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702章 血淋淋的投名状,谁也不敢假手于人

丁娘的身体在元载的触碰下瞬间软了下来,仿佛一捧初春融化的雪,毫无保留地融进他的怀抱。

一声几不可闻的、带着满足与渴望的嘤咛从她喉间溢出,呼吸骤然变得急促而灼热,白皙如玉的脸颊上迅速飞起两抹动人的红霞,如同雪地里绽放的寒梅。

她微微仰起头,主动献上自己饱满的红唇,眼神迷离而充满诱惑,无声地邀请着更深的沉沦。

密室内,肃杀阴冷的阴谋气息,被这突如其来的、汹涌的旖旎情潮以惊人的速度驱散、覆盖。

只剩下烛火暧昧地跳跃,将两人纠缠的身影投射在石壁上,放大成无声的戏剧;

衣料摩擦发出的细微窸窣声,以及彼此灼热的呼吸交织,成了这方小天地里最响亮的乐章。

倘若此刻严武、王准任何一人目睹此景,定会惊骇欲绝,魂飞天外!

他们打死也想不到,自己效忠的主公裴徽麾下倚为肱骨心腹、运筹帷幄的谋主元载,竟然与执掌着不良府实际运作、负责所有见不得光的刺杀、情报、清洗行动的不良将丁娘——早已暗通款曲,情根深种。

甚至缠绵亲昵到如此不分场合、不顾生死的地步!

这简直是灯下黑到了极致,是对裴徽掌控力的巨大嘲讽,更是足以颠覆整个计划根基的致命隐患!

不得不承认,元载在俘获女人倾心、令其死心塌地这方面,确实有着近乎妖孽般的天赋。

他那张融合了文人儒雅与政客深沉的面孔,配合着时而如春风化雨般的温柔体贴,时而又如磐石般坚定可靠的气质,再加上他深谙人心,总能精准地把握住特定女子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渴望与脆弱,或示弱以激发母性怜惜,或强势以满足慕强之心。

他的手段,犹如最高明的琴师,总能拨动对方心弦上最敏感的音符。

他的正妻王韫秀,便是最典型的、也是代价最昂贵的“杰作”。

这位元夫人出身何等煊赫尊贵?

祖父王海宾,官至丰安军使,乃是开元年间战功赫赫的边关骁将,血洒疆场,英名远播;父亲王忠嗣,更是盛唐一代军神般的存在,曾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手握帝国最精锐的边军,威震异域,功勋彪炳史册!

其威望之隆,权势之盛,在开元天宝年间,几无出其右者!

在这样将门虎女、顶级勋贵的环境中长大,王韫秀自幼便性情刚烈如火,心气高傲如云,寻常男子根本入不了她的法眼。

王忠嗣一生戎马,阅人无数,对元载这个寒门士子的品性早已洞若观火。

他深知此子心机深沉如海,野心勃勃难测,绝非女儿可以托付终身的良配,因此对这门亲事始终心存不喜,甚至可以说是强烈反对。

然而,王韫秀却如同中了元载的魔咒,对他一往情深,痴心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

她不顾整个王氏家族,尤其是父亲王忠嗣那如山般沉重的反对,甚至不惜以死相逼,铁了心要嫁给当时还只是个穷困潦倒、前途渺茫的书生元载。

她的倔强,如同最坚硬的磐石,撞碎了家族的门第之见。

婚后,王韫秀更是倾尽王家累世积攒的人脉与泼天的资源,不遗余力地为丈夫铺路搭桥,力捧他上位。

从打通吏部关节到引荐朝中重臣,从提供巨额金银打点到利用王家军中旧部的影响力,她几乎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

可以说,元载早期能在长安官场这个龙潭虎穴中艰难立足,并一步步爬升,王韫秀这位贤内助(或者说,强大的外力助推)功不可没。

然而,寒门出身又蹭蹬多年的元载,在王家这样的顶级门阀眼中,终究是难以真正融入的“客”。

时间一久,来自王家族人的轻视、嘲讽便如影随形,如同细密的针,不断刺穿着元载敏感的自尊。

尤其是王韫秀那位同样心高气傲、言辞刻薄的表妹,每逢家族聚会,言语间更是夹枪带棒,极尽奚落挖苦之能事。

“哟,这不是我们王家‘请’回来的姑爷吗?今日又得了哪位大人的‘青眼’啊?”

“元郎君这身新袍子,料子倒是不错,怕不是又托了哪位舅兄的门路,从内库‘匀’出来的吧?可要当心,莫要逾制了才好。”

“听闻妹夫近日又作了几首新诗?不知可否让我等见识见识?不过想来也是些‘怀才不遇’、‘世路艰难’的老调重弹吧?”

这些话语,如同淬毒的匕首,一次次扎在元载心头。

他心比天高,哪里受得了这等闲气?

自尊心被反复践踏之下,愤懑与屈辱如同毒蛇噬咬,终于在某个压抑的夜晚彻底爆发。

他提笔写下一首《别妻王韫秀》,诗中既有“年来谁不厌龙钟,虽在侯门似不容”的怨怼,也有“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的自怜,更隐含了“不如归去”,意欲离开王家,独自前往长安求取功名,实则也是想摆脱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巨大屈辱。*

王韫秀对元载的爱,早已超越了世俗的门第之见,深入骨髓,近乎盲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看到丈夫这首近乎“诀别”的诗,她非但没有同意这形同“休妻”的请求,反而被激起了将门虎女的刚烈与决绝——她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她要跟着丈夫一起走!天涯海角,同生共死!

离家出走前,这位身份尊贵的国公之女,同样赋诗一首《同夫游秦》,掷地有声地表明心迹:“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字字句句,皆是愿与夫君同甘共苦、生死不离的铮铮誓言,是对世俗眼光最激烈的反抗,也是对元载最深沉的告白。

这份不顾一切的深情与决绝,在当时的顶级权贵圈中,堪称惊世骇俗的异类,也让她彻底与家族站在了对立面。

如今,再看丁娘这般情态——甘愿冒着暴露身份、失去权柄、甚至可能被裴徽雷霆震怒下碾为齑粉的巨大风险,在如此紧张肃杀、一触即发的环境里与元载缠绵亲昵,眼中那份不顾一切的炽热迷恋与甘愿献祭般的顺从。

——不难让人心惊地怀疑,这位在不良府内以冷酷无情、手段狠辣着称的“血罗刹”,这位曾经在李林甫麾下绣衣使中也以心机深沉闻名的前女使,正在成为第二个王韫秀!

为了元载,她似乎同样可以抛却所有理智,燃烧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与权柄。

两人一番耳鬓厮磨,温存缱绻,时间在**的火焰中似乎失去了意义。

密室内弥漫着**特有的甜腻气息,与血腥阴谋的底色奇异而危险地交织在一起。

良久,元载才将脸色酡红如醉、眼波流转似春水、气息仍未完全平复的丁娘,以一种绝对占有的姿态,紧紧箍在自己怀中。

他低下头,在她微微汗湿、散发着幽香的鬓角轻轻印下一吻,声音低沉而温柔,如同情人的呢喃,却又在那温柔的表层下,透着一丝冰凌般的冷静与审视:“丁娘,”

他修长的手指轻缓地梳理着她有些散落的发丝,动作充满怜惜,眼神却锐利如刀,“方才…你看我的眼神,与你看王准、裴徽,甚至看严武时,终究还是不同。那情意…太浓,太烈,如同沸油,藏也藏不住。”

他的指尖划过她的耳廓,带来一阵细微的颤栗。“那三个小子或许年轻懵懂,未曾察觉异样。

但若是换成严武那等心思缜密如发、洞察秋毫的老狐狸在场,或是王维那般灵台清明、观人于微的智者旁观,恐怕一眼便能洞穿你我之间……非同寻常的牵连。

一丝破绽,在这等关头,便是万劫不复。”

丁娘依偎在他怀里,闻言幽幽地叹了口气。

那叹息里带着**满足后的慵懒与餍足,也有一丝被点破心思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幽怨。

她像一只被主人抚摸的猫儿,微微蹭了蹭他的胸膛。

“妾身知道了……”她抬起水光潋滟的眸子,深深地望着他,仿佛要将他的面容刻进灵魂深处,手指无意识地在他胸前坚硬的肌肉上画着圈,带着无限眷恋。

“是妾身情难自禁……看到元郎,这颗心便不由己了。只想……只想靠近些,再靠近些。”她的话语带着一丝委屈,更像是在诉说一种无法抗拒的本能。

她顿了顿,坐直了些身体,属于不良将和曾经李林甫麾下顶尖绣衣女使的冷厉与自制力,如同潮水般重新覆盖了脸上的媚色。

她开始利落地整理身上几乎被元载剥落殆尽的墨色劲装,动作带着几分情热未退的不舍,却又透着一股令人心寒的、属于黑暗使者的精准与效率。

她将散开的紧束衣襟重新一丝不苟地系好,遮住那片令人血脉贲张的雪腻春光,语气也变得如同汇报公务般清晰冷静:“元郎放心,妾身以后会谨慎一些的。有外人在场时……”

她眼神一凛,闪过一丝刀锋般的决绝,“妾身绝不会再看你一眼。不良将丁娘,眼中只有目标与任务。”

元载看着她整理衣衫的动作,眼神深邃如古井。

他当然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和丁娘这段隐秘至极的关系,绝不能让裴徽知晓半分!

在元载看来,裴徽此人,虽素有大气恢弘、用人不疑之名,权谋手腕更是当世一流,堪称枭雄帝王之姿。

但再大度的人,也绝难容忍自己最信任的心腹谋士与自己最倚重、掌握着最致命黑暗力量的不良帅搅在一起!

这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私情,而是触及了权力核心最敏感、最致命的神经!这是对主公权威的潜在挑衅,是对权力平衡的致命破坏!

一旦东窗事发,裴徽或许会念在旧日情分或元载不可或缺的智谋上,选择一种看似“体面”的“成全”——将丁娘“赐”给元载。

但这“恩赐”背后,必然是丁娘立刻被剥夺执掌不良府的大权!

她会被调离核心,甚至可能被“荣养”起来,成为一个空有虚名的“元夫人”。

失去了这把隐藏在暗处、锋利无比、指哪打哪的“刀”,丁娘对元载的价值,将大打折扣,甚至十去其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倾城的美貌?在权力场中不过是点缀的花瓶;

她高强的武功?失去了不良将的权柄,也不过是一介武夫。

而对于元载这样的人来说,他对丁娘的“喜欢”,绝不仅仅在于她本身那融合了冷艳与野性、足以让任何男人心动的绝色姿容;

也不仅仅在于她那身足以跻身一流高手之列、关键时刻能护他周全的卓绝武功——那只是锦上添花;

更在于她那掌控着长安城最庞大、最隐秘、最令人闻风丧胆的情报网络与暗杀机构——不良府的滔天权势!

这份能轻易决定无数人生死、洞悉无数隐秘的权力,才是元载真正渴望、真正需要紧紧握在手中的东西!

丁娘,是他通往权力巅峰不可或缺的阶梯和最致命的武器。

**固然令人沉醉,但与那至高无上、生杀予夺的权柄相比,孰轻孰重,元载心中那杆冰冷的天平,从来都清晰无比,从未有过丝毫偏移。

铜漏的滴水声,依旧在空旷的密室里固执地回响。

“嗒……嗒……嗒……”

一声声,冰冷而精准,敲打在令人窒息的寂静里,也仿佛敲打在两人各怀心思的心弦上。

情热的余温迅速褪去,密谋的寒意重新占据了上风。

舆图上朱红的标记,在摇曳的烛光下,如同无数只从地狱深渊睁开的窥视之眼,冰冷地、嘲弄地注视着这对在阴谋与**交织的漩涡中沉浮的男女。

他们刚刚还在彼此身上寻求慰藉与热度,此刻却已将心神重新投注到那即将展开的血色棋局之上。

“丁娘!”元载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低沉中带着一种金属摩擦般的沙哑,如同钝刀刮过骨面,充满了对毁灭景象的想象与冷酷的期待。

他不再看丁娘,目光重新落回那幅血色舆图:“你说,天亮之后,当第一缕阳光刺破这长安城的阴霾时……这座千年帝都,会是何等光景?”

他的问题近乎呓语,却又饱含着一种掌控者俯瞰棋局即将收官的残酷兴奋。

丁娘依旧端坐如松,墨色的身影仿佛与身下冰冷的石椅融为了一体,重新变回了那个令长安地下世界闻风丧胆的“血罗刹”。

她并未直接回答元载那充满血腥诗意的问题,而是伸出修长、骨节分明、带着常年握刀磨砺出薄茧的手指,精准而稳定地点在了舆图西北角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标记着一个“平安老栈”的朱点。

她的指尖在朱点上轻轻一叩。

“元郎,”她的声音毫无波澜,如同在陈述一件最寻常不过的公事,冷静得没有一丝温度,“城南‘平安老栈’内,目标藏匿处,有两条密道。一条通向平康坊后街的废弃染坊,已被我的人提前用千斤巨石彻底堵死,绝无疏通可能。另一条……”

她的指尖沿着一条无形的线,滑向西市方向,“直通西市‘金玉阁’地窖。这条密道,乃前朝秘修,入口极为隐蔽,李屿帮主及其手下,尚不知情。”

她抬起眼,目光清冷如霜,直视元载,“需要额外安排人手,在西市出口伏击吗?确保万无一失。”

元载猛地转过身,眼中那点复杂而虚幻的情绪瞬间被冰冷的、如同精钢般的算计取代,嘴角勾起一丝近乎残忍的快意弧度:“不,不必。丁娘,你做得很好。”

他踱步到桌边,俯身盯着那个“平安老栈”的标记,眼神如同盯住陷阱中猎物的毒蛇。“留一条生路……不,留一个‘希望’给他们,”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才能让猎物在自以为绝处逢生的狂喜和紧随其后的绝望中,跑得更快,暴露得更彻底!惊慌失措的兔子,才会慌不择路地撞进下一个捕兽夹。李屿和他那些在西市‘守株待兔’的蠢货们,正好派上用场,替我们完成这最后一击。”

他直起身,双手撑在石桌边缘,眼神锐利如电地看向丁娘,下达了最后的、不容置疑的指令:“确保我们散布在各个目标节点周围的‘眼睛’全部到位,盯紧每一个目标,尤其是那些族老和核心子弟!”

“我要知道每一刻的进展,每一个目标的最终结局——是束手就擒,还是负隅顽抗被当场格杀!我要最准确、最及时的回禀,如同这漏刻般精准无误!清洗的巨轮已经启动,不容一丝一毫的偏差!”

“是!我明白了。”丁娘的回答简洁、有力、斩钉截铁。

她微微颔首,眼神中除了对元载命令的无条件服从,更掠过一丝对其谋算精准、冷酷高效的由衷佩服。

不良将的思维已经完全接管了身体,方才的柔情女子仿佛只是一个短暂的幻影。

与此同时,在长安城不同的角落,在不同的朱砂标记点,血腥的序曲已然以最冷酷的方式奏响。

不良府的黑色魅影,如同从地狱涌出的潮水,无声地渗透、包围、破门……惊叫、怒喝、兵刃碰撞的刺耳锐响、以及利刃割裂血肉的沉闷噗嗤声……

开始零星地、继而密集地在长安城寂静的街巷深处、深宅大院之内响起,预示着那场由密室策划、席卷全城的血腥暗夜,正无情地降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烛火,在密室内不安地跳跃着,将元载和丁娘的身影投射在布满朱砂标记的舆图上,扭曲晃动,如同两尊在血色地狱图景上起舞的魔神。

长安城的命运,无数人的生死,在这一刻,被紧紧攥在这对既亲密无间又各怀心思的男女手中。

……

……

东市,延寿坊,崔氏绸缎庄后巷。

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仿佛能吞噬一切光明。

长安城白日里车水马龙的喧嚣早已被一种压抑的死寂取代,唯有远处城墙方向隐隐传来的喊杀声、沉闷的鼓点以及城中零星爆发的混乱——那是叛军火箭点燃屋舍的噼啪声、百姓惊恐的哭喊——构成一曲令人心悸的末日悲歌。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石硫磺味、若有似无的血腥气,以及木头焚烧后特有的焦糊气息,这些味道交织在一起,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胸口。

杨暄紧贴着冰冷的青砖高墙,阴影将他完全吞没。

他身上那件白日里彰显身份的华美锦袍早已褪下,换成了一身吸光的深灰色夜行衣,布料紧贴着他精悍的身躯,勾勒出蓄势待发的线条。

然而,这身便利的行头却无法驱散他心头的沉重。

他身后,是两百名煊赫门最精锐的杀手,他们如同融入黑暗的幽灵,呼吸几不可闻,只有偶尔转动的眼珠在微光下反射出狼一般的幽冷光芒,透出择人而噬的凶戾。

更远处,另有五十人一组的杀手小队,早已如同毒蛇般悄无声息地游入长安各坊的阴影之中——就在刚才,他已一口气派出了三十多支这样的队伍。

煊赫门如今势力滔天,人手充裕,他本不必亲临险地,只需坐镇后方发号施令即可。

“权势?”

“呵,到了这一步,不过是悬在头顶的利刃。”

“父亲那张因狂怒而扭曲的脸,裴徽殿下那双深不见底、仿佛能洞察人心一切阴暗的眼眸……像两座无形的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

“今夜,唯有杀戮,才能换取一线生机。”

“天羽门的李屿,朝天阁的王准,想必也抱着同样的心思吧?这血淋淋的投名状,谁也不敢假手于人。”

他冰凉的指尖,正死死扣着一本薄薄的册子。

……

……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