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巴图虎 > 第659章 同盟分歧

巴图虎 第659章 同盟分歧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7-26 11:22:03 来源:全本小说网

659 章:同盟分歧(至元二十七年冬?忽里台议事帐)

斡耳朵的忽里台议事帐用百张驼毛毡层层叠裹,帐顶的鎏金狼首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冷光。按成吉思汗定下的 “议事规制”,帐内分左中右三席:左席为术赤系诸王,虎皮垫上铺狼皮褥;中席属中枢官员,桑皮纸舆图铺满案几;右席是虎卫营将官,甲胄上的霜花尚未融尽。萧虎刚落座,案上的青铜鼎便飘起西域**,与札剌儿台案前的马奶酒气交织成微妙的权力气场。

术赤系千户乌尔图突然起身,羊皮靴底的冰碴在青石地上刮出刺耳声响。他腰间的千户符牌碰撞甲叶,狼纹符面在火光下忽明忽暗:“新铸五门虎蹲炮,需分我部三门护境。” 话音未落,左席诸王的佩刀同时轻响,阿勒坛千户的刀鞘磕着案角:“乌尔图千户所言极是,边境牧民夜夜听叛军马蹄声。” 中席的王恽悄悄展开《忽里台议事录》,笔尖悬在 “军器争议” 栏上未动 —— 这场争执早在三日前奏报中便露端倪。

帐外的风雪拍打着毡帐,如同暗潮涌动的派系角力。萧虎指尖轻叩案几,目光扫过左席:乌尔图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帖木儿的叔父阿勒坛频频摩挲刀把,唯有札剌儿台端着银壶从容倒酒,奶酒在盏中晃出细碎涟漪。“议事需依规制,” 萧虎的声音透过帐内的铜灯烟霭,“先呈防务简报,再议分配细则。” 这是他惯用的缓兵之计,既显程序公正,又为自己争取思索时间。

乌尔图猛地扯开狼皮袄前襟,露出腰间的牛皮舆图袋,袋口的铜环撞击声惊得帐内火把骤晃。他将舆图狠狠拍在案上,克鲁伦河东岸的牧场边界被黑炭反复圈点:“上月察合台游骑三次袭扰我部羊群,” 指节戳着图上的红叉标记,“最远距营地仅十里,中央炮阵在三百里外,等驰援到了,牧民只剩尸骨!”

左席诸王轰然应和,阿勒坛霍然起身,佩刀 “呛啷” 出鞘半寸:“当年术赤汗平定钦察草原,军器向来按领地远近分配!” 他的狼皮靴踩着帐内地毡的纹路,“如今乌尔图部戍守最险地段,多分炮械天经地义,难道要等叛军踏平牧场才肯松口?” 帐内的铜壶滴漏突然加快节奏,水珠落在玉盘上的脆响,恰似绷紧的弓弦在震颤。

萧虎缓缓展开桑皮纸绘制的《炮阵效能图》,图中用朱砂标注的交叉火力网在灯火下格外清晰。“至元二十五年乃马真后时期,” 他用竹尺压住图中分散的炮位标记,“十门炮分守五处,结果被叛军逐个突破,损炮七门,牧民伤亡更重。” 王恽在旁补充《军器监则例》抄本:“军国重器需枢密院与诸王联审,私分即为违制,” 册页翻动的声音在争执中显得格外清晰。

乌尔图解开腰间的鎏金千户符,符牌上的术赤系狼纹经炭火熏烤,泛着暗褐色的岁月痕迹。“我部领民三千户,牧地纵横二百里,” 他将符牌重重拍在案上,震得铜盏里的奶酒溅出飞沫,“去年冬察合台叛军掠走八百头羊,三名牧民被割喉示众,” 声音陡然沙哑,“若再无炮械护着,开春后牧民怕是要举部南迁!”

牧民代表帖木格被传唤入帐,老人的羊皮袄沾满雪渍,补丁处露出泛黄的羊毛。他颤抖着呈上被叛军烧毁的毡房残片:“炮声能惊退狼群,更能吓住叛军,” 枯瘦的手指捏着残片边缘,“上个月炮阵试射,三十里外的羊群都惊得乱窜,叛军听到炮响确实会退。” 左席诸王纷纷点头,乌尔图趁机道:“多分一门炮,便能多护十里牧场,这点道理难道不懂?”

札剌儿台的长子帖木儿悄悄观察萧虎神色,见他眉头微蹙却不发一言,便知中枢并非全然拒绝。他轻咳一声试图打圆场:“乌尔图千户也是心急防务,” 话未说完便被阿勒坛打断:“不是心急,是要命!难道中枢要看着术赤系领地被啃食?” 帐内的火药味在风雪催化下愈发浓烈,连帐外巡逻的虎卫营都察觉到异样,脚步不由得靠近了几分。

萧虎示意王恽展开《历代炮阵布防考》,桑皮纸册页上密密麻麻批注着红笔注解。“战国李牧聚骑兵于雁门,大破匈奴十万骑;唐李靖集火炮守阴山,突厥不敢南顾,” 他用朱笔圈点关键处,“兵书云‘聚则强,散则弱’,乃马真后时期分散炮械的教训就在眼前。” 册中夹着的炮械损毁照片(影戏术拓印)清晰可见:五处炮位均被叛军焚毁,残骸扭曲如麻花。

周显捧着木制炮阵模型上前,模型按 “集中” 与 “分散” 两种布局拼接:集中阵的六门炮呈品字排列,射程覆盖百步;分散阵的三门炮间距百丈,火力覆盖仅六十步。“虎蹲炮需五人协同操作,” 他转动模型演示,“分散部署则每处人手不足,装弹速度慢三成,” 指尖点向模型中的叛军骑兵,“察合台最擅迂回突袭,分散布防恰中其下怀。”

萧虎的目光扫过帐内诸人,最终落在乌尔图身上:“并非不分炮械,而是不能乱分。” 他指向舆图上的斡耳朵中枢,“此处是漠北枢纽,炮阵需在此筑牢根基,” 又划向乌尔图领地,“边境可设辅助炮位,但需纳入中枢调度,” 语气斩钉截铁,“军国重器若成私兵之物,大元的江山便会如这帐外的冰雪般消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札剌儿台突然将银壶重重顿在案上,奶酒溅出的弧线恰如他此刻的调停策略。“乌尔图千户护境心切,萧监国守中枢之重,” 他用狼毫笔在舆图上画了道弧线,“两者皆有理,何必争执?” 羊皮袄袖口沾着的**粉末随动作飘落,在灯火下划出柔和的轨迹,“依老夫之见,可分炮五门,但需依‘防务互助’行事。”

左席诸王闻言稍缓,乌尔图的脸色却未放松:“五门炮护二百里牧场,杯水车薪!” 札剌儿台却不看他,转而对萧虎道:“五门炮驻克鲁伦河东岸的黑风口,此地距乌尔图营地百里,距斡耳朵亦百里,” 笔锋在舆图上重重一点,“既可控叛军南下通道,又能呼应中枢炮阵,岂不是两全?”

萧虎指尖轻叩案角,心中快速盘算:黑风口地势险要,确是防御要冲,五门炮在此既能牵制叛军,又不至于削弱中枢火力。札剌儿台见他神色松动,趁热打铁道:“乌尔图部需派五十骑助守中枢炮阵,既显同盟诚意,也能学些操炮技艺;中枢则派三名炮匠常驻黑风口,教牧民维护炮械,” 这提议如楔子般钉入双方分歧的裂缝。

萧虎沉吟片刻,案上的青铜鼎突然发出 “叮” 的轻响 —— 那是他敲击鼎沿的暗号。“札剌儿台宗王的提议公允,” 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如刀,“但炮械需设抵押:乌尔图千户的符牌暂存枢密院,” 帐内顿时一片抽气声,乌尔图猛地站起,甲叶碰撞声震得灯火摇晃,“千户符乃兵权象征,岂能轻押!”

“非是没收,而是暂存。” 萧虎展开《军器抵押则例》,桑皮纸册页上盖着中书省朱印:“至元二十年定例,诸王借调军国重器,需以符牌或领地文书为质,逾期不还或私用者,质物充公。” 他看向札剌儿台,“宗王可作证,年终若黑风口防务无虞,符牌立即归还,另赏盐引百张。”

札剌儿台的手指在狼首银壶上摩挲片刻,对乌尔图低语:“符牌暂存实为保护,” 若真出了岔子,有中枢担责;若无岔子,年终还能得赏,“这是两全之策。” 阿勒坛却仍有不甘:“难道术赤系的信用还抵不上一块符牌?” 王恽在旁轻声道:“非关信用,乃循规制,去年窝阔台系借炮未押质,至今尚有两门未还。” 这话让左席的争执声顿时低了几分。

七、文书拟定:蒙古文条款的权责明细(元代同盟协议文书规范与双语核验)

书吏们早已备好狼皮纸与朱砂墨,按 “三语同书” 规制铺开文书:蒙古文居左,汉文居中,八思巴文列右。札剌儿台口述条款,书吏挥毫疾书:“一、中枢调拨虎蹲炮五门,驻克鲁伦河东岸黑风口,归乌尔图部日常值守;二、乌尔图部遣五十骑助守斡耳朵炮阵,由虎卫营统一调度;三、千户符暂存枢密院,年终防务无虞即还……”

违约条款用红笔加粗:“若黑风口炮械擅自调离防区,或遇袭一刻钟内未通报中枢,立即收回炮械与符牌,另罚牲畜百头充公。” 乌尔图盯着 “一刻钟通报” 字样,眉头紧锁:“草原风沙大,信使难行,一刻钟太紧!” 萧虎让步:“可延至两刻,但需设烽火台三座,遇袭即举烟,火光与炮声并用。”

文书骑缝处刻着暗纹,分别对应三方印鉴:萧虎的 “监国虎符印”、札剌儿台的 “术赤系宗王印”、乌尔图的千户符拓印。书吏将文书拓印三份,用桑皮纸包裹,分别交由三司存档。乌尔图接过文书细看,见 “年终无过归还符牌” 的条款墨迹未干,终于咬牙道:“可依此制,但需注明炮匠不得干预防务!

乌尔图推荐的助守骑卒百户那木罕走入帐中,甲胄上的霜花未融,腰间佩刀缠着红绸 —— 这是术赤系勇士的标志。“那木罕随我征战八年,” 乌尔图拍着他的肩甲,“忠诚可靠,可当此任。” 那木罕单膝跪地,蒙古语朗声道:“愿护中枢炮阵,若有差池,甘受军法!”

萧虎却提出:“需入虎卫营集训半月,熟悉炮阵口令与信号。” 他命百户阿古拉出列,“阿古拉将协管助守骑卒,” 两人需歃血为盟,“战时同进退,平日共值守。” 阿古拉立即解下腰间的狼牙符,与那木罕的狼纹符并置案上:“我以虎卫营名义起誓,绝不少待盟友。”

调度细则进一步明确:助守骑卒的粮草由中枢与术赤系共担,每月各发盐引五张;战功赏格与虎卫营同,斩敌一首赏羊十只;若助守期间炮阵遇袭,那木罕部战功加倍。札剌儿台补充:“若助守骑卒立功,黑风口可优先换领新炮,” 这话让那木罕眼中燃起斗志,单膝叩地的力道更重了几分。

协议签订后,札剌儿台提议在帐外祭台举行盟誓仪式。萨满身着五彩神衣,手持铜铃绕着白马吟唱祝词,将马血滴入三只牛角杯。萧虎率先举杯:“愿炮械护境,同盟永固!” 札剌儿台与乌尔图随后举杯,马血酒入喉辛辣,却让帐内紧绷的气氛松弛不少。乌尔图将空杯掷碎:“我术赤系向来重诺,定守此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萧虎命人取来五副铁甲,甲叶上的防滑纹刚经打磨,泛着冷光:“这是中枢给助守骑卒的赠礼,” 铁甲内衬羊毛,可御草原严寒,“铁甲护身,炮械护境,咱们本是一体。” 周显则拿出《简易修炮图谱》,用蒙古文标注炮身易损部位:“小故障按图可自修,不必等中枢驰援,” 图谱边角用羊皮加固,耐得住风沙磨损。

阿勒坛千户的脸色终于缓和,他拍着王恽的肩:“早这样商议,何至于争执半日!” 王恽笑道:“议事帐内争得面红耳赤,帐外才能同心守境,这才是忽里台的规矩。” 帐外的风雪不知何时停了,阳光透过毡帐缝隙照进来,在文书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如同分歧弥合后洒下的希望。

《忽里台议事录》用蒙古文记载:“至元二十七年冬十二月,中枢与术赤系定炮械互助约,五炮驻黑风口,五十骑助守斡耳朵,千户符为质,开创军器互监之制。” 这份文书被收入枢密院 “漠北防务档”,与炮阵图、烽火台分布图一同封存,牛皮封面题着 “同盟磐石” 四字。

乌尔图带着五门炮返回领地时,萧虎派亲卫护送,沿途设 “护炮驿” 七处,每处备有桐油与毡布,防炮身受冻。黑风口的炮位按图纸施工,炮架深埋三尺,周围筑土墙三尺,与烽火台形成三角呼应。札剌儿台在《宗王记事》中写道:“分歧是试金石,能磨出真同盟,” 比一味顺从更能巩固根基。

斡耳朵的炮阵在半月后迎来助守骑卒,那木罕与阿古拉一同巡防,甲胄碰撞声在雪原上格外清晰。萧虎站在炮阵高处眺望,克鲁伦河如银带蜿蜒,黑风口的烽火台在阳光下若隐若现。这场分歧的化解,让同盟从口头约定变为制度约束,正如帐内那尊青铜鼎,经烈火淬炼后,愈发坚固沉稳,为漠北的安宁筑牢了根基。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