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巴图虎 > 第1099章 暗察治军

巴图虎 第1099章 暗察治军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9 09:56:2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再者是 “隐忍心性”。暗察需长时间潜伏,有时要在茶摊坐一整天,看士兵训练;有时要跟着巡逻队走几十里驿路,风吹日晒,需耐住性子。选拔时,刘七会特意安排 “静坐测试”:让候选者在密室中静坐四个时辰,仅给一壶水,观察其是否焦躁。暗卫老赵在南城卫茶摊监控时,连续三日,每日从辰时坐到酉时,看着士兵训练、休息,记录下 “每日训练时长、达标人数、将领是否在岗”,无一日懈怠;暗卫老周在粮铺,每日核对卫所的购粮量,哪怕连续十日无异常,也仍逐笔记录,不偷懒。“忍得住寂寞,才能查得到实情,” 刘七对暗卫们说,“有时最寻常的日子里,藏着最不寻常的蛛丝马迹。”

最后是 “身份清白”。入选暗卫需无宗室亲属关系,无漠南任职经历,避免与忽必烈或其下属有旧怨或私交。刘七会派人核查暗卫的族谱、过往任职记录,甚至找邻里、旧识问询,确保无任何牵连。暗卫阿青的祖籍在中都近郊,家中无一人在军中任职;暗卫老赵的亲属多为农民,与宗室无任何往来。“身份不清白,便有偏袒的可能,” 萧虎在审批名单时,特意划掉了一名与拖雷系有远亲的候选者,“暗察要的是绝对中立,一丝牵连都不能有。”

萧虎与刘七共同设计的暗监维度,并非泛泛而查,而是紧扣忽必烈的 “授权边界”,从 “训练、粮草、巡逻、应急” 四个核心实务切入,每个维度都细化到 “观察点、记录项、风险点”,确保精准捕捉 “越权迹象”,不遗漏任何可能的漏洞。

暗卫需记录 “三实三虚”:实记训练时长(按章程,辰时练骑射、午时练阵法,各一个时辰,需看是否有缩短或延长);实记达标人数(每日训练后,禁军会统计 “骑射射中靶心者、阵法走位无误者”,暗卫需从旁观察,对比卫所公示的数字是否真实);实记将领在岗情况(按章程,训练时卫所指挥使需在场,暗卫需看是否有将领缺席,由谁代领);虚查 “额外训练”(若卫所突然加练,需看是否有枢密院的 “加练批复”);虚查 “外来人员”(若有非禁军人员参与训练,需记录其身份、人数);虚查 “武器校准”(按章程,弓箭需每三日校准一次,暗卫需看是否漏校)。暗卫老赵在南城卫监控时,曾发现 “某日午时阵法训练缩短半个时辰”,立刻记录,并派人去枢密院核实,发现是 “禁军教官临时调走,有批复”,才未上报异常。

暗卫需从 “购、耗、存” 三端核查:购端,记录卫所每日从粮铺、户部粮库的购粮量,对比户部的 “拨付凭证”,看是否超量;耗端,观察卫所每日的 “士兵用餐量”“训练后补给量”,估算消耗,对比卫所账册的 “消耗记录”,看是否有差额;存端,借 “粮铺送货”“路过粮库” 的机会,观察卫所粮库的 “库存量”,比如粮库窗户透出的粮堆高度,是否与账册 “剩余量” 匹配。暗卫老周在东城卫粮铺,发现 “卫所某日购粮比往日多两石”,便悄悄打听,得知是 “次日有训练考核,需加备午餐”,又去户部核实,确有 “考核备餐批复”,才记录为 “合规”。

暗卫需跟踪记录 “三定三查”:定路线,按卫所报备的 “巡逻路线图”,看实际是否偏离,比如北城卫报备的 “北门 - 北驿路 - 东驿路接口”,若巡逻队走到 “西驿路”,需记录;定兵力,按章程,每支巡逻队人数为十人(含一名小旗),暗卫需数清人数,看是否有多带或少带;定时间,巡逻队需按 “辰时出发、午时返回” 的时间,看是否迟到或早归;查越界,看巡逻队是否走出 “中都周边百里” 的范围,比如东驿路的 “漠南边界标记”,若超过标记,需立刻记录;查停留,若巡逻队在非驿站、非岗哨处停留超过一刻钟,需记录停留原因;查接触,若巡逻队与草原部落人员、非中枢官员接触,需记录接触时长、人数。暗卫阿青在北驿路跟踪时,发现巡逻队 “在东驿路接口停留两刻钟”,便悄悄靠近,发现是 “修复被风吹倒的路牌”,才未上报。

暗卫需重点观察 “三不”:不擅自调兵,若遇盗匪袭扰等应急情况,看忽必烈是否先报枢密院,再调兵,而非直接下令;不超量调兵,按章程,应急调兵需 “不超五百人”,暗卫需数清调动的兵力,看是否超标;不越权指挥,应急处置时,看忽必烈是否仅 “统筹协调”,而非直接指挥禁军士兵作战(按章程,作战指挥需由卫所指挥使负责)。暗卫老赵在南城卫附近,曾遇 “小股盗匪袭扰城门”,便躲在城门旁的树后,看忽必烈先派斥候报枢密院,再按批复调两百人,由南城卫指挥使指挥,处置完毕后又提交 “复盘报告”,全程合规,便详细记录为 “无越权”。

萧虎给白虎堂的暗监指令,并非简单的 “查异常”,而是涵盖 “汇报频率、记录规范、纪律约束、应急处理” 的完整要求,每一条指令都透着 “精细、严谨、隐秘”,既确保暗察实效,又避免暴露,符合元代中枢对暗卫的管控逻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萧虎规定 “旬报 急报”:每十日,各驻点暗卫需将记录的 “训练、粮草、巡逻、应急” 情况汇总,用 “密信” 形式,经白虎堂中转站,递至萧虎书房;若遇 “越权迹象”,如擅自调兵、私改路线、粮草账实不符等,需立刻用 “密信筒”(外层刻着 “寻常商信”,内层写急报),通过白虎堂的 “驿路快马”,半日之内递到萧虎手中。暗卫老赵在南城卫,连续两旬无异常,便按旬报格式,用 “青竹纸”(不易透光)记录,字迹用 “淡墨”(遇水不晕),折成 “三角状”,交由中转站;暗卫阿青曾遇 “巡逻队偏离路线半里”,虽很快纠正,仍按急报流程,用密信筒上报,萧虎阅后,批注 “再观察三日,看是否反复”。

暗卫记录需含 “时间、地点、细节”,缺一不可:时间需精确到 “时辰”,比如 “辰时三刻,南城卫士兵开始骑射训练”;地点需具体到 “卫所某区域、驿路某段”,比如 “北城卫西训练场、北驿路距北门十里处”;细节需记 “具体行为、人数、言语”,比如 “东城卫指挥使李谦,辰时五刻到训练场,检查士兵弓力,说‘今日需加强长箭射击’”,而非笼统的 “将领在岗”。萧虎在查看旬报时,若发现 “记录含糊”,如 “今日训练正常”,便会用红笔批注 “需记‘训练时长、达标人数、是否有调整’”,退回重报;暗卫老周后来的记录中,便详细到 “东城卫今日购粮三石,为精米,用于明日考核备餐,户部批复编号‘户字第拾贰号’”。

纪律约束的 “铁三条”。第一条,不干预:暗卫若发现异常,只记录,不阻止,哪怕是明显的小错,也需先上报,由中枢决定;暗卫阿青曾见巡逻队 “少带两名士兵”,却仍按兵不动,记录后上报,待中枢核查,发现是 “士兵生病,有请假条”,才未生事端。第二条,不暴露:暗卫需坚守伪装身份,若被怀疑,可 “弃点撤离”,不可硬撑;暗卫老赵在南城卫茶摊,曾被巡逻小旗盘问 “为何每日在此喝茶”,便以 “南城布商,在此等货” 为由,出示伪造的 “布商凭证”,随后悄悄换了驻点(从茶摊换到隔壁的杂货铺)。第三条,不私传:暗卫的记录、汇报,仅可交予白虎堂中转站或刘七,不可与他人提及,哪怕是家人;萧虎特意强调 “若有私传,按通敌论处”,暗卫们每日记录后,都会将草稿烧毁,只留一份正本,交由中转站。

若暗卫被识破身份,第一步,“伪证掩护”:出示提前备好的 “商贩、驿卒” 等身份凭证,编造合理理由,比如 “在此地做生意,记录客流量”(对应观察训练人数);第二步,“弃点转移”:若掩护无效,需立刻按预定路线撤离,前往下一个备用驻点,同时用 “烟火信号” 通知其他暗卫,暂时停止监控,避免被一锅端。刘七在指令中,给每个暗卫都配备了 “烟火筒”(不同颜色对应不同情况,红色为 “身份暴露,需撤离”),暗卫阿青曾在北驿路,被巡逻队怀疑 “形迹可疑”,便出示 “商队向导” 凭证,说 “为明日商队探路”,才勉强过关,事后便换了 “驿站杂役” 的身份,继续监控。

白虎堂的暗卫并非直接驻守在卫所旁,而是以 “商贩、驿卒、杂货铺店主” 等身份,潜伏在卫所周边、驿路沿线的关键位置,既便于观察,又不易引起怀疑,每一处驻点的选择、伪装的设计,都经过实地勘察,确保 “看得清、藏得住”。

南城卫西侧有一条小巷,巷口有个老茶摊,是士兵训练间隙常去的地方。暗卫老赵便租下茶摊,对外称 “老家遭灾,来中都谋生”,茶摊只卖粗茶、杂粮饼,价格实惠,很快吸引了士兵光顾。老赵每日辰时开门,酉时关门,坐在茶摊后,一边烧水、递茶,一边用 “木炭笔” 在 “账本” 背面记录:“辰时三刻,南城卫士兵列阵,指挥使张达在场,检查弓力;巳时,骑射训练,射中靶心者约四十人;午时,阵法训练,无调整……” 士兵们闲聊时,提及 “明日加练”,老赵也只随口应和 “辛苦”,不追问原因,却在记录中加上 “士兵提及明日加练,待查是否有批复”。茶摊的位置正好对着卫所训练场,士兵的训练动作、将领的走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却因 “茶摊老板” 的身份,无人怀疑。

北城驿路是北城卫巡逻的主要路线,驿路中段有个 “北关驿站”,过往巡逻队常在此歇脚、换马。暗卫阿青便托人介绍,成了驿站的 “杂役”,负责 “喂马、打扫、递水”,对外称 “无家可归,驿站掌柜收留”。阿青每日跟着驿站伙计,在马厩喂马时,能看到巡逻队的马匹数量(按章程,每队十匹马,若多带马,可能是准备多带士兵);在驿站大堂打扫时,能听到巡逻队小旗汇报 “今日路线无异常”“无盗匪踪迹”;甚至在巡逻队出发前,帮士兵递水时,能数清人数,看是否与 “十人本” 相符。一次,巡逻队一名士兵生病,临时换了人,阿青便在记录中写 “辰时,北城卫巡逻队换一名士兵,查名册,为替补士兵,有报备”,不遗漏任何变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东城卫东侧有个 “周记粮铺”,是卫所日常购粮的固定点。暗卫老周便盘下粮铺,对外称 “继承亲戚的铺子,继续经营”,粮铺的粮价、品类,都与之前一致,不做任何改动,避免引起卫所怀疑。老周每日记录 “卫所购粮量、购粮时间、购粮士兵”,比如 “辰时,东城卫士兵小李来购粮,三石精米,说是明日考核备餐”;同时,借 “送货到卫所粮库” 的机会,观察粮库的 “库存量”—— 粮库有个小窗户,送货时,老周能看到里面的粮堆高度,对比账册的 “剩余量”,看是否有偏差。一次,卫所购粮比往日多两石,老周便悄悄打听,得知是 “暴雨冲了部分粮草,需补充”,又去户部核实,确有 “暴雨补粮批复”,才在记录中注明 “合规”。

此外,刘七还安排了 “流动暗卫”,不固定驻点,而是在三处卫所、驿路之间穿梭,核查驻点暗卫的记录是否真实。流动暗卫会扮成 “过往商队”“游学书生”,比如在南城卫茶摊喝茶,看老赵记录的 “训练时长” 是否与实际一致;在北关驿站歇脚,看阿青记录的 “巡逻人数” 是否准确;在周记粮铺买粮,看老周记录的 “粮价” 是否与实际相符。“流动暗卫是对驻点暗卫的监督,” 刘七对萧虎解释,“避免驻点暗卫因久居一地,产生懈怠或偏袒。”

白虎堂暗卫的首次大规模暗监,选在忽必烈接符后的第七日 —— 这日是东城卫的 “月度训练考核”,按章程,忽必烈需到场督查,暗卫们便聚焦考核全程,从 “考核准备、过程、结果” 三个环节,捕捉每一个可能的 “越权迹象”,也记录下忽必烈依规治军的细节,为后续监控奠定基础。

辰时不到,暗卫老赵便已在南城卫茶摊坐定,目光投向卫所训练场 —— 按章程,考核前需 “校准弓箭、检查靶场、安排考官”,老赵便记录 “辰时一刻,东城卫教官开始校准弓箭,每把弓都试射三箭,调整弓力;辰时二刻,士兵布置靶场,靶心距离按章程设为五十步;辰时三刻,考官到场,为枢密院派来的李都尉,非忽必烈指派”。同时,暗卫老周在粮铺,记录 “辰时,东城卫购粮三石精米,士兵说‘考核后加餐’”,查户部批复,确有 “考核加餐” 的文书,便标注 “合规”。暗卫阿青则在北关驿站,关注 “是否有其他卫所士兵调动”—— 按章程,考核仅东城卫参与,若有其他卫所士兵前来,便可能是擅自调兵,阿青守了一上午,未见异常,才记录 “无跨卫所调动”。

巳时,考核开始,忽必烈身着深紫锦袍,站在训练场旁的高台上,身边跟着东城卫指挥使王信,无其他随从。暗卫老赵在茶摊,用 “账本” 背面快速记录:“巳时,骑射考核开始,士兵依次射箭,忽必烈在高台观看,不干预;巳时三刻,一名士兵弓箭脱靶,忽必烈让教官指导,未亲自示范(按章程,忽必烈仅督查,不参与训练);午时,阵法考核,士兵列‘鱼鳞阵’,王信指挥,忽必烈在旁记录,不时与王信交流,无指令动作。” 期间,有一名士兵中暑,忽必烈让人抬至阴凉处,派医官诊治,未擅自调整考核流程,老赵便在记录中写 “午时三刻,士兵中暑,处置合规,考核未中断”。

酉时,考核结束,东城卫公示 “达标人数”:骑射达标四百二十人,阵法达标四百一十人,总达标率八成八,符合 “八成五以上” 的章程要求。暗卫老赵便对比自己记录的 “实际达标人数”—— 上午骑射时,老赵数了射中靶心的士兵,约四百二十人,与公示一致;阵法考核时,记录 “走位无误者四百一十人”,也与公示相符,便在记录中写 “达标率真实,无虚报”。同时,暗卫老周在粮铺,记录 “酉时,东城卫来购粮两石,为考核后加餐,与批复一致”;暗卫阿青在驿路,未发现 “考核后有士兵擅自离队”,记录 “考核后,士兵按原路线返回卫所,无异常”。

入夜后,忽必烈返回王府,暗卫老赵悄悄跟至王府附近,看是否有 “禁军将领私下拜访”—— 按章程,忽必烈不可与禁军将领私下接触,需在卫所或枢密院议事。老赵在王府外的树后守至亥时,只见刘秉忠入府,无任何禁军将领前来,便记录 “亥时前,无禁军将领拜访忽必烈王府”。同时,流动暗卫在东城卫附近,核查老赵的记录,发现 “训练时长、达标人数、考核流程” 均与实际一致,便在 “复核记录” 中写 “驻点暗卫记录真实,无偏差”。

首次暗监结束后,各暗卫的记录汇总至萧虎书房。萧虎逐页翻看,见 “考核全程合规,无越权迹象”,指尖在 “忽必烈仅督查,不干预” 的字样上停顿片刻,对刘七道:“看来他确有遵规之心,可仍需盯紧,不可放松。” 刘七点头,将记录归档,准备下一轮的旬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粮草是军权的命脉,也是暗监的重点 —— 忽必烈虽无调兵权,却有 “统领权”,可接触卫所粮草的日常消耗,若私调粮草用于非军务,或虚报消耗、私藏粮草,仍是越权。白虎堂暗卫便从 “账册记录、实际消耗、库存核查” 三端入手,细致比对,不漏任何可疑之处。

暗卫老周在东城卫粮铺,每日记录卫所的 “购粮明细”:购粮日期、购粮量、购粮用途、户部批复编号,再与卫所提供的 “粮草账册” 逐笔比对。比如 “二月初十,购粮三石精米,用途‘考核备餐’,批复编号‘户字第拾伍号’”,老周会去户部中转站,调取对应的批复文书,看 “用途、量、编号” 是否完全一致;若卫所账册有 “用途模糊” 的记录,如 “购粮两石,用途‘日常’”,老周便会追问购粮士兵,看是否有更具体的说明,再记录 “追问后,为‘士兵日常用餐’,无异常”。一次,卫所账册漏记 “购粮批复编号”,老周便在记录中写 “二月十五,东城卫购粮两石,漏记批复编号,后补查,为‘户字第拾陆号’,合规”,不因其为小错而忽略。

暗卫需根据 “士兵人数、训练强度、日常需求”,估算卫所的 “日均消耗量”,再对比账册的 “消耗记录”,看是否有差额。南城卫有士兵四百人,按章程,日均耗米一石二斗(每人每日三升),训练日因消耗大,可增至一石五斗。暗卫老赵在茶摊,每日观察 “士兵用餐次数、每餐用量”—— 早餐为粥,每人一碗(约一升);午餐为干饭,每人两碗(约两升);训练日加晚餐,每人一碗(约一升),据此估算 “训练日耗米一石五斗,非训练日耗米一石二斗”,与卫所账册的 “消耗记录” 一致,便标注 “合规”。一次,南城卫因 “暴雨无法训练,改为室内休整”,账册消耗仍按 “训练日” 记录,老赵便在记录中写 “二月二十,南城卫无训练,账册仍按训练日耗米,查原因,为账册员疏忽,已更正,合规”。

暗卫借 “送货、路过” 等机会,观察卫所粮库的 “实际库存量”,与账册的 “剩余量” 比对。暗卫老周在东城卫粮铺,每月会有两次 “送货到粮库” 的机会 —— 送货时,老周需将粮袋扛进粮库,放下时,能看到里面的粮堆高度,再对比账册的 “剩余量”:若账册写 “剩余十石”,粮堆高度约三尺;若账册写 “剩余五石”,高度约一尺五,基本吻合。一次,老周送货时,发现粮堆高度比账册 “剩余八石” 应有的高度低半尺,便悄悄打听,得知是 “昨日暴雨,粮堆受潮,压实了些许”,便去查看粮库地面,确有潮湿痕迹,才记录 “库存外观与账册有偏差,因受潮,合规”。

此外,暗卫还需关注 “非军务用粮”—— 比如卫所是否将粮草借给地方、是否有士兵私拿粮草。暗卫阿青在北关驿站,曾见一名北城卫士兵,用粮袋帮驿站掌柜装粮,便立刻记录,随后打听,得知是 “驿站粮库临时缺货,掌柜向士兵借少量应急,次日便还,有借条”,阿青查看借条,确有卫所指挥使签字,便记录 “非军务借粮,有手续,合规”。“粮草无小事,哪怕是借一小袋,也可能藏着大问题,” 刘七在给暗卫的指令中强调,“需查清楚每一笔粮草的去向,不可放过任何疑点。”

中都周边的驿路是禁军巡逻的核心区域,也是 “越权风险点”—— 忽必烈若借巡逻之名,擅自调整路线、超量调兵,或与草原部落人员接触,都可能危及中枢安全。白虎堂暗卫便沿着驿路,跟踪巡逻队,观察应急处置,捕捉每一个可能的异常踪迹。

暗卫阿青负责北驿路的巡逻监控,每日辰时,北城卫巡逻队从北门出发,沿北驿路向东驿路接口行进,阿青便扮成 “商队向导”,牵着两匹空马,跟在巡逻队后方约半里处,保持视线可见,又不被察觉。他会用 “树枝在地上画路线”,记录 “巡逻队是否偏离报备路线”:比如报备路线是 “北门 - 北驿路十里岗 - 东驿路接口”,若巡逻队走到 “北驿路十五里岗”,便需记录;若临时调整路线,需看是否有 “枢密院批复”。一次,巡逻队走到北驿路十里岗时,发现前方路面积雪,临时改走 “旁侧小道”,阿青便在记录中写 “巳时,北城卫巡逻队改走小道,查报备,为临时调整,有批复”,同时跟踪小道的终点,看是否仍通向 “东驿路接口”,确认无越界后,才放心。

暗卫需在巡逻队出发、途中、返回三个节点,数清人数,确保 “十人本”(含一名小旗),无增减。暗卫老赵在南城卫茶摊,每日辰时巡逻队出发前,会以 “买饼” 为由,靠近巡逻队,数清人数;暗卫阿青在北驿路,会在巡逻队歇脚时,借 “递水” 之名,确认人数;暗卫老周在东城卫粮铺,会在巡逻队返回时,看是否全员到齐。一次,东城卫巡逻队返回时,少了一名士兵,老周便在记录中写 “酉时,东城卫巡逻队少一名士兵,查原因,为士兵在驿站帮忙修马掌,随后归队,有记录”,不遗漏任何人员变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暗卫需观察巡逻队是否与 “非中枢人员” 接触,尤其是草原部落人员、地方官员。暗卫阿青在北驿路,曾见巡逻队与一名 “西域商队首领” 交谈,便悄悄靠近,听两人对话 —— 商队首领询问 “前方驿路是否安全”,巡逻小旗回答 “近期无盗匪,可放心通行”,无多余交流,阿青便在记录中写 “巳时,北城卫巡逻队与西域商队首领交谈,为路况问询,无异常”;一次,巡逻队与地方驿丞交接 “驿路维护记录”,阿青便记录 “交接时长、内容,有书面记录,合规”。

若遇盗匪袭扰等应急情况,暗卫需观察忽必烈是否 “依规响应”。接符后的第十日,东驿路发生 “小股盗匪袭扰(五人,抢商旅物资)”,暗卫老周正在东城卫粮铺,立刻锁上铺子,扮成 “逃难商贩”,向事发地跑去。他看到忽必烈先派两名斥候去确认情况,随后让人快马报枢密院,申请调两百人;待枢密院批复后,才让东城卫指挥使王信领兵出发,自己则在后方统筹,不直接指挥;处置完毕后,忽必烈又让人写 “复盘报告”,提交枢密院。老周在记录中详细写 “午时,东驿路盗匪袭扰,忽必烈依规申请调兵,指挥权归王信,处置合规,无越权”。

暗卫还需关注 “巡逻后的汇报”—— 看忽必烈是否按章程,将巡逻情况、应急处置记录,及时报枢密院。暗卫老赵在南城卫茶摊,曾见忽必烈的侍从拿着 “巡逻报告”,前往枢密院方向,便在记录中写 “酉时,忽必烈派侍从送巡逻报告至枢密院,合规”;暗卫阿青在北关驿站,也见过巡逻队小旗提交 “巡逻日志”,确认无遗漏。

忽必烈并非愚钝之人,接符后十余日,便隐约察觉 “暗中有人观察”—— 茶摊老板总在训练时坐一整天,粮铺掌柜对购粮细节问得太细,驿路的 “商队向导” 总跟在巡逻队后方,这些异常,他都看在眼里,却未点破,而是选择 “更严格依规”,用隐忍与务实,应对这场无声的暗察。

忽必烈在东城卫督查训练时,注意到西侧粮铺的老周 —— 往日粮铺掌柜只会在购粮时露面,如今却每日守在铺子里,哪怕卫所不购粮,也坐在柜台后,目光总往训练场瞟;一次,忽必烈故意让士兵 “临时调整训练顺序”(按章程,需提前报枢密院,他已私下报备),老周便立刻在账本上写了些什么,随后又有 “游学书生” 模样的人来粮铺买粮,老周悄悄递了张纸条。“这人不简单,” 忽必烈回到王府,对刘秉忠道,“粮铺掌柜的眼神,不是生意人该有的,倒像…… 细作。” 刘秉忠沉吟片刻:“想来是萧大人的安排,暗察罢了,王爷无需慌张,依规行事便是。”

察觉暗察后,忽必烈对 “章程” 的遵守更严格:训练调整,哪怕是 “将辰时骑射改为巳时”,也会提前三日报枢密院,附上 “调整理由(如辰时露水大,影响弓力)”;购粮时,会让卫所粮官带上 “批复文书”,给粮铺掌柜看,避免误会;巡逻路线哪怕有 “一棵倒树挡路”,也会先报枢密院,获批后再调整,不擅自决定。一次,南城卫指挥使张达提议 “临时加练骑射,应对 uping 的驿路巡查”,忽必烈便说:“加练是好事,可需先报枢密院,拿到批复再说,不可急。” 张达不解:“往日您在漠南,加练也没这么麻烦。” 忽必烈却摇头:“中都不是漠南,规矩更严,按章来,才无错。”

忽必烈还会主动 “暴露” 一些实务细节,让暗察者看得更清楚,减少猜忌。他在督查训练时,会将 “训练记录” 放在高台显眼处,让路过的人(包括暗卫)能看到 “达标人数、将领评语”;在处理应急时,会让侍从将 “枢密院批复” 大声念给士兵听,确保所有人都知道 “调兵有依据”;甚至在与卫所将领议事时,会选择卫所外的凉亭,不关门,让路过的人能听到 “议事内容(如训练调整、巡逻安排)”,无任何隐瞒。暗卫老赵在南城卫茶摊,曾听到忽必烈与张达商议 “下月考核时间”,内容与后来报枢密院的 “考核申请” 一致,便在记录中写 “议事透明,无私下决定”。

即便察觉暗卫身份,忽必烈也从未试图 “驱赶或收买”。暗卫老周在东城卫粮铺,一次算错粮价,多收了卫所士兵的钱,士兵争执起来,忽必烈恰好路过,却只让粮官 “按市价重新算,该退则退”,对老周的身份无半句追问;暗卫阿青在北驿路,曾因跟踪太近,被巡逻小旗怀疑,忽必烈却道:“不过是过往商队,不必多疑,赶路要紧。” 刘秉忠曾提议 “派人间接提醒暗卫,让他们别太过分”,忽必烈却摆手:“萧大人也是为中枢安稳,咱们依规行事,他们查不出什么,自然会放心。”

白虎堂的暗监持续半月后,首批旬报汇总至萧虎书房 —— 记录显示,忽必烈全程依规治军,无任何越权之举,却也暴露出 “暗监流程中的小漏洞”,萧虎与刘七便根据成效与问题,对暗监方案做了优化调整,既确保监控实效,又避免资源浪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旬报显示,忽必烈在训练、粮草、巡逻、应急四方面,均严格按章程行事:训练达标率稳定在八成八以上,无擅自加练或减训;粮草购、耗、存与账册一致,无私调或虚报;巡逻路线、兵力与报备完全相符,无越界或接触可疑人员;应急处置依规申请调兵,指挥权归卫所指挥使,无越权指挥。萧虎翻看记录,见暗卫老赵写 “南城卫训练时,忽必烈发现士兵弓力不足,便报枢密院,申请派教官指导,无擅自调整”;暗卫老周写 “东城卫粮库受潮,忽必烈按流程报户部,申请烘干处理,无自行处置”,不禁点头对刘七道:“他倒真能沉下心依规,看来之前的授权与监督,没白费。” 耶律楚材得知后,也道:“暗察不是目的,是手段,若他能一直依规,暗察便可逐渐放宽,省出精力应对草原事务。”

旬报也暴露出暗监的小问题:一是 “重复记录”,驻点暗卫与流动暗卫都记录 “训练时长”,造成资源浪费;二是 “信息滞后”,暗卫发现 “粮库受潮” 后,需两三日才能核实原因,影响汇报效率;三是 “驻点单一”,西城卫(虽非忽必烈统领)与中都城门守卫,暂无暗卫覆盖,若忽必烈与这些部门接触,可能漏查。刘七在梳理时,将问题逐条列出:“重复记录会让暗卫分心,信息滞后可能错过处理时机,驻点单一则有监控盲区,都需调整。”

针对问题,萧虎与刘七制定三项调整:一是 “分工优化”,驻点暗卫负责 “日常记录”(如训练时长、购粮量),流动暗卫负责 “抽查核验”(如随机核对训练达标率、粮草库存),避免重复;二是 “信息提速”,在各驻点设 “紧急联络点”,暗卫发现问题后,可通过联络点,半日之内将信息递至中转站,无需等旬报;三是 “驻点补充”,在西城卫附近设 “杂货铺驻点”,在中都城门设 “守城士兵家属驻点”(暗卫扮成家属,送衣物),覆盖更多盲区。暗卫老赵得知分工调整后,便专注记录 “每日训练细节”,不再纠结 “是否与流动暗卫重复”,效率提高不少;暗卫老周在粮铺设了 “紧急联络信鸽”,发现 “粮价波动” 后,立刻用信鸽报中转站,半日便得到回复。

萧虎还决定 “按成效调整监控强度”:若忽必烈连续三月无异常,便减少流动暗卫数量,将驻点暗卫的汇报频率从 “旬报” 改为 “半月报”;若出现轻微异常(如漏记批复编号),则增加抽查频次;若出现严重异常(如擅自调兵),则立刻加强监控,甚至暂停忽必烈的统领权。“暗察需灵活,不可一成不变,” 萧虎对刘七说,“若他一直合规,仍用重兵监控,反而会让他心生不满,不利于后续相处;若放松监控后他出错,再收紧也不迟。”

调整后的第二日,暗卫阿青在北驿路,用新的 “紧急联络点”,将 “巡逻队临时换兵” 的信息半日之内报至中转站,萧虎阅后,批注 “查报备,合规,无需跟进”,效率比之前快了不少。刘七看着新的暗监方案,对萧虎道:“这般调整,既省了力,又不影响实效,当是最好的平衡。” 萧虎却仍望着窗外的暗卫身影,轻声道:“平衡易,长久难,还需盯紧些。”

夜色再次笼罩中都,白虎堂的暗卫们仍在街巷、驿路间穿梭,他们的身影藏在茶摊、粮铺、驿站的灯火后,记录着每一个寻常又不寻常的细节,守护着中都的安稳,也见证着忽必烈在 “依规” 与 “野心” 间的隐忍前行。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