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巴图虎 > 第1113章 监督失效

巴图虎 第1113章 监督失效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31 10:39:39 来源:全本小说网

1113 章:监督失效

枢密院西侧的白虎堂,是中都禁军暗卫的值守之地。堂内光线昏暗,墙上挂满了中都卫所的舆图,十几名暗卫正伏在案上,用炭笔记录着从各卫所传回的监控信息 ——“北城卫辰时训练,士兵出勤率九成五”“东城卫午时巡逻,路线与昨日一致”“忽必烈大汗巳时去粮库核查粮草,停留两刻钟”。

赵安作为白虎堂统领,每日辰时都会汇总这些信息,整理成《暗卫监控日报》,呈给萧虎。此刻,他正拿着刚拟好的日报,指尖划过 “忽必烈与李谦在粮库讨论粮草调度” 的字样,眉头微蹙 —— 近一个月,忽必烈的行踪始终围绕禁军实务,无任何违规迹象,却也让他愈发觉得捉摸不透。“再派人盯紧些,尤其是他与宗室的私下往来,哪怕是送封信、见个人,都要记录清楚。” 赵安对身旁的暗卫小统领道。

暗卫小统领躬身应下,转身安排人手。白虎堂的暗卫共五十人,分成五组,每组负责一个卫所的监控,采用 “轮岗盯梢” 的方式,确保全天候覆盖。为了隐蔽,暗卫多扮作商贩、农夫或普通士兵,混入卫所周边,甚至有三人被安插进禁军,担任伙夫、马夫等不起眼的职位,实时传递内部信息。

萧虎收到《暗卫监控日报》时,总会逐字逐句核对,尤其关注忽必烈的动向。他深知,失去对禁军的实时监控,便如同失去了眼睛,一旦忽必烈有异动,中枢将难以及时应对。“昨日忽必烈去东城卫,除了查看训练,还单独见了张达半个时辰,他们谈了什么?” 萧虎对赵安问道,语气带着一丝警惕。

赵安连忙回道:“派去的暗卫离得远,只听到‘巡逻路线’‘粮草补给’等字眼,具体内容没听清。属下已让暗卫更贴近些,务必听清谈话内容。” 萧虎点头:“不可大意。忽必烈心思深沉,单独见面必有所图,若抓不到把柄,咱们迟早要被动。”

王府书房内,忽必烈正与刘秉忠、张焕商议事务。案上摊着一份《白虎堂暗卫布防图》—— 这是张焕从枢密院档案室悄悄抄录的,上面标注着暗卫的值守点、轮岗时间与伪装身份。“白虎堂的暗卫如同附骨之疽,若不除,咱们做任何事都在萧虎眼皮底下,难以施展。” 忽必烈指着图上 “北城卫伙房暗卫” 的标记,语气凝重。

刘秉忠道:“暗卫的弱点在于补给 —— 他们的衣物、干粮、马匹均由枢密院军司统筹,但实际发放需经禁军粮库。李谦是粮库总管,若在补给上做些文章,比如延迟发放、以次充好,便能扰乱暗卫的值守节奏。” 张焕却摇头:“此法虽能扰乱,却易被察觉,反而会让萧虎加强戒备。不如从‘实务需求’入手,借调暗卫,削弱其监控力量。”

“借调?” 忽必烈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如何借调?” 张焕道:“近日漠南边境巡防吃紧,地方官多次请求中枢派暗卫协助侦查 —— 暗卫熟悉监控与追踪,派去边境合情合理。若能抽调白虎堂的精锐暗卫,留下的多是新手,监控能力自然下降。”

忽必烈沉吟片刻,补充道:“还要联合耶律楚材与李御史。耶律楚材注重边境防务,李御史关注实务效率,若由他们提议‘暗卫支援边境巡防’,萧虎便难以拒绝。张焕,你在枢密院暗中推动,先与耶律楚材提及此事,探他口风。” 张焕应声:“属下明日便去办,定让耶律大人认同此提议。”

次日枢密院议事,耶律楚材果然率先提及边境巡防:“漠南边境虽暂无大规模袭扰,但小股盗匪仍在活动,地方官缺熟悉追踪的人手,导致盗匪屡剿不尽。白虎堂暗卫擅长侦查,若能抽调二十名精锐支援,不出半月,定能肃清边境盗匪。”

李御史立刻附和:“耶律大人所言极是!暗卫闲置中枢,不如派往边境发挥作用,既解地方之急,又能锻炼暗卫实务能力,一举两得。” 萧虎闻言,心中警铃大作 —— 白虎堂共五十名暗卫,抽调二十名精锐,监控力量将直接削弱四成。“边境巡防自有地方卫所,何必动用中枢暗卫?” 萧虎反驳,“暗卫的职责是监控禁军,若抽调,中都防务恐生漏洞。”

忽必烈适时开口:“萧将军顾虑有理,但边境不稳,最终仍需中都禁军支援,反而更费兵力。不如先派暗卫去侦查清剿,若能解决,便无需禁军出动,更省实务成本。再者,可只抽调二十名,留下三十名继续监控禁军,兼顾两头,何乐而不为?”

厅内官员大多认同忽必烈的说法 —— 既符合实务需求,又显得成本可控。萧虎看着众人的态度,知道再反对便会落下 “不顾边境” 的口实,只能勉强道:“抽调可以,但需派赵安亲自带队,确保暗卫只专注巡防,不插手其他事务,且每月需返回中枢汇报一次。” 忽必烈心中暗喜,立刻应下:“萧将军考虑周全,理应如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日后,赵安带着二十名精锐暗卫离开中都,前往漠南边境。临行前,萧虎特意召见他:“你不在期间,白虎堂由副统领王信负责,务必让他加强监控,尤其是忽必烈与两卫将领的往来,不可有半点疏漏。” 赵安躬身道:“将军放心,属下已交代王信,每日亲自核对监控信息,若有异常,立刻上报。”

然而,萧虎不知道的是,王信虽是他提拔的,却与张焕有旧 —— 早年张焕在漠北管粮务时,曾帮王信解决过家人的粮荒问题,两人私交甚笃。赵安离开后,张焕便找到王信,以 “中枢协调实务” 为由,暗示他 “监控无需过于严苛,尤其是忽必烈的实务往来,只要合规,便无需细究”。

王信本就对萧虎的严苛不满,又碍于张焕的人情,便对下属放宽了要求:暗卫盯梢不必过于贴近,谈话内容只需记录关键词,无需逐字核对;禁军的训练、调度只要有书面记录,便无需实地核实。如此一来,暗卫的监控精度大幅下降,许多细节信息被遗漏。

一周后,萧虎收到的《暗卫监控日报》变得简略 ——“忽必烈与张达讨论巡逻路线”“李谦核查粮库,无异常”,不再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与细节描述。萧虎立刻派人去白虎堂质问王信,王信却以 “精锐被调走,新手不熟悉流程” 为由搪塞,萧虎虽有疑虑,却因缺乏证据,只能让他 “尽快培训新手,恢复监控精度”。

王信的松懈,给了忽必烈可乘之机。他让李谦、张达在与下属讨论实务时,故意用模糊的语言,比如 “后续有安排”“按计划执行”,让暗卫无法捕捉具体信息;同时,在禁军的书面记录中,详细写明流程与理由,确保合规,让暗卫挑不出错。

更关键的是,忽必烈借 “禁军与地方卫所协同防御” 为由,频繁调动两卫士兵 —— 今日派五十人去东驿路协助巡逻,明日调三十人去北驿路排查盗匪,调动频率比以往增加一倍。暗卫需跟随记录,疲于奔命,监控的连贯性被彻底打乱。

一次,忽必烈派张达带四十人去漠南边境 “协助暗卫巡防”,实则让张达与赵安接触,传递 “中都禁军一切正常” 的虚假信息。赵安在边境忙于清剿盗匪,无暇核实,便将张达的话写入汇报,萧虎看到后,对中都禁军的戒备又放松了几分。

张焕则在中枢配合,每当萧虎质疑监控信息简略时,他便以 “士兵调动频繁,暗卫难以全面覆盖”“边境事务分散精力” 为由解释,同时提议 “简化监控流程,只重点监控‘违规调动’‘私下结党’等关键事项,无需事无巨细”。萧虎被说服,批准了简化方案,白虎堂的监控体系进一步缩水。

萧虎渐渐察觉到监控体系的失效 —— 他曾故意让西城卫统领吴坚 “违规” 调动十人,测试暗卫是否能察觉,结果《暗卫监控日报》中只字未提。直到他派人去西城卫核实,才发现此次调动。萧虎震怒,立刻召回赵安,重新整顿白虎堂。

赵安返回中都后,发现王信的松懈与暗卫的敷衍,当即撤了王信的副统领之职,换上自己的亲信李三。李三上任后,恢复了严苛的监控流程,重新培训暗卫,试图弥补漏洞。然而,此时的暗卫队伍已人心涣散 —— 新手抱怨训练严苛、待遇低下,老兵则因频繁调动心生不满,许多人不愿再卖命。

更糟的是,忽必烈早已通过李谦,暗中拉拢了两名被安插进禁军的暗卫 —— 伙夫阿福与马夫巴特尔。两人每月能收到李谦送来的 “补贴”,负责向忽必烈传递暗卫的监控重点与轮岗时间。每当李三安排暗卫盯梢,忽必烈总能提前知晓,要么避开,要么故意谈论合规实务,让暗卫无获。

李三折腾了半个月,监控仍毫无进展,反而因频繁更换暗卫值守点,导致出现更多监控盲区。萧虎看着依旧简略的日报,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 —— 他意识到,白虎堂的暗卫体系,已不再是他掌控禁军的可靠工具。

就在萧虎试图整顿暗卫时,漠南宗室突然联名上奏,称 “边境盗匪虽减,但仍需暗卫协助建立预警体系”,请求中枢再抽调十名暗卫前往边境。奏疏中,脱脱特意提到 “赵安统领经验丰富,若能让他继续留在边境,定能早日建成预警体系”。

忽必烈在中枢立刻响应:“宗室所请合理,预警体系建成后,可长期保障边境安稳,减少禁军支援频次,符合实务需求。” 耶律楚材与李御史也纷纷支持,萧虎陷入孤立 —— 若驳回,恐失宗室之心;若同意,白虎堂仅剩二十名暗卫,且多是新手,监控能力将彻底丧失。

权衡再三,萧虎只能同意再抽调十名暗卫,同时让赵安继续留任边境。临行前,赵安忧心忡忡地对萧虎道:“将军,中都监控空虚,忽必烈若有异动,咱们毫无察觉,恐生大患!” 萧虎拍了拍他的肩,语气沉重:“我何尝不知?但宗室施压,中枢支持,我也是无奈。你在边境尽快建成预警体系,早日返回,或许还能挽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次调岗后,白虎堂仅剩二十名暗卫,且多是入伍不足半年的新手,由李三勉强带领。他们连禁军的基本编制都弄不清,更别说监控忽必烈的权谋动向 —— 暗卫递上的日报,常出现 “北城卫调动人数不符”“将领姓名写错” 等低级错误,萧虎看后,只能无奈地将日报扔在案上。

监控的彻底失效,让忽必烈得以放开手脚推进实务布局。他先是将两卫的训练标准统一升级 —— 增加夜间巡逻、野外生存等科目,提升士兵战力;再将粮库合并管理,由李谦统一调度,减少浪费;随后,又与脱脱达成 “宗室禁军联合预警” 协议,宗室牧地的哨兵与禁军岗哨互通信息,形成覆盖中都周边的防御网。

这些举措,均未提前告知萧虎,直到实务成效显现 —— 禁军训练达标率提升至九成八,粮草消耗减少一成,边境预警体系建成后未再发生盗匪袭扰,地方官与宗室纷纷上奏称赞,萧虎才知晓。他派人去核实,却因暗卫监控失效,无法得知这些举措的具体推进过程,更抓不到任何违规把柄。

一次,忽必烈以 “联合预警需要” 为由,调派东城卫一百人驻守宗室牧地,按规制需枢密院预批,他却先调动后补批,理由是 “紧急防务”。萧虎得知后,虽不满却无法反驳 —— 补批文书合规,且有宗室的防务需求证明,若追责,反而会被指责 “阻碍实务”。

更让萧虎焦虑的是,他无法再掌握忽必烈与将领的私下往来。有传言说忽必烈已拉拢西城卫统领吴坚,但暗卫无法核实;还有消息称李谦在粮库为忽必烈私存粮草,却也无证据。萧虎如同被蒙住了眼睛,只能被动应对忽必烈的每一步布局。

萧虎不甘心失去监控权,试图建立新的监控体系 —— 他从枢密院抽调五名亲信,扮作文书,混入两卫衙署,负责 “整理实务档案”,实则暗中收集信息。然而,这些亲信不懂暗卫的盯梢技巧,很快便被李谦察觉。

李谦没有直接揭穿,而是故意给他们提供虚假档案 —— 比如将训练时间写错、粮草消耗夸大,让他们递回错误信息。萧虎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的判断,屡屡出错 —— 比如他以为北城卫粮草不足,提议调拨,却发现粮库充盈,闹了笑话。

萧虎又试图联系被调往边境的暗卫,让他们暗中传回中都信息,但赵安在边境事务繁忙,暗卫们自顾不暇,且忽必烈早已让张焕打过招呼 “边境暗卫不可干预中都实务”,萧虎的联系石沉大海。

最终,萧虎的挣扎以失败告终。他在枢密院的议事会上,不得不承认:“白虎堂暗卫因支援边境,中都监控暂时弱化,需待边境事务结束,方可恢复。” 忽必烈适时提议:“既然监控弱化,不如暂时加强‘实务报备’—— 禁军的调动、训练、粮草等事务,需每日向枢密院提交详细记录,确保合规,这样既能替代部分监控功能,又能提升实务透明度。”

这一提议得到多数官员支持,萧虎只能同意。而 “实务报备” 的执行权掌握在李谦手中,他提交的记录永远合规详实,萧虎依旧无法掌握真实情况 —— 监控失效的缺口,彻底无法弥补。

监控体系的崩塌,让中都的权力天平彻底向忽必烈倾斜。他不仅掌控着东城卫、北城卫的统领权,还通过实务合作拉拢了西城卫吴坚、宗室脱脱等力量,中枢官员中,耶律楚材、李御史也多认可他的实务能力,萧虎的影响力日渐式微。

一日,枢密院讨论 “中都禁军扩编” 事宜,忽必烈提议扩编两百人,用于加强边境预警,理由是 “宗室牧地扩大,防御需求增加”。萧虎想反对,却因缺乏监控,无法证明 “扩编无必要”,且宗室与多数官员支持,只能批准。

会后,萧虎独自坐在议事厅,看着案上的《暗卫监控日报》—— 上面依旧是简略的合规信息,却再也无法给他带来安全感。他意识到,自己失去的不仅是暗卫的监控权,更是对中都禁军的实际掌控力。而忽必烈,已从当初那个需要借宗室势力的宗室统领,成长为能左右中枢决策的实权人物。

此时的王府,忽必烈正与刘秉忠、张焕规划下一步布局:“监控失效只是开始,下一步要推动‘禁军统一调度’,将南城卫、西城卫也纳入整合,彻底掌控中都禁军。” 刘秉忠道:“萧虎虽失监控,但仍有枢密院的调兵权,不可操之过急。可借‘边境预警升级’为由,提议四卫协同训练,逐步实现统一调度。”

忽必烈点头,目光望向窗外的中都城墙 —— 那里曾是萧虎权力的象征,如今,却即将成为他掌控兵权的新起点。而白虎堂的暗卫们,依旧在记录着合规的实务信息,却再也无法阻止权力的转移。这场围绕监控权的博弈,最终以萧虎的失败告终,也为中都禁军的彻底易主,埋下了最后的伏笔。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