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暴富的乌龙恋 > 第134章 “深夜食堂”的灵感

暴富的乌龙恋 第134章 “深夜食堂”的灵感

作者:砚猫肆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11-08 04:40:32 来源:全本小说网

江城的秋夜凉得有点猝不及防,林薇把工装外套的拉链拉到顶,还是觉得风往脖子里钻。她踩着午夜十二点的月光在老巷里晃,帆布鞋的鞋底蹭过青石板路,发出的轻响,像在跟巷子里的老房子悄悄对话。

这是宏远挖走小王和印刷厂后的第三天,工作室的气氛像被秋雨泡过的棉絮,沉得很。顾妍联系了三家小印刷厂,要么说赶不上文创市集的工期,要么看了老巷故事的设计稿,皱着眉说图案太复杂,印出来没质感;小周录老周的故事音频,老周突然感冒了,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只能暂停;阿瑶设计的年轮编号logo,改了五版还是觉得差点意思,趴在桌上对着马克笔发呆,说总觉得少了点老巷的烟火气。

林薇傍晚在工作室对着白板坐了两小时,马克笔在差异化竞争上画了无数个圈,最后把笔帽都捏变形了,还是没琢磨出个新路子。江屿给她递了杯热牛奶,说别逼自己太紧,出去走走,她没应声,抓起钥匙就出了门——她总觉得老巷里藏着答案,以前遇到瓶颈时,蹲在张师傅的修鞋摊前看他钉鞋掌,或者在陈伯的糖水铺里闻着桂花味发呆,灵感总能像突然冒出来的青苔,悄悄爬上心尖。

可今晚的老巷格外安静。张师傅的修鞋摊收得干干净净,木杆上的铜铃铛被风吹得响,却没人来应;陈伯的糖水铺关着门,门上挂着的今日售罄木牌歪歪扭扭,大概是收摊时没挂稳;连老槐树下的石墩都空着,平时总有人在这儿下棋到深夜,今晚只有几片枯黄的槐树叶,在石墩上打着转。

林薇踢着路边的小石子,漫无目的地往前走。走到老巷尽头的岔路口时,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豆浆香——不是超市里那种盒装的甜腻味,是带着点焦香的、温温的豆香,混着柴火的味道,像小时候外婆早上在煤炉上煮的豆浆。

她循着香味拐进一条更窄的巷子,巷子口没路灯,只有一盏昏黄的灯泡挂在一家小店的门楣上,灯泡外面罩着个掉了漆的铁皮罩,光透过罩子的破洞,在地上投出星星点点的光斑。店门是旧木板拼的,上面挂着块手写的木牌,写着阿婆豆浆,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亲切的拙气,木牌边缘被摸得发亮,显然挂了很多年。

推开门时,门轴发出一声老响,像在欢迎她这个深夜来客。店里只有四张方桌,桌面是磨得光滑的老木头,边缘有深深浅浅的划痕,大概是常年放碗碟磨出来的。墙角的灶台冒着淡淡的青烟,一位满头银发的阿婆正站在灶台前,弯腰搅动着锅里的豆浆,动作很慢,却很稳。

阿婆穿件藏青色的布衫,领口缝着块白色的补丁,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手上爬着几道深褐色的皱纹,指关节因为常年用力磨豆浆,显得格外突出,指甲缝里还沾着点没洗干净的黄豆渣。她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个黑色的发卡别在脑后,发卡上的漆掉了大半,露出里面的金属色。

姑娘,这么晚还不睡?阿婆听到动静,转头看她,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眼睛眯成两条细缝,像老巷墙缝里晒太阳的猫。她手里的长柄勺子还在锅里搅着,豆浆在锅里咕嘟咕嘟冒泡,白色的泡沫顺着锅沿轻轻晃,像小时候吹的肥皂泡。

林薇走到灶台边的桌子旁坐下,刚想说睡不着,出来走走,阿婆就端着个粗瓷碗走过来,碗边有个小小的豁口,却洗得干干净净。碗里的豆浆冒着热气,表面结着一层薄薄的豆皮,像透明的纱。先喝碗热豆浆暖暖身子,阿婆把碗放在她面前,又从灶台上拿起个小罐子,里面装着白砂糖,要加糖不?我这糖是自己熬的,比外面买的甜一点。

林薇摇摇头,捧起碗喝了一口。豆浆刚入口时有点烫,慢慢咽下去,豆香就在嘴里散开,带着点柴火的焦味,暖乎乎的热流从喉咙滑到胃里,连带着心里的闷都散了点。她想起小时候外婆煮豆浆,总说现磨的豆浆要趁热喝,凉了就没那股子鲜劲了,那时候她总嫌烫,要等豆浆凉了才肯喝,现在却觉得这股烫意,刚好能熨帖心里的皱巴巴。

阿婆,您这店只在深夜开吗?我以前从没见过。林薇放下碗,看着阿婆又走回灶台边,拿起个竹筛子,开始筛黄豆。黄豆在筛子里滚动,发出的轻响,和锅里豆浆的咕嘟声混在一起,像首温柔的夜曲。

开了三十年咯,阿婆的筛子晃得很有节奏,黄豆里的小石子被筛出来,落在旁边的小盆里,以前是跟我老头子一起开的,他负责磨豆浆,我负责煮,只做深夜的生意——那时候巷子里有很多拉货的、赶早班的,半夜饿了,就来喝碗热豆浆,吃根油条。后来老头子走了,我就一个人守着这店,还是半夜开,习惯了。

林薇看着阿婆的侧脸,月光透过窗户落在她的银发上,像撒了层薄薄的霜。她突然很想倾诉,那些憋在心里的话,像涨满了水的河,总想找个出口。阿婆,我开了家文创工作室,她的声音很轻,像怕打扰了这深夜的安静,做老巷主题的文创,铜铃铛、手绘笔记本什么的。最近有个大公司,抄我们的设计,还用高薪挖我们的人,抢我们的印刷厂,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觉得自己像个傻子,守着那些老巷故事,却连自己的工作室都快守不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暴富的乌龙恋请大家收藏:()暴富的乌龙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越说越委屈,眼眶慢慢红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很坚强,能扛过抄袭,能顶住展会的压力,可这次宏远的打压像块大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她甚至怀疑过,是不是自己太固执了,要是也像宏远那样,把老巷的故事简化成光滑的图案,把铜铃铛做成流水线上的商品,是不是就能轻松点?

阿婆没说话,只是把筛好的黄豆倒进石磨里,弯腰推起磨盘。石磨转起来,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黄豆被磨成细细的豆浆,顺着磨盘的缝隙流进下面的木桶里。阿婆推磨的动作很慢,却很稳,每一步都像在跟石磨较劲,又像在跟岁月和解。

等林薇说完,阿婆才停下磨盘,用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走到她身边坐下,手里还拿着个刚炸好的油条,递到她手里。油条还是热的,表面金黄酥脆,咬一口,油香混着面香,像小时候放学路上买的味道。我做豆浆五十年了,阿婆的声音很轻,却很有力量,以前也有人跟我说,阿婆,你这豆浆太麻烦了,买台电动磨浆机,一个小时能磨十斤黄豆,多省事;还有人说你这店太旧了,重新装修一下,搞个网红风格,肯定能火。我都没听。

她指着灶台边的石磨,石磨的表面被磨得发亮,边缘有深深的凹槽,是三十年岁月留下的痕迹。这石磨是我嫁过来时,老头子亲手做的,磨了三十年豆浆,磨出来的豆浆,就是比电动的香。这店虽然旧,可那些老顾客来了,就能找到以前的位置,知道我还在这儿,就安心。阿婆顿了顿,拿起林薇的碗,又给她添了点热豆浆,姑娘,你看我这豆浆,没什么花样,就是老味道,可每晚都有人来喝——有从城南开车来的,说就想喝口热乎的;有刚下夜班的年轻人,说喝了我的豆浆,觉得又能扛了。你做的那些老巷故事,不也跟我这豆浆一样吗?只要是真的,是用心做的,就总会有人懂,有人来。

林薇捧着碗,看着碗里的豆浆表面,自己的倒影模糊又清晰。阿婆的话像一束光,穿透了心里的迷雾——她以前总在跟宏远比谁的规模大谁的设计精致,却忘了自己最开始做文创的初心:不是为了跟谁竞争,而是为了把老巷的温度,传递给那些愿意听故事的人。宏远能抄走铜铃铛的纹路,却抄不走张师傅修鞋时的专注;能抢走红彤彤的订单,却抢不走老周讲掏鸟窝时眼里的光;能装修出华丽的展厅,却装不出阿婆这深夜豆浆店的烟火气。

阿婆,谢谢您。林薇的眼泪掉在碗里,溅起小小的涟漪,却笑着说,我好像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天晚上,林薇在阿婆的店里待到凌晨三点。她帮阿婆筛黄豆,看着阿婆把磨好的豆浆倒进锅里,听阿婆讲那些深夜的故事:有个年轻人,每天下夜班都来喝碗豆浆,后来考上了大学,临走前特意来跟阿婆说谢谢您的豆浆,陪我熬过了最难的日子;有对老夫妻,以前总一起来喝豆浆,后来老奶奶走了,老爷爷每天都来,点两碗豆浆,说给我家老太婆留一碗。

走的时候,阿婆给她装了一保温桶豆浆,说带回去给你朋友尝尝,热乎的。林薇捧着保温桶,走在凌晨的老巷里,月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豆浆的香气飘在身边,像阿婆的手,轻轻拍着她的后背。

从那以后,阿婆豆浆成了林薇的秘密基地。每当工作室遇到难题,或者心里觉得闷时,她就会在午夜十二点准时出现在巷口,推开门,喊一声阿婆,来碗豆浆。阿婆总是笑着应,把那碗带着焦香的热豆浆放在她面前,偶尔说两句朴实的话,却总能让她豁然开朗。

有次她带着江屿来,江屿看着阿婆推石磨的样子,悄悄跟林薇说阿婆的石磨,像你守着的老巷,看着慢,却走得稳。林薇没说话,只是把自己碗里的豆皮挑给江屿——她知道,不管宏远有多少新招数,只要她还能喝到阿婆的热豆浆,还能摸到老巷的青石板,还能跟张师傅、陈伯、老周他们聊天,就永远不会迷路。

需要我帮你补充林薇带着江屿第一次去阿婆豆浆时的互动细节吗?比如江屿主动帮阿婆修好了吱呀响的门轴,阿婆笑着给他们炸了双份油条,还说这小伙子看着踏实,跟你一样,都是能守得住的人,让两人的情感互动更细腻,也让阿婆的形象更鲜活。

喜欢暴富的乌龙恋请大家收藏:()暴富的乌龙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