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巴图虎 > 第1104章 监督博弈

巴图虎 第1104章 监督博弈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31 10:39:39 来源:全本小说网

1104 章:监督博弈

中都枢密院的白虎堂内,深秋的晨光透过雕花木窗,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萧虎身着紫色公服,指尖按着案上堆叠的《中都禁军实务报告》,目光停在 “北城卫训练达标率九成五”“北驿路盗匪袭扰月减三次” 的字样上 —— 这些本该让他欣慰的实绩,却让他心底的警惕愈发浓重。自大汗接手中都禁军,不仅防务渐有起色,还拉拢了中书省的粮草官员李谦,甚至在中层将领中攒下了声望,若任由其发展,恐动摇枢密院对禁军的掌控。

“军权一事,容不得半分松懈。” 萧虎抬头看向立在堂下的白虎堂总领赵安。赵安面覆玄铁半甲,只露一双锐利的眼,是萧虎一手提拔的暗卫统领,专司禁军动向监控。“大汗近来与李谦、张达往来频繁,调兵、粮草事务愈发顺手,需加派暗卫,把他的实务往来盯紧些。”

赵安躬身应道:“属下遵令。此前已派十名暗卫轮值,即日起增至三十名,分三路布控:一路守王府,记访客、记出入时辰;二路随实务,跟卫所、跟驿路巡逻;三路查文书,核训练、核粮草消耗。暗卫均着常服,或扮杂役、或装商旅,绝无破绽。”

萧虎点头,指节轻叩案面:“重点查‘异常接触’与‘违规操作’—— 若他与将领私下密谈、若粮草消耗与记录不符、若调兵未按章程,即刻报来。但记住,只观不扰,别打草惊蛇,免得落个‘疑贤’的名声。”

次日天未亮,王府外的 “便民茶摊” 便支了起来。摊主是个面生的汉子,腰间系着粗布围裙,擦碗的动作却格外慢,眼角总往王府大门瞟 —— 这是暗卫的第一路布控。与此同时,北城卫校场里,新来的 “杂役” 正弯腰清扫,扫帚划过地面时,却悄悄记下大汗与李谦的站位;北驿路的 “商旅” 则背着空货囊,不远不近跟着巡逻队,耳朵竖得笔直,生怕漏过一句关于调兵或粮草的对话。

暗卫的监控,细到连大汗的饮食起居都要记上一笔。守王府的暗卫,每日会将 “辰时三刻,刘秉忠入府,携《驿路舆图》”“午时,禁军粮官送账册,停留两刻”“酉时,李谦来报粮草事,带两名粮吏” 这类细节,一一写在竹笺上,入夜后汇总成密报,由赵安亲自送进白虎堂。

跟实务的暗卫更显隐蔽。那日大汗赴北驿路查岗,扮作商旅的暗卫便跟着队伍走了十里地。见大汗蹲在十里岗的树林里,指着地面的蹄印对李谦说 “这伙盗匪应是昨日傍晚来的,马蹄印还没干,得增派岗哨”,暗卫便悄悄在袖中竹笺上画下蹄印的形状;见士兵们拿出干粮充饥,大汗分了块麦饼给受伤的小兵,暗卫又添上 “与士兵同食,无尊卑之别,士兵多有笑意”—— 这些细碎的记录,看似寻常,却都是萧虎要查的 “人心向背”。

查文书的暗卫则更注重 “对证”。他们会趁卫所粮官午休时,溜进账房翻查《粮草消耗册》,把 “今日出库麦米四十石、糙米二十石” 与士兵领粮的签字册比对,看是否有涂改痕迹;会去枢密院抄录大汗的调兵申请,再去驿路核实 “是否真有五十人巡逻”;甚至会找地方官核对 “商旅投诉是否属实”—— 若文书与实务对不上,便是 “违规” 的铁证。

有次暗卫发现,大汗让李谦增拨了二十石麦米给巡逻队,却没在当日的粮草记录里写清理由。赵安立刻将此事报给萧虎,萧虎本想召大汗来问,却又按捺住 —— 他想看看大汗是否会补报。没想到三日后,暗卫便查到 “二十石麦米是给夜间巡逻士兵的御寒加餐,已补填《粮草用途说明》,附士兵领餐签字为证”,萧虎看着那份补报文书,指尖在 “合规” 二字上顿了顿,没再说什么。

暗卫的探查还会 “交叉验证”。比如大汗说 “上月训练达标率九成三”,暗卫便会找十名士兵单独问 “你上月是否达标”,若有七人说 “达标了,还领了赏”,两人说 “差一点,大汗让教官补训”,一人说 “病假没考”,与记录吻合,便算 “无异常”;若有士兵说 “没达标却被记成达标”,那便是要查的破绽。

大汗第一次察觉异常,是在北城卫的校场。那日他正教士兵练阵法,眼角瞥见新来的杂役总往这边看 —— 那杂役扫地时,扫帚总往他脚下凑,却又不真的扫,反而趁他转身时,快速瞟一眼案上的《阵法图》。待杂役走后,大汗让侍从去查,侍从回禀 “这杂役是三日前新来的,说是家乡遭了灾,来卫所谋口饭吃,却没人知道他的家乡在哪,说话也带着外地口音,不像是附近人”。

“是白虎堂的人。” 大汗回到王府,把这事跟刘秉忠说了。刘秉忠正捧着《元史?军制》抄本,闻言抬头道:“萧将军是怕大汗攒了兵权,才派暗卫来盯。现在硬躲或硬查都不行 —— 躲了像心虚,查了是违逆,反而会让他更猜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汗走到窗边,看着院外那处总在辰时支起的茶摊 —— 摊主换了三个人,却都是 “面生、话少、总看王府”,显然是同一拨人。他指尖敲了敲窗沿,忽然笑道:“他要查,我便让他查个够。他怕我私下搞动作,我就把所有实务都摆到明面上,让他挑不出错,久而久之,猜忌自然就消了。”

刘秉忠眼睛一亮:“大汗是想‘实务透明’?比如训练计划公开、调兵理由写明、粮草账册随时可查?” 大汗点头,指尖划过案上的《北驿路防务册》:“明日起,卫所的《训练计划表》贴在大门上,谁都能看;调兵申请除了报枢密院,再抄一份给白虎堂;跟李谦议粮草,选在粮库前的长亭里,让暗卫听得清楚 —— 他要的是‘无异常’,我便给他‘全透明’。”

次日辰时,北城卫的大门上果然贴了张黄纸,上面用炭笔写着 “十月训练计划:辰时骑射(靶心五十步,十中六为达标)、午时阵法(练鱼鳞阵,要求队列整齐无错步)、申时守城(爬城墙,半柱香内登顶)”,下面还注了 “每日训练后,账册贴于此处,可查考勤”。扮作杂役的暗卫路过时,不用再偷偷抄录,抬头便能看清,心中不禁犯疑:“他怎会如此坦荡?难不成有别的盘算?”

北城卫的校场边,多了块三尺宽的木板,上面专门贴《训练考勤册》。每日训练结束后,李谦都会让士兵把 “出勤人数、达标人数、未达标原因(病假、事假、未过)” 写在纸上,用钉子钉在木板上,谁都能看 —— 哪怕是路过的百姓、商旅,只要驻足,便能清楚知道禁军当日的训练情况。

有次暗卫故意找个老农夫问:“你看得懂这上面写的啥?” 老农夫指着 “未达标三人,均为病假” 笑道:“俺虽不认字,却听李千户说,这三人是真病了,医官还来瞧过呢,昨日俺还见医官的药箱从卫所出来。” 暗卫又去问那三个病假的士兵,果然每人都有医官开的 “风寒未愈,需休养三日” 的条子,与考勤册上的记录分毫不差。

忽必烈还会 “主动邀查”。那日他组织三卫联合训练,特意让人去白虎堂请赵安 “来观训,多提意见”。赵安本想推辞,却又怕 “不去显得心虚”,便带了两名暗卫去了校场。只见大汗站在高台上,手持令旗,指挥三卫士兵练 “长蛇阵”—— 北城卫在前当 “蛇头”,东城卫在中当 “蛇身”,南城卫在后当 “蛇尾”,队列变动时整齐划一,无一人出错,连风卷旗帜的声响都透着规整。

训练结束后,大汗还把《联合训练记录》递到赵安手里:“赵统领,这是今日的训练明细,包括各卫出军人、用时、达标情况,你若有疑问,可随便找士兵核实,李谦也在这,能给你作证。” 赵安翻着记录,见上面不仅有李谦、张达等人的签字,还有十名士兵的签名作证,再看校场上士兵们正互相擦汗、说笑,无半点不满,便只能道:“大汗治军严谨,属下佩服。”

这事传到萧虎耳中,他让赵安把《联合训练记录》拿来,翻了三遍,没找到任何破绽。赵安在旁道:“大汗行事坦荡,训练、考勤都公开,连李谦都帮着作证,士兵们也都服他,暂无异常。” 萧虎沉默片刻,指节轻叩案面:“继续盯,别放松,实务透明未必是真心,或许是故作姿态。”

忽必烈知道,调兵权是萧虎最看重的,暗卫定会重点查。所以每次调兵,他都会把 “流程做满”—— 先写《调兵申请》,注明 “调多少人、去何处、做什么、用多久”,附 “实务理由”(比如 “东驿口商队增,需二十人临时守岗”“十里岗有盗匪踪迹,需三十人巡查”),再找李谦或张达签字作证,然后才报枢密院;若遇紧急情况,先调兵,也会在当日补填《应急调兵说明》,把 “为何紧急、处置结果” 写清楚,绝不漏过任何环节。

有次北驿路突发盗匪袭扰,大汗来不及报枢密院,先调了五十人去围堵。暗卫见士兵们匆匆集合,甲胄碰撞声惊动了驿路的商旅,便立刻把 “未报先调” 的事报给赵安。赵安刚要去白虎堂,却见大汗的侍从拿着《应急调兵说明》赶来,上面写着 “辰时三刻,接商旅报,十里岗有十名盗匪抢粮,因怕盗匪跑了,先调五十人,现已擒获六人,余四人在追,后续情况再补报”,还附了三名商旅的签名,墨迹都还没干。

赵安把说明交给萧虎,萧虎看着 “擒获六人” 的字样,又让暗卫去卫所核实 —— 果然有六名盗匪被押在牢里,身上还搜出了抢来的绸缎,李谦也说 “已让人把绸缎还给商旅,商旅还写了感谢信”。萧虎对耶律楚材道:“大汗这调兵,倒真是‘应急’,没半点私用的痕迹,连李谦都能作证。” 耶律楚材道:“他这是‘以透明避猜忌’,既不违规矩,又能办事,将军倒可放心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忽必烈还会 “主动复盘”。每次调兵结束,不管是抓盗匪还是守岗,他都会让李谦写《调兵复盘册》,里面不仅有 “兵力使用、处置过程、结果”,还有 “不足处”(比如 “此次追盗匪时,骑兵速度慢了,下次需提前检修马匹,李谦已让人去备马料”),然后把复盘册抄两份,一份报枢密院,一份送白虎堂。暗卫查过后,在密报里写 “复盘详实,无隐瞒,无违规,李谦亦签字确认”,萧虎看了,对赵安道:“往后调兵的事,若他按章来,便不用事事报了,免得费功夫。”

有次暗卫故意问李谦:“大汗调兵前,会跟你们私下商量吗?” 李谦正整理粮草账册,头也没抬道:“都是在卫所凉亭里说,有士兵在旁,商量的都是实务,没半句私话。调兵申请也都贴在卫所,谁都能看,哪有私下商量的道理?上月调兵,你不也在旁边听着吗?” 暗卫被问得语塞,只能讪讪退去,把这话报给萧虎,萧虎握着密报的手,终于松了些。

粮草是暗卫查的另一重点 —— 此前忽必烈与李谦合作粮草,萧虎总怕他们 “私相授受”。所以大汗特意让卫所粮库搞了 “三公开”:每日消耗公开、领粮签字公开、盘点公开。

每日清晨,粮官都会把 “昨日出库麦米 X 石、糙米 X 石,用于士兵口粮 X 石、训练加餐 X 石” 写在木牌上,挂在粮库门口,木牌上还盖着李谦的仓部小印;士兵领粮时,需在《领粮册》上签字按手印,这册子就放在粮库外的长桌上,谁都能翻,连路过的粮商都会停下来看两眼;每月月底盘点,大汗还会请枢密院的 “军司” 与御史台的 “监察官” 一起来,当着众人的面称粮、对账,李谦也会带着粮吏来,确保 “账册与实物对得上”。

有次暗卫查到,粮库的《消耗册》上写 “今日出库麦米三十石”,却只看到士兵领了二十五石,便立刻报给赵安。赵安带人去粮库问,李谦正指挥粮吏搬粮,闻言笑着解释:“剩下五石是留着给夜间巡逻的士兵当干粮,他们傍晚才回来领,已经记在‘待领’栏里了,你看,这还有大汗的批字。” 说着便指给赵安看,果然在册子末尾有 “待领麦米五石,巡逻队用,大汗” 的字样,旁边还有李谦的仓部印鉴。

忽必烈还会主动把粮草事务 “同步” 给萧虎。每次向李谦申请粮草,他都会把《粮草申请》抄一份送白虎堂,上面写清 “为何申请(比如 “冬季士兵需加粮,每日从三升增至四升,李谦已核算过消耗”)、申请多少、用途”,附 “过往三年冬季消耗数据,李谦已核对”。李谦批了粮草,大汗又会把《粮草到库单》再送一份,让暗卫查 “是否真有这么多粮到了卫所”,到库单上还会注明 “粮船到港时间,李谦已派人验收”。

那日萧虎让赵安去查 “冬季加拨的三百石麦米用在哪了”,暗卫便跟着粮官盘点,见粮库的麦米囤上刻着 “加拨三百石,已用一百五十石,余一百五十石”,麦囤旁还放着李谦的验收记录,再看《消耗册》,每日 “士兵口粮用五石、训练加餐用一石”,算下来正好用了一百五十石,还附了士兵的领粮签字。赵安把盘点结果报给萧虎,萧虎看着李谦的验收记录,叹道:“粮草一事,看来是我多心了,李谦做事仔细,大汗也没藏着掖着。”

暗卫盯得最紧的,还有大汗与官员的 “私下会面”—— 萧虎怕他拉帮结派,动摇中枢。所以大汗干脆把 “私下会面” 改成 “公开议事”,地点多选在中书省的议事厅、卫所的凉亭、甚至漕运码头的粮库,身边总带着侍从或士兵,李谦若参与,也会带着粮吏,让暗卫听得清楚、看得明白。

那日大汗要跟李谦谈漕粮调度,便直接去了中书省的议事厅,还让人请了户部的两名主事作陪。几人围坐在案前,李谦拿出《漕粮到港表》,指尖点在 “晚五日” 的字样上道:“下月江南漕粮会晚五日到,是因淮河水位低,粮船行得慢,已让人去协调地方疏水,只是这五日需提前备些储备粮。” 大汗便说:“那我让卫所先调出五十石麦米当储备,等漕粮到了再补,李谦你看够不够?” 两名主事在旁记录,全程无半句私话,连茶水都是侍从当着众人的面倒的。暗卫在厅外听着,把这些话都记下来,报给萧虎时,写的是 “议漕粮事,合规,李谦为主,无异常结党迹象”。

大汗还会 “主动同步信息”。每次跟官员议完事,不管是粮草还是调兵,他都会让侍从把 “议事内容” 整理成《实务纪要》,抄一份送枢密院,一份送白虎堂。比如跟李谦议完 “北驿路岗哨调整”,纪要里便写 “将十里岗的岗哨从三个增到五个,每班岗从五人增到八人,理由是‘盗匪踪迹增多,需加强防范’,李谦已同意增拨粮草,即日起执行”,萧虎看了,便知道他们议的是 “防务”,不是 “结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次暗卫见刘秉忠在王府待了一个时辰,便以为是 “密谈”,赶紧报给赵安。没想到第二日,大汗便让人送来了《驿路整改方案》,上面写着 “昨日与刘秉忠议北驿路整改,计划将东驿口的泥泞路铺碎石,需调二十人,申请下月执行,李谦已核算过所需粮草,可从储备粮里出”,还附了驿路的绘图,绘图上有李谦的批注 “粮草充足,可支持”。赵安把方案给萧虎看,萧虎道:“原是议实务,还拉上李谦核算粮草,倒是我多虑了。”

甚至面对暗卫的 “试探”,大汗也不回避。有次扮作杂役的暗卫故意问士兵:“大汗跟李千户常私下见面吗?” 士兵正擦铠甲,笑着道:“哪有私下?都是在凉亭里议粮草或巡逻,我们都在旁边听着,有时大汗还会问我们‘这粮够不够吃’,李千户也会跟我们算‘每月要消耗多少’,哪有私话可说?” 暗卫把这话报给萧虎,萧虎看着密报,沉默了许久。

萧虎虽渐渐放下些猜忌,却仍想 “试探” 大汗的底线。有次他故意让枢密院驳回大汗的 “调兵申请”,理由是 “理由不充分,需补充商旅证词”,想看看大汗是否会 “私调”。没想到大汗不仅没私调,还立刻让李谦去联系商旅,补了三份 “东驿口盗匪袭扰” 的证词,再报上去时,枢密院便批了,申请上还多了李谦的签字 “证词属实,确需调兵”。

暗卫把这事报给萧虎,萧虎道:“他倒懂规矩,没逾矩,还让李谦作证,看来是真把实务放在心上。” 耶律楚材在旁道:“大汗是实务人,知道‘合规’才是长久之计,不会因一次驳回就乱了分寸,李谦也帮着他,可见两人是真为防务,不是为私。”

还有次萧虎让赵安 “故意找茬”—— 暗卫查《粮草册》时,说 “上月的消耗比预算多了十石,需解释,李谦为何没拦着”。大汗便让李谦带着粮册来,两人一起跟暗卫对账:“这日多耗两石,是因为巡逻队晚归,加了顿干粮,李谦可证;这日多耗三石,是因为来了十名流民,给了些粮食,地方官也有记录;总共多十石,都有记录,有签字,李谦当时也批了‘应急可用’。” 暗卫对完,没找到破绽,只能道:“是属下查漏了,李千户也确有批文。”

萧虎还会 “突然查岗”。那日他带着赵安,没打招呼就去了北城卫的粮库,要 “当场盘点”。大汗闻讯赶来时,李谦已带着粮吏打开粮囤,士兵们正按袋称粮,御史台的监察官也在旁记录,粮囤上还贴着 “今日库存:麦米两百石、糙米一百五十石” 的条子,与李谦的粮册一致。萧虎看着称粮的士兵手法熟练,监察官也点头说 “无问题”,便对大汗道:“你与李谦合作粮草,倒还严谨,没出岔子。” 大汗躬身道:“为中都防务,不敢不严谨,李千户也帮着把控,不会出错。”

最让萧虎放心的,是 “实绩”。自大汗搞 “实务透明” 后,北驿路的盗匪袭扰从每月三次减到一次,商旅通行量增了两成,士兵训练达标率稳定在九成以上,地方官的感谢信也多了,连李谦都上奏说 “中都禁军粮草消耗合理,无浪费”—— 这些都不是 “装出来” 的,是暗卫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赵安在密报里写 “中都防务日佳,军民皆安,李谦亦认可大汗实务”,萧虎看着这行字,终于松了口气。

随着忽必烈的 “实务透明” 越来越彻底,暗卫的密报里,“无异常” 的字样越来越多。赵安把近一个月的密报汇总给萧虎,上面大多是 “大汗贴训练计划,公开,李谦亦可见”“调兵补报说明,合规,李谦签字”“粮草盘点,账实相符,李谦在场”“与官员议事,公开,无私话” 这类记录,没一条 “违规” 或 “异常”。

“看来是我多心了。” 萧虎把密报推到案边,对赵安道:“把暗卫从三十名减到十名吧,不用再盯得那么紧 —— 三路布控改成一路,只跟实务便可,王府和文书不用再查了,李谦那边也不用盯,他本就是中书省的人,若有问题,户部会报。”

赵安有些意外:“将军,不再多盯些时日?万一大汗是装的呢?” 萧虎摇头,指了指案上的《中都防务月报》:“大汗若真想搞事,不会处处透明,还拉着李谦作证;他既把实务都摆出来,又有实绩在,便不用再疑。再说,中都防务还需他与李谦合作,盯得太紧,反而会让他们寒心,误了正事,粮草调度若出了岔子,更麻烦。”

减员后的暗卫,只跟着大汗赴卫所、查驿路,不再盯王府和文书。有次暗卫跟着大汗去东驿口看铺路,见他挽着袖子,跟士兵一起搬碎石,汗水浸湿了衣袍,李谦也在旁指挥粮吏送水,还笑着说 “这路铺好,商旅走得顺,咱们粮草运输也省力”,暗卫在密报里写 “大汗与士兵同劳,无架子,李谦亦务实,实务为重”,萧虎看了,对耶律楚材道:“此人确是实务之才,与李谦合作也顺畅,可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忽必烈察觉暗卫少了,却没说什么,只是继续把 “实务透明” 做下去 —— 训练计划照贴,调兵申请照报,粮草账册照公开,与李谦议事也仍选在公开场合。刘秉忠道:“大汗,萧将军这是放下猜忌了。” 大汗笑道:“不是放下,是没理由再疑。咱们只要继续做实务,与李谦好好合作,他便不会再盯,毕竟防务要紧,他也不想出乱子。”

深秋的中都,北驿路的碎石路已铺好,商旅的马车走在上面,再没有往日的颠簸,车辙印都比往日规整。大汗站在东驿口的高台上,看着往来的商队,李谦在旁递过一份《粮草调度册》道:“大汗,有您在,这月商旅比上月又多了三成,粮草消耗也跟着增了些,我已让人多备了五十石麦米,免得不够用。” 大汗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枢密院方向 —— 那里,萧虎正在白虎堂看着《中都防务月报》,指尖在 “商旅增三成” 的字样上轻轻摩挲,脸上终于有了些笑意。

这场监督博弈,没有刀光剑影,却藏着军权的暗涌。大汗用 “实务透明” 化解了萧虎的猜忌:公开训练让 “军心向背” 无懈可击,合规调兵让 “兵权私用” 没了理由,透明粮草让 “私相授受” 没了可能(连李谦都公开作证),公开议事让 “结党营私” 没了空间 —— 他没跟萧虎争,却用 “做实事” 守住了自己的位置,还赢得了中枢的认可,连李谦都成了他的 “实务盟友”。

萧虎也找到了 “制衡” 的方式:从 “严防死守” 到 “适度监控”,既没丢枢密院的掌控权,又给了大汗与李谦做事的空间。他明白,中都防务需要 “能做事” 的人,若一味猜忌,只会逼走人才,误了大局 —— 如今大汗有实绩、守规矩,李谦也务实,两人合作顺畅,他便不用再盯,只需把控好 “调兵权” 的核心,便可保军权稳固。

刘秉忠在王府整理《实务纪要》时,对大汗道:“大汗这‘透明’之策,既化解了猜忌,又攒了实绩,还拉着李谦一起,比硬争强多了。” 大汗笑道:“军权之争,不在一时,而在实务 —— 你把事做好,拉着靠谱的人一起做,别人便没理由疑你;你若只想着争权,反而会引火烧身,李谦懂粮草,跟他合作,也是为了把事做扎实。”

那日枢密院议事,萧虎当着众臣的面,提了句 “大汗在中都治军,实务扎实,与李谦合作粮草亦顺畅,防务渐佳,可嘉”—— 这是他第一次公开称赞大汗,也是第一次认可两人的合作。大汗躬身谢过,心中清楚:这场博弈没有赢家,却达成了平衡 —— 以实务为基,以合规为界,他与李谦掌禁军实务与粮草,萧虎掌中枢调兵,共同护中都安稳。而这平衡之下,藏着的,是更大的军权布局的开端。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