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奥特:赛罗家的小丫头 > 第36章 大汉的规划(3)

在许都那庄严肃穆的皇宫内,赛沫岚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大殿之中。

她神色认真,继续阐述着自己的见解:“第四条,建议陛下开科举制,废除察举制。”

“这察举制,实乃一条可能导致亡国灭种的政策。”

“此话何意?”刘协端坐在皇位之上,面容沉稳,不慌不忙地问道。

他目光专注地看着赛沫岚,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一观点的好奇与重视。

赛沫岚微微欠身,有条不紊地解释道:“察举制,乃是地方长官在其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

“经过试用考核后再任命官职。”

“然而,这察举制的选人权,实则掌控在地方长官手中。”赛沫岚稍作停顿,环顾了一下四周,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她而后继续说道,“地方长官出于私心,举荐门生故吏、好友亲朋,甚至营私舞弊、朋比结党。”

“如此种种,便成了察举制最大的弊端。可以说,这察举制初衷虽好,但人心难测,在实际施行过程中极易走样。”

刘协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官员选拔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赛沫岚所言的察举制弊端,似乎也确实存在于大汉如今的官场之中。

赛沫岚见状,接着说道:“而科举制,则是让朝廷直接选拔人才,这些人才皆由陛下来管理。”

“如此一来,也能让寒门学子看到希望的曙光。”

“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刘协听着赛沫岚对科举制的解释,眼前一亮,连忙点头说道,“请小岚姑娘继续讲下去。”

赛沫岚得到刘协的鼓励,更加坚定地说道:“科举制可让真正有才能的人为皇帝和朝廷所用。”

“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成为朝廷官员。”

“而且,他们都是天子门生,绝大部分人自然会对皇帝陛下感激涕零,也不会怀有异心。”

“如此,既能为朝廷选拔到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又能加强陛下对官员的掌控,巩固大汉的统治。”

刘协听完赛沫岚的详细阐述,心中对科举制已有了初步的认可。

但他也明白,一项制度的变革,牵扯甚广,必须谨慎行事。

于是,刘协说道:“小岚姑娘,此提议甚好。但科举制若要推行,还需仔细谋划,制定详细的章程。”

“众卿对此有何看法?”

曹操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小岚姑娘所言有理。”

“察举制之弊,如今已显露无疑。”

“科举制若能推行得当,定能为大汉选拔出更多贤能之士!但正如陛下所说,需详细谋划,确保万无一失。”

刘备也点头道:“臣赞同曹丞相所言。”

“科举制关乎国家未来,不可草率行事。”

“应先制定完善的考试内容、选拔标准等细则,方可试行。”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表示支持,认为科举制能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为寒门子弟提供晋升之路。

有的则心存疑虑,担心科举制会引发新的问题,比如考试舞弊等,总之反对的也有但是却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

“接下来的内容,就由小荣来替我说。”

赛沫岚神色从容,缓缓站到一旁。

小荣见状,挺直了腰板,向前迈出一步,清了清嗓子说道:“接下来我想说的是,请陛下废除农税、提高商税。”

他的声音虽然年轻,却透着一股坚定与自信。

“提高商税和商人地位,同时对农民进行国家补贴。”

小荣话还未说完,一位名叫南木的官员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满脸的不以为然,甚至带着些许愤怒。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人乃是贱籍,怎可提高商人地位?你是不是收了商人好处,来替他们讲话?”

南木言辞犀利,直指小荣的动机,一时间,朝堂上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小荣身上。

“这位大哥,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听我慢慢说。”

小荣并不慌乱,他先对着南木微微一笑,而后转头看向刘协,见刘协微微点头示意,便继续有条不紊地说了下去。

“说到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清楚钱是什么?”小荣目光扫视着朝堂众人,试图引起他们的思考。

“上古时代的人都是以物换物,其实现在的情况本质也是一样,只不过是以物换物变成了以钱换物而已。”

“但实际上两者本质并无不同。”小荣稍作停顿,观察着众人的反应,见大家都在认真倾听,便接着说道。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商人其实也做出了很多不可忽视的贡献。”

“就好比同样售卖的粟米,商人运来的多了,那么粟米的价格就会贬值。”

“如果运来的少了,价格就会涨价,所以商人具有平衡市场的作用。”

“为什么在乱世中食物比钱重要呢?”小荣抛出一个问题,不等众人回答,便自顾自地解释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奥特:赛罗家的小丫头请大家收藏:()奥特:赛罗家的小丫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因为食物是实打实能满足人们生存需求的,而钱本质上是虚的……”

“如果朝廷大量铸钱,那么就会造成通货膨胀,毕竟市场上面的产品就那么多,大家都拿着钱去买,必然会导致钱贬值。”

“而商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保持市场经济平衡的关键作用。”

小荣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另外,商人交的税对于他们赚的钱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就拿糜家来说,他们家大业大,可交的那点税算什么呢?”小荣微微皱眉,表情严肃。

“在下的建议是,对于商人,赚得多就应该交得多,而那些小摊小贩,本身获利微薄,就没有必要收那么多税了。”

“如此一来,不出多久,国库便能积攒很多钱。”

小荣说完后,朝堂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众人都在消化他所说的内容,有的微微点头,似乎认同他的观点;有的则眉头紧皱,满脸的疑惑与不解。

刘协坐在皇位上,目光深邃,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税收政策的调整关乎国家的经济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谨慎对待。

这时,另一位官员李进站了出来,他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小荣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废除农税,恐会影响国家根基。”

“农民乃国家之本,若不收农税,国家的财政收入从何而来?”

“再者,提高商人地位,改变自古以来的等级秩序,恐怕会引起社会动荡。”

小荣听后,耐心地回应道:“李大人,废除农税并不意味着国家财政就会匮乏。”

“提高商税,并且合理调整征税标准,从那些获利丰厚的大商人处增加税收,足以弥补废除农税带来的损失。”

“而且,对农民进行国家补贴,能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至于提高商人地位,并非要颠覆等级秩序,而是给予他们应有的认可,让他们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又有官员提出质疑:“可商人重利轻义,若提高他们的地位,恐会导致社会风气更加逐利,道德沦丧。”

小荣连忙解释:“商人重利不假。”

“但只要朝廷加以引导,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商业行为,便可以让商业活动在合理的框架内进行。”

“同时,提高商人地位,也能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人投身商业,促进商业繁荣,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激烈的朝堂辩论中,刘协认真倾听着每一位大臣的观点,心中不断权衡利弊。

小荣的提议确实新颖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涉及到国家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秩序的重大调整,容不得丝毫马虎。

待大臣们的争论稍歇,刘协缓缓开口道:“众卿所言,皆关乎我大汉之兴衰。”

“小荣之提议,虽大胆却也不乏道理~然废除农税、提高商税及商人地位,此乃重大变革,需从长计议。”

小荣的指尖在案几上轻轻点了点,目光扫过殿中屏息凝神的众人,喉间滚出一声轻咳,将方才短暂的沉默打破。

他微微颔首,语气带着几分笃定:“陛下,诸位大人,方才所言不过是铺垫。”

“接下来要说的,才是能解我大汉财政困局的关键——那便是印制属于我们自己的纸币,暂且称之为‘汉币’。”

话音刚落,殿中已有细碎的抽气声响起。

小荣却不慌不忙,继续说道:“这汉币之上,须印我大汉高祖皇帝的画像。”

“高祖斩蛇起义,定鼎天下,是我汉室的根基与荣光,将他的画像印在纸币上,既是对先祖的尊崇,”

“更能让天下人见币如见汉室威仪,从心底里认这份钱。”

小荣顿了顿,指尖在虚空中比划着:“除此之外,还得加上几处旁人仿不来的防伪标记。”

“比如说,用特制的桑皮纸做币材,这种纸纤维细密,寻常人家难以仿制。”

“再在边缘刻上只有工部能掌握的暗纹,对着光才能看出其中的龙凤纹样。”

“最关键的是,每张纸币上都要盖有陛下的玉玺印鉴与户部的专用朱印,二者缺一不可。”

“如此层层设防,方能让奸猾之徒无从下手。”

“诸位大人不妨想想,”

小荣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带着几分循循善诱的意味。

“往日里交易,动辄要车载斗量的铜币,若是涉及金银,更是沉重难携。”

“可这纸币不过薄薄一张,便能抵得上十贯、百贯铜钱,往来商旅揣在怀中便能赶路。”

“市集买卖随手便能交付,岂不是方便百倍?”

这话一出,底下的几位老臣忍不住点了点头。

他们中不少人曾负责过漕运粮草,深知携带大量钱币的苦楚,光是运输途中的损耗与风险,便足以让州县官头疼不已。

小荣却话锋一转,语气凝重起来:“但有一点,必须立下铁律——朝廷要向天下人承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奥特:赛罗家的小丫头请大家收藏:()奥特:赛罗家的小丫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任何时候,百姓与官员都能用手中的汉币,到指定的官署兑换等值的金银铜币。”

小荣目光灼灼地看向刘协,“陛下,这便是纸币的根基!百姓信的不是这张纸,而是朝廷的信誉。”

“若是纸币不能兑换硬通货,那便成了废纸,非但不能利民,反而会动摇民心。”

“就像集市上用布帛换粮食,用盐铁换布匹,”

小荣打了个比方,“纸币说到底也是一物换一物,不过是用它来代替沉甸甸的钱币。”

“所以发行的时候万万不可贪多,若是印得太多,市面上的纸币比货物还多,那钱就不值钱了。”

“百姓手里的币子买不到东西,终究还是要怨朝廷。”

他话锋又一转,抛出了更惊人的构想:“所以,发行纸币的同时,朝廷要设立‘银行’。”

“这银行不是民间的钱庄,而是由陛下直管、户部主理的官办机构。”

“百姓家里有多余的铜币,商人手里有暂时用不上的金银,都可以存到银行里,换成汉币的存单。”

“最要紧的是,”

小荣加重了语气。

“存到银行的钱,朝廷要给利息。”

“比如说,百姓存一贯钱在银行,存满一年便能取回一贯零二十文。”

“这利息虽不多,却能让百姓愿意把钱交出来,而不是埋在自家地窖里闲置。”

这下连曹操都忍不住往前倾了倾身子。

他常年领兵,最清楚军饷周转的难处,若是能把散落在民间的钱财集中起来,岂不是能解燃眉之急?

“这些集中起来的钱……”

小荣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继续说道,“朝廷可以拿出一部分,借给需要周转的商户开作坊、种桑田。”

.也可以用来修缮河道、铺路架桥。”

“等这些投资有了收益,再拿出一小部分当作利息分给存钱的百姓与官员,剩下的便归入国库,填补军需、赈灾救荒。”

“如此一来,百姓得了利息,商户得了本钱,朝廷得了税利,岂不是三方共赢?”

殿中一片寂静,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众人都在盘算着其中的关节,越想越觉得这法子可行,既解了钱币流通的难题,又能盘活天下的财货,简直是一举多得。

可小荣的脸色却突然沉了下来,语气冷得像冰:“但有一条,谁要是敢动银行里的钱,哪怕是一文钱,都必须严惩不贷。”

他目光如刀,扫过阶下的群臣:“银行靠的是朝廷的信誉。”

“若是里头出了蛀虫,贪污挪用百姓的存款,那毁掉的就不是一笔钱,而是天下人对朝廷的信任。”

“所以必须立下铁律!”

“凡贪污银行钱财者,不论官职高低,一律斩立决,抄没家产,连家眷都要贬为庶民,永世不得为官。”

这番话掷地有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狠厉,让殿中原本有些浮躁的气氛瞬间凝固。

谁都明白,这不是危言耸听,若是银行的规矩守不住,前面说的种种好处,终究会变成一场祸国殃民的灾难。

刘协坐在龙椅上,手指紧紧攥着扶手,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登基多年,早已知道了财政拮据的窘迫,小荣的话像是一道光,让他看到了振兴汉室的希望。

而阶下的曹操捻着胡须,目光中带着几分赞许。

他向来主张严刑峻法,对贪污舞弊深恶痛绝,小荣这铁腕手段,正合他的心意。

一旁的刘备则频频点头,他出身草莽,最懂百姓的难处,这银行能让百姓存钱得息,无疑是惠及万民的好事。

其余的大臣们更是交头接耳,脸上满是赞同之色。

有人想到日后商旅往来再不用扛着沉重的钱袋,有人琢磨着自家的积蓄存进银行能得多少利息。

更有人盘算着银行能为地方带来多少便利。

“好!”刘协终于按捺不住,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带着几分激动,“小荣所言,甚合朕意。”

“此事便交由户部与工部同办,务必尽快拿出章程!”

殿中立刻响起一片附和之声,“陛下圣明”的呼声此起彼伏,原本凝重的气氛,瞬间被一股跃跃欲试的热情取代。

谁都没想到,这个看似年轻的小荣,竟能想出如此周密的法子,而这大汉的财政,或许真的能从此刻起,翻开新的一页。

喜欢奥特:赛罗家的小丫头请大家收藏:()奥特:赛罗家的小丫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