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巴图虎 > 第1045章 北征领命

巴图虎 第1045章 北征领命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7 10:42:18 来源:全本小说网

1045 章:北征领命(至元四十六年秋萧虎命那拉珠尔统兵北上)

至元四十六年秋的中都皇城,晨雾尚未散尽,白虎殿外的汉白玉栏杆上凝着细碎露珠。那拉珠尔身着墨色锦袍,腰间系着玉带,快步走向殿门 —— 昨日通政院传来急报,阿鲁台收缩兵力据守杭爱山,萧虎召他今日入宫议事,他心中清楚,此行定是关乎西北平叛的重任。殿内传来内侍的唱喏声,那拉珠尔整理了一下袍角,昂首步入殿中,见萧虎正立于案前,凝视着墙上的西北舆图,案上摆着一份 “兵力调配册”,朱笔标注着 “五万” 字样。

“儿臣那拉珠尔,参见陛下。” 那拉珠尔躬身行礼,声音沉稳。萧虎转过身,目光落在他身上 —— 那拉珠尔年近四十,鬓角微霜,却身姿挺拔,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透着一股沉稳锐利。“免礼,” 萧虎指着案上的册子,“阿鲁台收缩兵力,欲凭杭爱山地利顽抗,还试图拉拢忽都鲁帖木儿,局势比预想的更紧迫。昨日白虎殿议事,已定下‘雷霆平叛’之策,今日召你,是要委你统兵之任。”

那拉珠尔心中一凛,上前一步:“陛下若信得过儿臣,儿臣愿领兵前往,平定阿鲁台叛乱。” 萧虎拿起册子递给他,册页上清晰写着 “统兵五万,含两万虎卫、三万常规骑兵,自中都北上,经蒙古故地与博罗大军汇合”。“五万兵力,其中两万是虎卫,” 萧虎语气加重,“虎卫是中央精锐,装备玄铁甲、角弓,每兵配两匹战马,非重大战事不调遣,此次派给你,是因阿鲁台事关西北安稳,不容有失。”

那拉珠尔接过册子,指尖划过 “虎卫” 二字,知道这份信任的分量:“儿臣定不负陛下所托,管好这五万兵力,尽快与博罗汇合,按议事定下的三路进攻之策,击溃阿鲁台的中军。” 萧虎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你随朕征战多年,熟悉草原战事,又懂宗藩习性,这领兵之任,非你莫属。只是阿鲁台兵力虽杂,却占地利,你需谨慎行事,既要速胜,也要保重自身。”

殿外传来脚步声,内侍通报 “巴图额尔敦求见”。萧虎笑道:“说曹操,曹操到。你长孙巴图额尔敦,昨日得知要平叛,便主动请战,朕已准他任先锋,随你一同北上。” 巴图额尔敦身着轻甲,大步走入殿中,躬身道:“祖父、父亲,孙儿(孩儿)愿为先锋,清理沿途阿鲁台的巡逻兵,为大军开路!” 那拉珠尔看着儿子挺拔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又带着几分担忧:“先锋之职凶险,你需多加小心,不可冒进。” 巴图额尔敦道:“父亲放心,孩儿去年随父亲在蒙古故地削藩,熟悉草原地形,定能完成先锋之任!” 晨光透过殿窗,洒在父子二人身上,一场关乎西北平叛的领命,在白虎殿落下帷幕。

两万虎卫的调遣,是此次统兵的关键 —— 虎卫作为中央精锐,常年驻守中都近郊的虎卫大营,非萧虎亲旨不得调动,其选拔、装备、集结,每一步都透着严谨,也彰显了此次平叛的重要性。

虎卫大营位于中都西北二十里,营墙高两丈,由青砖砌成,门口立着两尊石雕猛虎,营内士兵均是从全国驻军挑选的精锐,需满足 “身高六尺、弓马娴熟、战场立功三次以上” 的标准。接到萧虎的调遣圣旨时,虎卫指挥使孛鲁台正在营中操练士兵,听闻要调两万虎卫随那拉珠尔北上平叛,立刻停止操练,召集各千户、百户将领议事。

“陛下亲旨,调两万虎卫,配足装备与战马,三日内集结完毕,随那拉珠尔将军北上,” 孛鲁台手持圣旨,声音洪亮,“虎卫是陛下的亲军,此次平叛,既要显我虎卫战力,也要助那拉珠尔将军尽快平定阿鲁台,不容有半分差错。各千户需即刻清点士兵,挑选最精锐者,老弱、新补者一律不得入选。” 千户将领们齐声领命,转身快步离开,前往各营挑选士兵。

虎卫的装备筹备格外细致 —— 每名虎卫配玄铁甲一套(甲重三十斤,可防刀箭)、角弓一张(拉力五十斤,射程百步)、破甲箭三十支(箭头为精铁打造,可穿透普通皮甲)、玄铁刀一把(刀长三尺,锋利无比);每两兵配三匹战马(两匹乘用,一匹驮装备与干粮),战马均是四岁口的壮马,由兽医逐一检查,确保无疾病、无外伤。

孛鲁台亲自督查装备筹备,在甲胄库中,他拿起一套玄铁甲,手指敲了敲甲片:“这甲片厚度需达三分,若有薄于两分五厘的,一律更换,绝不能让士兵穿着不合格的甲胄上战场。” 甲匠们不敢怠慢,逐一检查甲片,将不合格的挑出,更换新的甲片。在战马饲养场,孛鲁台看着兽医检查战马,叮嘱道:“每一匹战马都要登记在册,标注毛色、年龄、特征,若有丢失或死伤,需及时上报,从备用马中补充。”

三日后,两万虎卫在虎卫大营校场集结完毕,身着玄铁甲,手持角弓,胯下战马嘶鸣,气势如虹。孛鲁台向那拉珠尔交令:“那拉珠尔将军,两万虎卫已集结完毕,装备、战马均已配齐,随时可随将军北上!” 那拉珠尔看着这支精锐,心中更有底气:“有虎卫相助,何愁阿鲁台不平!” 萧虎派来的内侍宣读圣旨,任命孛鲁台为虎卫统领,协助那拉珠尔管理虎卫,两万虎卫齐声领命,声震云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巴图额尔敦任先锋,并非偶然 —— 他自少年时便随那拉珠尔征战,熟悉草原地形与骑兵战术,去年蒙古故地削藩时,曾率五千骑兵击溃阿里不哥的小股叛军,立下战功,此次主动请战,萧虎与那拉珠尔均认为他是先锋的合适人选。

接到任先锋的旨意时,巴图额尔敦正在家中擦拭自己的战刀 —— 这把刀是去年削藩后萧虎赏赐的,刀身刻着 “奋勇” 二字,他视若珍宝。内侍宣读圣旨后,巴图额尔敦立刻跪地接旨,起身时眼中满是兴奋:“请公公回禀祖父与父亲,孩儿定不负先锋之任,为大军扫清障碍!” 内侍笑道:“巴图额尔敦将军年少有为,陛下与那拉珠尔将军都对你寄予厚望呢。”

巴图额尔敦第一时间前往中都卫戍军营地,挑选先锋骑兵 —— 先锋需灵活、勇猛,还需熟悉阿鲁台部的巡逻习惯,他从自己之前统领的骑兵中,挑选了五千名精锐,均是 “弓马娴熟、曾参与过草原战事” 的士兵。“咱们是大军的先锋,” 巴图额尔敦对士兵们道,“此行要清理沿途阿鲁台的小股巡逻兵,探查路况,为大军开路,绝不能让阿鲁台察觉咱们的动向,更不能让大军因路况受阻。” 士兵们齐声应和,眼中透着战意。

他还特意拜访了曾在杭爱山服役过的老骑兵,询问杭爱山后山的小路 —— 那是那拉珠尔计划绕袭阿鲁台中军的关键路线,先锋需提前探查路况,标记障碍与水源。老骑兵手绘了一张 “杭爱山后山路线图”,指着图上的一处峡谷:“将军,此处名为‘黑石峡’,谷内多巨石,骑兵需下马牵马通行,且谷内易设伏,需多派探子先行探查。” 巴图额尔敦将地图收好,谢过老骑兵:“多谢前辈指点,孩儿记下了。”

先锋的装备与粮草也单独筹备 —— 因需快速行军,每名先锋骑兵只带三日干粮、十支箭,战马不配厚重甲胄,只配轻便皮甲,确保行军速度。巴图额尔敦亲自检查每一名先锋的装备:“干粮要装在防水的皮袋里,避免雨天受潮;箭要磨锋利,遇到巡逻兵,要做到箭无虚发;战马的马蹄要钉好铁掌,确保长途行军不会磨损。” 检查完毕,他对身边的副将道:“明日大军出发,咱们先锋需提前一日启程,先清理中都至黑泉驿的巡逻兵,为大军铺路。”

那拉珠尔统兵五万,除两万虎卫外,其余三万为常规骑兵,分别从中都卫戍军、岭北行省驻军、蒙古故地预备兵中抽调,兵力集结需在中都郊外的 “黄花甸校场” 完成,确保各部协同,形成合力。

中都卫戍军抽调一万五千骑兵,由卫戍军指挥使帖木格统领,他们常年驻守中都,熟悉中央军令,是常规骑兵的主力。帖木格接到调令后,即刻召集士兵,检查装备:“咱们虽不是虎卫,却也是中央精锐,此次随那拉珠尔将军北上,要拿出中都卫戍军的气势,不能输给虎卫!” 士兵们纷纷整理甲胄,检查战马,确保装备齐全。

岭北行省驻军抽调一万骑兵,由行省万户博罗帖木儿统领,他们熟悉西北地形,曾与阿鲁台的小股部队有过交锋。博罗帖木儿率部从岭北行省出发,经蒙古故地的驿路,向黄花甸校场集结,沿途还协助清理了几处阿鲁台的零散巡逻兵。“那拉珠尔将军是沙场老将,跟着他,咱们定能打胜仗,” 博罗帖木儿对士兵们道,“抵达校场后,要尽快熟悉与虎卫、中都卫戍军的协同战术,避免战时出错。”

蒙古故地预备兵抽调五千骑兵,由李衡推荐的脱脱部吏员帖木儿(非管控司员外郎)统领,他们多是蒙古故地的部落骑兵,熟悉草原气候与牧地分布。帖木儿带着士兵,赶着战马,从蒙古故地的怯绿连河驿站出发,向中都进发,途中还携带了李衡托他们转交那拉珠尔的 “蒙古故地路况图”。“咱们是蒙古故地的代表,要让中央知道,咱们也能为平叛出力,” 帖木儿对士兵们道,“到了校场,要遵守军纪,听从那拉珠尔将军的指挥。”

五日后,五万兵力全部在黄花甸校场集结完毕 —— 虎卫列于东侧,身着玄铁甲,气势威严;中都卫戍军列于南侧,装备整齐,军纪严明;岭北行省驻军列于西侧,风尘仆仆却精神饱满;蒙古故地预备兵列于北侧,带着草原部落的质朴。那拉珠尔骑马立于高台上,看着台下整齐的队伍,高声道:“诸位将士,阿鲁台叛乱,断我粮道,扰我边疆,今日咱们五万大军北上,定要平定叛乱,恢复西北安稳!我那拉珠尔在此立誓,若不平阿鲁台,绝不回中都!” 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震黄花甸,连远处的战马都跟着嘶鸣起来。

粮草筹备是大军北上的关键 —— 五万大军每日需消耗青稞五千石、干草一万斤,战马需消耗牧草两万斤,中书省与岭北行省协同,从各地粮库调运粮草,确保大军行军途中粮草充足,不拖后腿。

中书省左丞相耶律铸亲自负责粮草统筹,他派专人前往中都最大的粮库 “永丰仓”,监督粮草调运。永丰仓内,数十名吏员与民夫正忙着将青稞装袋,每袋五十斤,外面用麻布包裹,还贴上 “北征大军粮草” 的红色标签,标签上写着粮草的调运地与抵达时间。“每一袋青稞都要称重,” 耶律铸对粮库官道,“若发现短斤少两或掺有劣粮,定要追究责任,绝不能让将士们吃劣质粮草。” 粮库官连连应诺,亲自上前抽查,确保每一袋粮草都符合标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干草与牧草的筹备则由岭北行省负责 —— 岭北行省平章阿术从行省的牧草储备区调运干草与牧草,用驿车运送至中都的黄花甸校场。干草被捆成五十斤一捆,牧草则装在特制的草袋中,每袋一百斤,便于战马食用。“干草要晾晒干燥,不能有霉变,” 阿术对负责调运的吏员道,“牧草要挑选新鲜的,战马吃了才有力气行军打仗。” 吏员们仔细检查每一批干草与牧草,将霉变、枯萎的挑出,确保战马能吃到优质饲料。

粮草的运输队伍也精心配置 —— 五千名骑兵负责护送粮草,他们均是从中央卫戍军中挑选的精锐,熟悉驿路与草原地形,能应对阿鲁台可能的劫粮队伍;每一百辆驿车配五十名骑兵,每辆驿车由两匹马拉动,车夫均是经验丰富的老驿卒,熟悉如何在草原驿路上快速行驶。“护送骑兵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耶律铸对护送统领道,“若遇阿鲁台的劫粮队伍,能战则战,不能战则优先护粮草撤离,务必确保粮草安全抵达前线。”

为确保粮草供应及时,中书省还在大军行军路线上设置了三个 “临时粮站”—— 分别位于中都至蒙古故地的黑泉驿、怯绿连河驿站、杭爱山外围,每个粮站储备粮草一万石、干草两万斤、牧草三万斤,由专人看管,大军途经时可随时补充。“临时粮站的守卫要严密,” 耶律铸道,“每个粮站派五百名骑兵驻守,还要设预警哨卡,防止阿鲁台的人偷袭粮站。” 粮站的守卫将领们纷纷领命,开始筹备粮站的防御工事。

粮草全部筹备完毕后,耶律铸亲自将 “粮草调配册” 交给那拉珠尔:“那拉珠尔将军,五万大军一个月的粮草已筹备完毕,后续粮草会通过临时粮站持续供应,您可放心北上。” 那拉珠尔接过册子,感激道:“有耶律丞相的统筹,我大军无粮草之忧,定能专心平叛。”

兵器与战马的清点,是大军北上前的重要环节 —— 工部与吏部协同,对五万大军的兵器、战马逐一检查,确保每一名将士都有趁手的兵器,每一匹战马都能适应草原行军与作战。

工部尚书也先帖木儿亲自负责兵器清点,他带着工部的吏员与工匠,前往黄花甸校场,逐一检查将士们的兵器。虎卫的玄铁甲与玄铁刀是检查重点 —— 也先帖木儿拿起一套玄铁甲,用锤子轻敲甲片,听声音判断甲片的厚度:“这甲片声音清脆,厚度足够,合格;那套甲片声音发闷,厚度不足,需更换。” 工匠们立刻上前,将不合格的甲胄挑出,更换新的甲片与兵器。

角弓与箭矢的检查也格外细致 —— 也先帖木儿让一名虎卫士兵拉弓射箭,检查弓的拉力与箭的穿透力。士兵拉满角弓,一箭射向远处的木靶,箭头穿透木靶三寸,也先帖木儿满意点头:“这角弓拉力足够,箭矢锋利,合格。” 他还检查了箭矢的数量:“每名士兵需配三十支箭,其中十支为破甲箭,二十支为普通箭,缺一不可。” 吏员们逐一清点,确保每名士兵的箭矢数量与种类都符合要求。

吏部则负责战马的清点与检查,吏部尚书哈剌哈孙带着兽医,走遍校场的每一处战马饲养区。兽医们逐一检查战马的牙齿、马蹄与心肺 —— 他们掰开战马的嘴,查看牙齿的磨损情况,判断战马的年龄;检查马蹄是否坚硬,是否需要钉铁掌;倾听战马的心跳,判断战马的健康状况。“这匹战马三岁口,牙齿整齐,马蹄坚硬,心肺健康,合格,” 一名兽医对哈剌哈孙道,“那匹战马牙齿磨损过度,年龄偏大,不适合作战,需更换。” 哈剌哈孙立刻下令,将不合格的战马调离,从备用马中挑选健壮的战马补充。

战马的装备也需检查 —— 每一匹战马都要配备马鞍、马镫、马嚼子,马鞍上还要挂着装干粮与水囊的袋子。哈剌哈孙检查一匹虎卫的战马,发现马鞍的皮带有些松动,立刻让马倌加固:“马鞍是将士们在战马上的依靠,皮带松动会影响作战,必须加固好。” 马倌们连忙上前,检查每一匹战马的装备,将松动的皮带加固,损坏的马镫更换。

兵器与战马清点完毕后,也先帖木儿与哈剌哈孙共同向那拉珠尔交令:“那拉珠尔将军,五万大军的兵器与战马均已检查完毕,不合格的均已更换补充,可随时北上!” 那拉珠尔看着校场上装备精良的将士与健壮的战马,心中充满信心:“有如此精良的兵器与战马,再加上诸位将士的勇猛,阿鲁台必败无疑!”

大军北上前,萧虎亲临黄花甸校场,为那拉珠尔、巴图额尔敦及五万将士举行战前训话,既是鼓舞士气,也是重申平叛的意义与纪律,让将士们明白此次北上的重任。

校场上,五万将士整齐列阵,虎卫、中都卫戍军、岭北行省驻军、蒙古故地预备兵各成方阵,旗帜飘扬,兵器泛着冷光。萧虎骑马立于高台上,身着赭黄戎装,腰间佩着太祖成吉思汗留下的弯刀,目光扫过台下的将士,高声道:“诸位将士!察合台系阿鲁台,私扩兵力,私占牧地,起兵叛乱,断我粮道,扰我西北边疆,若不平定,恐有更多宗藩跟风,之前的削藩成果将毁于一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的声音透过风,传到每一名将士耳中:“今日那拉珠尔将军统五万大军北上,其中两万是朕的虎卫,这是朕对平叛的重视,也是对诸位将士的信任!朕希望你们,能奋勇作战,尽快平定阿鲁台叛乱,恢复西北安稳;同时,也要记住,咱们平叛是为了边疆的部民,不可滥杀无辜,不可劫掠部落,若有违反军纪者,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惩!”

萧虎看向那拉珠尔:“那拉珠尔,你是大军主帅,要统筹全局,既要速胜,也要管好军纪,照顾好将士们的饮食起居,朕在中都等着你们凯旋的消息。” 那拉珠尔骑马出列,躬身道:“儿臣遵旨!定不负陛下信任,平定阿鲁台,早日凯旋!”

萧虎又看向巴图额尔敦:“巴图额尔敦,你是先锋,要胆大心细,既要为大军开路,也要探查清楚阿鲁台的动向,不可冒进,若遇危险,要及时与主力联络,朕相信你的能力。” 巴图额尔敦出列,高声道:“孙儿遵旨!定做好先锋,为大军扫清障碍!”

训话结束后,萧虎从内侍手中接过一碗酒,递给那拉珠尔:“这碗酒,是朕为你践行,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那拉珠尔接过酒,一饮而尽,将碗摔在地上:“谢陛下!儿臣定平阿鲁台!” 将士们见状,纷纷高呼:“平阿鲁台!凯旋归来!” 声音响彻黄花甸,连远处的山峦都跟着回荡。

大军出发前一日,那拉珠尔与巴图额尔敦的家人来到黄花甸校场附近的驿站,为他们送别 —— 战场凶险,此次北上不知何时能归,家人的送别,带着牵挂与期盼,也让将士们多了几分对归家的渴望。

那拉珠尔的妻子孛儿帖(蒙古故地部落女子,非成吉思汗皇后)带着幼子那木罕,早早便在驿站等候。见到那拉珠尔,孛儿帖快步上前,为他整理了一下锦袍的衣领,眼中满是担忧:“夫君,北上平叛,一定要保重自身,别太劳累,我和木罕在中都等你回来。” 那拉珠尔握住妻子的手,轻声道:“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尽快平定叛乱,早日回家。” 幼子那木罕拉着那拉珠尔的衣角,小声道:“父亲,你要早点回来,教我骑马射箭。” 那拉珠尔蹲下身,摸了摸儿子的头:“好,父亲回来后,一定教你骑马射箭。”

巴图额尔敦的母亲、那拉珠尔的次妻塔娜,也带着女儿阿古拉前来送别。塔娜为巴图额尔敦整理了一下甲胄的系带:“孩儿,你是先锋,要多加小心,遇到危险别硬拼,记得给家里捎信,让我们知道你平安。” 巴图额尔敦笑道:“母亲放心,孩儿身经百战,不会有事的,等我平定叛乱,就回来给妹妹带草原的野花。” 阿古拉抱着巴图额尔敦的腿:“哥哥,你要平安回来,我等着你给我带野花。” 巴图额尔敦弯腰抱起妹妹,在她额头亲了一下:“好,哥哥一定平安回来。”

其他将士的家人也纷纷赶来,驿站外热闹却又带着几分伤感 —— 有的妻子为丈夫缝补好破损的衣物,有的父母为儿子整理好战马的鞍具,有的孩子为父亲递上自己做的小护身符。中都卫戍军的一名士兵,接过妻子递来的干粮袋:“你在家照顾好爹娘和孩子,我打完仗就回来。” 妻子含泪点头:“我等你,你一定要平安。”

那拉珠尔看着眼前的场景,对身边的巴图额尔敦道:“咱们身上,不仅扛着平叛的重任,还扛着家人的牵挂,一定要打赢这一仗,早点回来,不让家人失望。” 巴图额尔敦道:“父亲说得是,孩儿定不负家人与陛下的期望。”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驿站与校场,家人的送别,为即将北上的大军,增添了几分温情与动力。

那拉珠尔制定了详细的行军部署 —— 大军分为先锋、主力、粮草队三部分,按不同速度行军,既确保先锋能提前清理障碍,又确保主力与粮草队能协同前进,避免脱节,同时避开阿鲁台的巡逻区域,确保行军安全。

先锋由巴图额尔敦统领,五千骑兵,提前一日启程,沿中都至蒙古故地的驿路前进,主要任务是 “清理巡逻、探查路况、标记水源”。巴图额尔敦制定了先锋的行军速度:“每日行军一百五十里,午时歇息一个时辰,傍晚扎营,派探子探查周边情况,确保营地安全。” 他还要求先锋:“遇到阿鲁台的小股巡逻兵,尽量悄悄解决,不暴露大军动向;若遇到大股巡逻兵,不可恋战,及时撤退并向主力传递消息。”

主力由那拉珠尔亲自统领,四万五千兵力(含两万虎卫),次日启程,每日行军一百二十里,与先锋保持三十里的距离,既能及时支援先锋,又不会因速度过快导致士兵疲惫。主力分为三队:虎卫为前队,负责应对突发战事;中都卫戍军与岭北行省驻军为中队,作为主力核心;蒙古故地预备兵为后队,负责掩护主力后侧,防止阿鲁台从后方偷袭。“各队要保持联络,” 那拉珠尔对各队将领道,“每日扎营后,各队将领需来中军帐汇报当日行军情况,有问题及时解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粮草队由中书省派来的粮草官撒敦统领,与主力同日启程,每日行军一百里,位于主力后侧十里处,由五百名骑兵护送。撒敦制定了粮草队的行军规则:“每日与主力同步扎营,营地需靠近水源,且在主力的保护范围内;夜间派士兵轮流值守,防止粮草被偷或被烧;若遇雨天,需用油布覆盖粮草,避免受潮。” 那拉珠尔还派了一千名虎卫,专门负责粮草队的安全:“粮草是大军的命脉,你们要确保粮草队万无一失。”

行军路线也经过精心选择 —— 避开阿鲁台控制的斡难河、黑山口驿站周边区域,走蒙古故地的东部驿路,这条驿路虽稍远,却在元廷的掌控范围内,且有李衡派来的马倌指引,路况熟悉。那拉珠尔还让李衡派探子,提前清理路线上的阿鲁台零散巡逻兵,确保大军行军顺畅。“这条路线虽远几日,却更安全,” 那拉珠尔对将领们道,“咱们宁可多走几日,也不能让大军在行军途中受损,影响平叛大计。”

行军部署确定后,那拉珠尔将 “行军计划表” 分发给各队将领,还派使者将计划表传递给李衡与博罗,让他们提前做好接应准备。“咱们北上的每一步,都要按计划来,” 那拉珠尔道,“只有协同一致,才能尽快与博罗汇合,发起对阿鲁台的进攻。”

大军出发当日,那拉珠尔派通政院的驿卒,将大军的行军计划与出发消息,快速传递给蒙古故地的李衡、岭北行省的阿术与西北的博罗,确保各方能及时掌握大军动向,做好协同接应,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配合失误。

通政院挑选了十名精锐驿卒,分为三路 —— 一路前往蒙古故地的管控司,向李衡传递消息;一路前往岭北行省治所,向阿术传递消息;一路前往西北的博罗大营,向博罗传递消息。驿卒们身着轻便皮甲,骑着快马,携带密封的 “行军计划函”,函上盖着那拉珠尔的帅印,确保消息的真实性与重要性。

前往蒙古故地的驿卒,需走东部驿路,途经黑泉驿、怯绿连河驿站,李衡已派马倌在驿站等候,为驿卒指引路线,确保他们能尽快抵达管控司。“李衡大人,那拉珠尔将军的大军已出发,先锋巴图额尔敦提前一日启程,主力与粮草队次日启程,计划经东部驿路前来,” 驿卒向李衡递上行军计划函,“将军希望您能派更多马倌,清理路线上的阿鲁台巡逻兵,还希望您能在怯绿连河驿站准备好水源与临时营地,供大军歇息。” 李衡接过函,立刻道:“你放心,我这就安排,确保大军在蒙古故地行军顺畅。”

前往岭北行省的驿卒,抵达后向阿术递上行军计划函:“那拉珠尔将军希望您能派两千骑兵,前往蒙古故地与岭北行省的交界地带,接应大军,防止阿鲁台从西北方向偷袭;还希望您能确保临时粮站的粮草充足,供大军补充。” 阿术道:“我这就调兵接应,临时粮站的粮草也已备好,绝不会让那拉珠尔将军失望。”

前往博罗大营的驿卒,绕开阿鲁台的控制区域,走小路抵达博罗大营,递上行军计划函:“那拉珠尔将军计划十日内在杭爱山外围与您汇合,按之前定下的三路进攻之策,夹击阿鲁台的中军。将军希望您能提前做好进攻准备,派探子探查阿鲁台中军的最新部署。” 博罗接过函,兴奋道:“太好了!有那拉珠尔将军的五万大军相助,咱们定能击溃阿鲁台!我这就派探子探查,做好进攻准备。”

驿卒们完成消息传递后,即刻返回,向那拉珠尔汇报各方的接应准备情况。那拉珠尔得知李衡、阿术、博罗均已做好准备,心中更安:“各方协同,咱们北上平叛之路,定会顺畅许多。” 此时,巴图额尔敦的先锋已出发一日,正在清理中都至黑泉驿的巡逻兵,那拉珠尔看着主力大军整齐的队伍,下令:“出发!” 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向西北方向进发,马蹄扬起的尘土,在中都郊外形成一道壮观的风景线,一场关乎西北安稳的平叛之战,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