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白衣披甲 > 第622章 远程手术,延迟,20毫秒

白衣披甲 第622章 远程手术,延迟,20毫秒

作者:真熊初墨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7-25 04:53:41 来源:就是看

“罗教授说让我等消息。”方晓道,“我去和患者家属说一声。”

“一起去吧。”

方晓穿着手术衣出了手术室,面对焦急的患者家属,方晓选择了实话实说。

要么,大晚上的坐120急救车去省城,但一路上肯定有很多危险。

要么,选择远程手术。

和月黑风高夜,120急救车迢迢赶去生成相比,远程手术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患者家属只能同意,没有更多的选择。

方晓甚至觉得对方连远程会诊、手术的风险都不知道。

没办法,他只能下去自己写术间记录。

在罗浩医疗组“锻炼”了几天,方晓见过孟良人的沟通和病案功底,他只能望而兴叹,努力接近,但一辈子都达不到那个高度。

“方主任,患者就在手术室等着?”

“要不然呢。”方晓没好气的说道。

要是从前,他直接和患者家属交代技术水平不够,认怂,把患者连夜转去省城。

可现在……

方晓越想越觉得烦躁。

“方主任,你是不是太小心了一点。”血管科主任有些不理解。

“唉。”方晓叹了口气,却没说什么。

说什么他都没办法理解,还不如不说。

“我听说那玩意有延迟,但总归刚开始的时候要适应一下。或许像马里奥一样,就把手术给做了呢。”血管科主任无奈的说道。

方晓瞪了他一眼。

血管科主任一直担心自己抢他的手术,把手伸进他的碗里面。

这都是必然的,方晓也很谨慎,一直没有做出没规矩的事儿。

可罗教授加进来就不一样了,方晓心里瞬间盘算清楚所有事儿,愈发谨慎起来。

术前交代一定要好好写,万一出事,别把锅砸在自己头上。

自己倒无所谓,可罗教授有所谓。

“国家级重点科研,怎么都要落地,我是真羡慕你啊。“

血管科主任半真半假地说道,斜倚在办公室门框上,手里转着一支没盖笔帽的原子笔,指尖晃出一道危险的弧线。

方晓头也没抬,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屏幕上的文档密密麻麻铺满了医学术语和风险告知条款。

他没接话,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像是根本没听进去。

主任没走,反而踱进来,站在方晓身后看了一会儿,忽然笑了一声:“你这术前交代写得跟论文似的,家属看得懂?“

方晓的手指顿了一下。

他盯着屏幕,光标在一行“术中可能发生不可逆性血管栓塞导致器官缺血坏死“后面闪烁。

患者家属能不能看懂并不重要,到时候自己会做解释。

方晓担心的事儿是远程手术。

血管科主任还在旁边站着,似笑非笑:“怎么,写不下去了?“

方晓终于抬头,看了他一眼:“要不您来?“

血管主任摆摆手,往门口退了两步:“别,这可是你的课题,你的功劳。“

他语气轻飘飘的,却带着点刺,“我就是好奇,万一今晚这手术出点岔子,你这'远程医疗示范案例'还怎么上报?“

方晓的手指微微发僵。

他当然想过这个可能——网络延迟、影像传输卡顿、专家远程操控的细微误差……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让这场手术变成一场灾难。

但眼下,方晓没空和他打嘴仗。

“要是您闲得慌,“方晓语气平静,“不如去帮护士核对血库备血?“

血管科主任哼了一声,终于走了。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键盘的敲击声。

方晓盯着屏幕,忽然抬手把文档全选、删除。

但方晓没接触过远程手术,到底要注意点什么,他心里完全没数,连术前交代的重点都不知道。

他正愁的薅头发的时候,手机响起。

“方主任,罗教授说今晚有一台远程手术。”孟良人也不客套,开门见山,节省了无数沟通成本。

“是,我正……”方晓心中一动。

“术前交代我这面有模版,前段时间和罗教授一起做的。我现在发给您?”孟良人问道。

“!!!”方晓泪流满满。

“罗教授临走的时候说,患者应该在骨科住院,咱介入科要写会诊记录,我能帮您参谋一下么?”

“!!!”

方晓大喜,原来罗教授早都有了应急预案,甚至连文档都做出来。

至于罗教授刚走意味着什么,方晓都不用问就知道。

以他对罗浩罗教授的了解,罗教授肯定是要开车过来,盯着第一次远程手术。

得,自己所有的担心都烟消云散。

“好,老孟你把文档发给我,我改一下去和患者家属沟通、签字。”

很快孟良人就把文件用微信传过来。

方晓看了一遍,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出来。

血管科王主任坐在一边看着,把患者晾在手术台上,主刀的术者却在下面敲字,这种情况他没遇到过。

“方主任,你这也太悠闲了吧。罗教授那面怎么说?”

“说是还得一会,毕竟大半夜的,那面也不容易,调一堆人来医院……”方晓说着,叹了口气。

他没说实话,老孟说的话凭什么跟血管科王主任说。

“省里面的专家架子就是大,讲真啊,我特别看不上省里的专家。”

“哒哒~”方晓一个字一个字的敲,有点慢,有点麻烦,但他很专注。

“前些年请省里的专家来做手术,最开始我哪知道规矩,家里开车去高铁站接人,结果专家一看是普通车,根本不坐,自己叫车来医院。”

“为啥?嫌车不好?”

“是啊,人家说了,abb才行,别的就算了。”血管科王主任笑道,“你说,飞刀是为了做手术,搞别的干嘛。”

“这架子的确大。”方晓继续敲字,哒哒哒。

“他不愿意,我还不愿意呢。离了张屠户,还要吃带毛猪?扯淡。后来我琢磨换一家,说好那面下班五点多的高铁来,一个半小时,七点到,七点半手术。”

“结果我等到九点,还说马上就到。”

“嗯?”方晓一怔,“怎么回事?”

“人家下高铁直接去吃和牛了,根本没来医院。吃饱喝足,好在是没喝酒,快十点才开台。妈的,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儿。”

血管科王主任唠叨着。

哒哒,方晓继续打字。

“关键是手术做的不顺利,他还着急,一边做一边骂人,那台手术最后是我做下来的。”

“害,你这运气可真够差的。”方晓见血管科王主任意有所指,马上回击,“我联系的专家都还不错,上次罗教授可是接了电话直接大半夜开车赶过来。”

“……”血管科王主任撇嘴,看着方晓打字。

“对面也不要护士,来个医生连线就做呗,怎么还没开始。”血管科王主任问。

“不知道啊,可能那面也有抢救。而且第一次么,罗教授建议我先完成病历。”

“病历病历,病历写得好就能把人救活?扯淡。老方你说是不是罗教授那面心里也没数,一开机结果黑屏了?”血管科王主任问道。

“嘿。”方晓不置可否。

“现在黑屏还好说,这要是做着做着手术一下子黑屏可就操蛋了。国产替代的设备不好用啊,跟集采的药一样。”

“那也得用呀,不用的话始终都没有。核磁共振,我听说协和安装的才1000万,水平还行。国产进来,进口的飞利浦什么的直接价格大跳水。”

“达芬奇机器人开一次机器就四五万,那也太贵了,欧美的公司真心是黑。就该国内有类似的产品,大家放在一起卷。”

“卷不卷的是以后的事情,关键是不好用。”血管科王主任强调道,“真要是做出事了怎么办。”

这话像是一把刀似的插在方晓心头。

其实方晓担心的也是这事儿,但转念一想,罗教授正在赶来的路上,他就略微放了心。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血管科王主任不断在一边说着怪话,尤其是医大一院那面迟迟没有接通手术,让他更加确信可能会有问题。

什么5g都是假的,速度根本没有提升,血管科王主任心里想到。

用这玩意,还不如用光纤。

可光纤具体怎么用,血管科王主任也不知道,反正最后他心里有一个想法——远程手术根本不靠谱,只是一个噱头。

所以那面迟迟不开,看最后到底找了个什么借口吧。

只可惜患者抢救的时间就这么被浪费了,还不如120急救车送去省城呢。

虽说骨盆骨折有足够的抢救时间,从前没有介入手术的时候患者都是自己熬,能熬过来,人就活了;熬不过来,那是运气不好。

血管科王主任越想越气,搞什么远程手术,真觉得5g能行啊。

那就是菊厂骗补贴的破玩意。

前几年张罗的热火朝天,现在一点动静都没了,网上一些技术up主说用5g和4g根本没区别。

就是骗补贴的!

一会看手术吧,一做一卡,延迟特别高,这面导丝已经进血管了,那面画面传不过去,还往里使劲儿呢,肯定要出大纰漏。

看方晓的样子也知道。

他详细的写了远程手术的术前告知书,风险什么的写的特别详细。

一看就知道方晓这厮心里也没底。

时间流逝,三个小时过去。

患者在导管室已经输了10u红细胞,高压还只在80毫米汞柱左右。

看见患者家属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导管室里乱成了一锅粥,血管科王主任心生鄙夷,不断地在心里面骂娘。

瞎搞,就是瞎搞!!

什么远程手术,就是为了卖设备,最后设备堆在角落里直到报废。

一群蛀虫!

“方主任,怎么还不开始,要不你再问问吧。”

见那面还没有消息,血管科王主任忍不住催促。

方晓却没动,只是看着导管室里忙碌的身影一声不吭。

血管科王主任觉得方晓已经傻眼了。

这货被耍了,什么远程手术,都是假的,就是个噱头。

“方主任,要是不能手术的话,还是把患者送去省城吧。”

“路途颠簸,骨折断端出现变化,后腹膜血肿爆开怎么办。”方晓沉声回答道。

“那也比在这儿等死强!”

“再等等,罗教授……”方晓说着,声音渐渐的低沉,有些缥缈。

罗教授?

血管科王主任想起那个一直告诉方晓别瞎捅咕的医大一院的年轻专家。

捅咕?

他家就是这么说术者的么?就不能尊重一点,说别胡乱操作,血管内膜会撕裂?

血管科王主任对罗教授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但方晓和罗教授打的火热,之前那个患者也痊愈出院,王主任不好多说什么。

此时看见这种情况,血管科王主任心里一阵烦躁。

“方主任,你这么做是杀人!”

“咦?方主任也会杀人?”一个声音在身后传来。

“罗教授!”方晓转身,也愣了一下,随即兴奋起来,“您怎么自己进来了?”

“你们更衣室的门开着呢啊。”罗浩微笑,搓手,“本来想给你打电话的,见门开着就换衣服自己进来呗。”

“怎么,方主任你杀人了?”罗浩一边调侃,一边打开远程手术的机器。

“上次调试后我做了几次手术训练,3次。”方晓连忙补充。

血管科王主任沉默的看着罗浩。

他隐隐觉得自己错了。

罗浩身上带着的那股子气场越来越强,上次他来的时候,身上隐隐散发出乳白色的光芒,这回那种光更盛,王主任感觉自己眼睛被晃得睁不开。

“袁主任,我到了。”罗浩连接视频,“不好意思啊,第一次远程手术,这面还是有人看着点好一些。”

“没事,患者的片子我看了,手术不难。”袁小利说道,“那我开始了?”

“等我换衣服进去的。”罗浩把手机留下,去刷手、披铅衣上手术。

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么!

血管科王主任心里腹诽了一句。

哪怕他知道罗浩是因为第一次远程手术,很狗的自己肉身赶来,就为了避免出现网络延迟等等问题。如果有事儿,他那面直接就上了。

但血管科王主任依旧心里腹诽。

只是腹诽的念头越来越弱,最后几近于消失。

他没发觉自己不敢的情绪已经浓郁到了极点,以至于连腹诽都很快消散。

这么狗的人血管科王主任见过,但一般来讲都是临床的小医生。但凡水平稍微高一点的,在人前怎么都得表现的强一些,不能让人小看。

这也是俗称的面子。

可罗教授却根本不考虑这么多,外面路面还有积雪,他就水灵灵的三个多小时开车赶过来,只为了做个替补。

这特么也太过分了。

就在血管科王主任胡思乱想的时候,气密铅门关闭,手术开始。

“罗教授,ping值22。”方晓按下对讲器汇报。

“行,挺好。”罗浩披甲,站在手术室里,眼睛死死的盯着对面的屏幕看。

他做的穿刺,置动脉鞘这类工作。看着机械臂有条不紊的在移动,隐隐能听到沙沙声,罗浩嘴角上扬,弧度越来越明显。

这就是无人医院的雏形。

手术不是非要人来操作的。

培养一名医生要多久?不说自己,光是袁小利这种,至少10年,还要无数的手术来喂。

手术失败的后果都谁在承担?

哪怕培养出来,也是当牛做马,每天睡在导管室。

要是机器呢?

术前有片子,ai分析,决策,手术,冷静、冷漠、冷酷,不存在人类的疲倦与水平波动,能像开了【冷静狂暴】与【心流】一样,一直无双,保持顶级手术水准。

而眼前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总会成的,罗浩心里想到。

延迟很低,20毫秒左右,和玩游戏的时候差不多。

至于担心网络问题,罗浩倒是觉得没事儿。

柴老板说过一件往事——当年医院批量进呼吸机的时候,就有人质疑过,要是停电了怎么办。

停电?

现在医院里敢停电?!

备用电源以及特殊保障等等都已经悄无声息的进了骨子里。

罗浩自从上大学到现在,接触临床也十年了,这段时间里他一次停电都没遇到过。

所以网络延迟在罗浩看来不算什么大事儿,总归能克服。

甚至以后还要有教练机模式的远程操作系统,一人做手术,有老师在盯着看,还有其他学生也在模拟操作。

这都是可行的。

身在省城的袁小利操作着导丝进行超选,几个难点一蹴而就,延迟约等于没有。

虽然是远程操作,但却像是站在罗浩面前一样。

微导管进入,开始造影。

判断出血点,袁小利开始栓塞,封堵被骨茬刺破的血管。

一根、两根、三根……

一个小时零二十分钟,五根血管都被堵上。

而此时患者的血压也回升到120毫米汞柱。

罗浩微笑,转身要离开,但马上回来。

这里不是家里,没有机器人按压止血。

罗浩又一次戴上手套,等手术做完后做一些收尾工作。

袁小利肯定不做类似的活,机械臂也缺失一些功能。毕竟最开始的穿刺属于穿刺技术,和导管技术走的是两条技术路线。

要单独做另外一套的话,还要耽误一段时间,而且在医大一院里手术,罗浩的要求只是不穿铅衣。

远程操作,当地医生可以完成前置步骤,这都不是什么太高的要求。

罗浩没有好高骛远。

都想一步到位,可也得有那个条件不是。

机械臂抽出导丝、导管,罗浩开始完成接下来的步骤。

气密铅门打开,血管科王主任把方晓撞到一边,一溜小跑进来。

“罗教授,我来我来。”

“王主任,是吧。”罗浩微笑。

“是,您叫我小王就行。”血管科王主任戴手套,准备按压,“您还要看手术过程,还要和医大一院交流,有的忙,这点小事交给我。”

罗浩刚听见这位好像在跟方晓吵架来着,没想到跪的倒是快。

“那麻烦了。”罗浩转身下台。

本来这活都是机器人干,罗浩也不在意。

方晓看得目瞪口呆,血管科王主任就这么不矜持一下么?直接去按压止血?

“方主任,感觉怎么样?”罗浩问道。

“不错,延迟一直都很低。说实话罗教授,我觉得远程手术不太靠谱,但那都是之前觉得的。”

“还好吧,不算不靠谱。”

“是是是,有这个例子,我这面就好和患者交流了。”

罗浩微笑。

“我以为您肯定要先在东莲矿总铺开。”

“那面啊,最近机器的管球坏了,正在维修。欠了厂家一定的经费,所以一直拖着,和远程手术没关系。”罗浩解释了一句。

方晓大汗。

罗浩来到操作台前,找到刚刚的手术录像。

他把手术速度提升到5倍速,全程看了一遍,表示满意。

这基本上相当于袁小利亲自来做手术,要不是知道远程手术的话,哪怕是罗浩也分不清。

20毫秒左右的延迟对人类来讲约等于没有,几乎是心到、眼到、手到。

“罗教授,这也……”方晓感慨。

虽然和罗浩交流过很多次,但说一万次都不如亲眼看一次。

方晓被震惊的说不出话。

“没想到,是吧。”罗浩笑道,“华西专家给萨拉的患者做远程手术,已经几乎变成日常了。”

“萨拉那面你也知道,高原,上去脑子晕乎乎的,能不能动手都是两回事。就算勉强做,谁都不敢保证手术不出事。乏氧状态下术者的水平能发挥一半就不错了。”

“没想到,最先开展的竟然是华西。”方晓感慨。

“华西很强的,而且那面还有其他责任。”

“责任?”

“华西医学院当年有藏班,这都多少年了……”罗浩也没说得太仔细,有些事儿他也是听潘老师那一辈老华西人讲的。

什么汉族学生和藏班的学生打架之类的。

但就这么一代一代学下去,渐渐的那面也接受了川渝地区的风俗习惯,甚至为了克服高原反应,又能提升那面的医疗质量,远程手术也率先开展。

“其实咱们这面必要性不是特别大。”

“别啊罗教授,特别大!”方晓连忙打住罗浩的话头,“以后我这面的手术,就拜托罗教授了。”

b31fa.icu。b31fa.icu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