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722章 忠孝难两全的杨暄

沉重的紫檀木门发出“轰隆”一声闷响,仿佛巨兽合上了獠牙,将殿外肆虐的风雪、隐约传来的更鼓声以及宫廷深处的一切杂音彻底隔绝。

殿内骤然陷入一种被放大的寂静,唯有精铜兽首香炉中升起的缕缕沉香烟气,在通明的烛火映照下无声盘旋。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元载身上那股混合着野心、算计与一丝不易察觉惶恐的复杂气息,像一层无形的薄纱,笼罩着空旷的大殿。

裴徽立于殿中央,玄色锦袍上暗绣的夔龙纹在烛光下流转着幽深的光泽。

他眉宇间凝着一丝深沉的探究,如同猎鹰在审视猎物留下的痕迹。

元载方才那番看似坦诚实则处处机锋的表演,让他心中疑窦丛生。

尤其是他一想到丁娘竟然被元载轻易弄上床榻,竟还对其情根深种,甚至可能成为其工具……元载此人在这其中的手段、缘由,绝非表面那般简单。

“或许应该把丁娘叫来好好谈一谈了。”裴徽心中念头电转,正欲开口唤人将丁娘叫来。

“殿下。”

一个低沉急促的声音,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击碎了殿内元载留下的余韵与裴徽的思绪。

声音来自殿门阴影处,一名身着玄甲、气息精悍如豹的亲兵,如同鬼魅般趋步上前。

他的脚步轻捷无声,每一步都仿佛精确丈量过,却在距离裴徽五步之遥处骤然停下,单膝点地,动作干净利落,带着军人特有的肃杀。

他刻意压低了本就沙哑的嗓音,喉结滚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仿佛那即将出口的消息本身便带着刺骨的寒意,足以冻结人的骨髓:“启禀殿下,杨暄……已在殿外跪候多时了。”

裴徽的脚步微不可察地一顿。

那一瞬间,他深邃如古井的眼眸中,仿佛有闪电掠过!

那是一种洞悉一切的锐利光芒,如同鹰隼在高空瞬间锁定了地面猎物移动的轨迹,精准而冷酷。

杨暄?他果然来了!

裴徽眸中欣慰的光芒一闪即逝,迅速沉没,归于深潭般的平静,仿佛从未有过波澜。

“叫他去偏殿等候,本王换一件常服。”裴徽面上无喜无怒,淡淡说道。

元载和李暄在裴徽心中的地位和定位完全不同。

……

裴徽步履沉稳地踏上了通往偏殿的幽深回廊。

玄色常服袍袖拂过冰冷的金砖地面,无声无息。

推开沉重的雕花殿门,一股混合着陈旧尘埃与室外凛冽寒意的气流扑面而来。

与正殿温暖如春、灯火辉煌不同,偏殿显得空旷、高阔,甚至有些阴森。

巨大的梁柱支撑着穹顶,在几盏摇曳的宫灯略显昏暗的光线下投下浓重、扭曲的阴影,如同蛰伏的巨兽。

几处巨大的青铜炭盆里,上好的兽金炭烧得正旺,跳跃的橘红色火苗努力驱散着空间的寒冷,却似乎力有未逮。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的混合气味:炭火的微焦、陈年木料的朽味、以及一种挥之不去的、冰冷石料的气息。

更令人窒息的是那无形弥漫的、几乎凝固的凝重气氛,沉重得如同实质,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殿内侍立的内侍与亲卫,皆屏息垂首,如同泥塑木雕。

他们紧贴着冰冷的墙壁或巨大的柱子站立,恨不得将自己缩进阴影里,连呼吸都刻意放得极轻,细若游丝。

偌大的偏殿,唯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爆裂声,在这死寂中显得格外刺耳,如同敲打在紧绷的神经上。

裴徽的目光穿透殿内略显昏暗的光线,精准地落在大殿深处,那冰冷如镜的金砖地面上。

一道身影,如同被时光遗忘、被命运抛弃的石雕,笔直地、僵硬地跪在那里。

正是杨暄。

他卸去了往日统领“煊赫门”、令长安宵小闻风丧胆时的所有精悍与锐气。

身上仅着一件洗得发白、边缘甚至有些磨损的深青色圆领常服,布料普通单薄,在这寒冷空旷的殿宇中,显得格外刺眼和凄凉。

未戴冠冕,长发只用一根最普通的、几乎看不出原色的木簪草草束起,几缕散乱的发丝被汗水或泪水黏在苍白憔悴的脸颊旁,更添落魄。

昔日那张意气风发、眼神锐利如鹰隼的年轻脸庞,此刻深深凹陷下去,眼窝乌黑如同墨染,布满了内心煎熬留下的疲惫痕迹。

他低垂着头颅,额头几乎要死死抵在冰冷刺骨的金砖上,肩膀塌陷着,脊椎弯曲成一个卑微的弧度,仿佛被一座无形的、名为“愧疚”与“绝望”的巨山彻底压垮。

那份深入骨髓的疲惫、如山崩海啸般的负罪感,几乎化为实质的黑色阴霾,沉沉地笼罩在他周身,让他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殿门开启的沉重声响和那沉稳如山的脚步声,如同惊雷在杨暄耳边炸响。

他的身体猛地剧烈一震,如同被无形的鞭子狠狠抽打!

他没有抬头,反而像是受到了莫大的惊吓,将额头更深、更重地抵在冰冷刺骨的金砖上,发出沉闷而清晰的“咚”一声轻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声音不大,却在死寂的大殿中异常清晰,仿佛是他卑微灵魂绝望的叩问,要将自己卑微地楔入这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冰冷地面,寻求一丝不存在的宽恕。

“罪臣杨暄……”他的声音嘶哑干涩到了极点,仿佛喉咙里塞满了滚烫的砂砾,带着内心巨大煎熬碾碎肺腑的痛楚。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伴着血沫和撕裂般的疼痛,极其艰难地挤出来,破碎不堪,“叩见殿下!罪臣……罪该万死!万死难赎其罪!”

声音在空旷高阔的大殿里徒劳地回荡,撞上冰冷的墙壁和梁柱,更添几分凄惶与绝望,最后消散在凝固的空气中,只留下无尽的悲凉和死寂。

裴徽并未立刻叫他起身,甚至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音。

他步履沉稳,如同丈量着无形的阶梯,一步步走向殿中那象征着权力巅峰的主位紫檀御座。

每一步踏在金砖上的声音都清晰可闻,敲打在杨暄的心上,也敲打在每一个旁观者的神经上。

他从容落座,宽大的紫檀座椅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孤峭。

他的目光,如同两柄淬了冰的探针,又似无形的、沉重的枷锁,自上而下,缓慢而细致地、一寸寸地审视着跪伏在地、卑微如尘的杨暄。

那目光冰冷、锐利、带着穿透一切的力量,仿佛能剥开杨暄单薄的衣衫,穿透他的皮肉,直抵那正在痛苦中挣扎、碎裂的灵魂深处,拷问着每一丝隐藏的念头、每一次动摇的瞬间。

殿内的空气仿佛彻底凝固成了坚冰,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时间也仿佛在此刻停滞、拉长。

亲卫和内侍们连眼珠都不敢转动,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炭火的“噼啪”声似乎也被这沉重到极致的压力所压制,变得遥远而模糊。

整个空间里,只剩下杨暄那粗重、压抑、带着濒死般绝望的喘息声,如同破旧风箱在拉扯,在死寂中显得格外清晰和揪心。

这无声的审判,持续了漫长到令人心胆俱裂的一刻钟。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般难熬。

终于,裴徽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甚至算得上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金石、冻结血液、直抵人心的力量,每一个字都如同冰冷的铁锤,重重敲打在杨暄紧绷欲断的神经上:“抬起头来。”

杨暄的身体又是一阵无法抑制的剧烈颤抖。

他艰难地、极其缓慢地,如同脖颈灌了沉重的铅块,又似顶着万钧压力,一点一点地抬起了头。

骨骼关节发出细微的“咔哒”声,仿佛生锈的机器在强行运转。

当他终于鼓起残存的最后一丝勇气,迎上裴徽那双深不见底、毫无波澜、如同亘古寒潭般的眼眸时——

轰!

仿佛有惊雷在脑中炸开!

那双曾经充满机敏、野望、甚至在执行煊赫门那些见不得光的任务时闪烁着冷酷光芒的眼睛,此刻布满了蛛网般的猩红血丝,瞳孔因愧疚和痛苦而微微放大,充斥着无法言喻的痛苦,以及一种近乎崩溃的、深渊般的哀伤。

那眼神如此**,如此脆弱,将他内心所有的防线彻底撕碎。

他不敢与裴徽那双仿佛能吞噬灵魂的眼睛对视太久,仅仅一刹那,便如同被无形的烙铁狠狠烫到,仓惶地、狼狈地垂下眼睑,死死盯着自己抠着地砖、血迹斑斑的手指。

滚烫的泪水在猩红的眼眶中疯狂打转,如同决堤的洪水,却被他用尽全身力气、咬破了舌尖般死死忍住,只在浓密颤抖的睫毛上凝成细小的、晶莹的水珠,摇摇欲坠。

“卑职……罪无可赦!”杨暄的声音带着浓重到化不开的哭腔,却又被强行压抑在喉咙深处,化作一种破碎的呜咽,如同受伤野兽的哀鸣。

“马嵬驿……家父……杨国忠得以逃脱,皆因罪臣……因罪臣一念之差,私遣心腹,冒死通风报信!”

“卑职违背殿下严令,泄露机密,致使国贼漏网,遗祸无穷!此乃……不忠不义,背主忘恩之大罪!”

“卑职……万死难辞其咎!恳请殿下……依律严惩!无论千刀万剐,卑职绝无怨言!只求速死!”

他几乎是嘶吼着,将早已在心底翻滚了千百遍、日夜啃噬他灵魂的供词和盘托出,没有任何隐瞒,没有任何狡辩,甚至带着一种近乎自虐式的坦白。

仿佛只有最彻底的认罪和承受世间最严酷的刑罚,才能稍稍缓解他内心那被忠孝撕裂、日夜凌迟的剧痛。

话音未落,他再次重重叩首,额头与金砖碰撞,发出令人心悸的沉闷响声,“咚”!光洁的地砖上,赫然留下一点刺目的、带着湿痕的暗红。

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比之前更加沉重,仿佛连空气都变成了粘稠的、冰冷的铅块,灌满了每一个人的胸腔。

裴徽的目光依旧深沉如渊,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既无杨暄预料中、甚至隐隐期盼着的雷霆震怒(那或许能给他一个痛快的解脱),也无半分宽慰或怜悯之色(那对他更是奢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只是静静地看着杨暄,如同在审视一件布满裂纹、价值连城却又随时可能彻底粉碎的玉器,评估着其仅存的利用价值。

这份沉静,比任何暴风骤雨般的斥责都更让杨暄感到窒息和绝望,仿佛一只无形的巨手扼住了他的喉咙,将他拖向无光的、冰冷的深海,永世不得翻身。

就在杨暄几乎要被这沉重到极致的寂静彻底压垮,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连呜咽都快要停止,只剩下濒死般的抽气声时——

裴徽终于再次开口。

然而,他问出的问题,却如同天外惊雷,裹挟着令人灵魂冻结的寒意,完全出乎了杨暄和所有旁听者的预料:“杨暄,”

裴徽的声音平稳依旧,听不出丝毫喜怒,目光却锐利如刀锋,穿透杨暄混乱的灵魂,直指其核心,“你可知,你罪在何处?”

杨暄猛地一愣,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耳朵里嗡嗡作响。

他下意识地、茫然地重复着方才那用血泪喊出的供词:“卑职……私通家父,泄露军机,背主……”

声音干涩,充满了不解。

“不。”裴徽干脆利落地打断他,轻轻摇头,那动作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如同判决般的否定力量。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离开了宽大椅背的支撑,目光如同冰冷的解剖刀,锁死杨暄混乱的眼睛,声音不高,却带着洞穿人心、直指本质的力量:“你最大的罪过,非在泄密。”

杨暄彻底懵了!

他茫然地睁大了布满血丝的眼睛,瞳孔因极度的困惑而涣散,嘴唇无意识地翕动着,喉咙里却只能发出“嗬嗬”的抽气声,完全无法理解裴徽的逻辑。

泄密背主,放走国贼,导致殿下大计受阻……这还不是最大的罪?

那……那是什么?

巨大的困惑甚至暂时压过了恐惧和绝望,让他僵在原地。

裴徽没有给他思考的时间,仿佛早已看穿他混乱的思绪,抛出了第二个问题,更加直指核心,如同精准的重锤,狠狠击向杨暄最脆弱的软肋,试图撬开他灵魂深处最顽固的坚持:“你既放不下父子之情,甘冒奇险也要救他性命。那本王问你,”

裴徽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近乎残酷的诘问,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你为何不随他一同逃走?”

他略作停顿,目光如鹰隼般攫住杨暄脸上每一丝细微的变化,“本王当时远在潼关之外,鞭长莫及。长安城内,你身为煊赫门主,手握机密,人脉深厚,若真想走,凭借你多年经营,没有人能够将你留下。你为何留下?留在……这等待你的,只有死路的地方?”

轰!

这个问题如同九天惊雷,裹挟着万钧之力,狠狠砸在杨暄的心坎上!

它精准地刺穿了杨暄用“认罪伏法”包裹起来的、试图逃避的内心!

他浑身剧震,仿佛被无形的重拳狠狠击中胸口,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涌起极其复杂、翻江倒海般的神色。

有对父亲无法释怀的负疚;

有对裴徽深入骨髓的敬畏与恐惧(殿下那洞悉一切的目光,煊赫门森严的规矩);

更有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清晰认知的、更深沉、更顽固的东西在眼底剧烈翻腾!

那是他效忠裴徽、融入骨血的归属感?

是对手中权力的本能留恋?

还是对长安这座权力之城难以割舍的羁绊?

亦或是……一种连他自己都鄙夷的、对生的本能渴望?

无数念头在瞬间爆炸开来,让他头痛欲裂!

他张了张嘴,喉咙像是被滚烫的铁块和冰冷的寒冰同时堵住,几次欲言又止,脸憋得通红。

最终,那嘶哑干裂的喉咙里,耗尽了他残存的所有力气,才艰难地挤出破碎的、仿佛用灵魂呐喊的句子。

“因为……因为卑职……卑职的根……在长安!在殿下这里!”

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撕裂,“卑职……认殿下为主公!虽……虽有不孝之举,却从未想过背主而去!”

“卑职……无颜面对父亲,更……更无颜面对殿下!唯……唯有以死谢罪!以死明志!”

这番话,带着血泪的控诉和一种近乎绝望的、扭曲的忠诚。

吼完,他如同被抽走了所有骨头,再次重重叩首,身体剧烈地颤抖着,压抑已久的、巨大的情感洪流终于冲破喉咙的封锁,化作低沉的、野兽受伤般撕心裂肺的悲鸣,回荡在空旷冰冷的大殿里,久久不散。

裴徽静静地看着他崩溃痛哭的模样,深邃的眼眸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那情绪转瞬即逝,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或许是看到那扭曲忠诚背后的一丝可利用的坚韧?

或许是洞悉了人性在忠孝夹缝中被碾碎的悲哀?

又或许,仅仅是对一颗尚有价值的棋子的重新评估?

无人知晓。

片刻的死寂后,当杨暄的痛哭声渐弱,只剩下断断续续、如同破旧风箱般的粗重抽泣时,裴徽抛出了第三个,也是最关键、最致命、直指人性深渊、考验忠诚极限的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的声音陡然转冷,如同西伯利亚席卷而来的极地寒流,瞬间冻结了殿内每一丝温度,也冻结了杨暄那颗刚刚经历崩溃、尚未平复的心:“那么,杨暄,”

裴徽的声音如同淬了万年玄冰的刀锋,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带着不容抗拒的意志,狠狠钉入杨暄的灵魂深处:“若本王现在给你一个机会——命你亲率一队煊赫门杀手精锐,入蜀,找到杨国忠。”

他刻意停顿,让“亲率”、“杀手精锐”、“入蜀”、“找到杨国忠”这几个冰冷的词,如同带毒的冰锥,一根根刺入杨暄的脑海,留下清晰而残酷的烙印。

“若他安分守己,苟全性命于山野,隐姓埋名了此残生,”裴徽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探照灯,死死锁住杨暄脸上每一丝细微的肌肉抽搐、眼神波动,“本王便饶他不死,允他自生自灭;”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铁交鸣般的杀伐之气,如同战场上的号角,震得殿内烛火都为之一晃:“若他胆敢与李玢合流,妄图拥立伪朝,分裂我大唐山河……”

最后一句,如同九幽寒冰,带着终结一切的冷酷:“便由你——杨暄!亲手斩下他的头颅,提来见我!”

“你可愿往?!你可……下得去手?!!”

裴徽能够理解杨暄所为,但不代表他可以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且,从人性来说,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所以,他必须要彻底杜绝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

……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