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暴富的乌龙恋 > 第154章 第一次碰壁

暴富的乌龙恋 第154章 第一次碰壁

作者:砚猫肆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11-08 04:40:32 来源:全本小说网

“老巷留声”项目启动的第三天,林薇带着团队揣着满满一兜诚意出门,首站直奔巷尾的“德仁堂”中药铺——那是家传了三代的老铺子,黑底金字的匾额被岁月浸得发暗,“德仁堂”三个字却依旧遒劲,是第一代掌柜亲笔写的。门楣上挂着串干艾草,绿得发褐,风一吹就晃,像在跟路过的人打招呼。

出发前,林薇特意做了“功课”:提前从张师傅那打听了老掌柜的脾气——姓苏,七十多岁,头发白得比赵伯还彻底,却总爱穿件藏青色对襟褂子,扣子扣得严严实实;抓药时手稳得很,戥子(中药铺的小秤)一掂就准,连半分都不差;最看重“规矩”,铺子里的老药柜、老铜秤,谁都不许乱碰,连扫药渣都得用专用的小扫帚。

林薇还准备了“敲门礼”:一小盒陈叔烤的芝麻酥——张师傅说苏掌柜年轻时爱啃这口,现在牙口不好,陈叔特意烤得软乎乎的;还有条刚打样的“老巷印象”丝巾,选的是最淡的米黄色,像中药铺的宣纸,角上绣的小铜铃换成了片银杏叶,苏掌柜的药柜上就摆着盆银杏,是他儿子小时候种的。

刚走到药铺门口,就闻到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药香——混着当归的醇、陈皮的香、薄荷的凉,还有点淡淡的艾草味,像老巷的岁月,沉得很。铺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哗啦哗啦”的算盘声,是苏掌柜在对账。

林薇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门,门上的铜环“当”地响了一声,比张师傅的铜铃沉些,像敲在老木头的心上。苏掌柜坐在柜台后,背对着门,手里拨着算盘,珠子碰撞的声音脆生生的,却没回头,只慢悠悠地问:“抓药还是问诊?”

“苏爷爷您好,我们是巷口‘小薇文创’的,”林薇放轻脚步走过去,把芝麻酥和丝巾放在柜台上,声音软得像老巷的棉絮,“我们想跟您打听点事,不是来打扰您抓药的。”

苏掌柜这才慢慢转过身,手里还捏着个算盘珠,珠子被磨得发亮。他的眼睛很亮,像浸在药汤里的枸杞,却带着点疏离的锐,扫过林薇和身后的团队——顾妍手里攥着录音笔,笔都快被捏变形了;小王抱着个空白笔记本,紧张得手指蜷着;周浩背着相机,镜头盖都没敢打开;李萌偷偷把口袋里的桂花糖往身后藏,怕被说“花哨”。

“文创?”苏掌柜的声音像老铜壶煮水,沉得很,他瞥了眼柜台上的丝巾,没碰,又看了看芝麻酥,眉头皱了皱,“我这是中药铺,抓药治病的地方,不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不是花里胡哨的!”顾妍急了,往前凑了半步,录音笔差点掉在柜台上,“我们是想记录您家药铺的故事——您看这铺子传了三代,您抓药的手艺、柜台上的老铜秤、还有您给街坊熬药的方子,这些都是老巷的宝贝,我们想把它们画成书、录成声音,以后就算...就算铺子有变动,这些记忆也能留下来。”

她越说越急,嗓子又有点哑了,像上次跟代工厂掰头时的架势,林薇赶紧拉了拉她的衣角,示意她别慌。苏掌柜却没接话,只是拿起柜台上的戥子,轻轻晃了晃,戥杆上的刻度细得像头发丝,是他用了四十年的老物件:“我这铺子,靠的是‘抓药准、待人诚’,不是靠什么‘故事’。街坊来我这抓药,是信我这双手,不是信你们画的画、录的音。”

林薇蹲下身,视线跟苏掌柜齐平——柜台有点高,她得微微仰头才能看清他的眼睛。她指着药柜上的抽屉,每个抽屉上都贴着泛黄的纸签,写着“当归”“黄芪”“陈皮”,字是手写的,歪歪扭扭却工整:“苏爷爷,我知道您看重实在。我小时候发烧,我妈就来您这抓药,您当时给我包药的纸,是用毛笔写的药方,还跟我说‘喝了药睡一觉,明天就好’。现在我还记着那药方上的字,记着您包药时的样子。”

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些,像在说心里话:“我们不是来‘利用’您的铺子做文创,是想帮您把这些‘实在’留下来。比如您抓药时,手指捻药材的动作,戥子称药的准头,还有您跟街坊说的‘药要煎够时辰’,这些都是老巷的‘根’,我们想把它们装在书里,让以后的人知道,老巷里有个苏掌柜,抓药抓了一辈子,救了好多人。”

苏掌柜的手指,在戥杆上轻轻摩挲着,没说话,却也没再赶人。柜台下的小煤炉上,坐着个黑砂锅,正熬着药,“咕嘟咕嘟”冒着小泡,药香更浓了,飘得满铺子都是。林薇以为有希望,刚想再说点什么,就见苏掌柜站起身,拿起柜台上的鸡毛掸子,开始扫药柜上的灰——动作慢,却带着股不容置喙的意思。

“我还要抓药,熬药,对账,没功夫陪你们聊这些。”他的声音没了之前的沉,却更冷了些,鸡毛掸子扫过“当归”的抽屉,“你们年轻人爱折腾,我管不着,但别来我这铺子折腾——我这药柜里的药材,经不起‘画’,也经不起‘录’,它们是治病的,不是当摆设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暴富的乌龙恋请大家收藏:()暴富的乌龙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薇的心,像被鸡毛掸子扫了一下,有点疼,却又说不出委屈。她看了眼苏掌柜的侧脸,他正盯着那锅熬药的砂锅,眼神软了点,像在看自家孩子——那砂锅是他儿子小时候摔过的,锅底有个小裂痕,他用铜片补了,一直用到现在。

“对不起,苏爷爷,是我们打扰您了。”林薇站起身,把芝麻酥和丝巾往苏掌柜面前推了推,“这芝麻酥是陈叔特意给您烤的,软和,您牙口不好也能吃;这丝巾您留着,夏天系着挡太阳,不花哨。我们不打扰您了,您忙。”

说完,她拉着还想争辩的顾妍,示意周浩和小王跟上,轻轻退了出去。走到门口时,林薇回头看了一眼——苏掌柜还站在药柜前,手里拿着那盒芝麻酥,却没打开,只是盯着砂锅冒的热气,像在想什么心事。门“吱呀”一声关上,把药香和算盘声都关在了里面。

午后的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晃得人眼睛发花。顾妍憋了一路的火气,终于忍不住了,她把录音笔往口袋里一塞,踢了踢路边的小石子,石子滚进排水沟,发出“哐当”一声:“这老爷子也太不近人情了!我们好心帮他留记忆,他倒好,连话都不愿多说一句!还说我们折腾,我们折腾什么了?我们不是为了老巷吗!”

小王也跟着点头,手里的笔记本被攥得皱巴巴的:“就是!张师傅和陈叔都那么支持我们,他怎么就这么犟?我们又不是要他给钱给物,就录几句话,画几张画,至于吗?”

周浩背着相机,没说话,却悄悄把镜头盖打开又关上,他刚才想拍苏掌柜拨算盘的样子,没好意思,现在想想,更觉得可惜:“其实...他也不是坏,就是太固执了,老辈人都这样,觉得‘实干’比‘记录’重要。”

林薇没说话,她走到老槐树下,捡起片刚掉的槐树叶,叶子还带着点绿,边缘却有点黄了。她想起刚才在药铺里,苏掌柜盯着砂锅的眼神,想起他手里磨得发亮的戥子,想起那些泛黄的药方纸——这些都是他的“命根子”,他不是不近人情,是怕这些“命根子”被“画”得变了味,被“录”得没了实感。

“不能怪他。”林薇把槐树叶夹进笔记本里,树叶的纹路像老巷的脉络,“是我们太着急了,太想‘做成事’,忘了站在他的角度想。”她转头看向大家,顾妍还噘着嘴,小王的眉头还皱着,“苏爷爷一辈子跟药材打交道,他的‘诚意’是抓准每一味药,是熬够每一锅汤,而我们一上来就说‘记录故事’,他会觉得我们虚,觉得我们是来‘蹭热度’,不是真的懂他的铺子。”

李萌突然从口袋里掏出块桂花糖,塞到林薇手里,又给顾妍和小王各塞了一块:“薇姐说得对,老辈人的心都细,得慢慢捂。就像阿婆熬豆浆,火急了会糊,我们得慢慢来,先让苏爷爷知道我们是真心想帮他留记忆,不是瞎折腾。”

林薇剥开糖纸,桂花的甜香在嘴里散开,刚才的委屈像被糖融化了。她看着手里的糖,又看了看巷口陈叔的理发店,突然笑了:“对,慢慢来。我们先从熟悉的街坊入手,陈叔、张师傅、老周,把他们的故事做好,做出样子来,让苏爷爷看到,我们不是‘画花哨’,是真的在‘留记忆’。等他信我们了,说不定会主动找我们聊他的药铺呢?”

顾妍嚼着桂花糖,火气慢慢消了,她踢了踢小王的脚:“行吧,听你的!下次再来找苏爷爷,我带我妈熬的银耳羹,我妈说老年人喝这个润嗓子,比芝麻酥还软和!”

小王也笑了,把笔记本摊开:“那我下次来,给苏爷爷刻个迷你戥子摆件,刻上‘准’字,他肯定喜欢!”

林薇看着大家的样子,心里的堵得慌散了——第一次碰壁,不是坏事。它像老巷的青石板上的坑洼,提醒你走路要稳,要慢,要把脚踩实了。做老巷的文创,本来就不是一路顺畅的,得像苏掌柜熬药那样,耐住性子,熬够时辰,才能熬出最浓的“老巷味道”。

她把槐树叶夹得更紧些,转身往陈叔的理发店走:“走,我们先去陈叔那,把他的故事录好,这才是给苏爷爷最好的‘证明’。”

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串连在一起的脚印,踩在老巷的青石板上,虽然走得慢,却走得稳。林薇知道,这条路还会有更多“苏掌柜”,还会有更多碰壁,但只要他们带着诚意,带着对老巷的真心,就一定能把那些藏在药香、铜铃、理发推子里的故事,一一留下来。

喜欢暴富的乌龙恋请大家收藏:()暴富的乌龙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