甲胄仅小臂处有轻微划痕,他笑道:“这甲挨了三下,胳膊一点不疼!”

演习后的总结会上,脱脱批准批量生产:“寒甲改良关乎士兵生死、边防稳固,军器坊全力赶制,秋收前需配齐全军。” 李铁牛领命后立即排产:“每日出甲十套,优先配给边防哨兵。”

批量制作前,李铁牛制定《寒甲制作规范》,细化到每道工序:甲片淬火需 “入水三分红”(火候标准),鹿筋处理需 “三浸三晒”(时间精确到时辰),涂层配比 “羊七蜂三”(用秤称量)。他在军器坊挂 “标准样品甲”,工匠们按样品尺寸、重量、工艺制作,偏差超一分即返工。

质量管控分 “三查”:初查甲片尺寸(由学徒负责),中查连接强度(由师傅负责),终查实战性能(由士兵代表测试)。每副甲胄刻编号与工匠名:“108 号,李铁牛监造,王小三制作”,出问题可追溯到人。李铁牛说:“甲是保命的,偷工减料就是害命,军法不容!”

至元三十四年秋,首批百副改良寒甲入库,赵勇代表士兵接收,甲胄堆放在库房,阳光下铜铁甲片闪着冷光,鹿筋连接的部位透着柔韧,疏雪涂层泛着油脂的光泽。他抚摸甲片感慨:“这甲穿在身,风雪再大也敢往前冲,北境的冬天,咱们不怕了!”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