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巴图虎 > 第652章 军备互援

巴图虎 第652章 军备互援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7-26 11:22:03 来源:全本小说网

652 章:军备互援(至元二十七年秋?术赤系营地)

术赤系营地的牛皮大帐外,三百匹战马按 “五马一排” 列队,鬃毛修剪整齐,马蹄裹着防潮的毡布 —— 这是札剌儿台按盟约履行的军备援助。营地入口立着木牌,蒙古文写 “军备交割区”,按《诸王同盟则例》:援助需经 “三验”,验血统、验健康、验烙印,合格后方可入监国阵营。札剌儿台的长子帖木儿(术赤系)亲率十名千户押运,甲胄上的狼首纹与战马的火印形成呼应,“这些都是克鲁伦河牧场的良驹,” 他对迎候的萧虎道,每匹马的耳后都有家族标记。

营地中央的验货台铺着狼皮,案上置《军马交割册》,左侧记战马特征,右侧留监国方签收位。虎卫营的兽医带着铜制听诊器(西域传入的验马工具),准备检查马匹心肺,“需确保无咳喘、无跛行,” 兽医李忠(汉人畜牧世家)道,这是按《元史?马政志》“军马需健康无疾” 的标准执行。札剌儿台特意命人升起术赤系的狼旗,与监国的虎旗并列,“旗同列则心同力,” 他用马鞭轻指双旗,暗示同盟的稳固。

验马开始,帖木儿亲自展示战马的火印:每匹马的左臀烙 “术赤” 蒙古文,右臀烙年份 “至元二十七”,火印边缘呈锯齿状 —— 这是术赤系独有的防伪标记,与《马政烙印图谱》中的 “诸王马印” 规制严合。兽医李忠逐一检查,用桑皮纸拓印火印,拓片需与《术赤系马印样本》比对,“锯齿数量需为十七齿,” 少一齿即为伪印,这是防止以劣充好的关键。

战马的身高、毛色、牙口均记录在册:“青骢马二十匹,身高五尺三寸,”“黄骠马五十匹,牙口三岁,” 李忠用墨笔标注,蒙古千户巴图在旁核对,确保汉文记录与蒙古文口述一致。一匹战马因蹄裂被标记 “待查”,帖木儿立即道:“此马换为备用良驹,” 他深知军备援助不容瑕疵,“盟约既立,” 便不能留话柄给察合台系的细作。

十名蒙古铁匠列队站在营地西侧,每人背负锻甲工具:榆木柄铁锤、牛角砧子、火石袋,领头的老铁匠博尔术(祖传三代铁匠)腰间挂着 “术赤部锻甲师” 铜牌,这是成吉思汗时期传下的荣誉信物。“我们擅制破甲箭头,” 博尔术展示随身的箭头样本,箭头呈三棱形,刃口淬过火,“可穿透察合台部的双层皮甲,” 与虎蹲炮的石弹形成远近配合。

铁匠们的锻炉已在炮坊旁搭建,炉体用克鲁伦河耐火泥砌成,风箱由两名学徒协作拉动,“炉温需达‘铁水欲滴’,” 博尔术用手指蘸水轻触炉壁,水珠瞬间汽化,“这是锻箭头的最佳温度。” 萧虎命军器监的汉人铁匠观摩学习,“蒙古锻甲术与汉地淬火法结合,” 耶律铸在旁道,可造出更优的军器 —— 这是技术融合的权谋。

镇北司官阿古拉主持登记,《军备援助册》分蒙古文、汉文两栏,左侧记战马 “炮 - 壹至叁佰” 编号,右侧注铁匠姓名与专长。“每匹马配草料手册,” 阿古拉对帖木儿道,手册记录每日食量与喂养禁忌,“按《军马饲养则例》执行,” 确保战马健壮。铁匠的工具也逐一登记:“博尔术的铁锤重三斤七两,”“学徒的火石袋含火绒三两,” 防止器械流失。

登记册的骑缝处盖 “虎臣” 印与术赤系狼首印,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汉人书吏用小楷誊抄汉文部分,蒙古书吏用畏兀儿体记录蒙古文,“双语对照,” 阿古拉强调,日后返还战马时需按册核验,“少一匹马、缺一件工具,” 都要按盟约赔偿。这种严谨的登记让援助从口头承诺变为制度约束。

萧虎在营地大帐宣布反哺方案:“按十马抽一的旧制,” 从三百匹战马中挑选三十匹健壮公马,暂由术赤系代养,“待炮阵稳固,” 即返还五十匹良驹,其中十匹为经过炮阵护佑的 “战阵马”。札剌儿台抚掌大笑:“萧公果然守信,” 他知道这些战马经监国阵营调养,存活率会比草原散养高两成,“不如约定明年秋高马肥时交割,” 那时正好补充冬春战马损耗。

反哺协议写入《盟约增补册》,特别注明:返还的战马需烙 “监国赠” 火印,与术赤系原马区分,“这些马将是同盟的见证,” 萧虎指着帐外的炮阵方向,“就像炮声与马蹄声的呼应。” 帖木儿立即命人记下条款,他清楚这种互惠不仅是军备交换,更是政治信任的加固。

炮坊前的空地上,博尔术支起临时锻炉,风箱拉动时 “呼哧” 作响,炉火映红他满是老茧的脸。他取来熟铁坯,在砧子上反复锻打,铁锤落下的节奏均匀有力:“第一百锤定形,” 箭头初具三棱状;“第二百锤开刃,” 刃口渐锐如霜,“第三百锤淬火,” 将箭头浸入克鲁伦河的冷水,“滋啦” 声中白烟升腾,硬度瞬间提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演示的最后,博尔术将箭头装在木杆上,对准仿制的察合台部皮甲射击,箭头应声穿透,卡在甲片缝隙中。“这箭头的三棱设计,” 周显上前细看,每个棱面都有血槽,“比汉地箭头的杀伤力强三成,” 若配合炮阵的石弹压制,“可瓦解铁浮屠的冲锋。” 萧虎当即命军器监组织学习:“汉人铁匠学锻打,蒙古铁匠学淬火,” 让技艺互补。

博尔术发现炮阵的石弹缺少破甲棱,建议在石弹表面凿出凹槽:“嵌入铁棱后,” 穿甲力可提升五成。周显立即组织试验,汉人石匠按蒙古铁匠的图纸凿槽,博尔术指导嵌入铁棱,“淬火后与石弹浑然一体,” 试射时果然击穿四层皮甲,比普通石弹多穿两层。“这就是同盟的力量,” 萧虎对围观者道,不同技艺的融合能造出更强的军器。

铁匠们的工具也做了适配调整:将蒙古式的小砧子改为适配石弹加工的大砧,汉地的凿子加装蒙古式木柄,“用着顺手,” 博尔术掂着改良后的工具,“比单用一族技艺强。” 这种无声的技术融合,比任何盟约文书都更能巩固同盟。

八、监督机制:军备援助的双向核验(元代同盟军备监督制度与执行细节)

虎卫营与术赤系各派三名监工,每日巡查战马饲养与铁匠工作。汉人监工王文书核对《喂养记录》,蒙古监工赤老温检查铁匠出勤,“若发现战马掉膘,” 王文书需立即上报;“若铁匠偷懒,” 赤老温有权责罚。一次巡查中,王文书发现两匹战马食欲不佳,立即请来兽医诊治,原来是草料受潮,“更换新草料后次日恢复,” 处置记录附在巡查册后。

监督采用 “双签制”,每项检查需双方监工共同签字,“缺一不可,” 萧虎在监督条例上批注,防止单方徇私。札剌儿台也派来亲信,确保援助的军备被善用,“我们的战马和铁匠,” 他对萧虎道,“不能成为摆设。” 这种互相监督让同盟在制衡中更稳固。

萧虎在夜谈时对耶律铸道:“军备援助不仅是军事需要,” 更是向其他蒙古派系传递信号 —— 术赤系已与监国深度绑定,“察合台部若想拉拢术赤系,” 需掂量这三百匹战马和铁匠的分量。耶律铸补充:“反哺的五十匹战马,” 实则是给术赤系的政治资本,“让他们在忽里台大会上更有底气支持我们。”

札剌儿台也对儿子帖木儿交底:“这些铁匠留在炮坊,” 可借机学习汉地炮术,“萧虎的防叛手段,” 值得借鉴。双方各有盘算,却在军备互援中达成默契,就像锻炉中的铁与火,在交融中形成更强的合力。

三日后,术赤系营地的铁匠开始协助炮坊锻造,铁砧声与炮身共振,形成独特的韵律。三百匹战马已融入虎卫营的马队,狼首火印与虎纹甲胄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元史?诸王表》记载:“至元二十七年秋,术赤后嗣札剌儿台献马三百、铁匠十于萧虎,同盟始固。”

博尔术的铁锤与周显的凿子在炮坊共舞,造出的棱形石弹被运往前沿炮阵;札剌儿台望着反哺战马的登记册,仿佛看到明年秋高马肥时的景象。草原的风掠过营地,带着铁屑与硝烟的味道,这味道里,有军备的碰撞,更有同盟的温度 —— 就像那些烙印在马臀上的火印,终将在历史的尘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