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巴图虎 > 第519章 学宫深耕

巴图虎 第519章 学宫深耕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7-26 11:22:0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 519 章:学宫深耕(回历 679 年冬?卫辉路虎贲书院)

朔风卷着砂砾呼啸掠过书院飞檐,将廊下悬挂的《大扎撒》与《泰和律》木牌撞得叮当作响。萧虎踏着积雪穿过泮池,望着课堂内学子们诵读声此起彼伏,袖中紧握的密信被体温焐得发烫 —— 那是蒙哥即位后授予他 “兼管天下学政” 的手谕。

“大人,原山长昨日称病辞官了。” 随行的耶律铸跺着冻僵的脚,呼出的白气在胡须上凝成霜花,“听闻是斡赤斤王爷派人送了三车金箔。”

萧虎摩挲着腰间双虎头符,玄铁冰冷的触感顺着掌心蔓延:“去把赵元叫来。那个在观政堂崭露头角的县丞,让他接任山长。再从虎卫营调二十名识字的百户,充实到书院执事房。” 他突然驻足,望着庭院中被积雪压弯的古柏,“从明日起,《资治通鉴》《武经总要》列为必修课,《大扎撒》讲解需由我们的人主笔。”

蒙哥即位大典的余韵尚未消散,萧虎便在枢密院密室中铺开舆图。烛火摇曳下,他用朱砂在卫辉路、彰德路、大名路三处重重标记:“虎贲书院分设三地,表面是教化育人,实则是人才熔炉。” 他将一摞学子名册推给王坚,“看看这些名字,去年科举前三甲皆出自这里。”

王坚翻着名册,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批注:“大人是想......”

“不错。” 萧虎打断他的话,指尖重重叩击桌面,“贵由虽倒,但余党未除。海迷失的旧部在草原蠢蠢欲动,察合台系也对大位虎视眈眈。我们需要自己的人,从笔杆子到枪杆子,都要牢牢攥在手里。” 他起身展开一卷《历代官制考》,“书院不仅要培养治世能臣,更要锻造忠于大元和我们的死士。”

然而,书院改制的消息刚传出,便在汉地士绅中掀起轩然大波。彰德路的老学究们联名上书:“萧大人此举,是要将书院变成兵营!” 他们在文庙集会,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怒斥:“圣贤之道,岂容如此亵渎!”

赵元接任山长那日,书院明伦堂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这位曾以治水扬名的县丞,身着崭新的紫袍,面对质疑声面色不改。“诸位,” 他展开一卷《书院改制章程》,“新增的‘武备课’并非弃文从武,而是让学子们知晓兵法谋略;律法课讲解《大扎撒》与《泰和律》,是为大元培养通晓蒙汉典章的栋梁。”

但真正的掌控在暗处展开。萧虎的心腹谋士王恽,以 “巡查学政” 之名入驻书院。他暗中建立 “知新社”,表面是学子们研讨学问的社团,实则是筛选人才的秘密组织。每夜子时,总有学子怀揣密信,穿过九曲回廊,将白天收集的情报交给执事房。

“大人,原书院教授李伯温暗中联络贵由旧部。” 某日深夜,王恽呈上截获的密信,“信中提到要在科举时做手脚,安插亲贵子弟。”

萧虎冷笑一声,将信投入火盆:“明日让赵元宣布,今年科举增设‘策问实务’,考题由枢密院拟定。再把李伯温调到漠北教书,就说那里缺个讲《论语》的夫子。”

隆冬深夜,藏书阁烛火如豆。寒门学子陈默蜷缩在角落,冻僵的手指在《武经总要》上反复摩挲。作为靠书院赈济粮度日的孤儿,他本因改制后的严苛课程萌生退意,直到那日讲武堂的沙盘推演。

“敌军三万骑兵压境,我军仅千余步卒,如何破敌?” 张猛的喝问让满堂寂静。陈默突然站起:“效仿田单火牛阵,以书院耕牛为基,缚松脂火把,待西北风起时......” 他的声音越说越响,眼中迸发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此刻的陈默正奋笔疾书,将白天张猛传授的 “虚实之道” 整理成册。忽听得窗棂轻响,知新社成员李强翻窗而入:“陈兄,王恽大人要见你。贵由余党欲在明日市集煽动学子罢课,需有人......”

次日正午,市集人声鼎沸。几名贵由旧部高举 “还我圣贤书院” 的横幅,蛊惑学子:“跟着萧虎,你们都要变成杀人机器!” 陈默突然跃上高台,扯开破旧的棉袍,露出臂上因夜读被油灯烫伤的疤痕:“我等寒门子弟,若非书院改制增设实务课,哪有出头之日?” 他展开一卷《屯田策》,“这是我同窗所写,可使卫辉路粮产翻倍!这难道不比空谈仁义更利国利民?”

人群开始骚动,贵由旧部的叫嚣被淹没在学子们 “以学报国” 的呼喊中。暗处的王恽满意点头,将陈默的名字重重圈在密册之上。

回历 680 年春,科举前夕的书院暗流涌动。斡赤斤王爷的使者带着百名武士闯入,在明伦堂摔碎 “文韬武略” 匾额:“萧虎竟敢篡改科举,分明是要架空朝廷!” 赵元手持蒙哥手谕挡在门前,却被武士的长枪抵住咽喉。

千钧一发之际,数百名手持书册、农具的学子从四面八方涌来。陈默带领的武备科学生迅速结成战阵,将赵元护在中央。“科举考题关乎天下士子前途,岂容他人染指!” 陈默挥舞着自制的铁尺,眼中毫无惧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混乱中,王恽飞马赶到,展开萧虎的亲笔信:“王爷若再滋事,虎卫营即刻进驻书院!” 使者望着学子们坚毅的眼神,又瞥见远处烟尘滚滚的虎卫营旗帜,最终悻悻离去。

当夜,萧虎在枢密院收到捷报,在陈默的名字旁批注:“可堪大用,速调虎卫营历练。” 他望着窗外的星空,深知这场较量只是开始,而书院的学子们,已然成为他手中最锋利的剑。

在虎贲书院的讲武堂,一场别开生面的授课正在进行。退役的虎卫营千总张猛,手持三尺长槊,指着沙盘上的卫辉城防图:“敌军若从西门攻城,该如何应对?” 台下学子们激烈讨论,有人主张固守,有人提议火攻。

“都不对!” 张猛突然用槊尖点向沙盘东南角,“看到这片芦苇荡了吗?引漳河水灌之,敌军骑兵便成了瓮中之鳖。这不仅是兵法,更是治世之道 —— 要学会因地制宜,随机应变。”

而在明伦堂,律法课同样暗藏玄机。讲台上,身着蒙古服饰的断事官忽都,与汉臣模样的讲师并排而坐。“《大扎撒》规定,盗马者斩;《泰和律》则是刺配千里。” 忽都展示着羊皮卷上的条文,“但在萧大人治理的汉地,若盗马是为救母,该如何判?”

学子们陷入沉思时,赵元缓步走上讲台:“萧大人曾言:律法无情,人应有情。既要维护法典威严,也要体察民情。这,便是大元治世的精髓。” 台下掌声雷动,却无人注意到暗处的王恽在名册上悄悄画下记号。

随着教学改革推进,虎贲书院的学子开始在大元官场崭露头角。回历 680 年春,新科进士放榜,半数以上出自萧虎掌控的书院。这些学子或入枢密院为吏,或赴州县任职,将萧虎的治理理念带到帝国各处。

“大人,新上任的真定路达鲁花赤,正是书院首届武备科的状元。” 耶律铸呈上捷报时,难掩喜色,“他到任后,立刻推行屯田与城防结合的策略,成效显着。”

萧虎翻阅着各地官员的述职报告,目光停留在一封密信上:“让此人调任虎卫营参军。记住,我们的人不仅要占据文官要职,军权更不能放松。” 他起身走到舆图前,将一枚枚磁石棋子放在关键城池,“这些学子,就是我们插在大元各处的眼睛和耳朵。”

但贵由的残余势力不会坐视不理。孛罗忽在草原上散布谣言:“萧虎的书院是培养傀儡的魔窟!” 他们暗中联络部分蒙古贵族,企图在忽里勒台大会上弹劾萧虎 “篡改教化,图谋不轨”。

弹劾奏章递到蒙哥案头那日,萧虎正带着书院学子在大都街头宣讲新律。身着青衫的学子们站在高台,将晦涩的律法条文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大元律法严,蒙汉皆要遵;萧公治世明,百姓享太平。” 围观百姓纷纷叫好,人群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大汗,萧虎此举分明是在收买人心!” 斡赤斤王爷在朝堂上咆哮,“书院本应教授圣贤之道,如今却成了他的私军训练营!”

萧虎从容出列,呈上一卷《书院改制成效录》:“殿下明察。改制后的书院,为大元培养了数百名通晓蒙汉语言、熟稔军政事务的人才。这些人在各自岗位上恪尽职守,让大元政令通达。” 他又指向宫墙外,“今日街头宣讲律法的学子,正是书院培养。难道让百姓知法守法,也是过错?”

蒙哥翻阅着厚厚的案卷,目光扫过各地官员的优异政绩:“萧爱卿用心良苦。虎贲书院的改制,不仅为朝廷输送人才,更让大元律法深入人心。此事,朕准了。”

回历 681 年秋,虎贲书院迎来三周年庆典。蒙哥亲自题写的 “文韬武略” 匾额高悬在书院大门,熠熠生辉。萧虎站在明伦堂前,看着学子们列队操练,心中感慨万千。

“大人,新一批选派的二十名学子,已送往虎卫营担任监军。” 王恽递上名单,“另有十余人被派往西域,协助处理通商事务。”

萧虎点头,目光投向远方:“继续扩大书院规模,在西北边陲也设分院。记住,教育就是无声的战场。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子,都是巩固大元江山的基石。” 他握紧腰间的双虎头符,深知权力的巩固不仅靠武力和权谋,更要靠思想的渗透和人才的培养。

而在草原深处,贵由的残余势力仍在暗中谋划。孛罗忽盯着书院的情报,咬牙切齿:“萧虎,你以为靠几个书生就能稳坐高位?我们走着瞧!” 一场新的较量,正在暗处悄然酝酿。

尾声:学宫深处的权谋长卷

回历 681 年冬,大雪覆盖了虎贲书院的飞檐斗拱。萧虎站在藏书阁顶层,俯瞰着这片自己一手改造的学宫。书院内,朗朗书声与操练呐喊交织,宛如一曲权力与智慧的交响乐。他知道,对书院的掌控只是开始。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唯有不断深耕教育,培养忠于自己和大元的人才,才能在权力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那扇紧闭的藏书阁大门后,藏着的不仅是万卷诗书,更是一个权臣对未来的深远谋划。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