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 > 第204章 帝心蓝图,基建狂魔

献俘太庙的余温尚未散尽,万寿节召令引发的暗流仍在涌动,清漓却并未给朝臣太多揣测和准备的时间。

在一次例行的御前会议上,她抛出了一个足以让整个朝堂炸开锅的宏大计划。

没有过多的铺垫,清漓直接让内侍在勤政殿中央挂起了一幅巨大的、新绘制的大齐疆域图。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张地图上用朱笔画满了纵横交错的线条,并标注了三个醒目的圈。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陛下意欲何为。

清漓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在场的内阁阁老、六部尚书以及几位勋贵代表,声音清晰而坚定:

“诸位爱卿,北狄之患虽暂平,然国之大计,非一时之胜可定。痛定思痛,朕以为,我大齐欲要真正安如磐石,富庶强盛,非固步自封可成,需有破旧立新之魄力!今日,朕便与诸卿,议一议这强国之基——三大战略!”

她拿起一支朱笔,指向地图上那些纵横的线条:

“其一,路网计划!”朱笔沿着线条滑动,“朕欲举全国之力,修建以京师为中心的‘九纵九横’主干官道!以新式水泥铺就,务求宽阔、平坦、坚固,雨雪无阻!这些道路,将连接所有省府、边防重镇、重要矿场及漕运节点!口号便是——欲富国强兵,先修桥铺路!”

她顿了顿,让众人消化这惊人的信息,随即朱笔点向地图上几个重要的枢纽城市:

“其二,信息计划!京师至各省府,各省府之间,乃至重要县城,都要铺设电报线路!实现军情政令,朝发夕至,瞬息可通!此举,关乎政令畅通,关乎边疆安定,关乎朕与诸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当然朝臣心里都清楚这个是加强版,皆因之前部分重要州府之间已经铺设了电报线路。

最后,她的朱笔重重地点在了地图上的三个区域:京郊、天津港、以及苏杭一带。

“其三,工业计划!朕决议设立‘皇业司’,专司督办。于京郊设立工业区,重点发展军工、精密机械、水泥、玻璃等;于天津港设立工业区,依托港口,重点发展造船、海外贸易、及相关产业;于江南苏杭等地,利用其原有基础,重点发展纺织、日化(香皂、护肤品等)、及农产品加工!朕要的,是集中力量,形成规模,让我大齐的物产,不仅自足,更要能远销海外!”

清漓的话音落下,整个勤政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几乎所有大臣都被这庞大、激进、甚至有些“异想天开”的计划震得头晕目眩。

短暂的寂静后,便是如同火山爆发般的反对声浪!尤其是以几位年老持重的御史和礼部、工部的保守派官员为首。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御史颤巍巍地出列,几乎是痛心疾首,“修路、铺线、建工坊……这……这得耗费多少银钱?动用多少民力?如今大战方息,国库空虚,百姓亟待休养生息,如此大兴土木,实乃劳民伤财,恐伤国本啊陛下!”

“是啊,陛下!”另一位工部侍郎接口道,“且不说耗费,这‘皇业司’督办工坊,与民争利,岂是圣天子所为?工匠商户,自有其经营之道,朝廷插手,恐扰乱了市场,反为不美!”

“电报之线,架设于野,风吹雨淋,维护不易,且……且真有如此神效?臣等心存疑虑啊!”

“水泥官道,闻所未闻,是否坚固耐用,尚需验证,如此大规模推行,是否太过冒险?”

反对的理由层出不穷,核心无非两点:没钱、没必要,甚至隐含着一层对新生事物的不信任和抵触。

面对汹涌的质疑,清漓并未动怒,她早就料到会如此。她只是平静地听着,直到反对的声音稍微平息,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劳民伤财?与民争利?”她重复着这两个词,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反对的大臣,“诸位爱卿可还记得,不久之前,北狄铁蹄兵临城下,京师险些不保?那时,可有人跟北狄王子讲‘休养生息’?可有人跟他说‘与民争利’?”

她向前一步,语气陡然加重:“今日,朕之所以提出这三大战略,就是为了让我大齐,从此不再受制于人,不再有被人打到家门口之危!”

“路网不通,援军如何速至?物资如何转运?政令如何通达乡野?信息不畅,边疆有变,我等如同聋瞽,如何应对?工业不兴,军队装备何来?国库税收何来?百姓富足何来?”

她环视众人,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今日我们投入的每一两银子,耗费的每一分心力,都是为了明日,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必再提心吊胆,不必再面对今日我等曾面对之险境! 这,不是劳民伤财,这是未雨绸缪,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清漓的这番话,带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长远眼光,让一些原本只是跟风反对的官员陷入了沉思。是啊,刚刚经历的切肤之痛,难道这么快就忘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请大家收藏:()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道理归道理,现实归现实。户部尚书,一位头发已然稀疏、面容愁苦的老臣,此刻更是急得直搓手,额头上仅剩的几根头发仿佛都在哀嚎。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带着哭腔道:

“陛下!陛下明鉴啊!老臣……老臣深知陛下宏图大志,然……然国库……国库实在是……空空如也啊!去年赈灾,今年战事,各处开销巨大,寅吃卯粮尚不足以形容!您这三大战略,每一项都是吞金的巨兽,这……这初步估算,启动资金至少需白银千万两以上!国库……国库如今连百万两都难以凑齐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臣……老臣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他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那岌岌可危的头顶,感觉那几根宝贝头发又要离他而去了。

看着户部尚书那副快要薅光头发的模样,清漓心中有些好笑,又有些无奈。

她知道这位老尚书并非故意刁难,国库空虚是实情,若非如此,太上皇当年也不会那么急切地想从江南盐课下手,最终引发了那么多风波。

殿内再次安静下来,反对派们脸上露出了“看吧,没钱说什么都是空谈”的神色。资金,成了横亘在宏伟蓝图前最现实、最巨大的一道鸿沟。

然而,就在这僵持不下、户部尚书感觉自己的官帽都要因为“无能”而被摘掉的时候,黎川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殿外,对着清漓微微颔首。

清漓心中一定,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焦急的户部尚书,开口道:“爱卿且先平身。资金之事,朕自有计较。”

她转向众人,语气恢复了之前的从容:“至于诸位所虑之耗费,朕亦有所考量。所有工程,无论修路、铺线、建厂,皆不沿用旧例。朕决定,全部采取公开招标之模式!”

“招标?”众臣疑惑,这是个新词。

“所谓招标,便是由朝廷公布工程标准、要求和预算上限,允民间有实力的商号、匠作团体,乃至各地官府推荐的队伍,公开参与竞争,提交各自的方案和报价。朝廷则择优而取,选择报价合理、方案稳妥、信誉良好者承建。”

清漓详细解释道:“此举,一可避免官僚层层转包、中饱私囊;二可引入竞争,促使承建方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三可让民间资本参与国计民生,激发活力。并非所有费用都需国库一时承担,许多项目可分段、分期进行。”

户部尚书原本灰败的脸色,在听到“降低成本”、“分段分期”这几个词时,瞬间活泛了起来!

他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如果真能通过这种方式大幅降低工程成本,并且不用一次性投入巨款,那……那似乎……也不是完全不能操作?

就在户部尚书心思活络,准备再仔细问问这“招标”的具体细节时,清漓仿佛不经意地补充了一句:

“至于启动资金……爱卿不必过于忧心,朕已筹措了一笔款项,不日便可入库,足以支撑前期各项开支。”

“陛……陛下已筹措了?”户部尚书猛地抬头,眼睛瞪得溜圆。其他大臣也纷纷侧目,心中惊疑不定:陛下从哪里变出这么大一笔钱?内帑?内帑经过之前整顿,虽然宽裕了些,但绝无可能支撑如此庞大的计划!

清漓没有解释资金来源,只是高深莫测地笑了笑。

而就在这次御前会议结束后不久,几艘看似普通的远洋海船,在黎川和他麾下精锐的严密护卫下,悄无声息地驶入了天津港,并迅速与早已等候在此的内务府和户部联合工作组完成了交接。

一箱箱沉重无比、贴着特殊封条的箱子被秘密运往京城,直接存入了一座由羽林卫最核心力量看守的、新设立的皇家银库。

当户部尚书被清漓秘密传召,进入这座银库,亲眼看到那堆积如山、闪烁着诱人金属光泽的银锭时,他整个人都僵住了,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颤抖着拿起一块银锭,上面还带着海外特有的海腥气,以及一个陌生的印记。

“这……这……”老尚书激动得语无伦次。

“这是朕的‘私房钱’。”清漓半开玩笑地说,“爱卿现在可以放心地去筹划招标事宜了吧?记住,此事,绝密。”

“放心!老臣放心!陛下放心!”户部尚书抱着那块银锭,如同抱着失散多年的亲孙子,激动得老泪纵横,仅剩的几根头发都仿佛焕发了生机!

有了这笔天文数字的启动资金,再加上那个听起来能省下大笔银子的“招标”之法,他瞬间从最坚定的反对者(因为没钱),变成了最狂热的支持者!

什么劳民伤财?什么与民争利?在实打实的白银和能看得见的巨大利益(降低成本和未来税收)面前,那些反对的声音,忽然就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了。

女帝的疯狂基建计划,凭借着海外输入的巨额白银和创新的招标制度,终于冲破了朝堂争议的阻碍,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而一场席卷全国的变革风暴,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喜欢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请大家收藏:()摆烂嫡女,被迫点满基建技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