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673章 与贵妃小姨“亲密”接触

车轮碾过崎岖不平、布满碎石和车辙的官道,发出沉闷而单调的“辘辘——辘辘——”声,仿佛大地疲惫的呻吟,每一次颠簸都清晰地传递到车厢内。

深秋的寒意透过厚重的车帘缝隙钻入,带着枯叶和尘土的气息。

这辆由天工之城巧匠精心打造的宽敞马车,内部结构异常坚固,外层包裹着坚韧的皮革,内壁则衬着虽然褪色、略显陈旧,但依然厚实温暖的锦缎。

锦缎上繁复的缠枝牡丹图案在角落里依稀可辨,无声诉说着昔日主人身份的非同凡响。

此刻,这方小小的移动空间里,只坐着裴徽和他刚从死亡边缘救回的小姨娘——杨玉环。

一张固定在车厢中央的紫檀木小桌案,是这方空间里最鲜活的所在。

桌上琳琅满目,散发着浓郁的食物香气,与车厢内残留的陈旧熏香、皮革和尘土气息混合成一种奇特的、令人心安的味道。

刚出炉的胡饼边缘焦黄,散发着诱人的麦香和芝麻香;

几碟精致的小菜都是杨贵妃平常喜欢吃的。

碧绿的莼菜羹、琥珀色的酱鸭脯、细如发丝的腌笋丝,色泽清亮诱人;

一碗热气腾腾的肉羹,浓郁的肉香混合着姜葱的辛香,白色的蒸汽袅袅上升;

几颗饱满多汁的秋梨和红艳的柿子,点缀其间,带来一抹鲜活。

角落里的炭炉烧得正旺,红亮的炭火无声地驱散着深秋的湿冷,也让食物的香气更加馥郁温暖,仿佛一个安全的堡垒。

桌案两侧,裴徽与杨贵妃相对而坐。

往日里那个仪态万方、艳冠群芳、一颦一笑皆可倾城的贵妃娘娘,此刻却显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令人心酸的狼狈。

她左手紧紧攥着一双价值连城、温润细腻的象牙镶银筷子,右手则握着一柄同样精致的汤勺,几乎是双手并用。

进食的速度明显快于她往日的优雅从容。

一块热腾腾的胡饼被迅速撕开,带着韧劲的面香瞬间充盈口腔,她几乎是囫囵咽下。

紧接着一勺浓稠滚烫的肉羹便送入口中,烫得她微微吸气,却顾不上细品,又迅速夹起一筷子酸辣爽脆的腌笋丝。

她的动作并非市井粗鲁的狼吞虎咽,但那专注和急切,如同久旱逢甘霖,清晰地透露出一种被压抑到极限后终于得到释放的生理需求。

长长的睫毛低垂着,在她白皙得近乎透明的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遮掩不住眼底深处那浓得化不开的疲惫,以及一丝劫后余生、尚在恍惚中的茫然。

几缕乌黑如缎的发丝散落在她光洁的额角和脸颊,更添几分脆弱。

那白皙如玉、曾令花儿也羞愧的绝美脸颊上,甚至沾染了些许饼屑和羹汤的痕迹,她也浑然未觉。

裴徽并未动筷。

他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姿态放松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

手肘随意地搭在铺着软垫的窗沿,深邃如寒潭的目光,一瞬不瞬地落在对面那张美得惊心动魄的脸上。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如此清晰地观察这位被世人誉为“羞花”的绝代佳人,而且是她在最本能状态下的模样。

纵使是在这般仓促狼狈之下,杨玉环那惊心动魄的美貌依旧如同暗夜中的明珠,散发着动人心魄的光晕。

几缕散落的青丝非但无损其容,反而平添了几分脆弱易碎的风情,惹人怜惜。

红唇因食物的浸润和热气而显得更加饱满丰润,沾着羹汤的光泽,如同熟透的樱桃,诱人采撷。

偶尔,她因食物温度抬起眼帘时,那双含情妙目流转间,仿佛盛满了被命运打碎的星光,迷离而动人。

裴徽心中不由得喟叹:何谓“秀色可餐”?

眼前这位小姨娘,便是这世间最生动、最极致的诠释。

看着她专注而急切地进食,那张足以颠倒众生的容颜近在咫尺,裴徽只觉得连日奔波的疲惫都消散了几分,连自己的饥饿感都似乎被这绝美的画面所抚慰、所取代,心境奇异地平静下来,只剩下纯粹的欣赏和一种微妙的保护欲。

“嗯?”杨贵妃终于咽下口中一大块胡饼,喉咙间发出一声满足又带着点疑惑的轻哼。

她终于感觉到那两道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专注、温和,带着一丝了然。

她猛地抬起头,正对上裴徽那双深邃眼眸中毫不掩饰的温和笑意。

那笑意里没有半分嘲笑戏谑,只有一丝洞察了她处境的明了,以及深藏其下、难以言喻的心疼。

杨玉环的脸颊瞬间“腾”地一下飞起两朵红云,如同初绽的桃花,一直蔓延到耳根。

巨大的羞赧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

她猛地意识到自己方才的失态——一个曾经母仪天下、时刻保持完美仪态的贵妃,竟在亲外甥面前如此……不顾形象!

她几乎是触电般地挺直了腰背,放下汤勺,重新拿起筷子,动作刻意地放缓、放缓,开始小口小口、细嚼慢咽,努力地想要拾回昔日里那份刻入骨髓的雍容华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那微微发烫、红透的耳根,微微颤抖的睫毛,以及刻意避开裴徽目光的闪躲眼神,都在无声地泄露着她此刻内心的慌乱和羞赧。

“我家徽儿……”杨贵妃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刚进食后的慵懒沙哑和满足,更多的则是浓浓的、劫后余生的感慨。

她接过裴徽适时递来的、带着清雅淡香气息的素白丝帕,动作重新变得优雅而矜持,轻轻、细致地擦拭了一下嘴角,仿佛要将刚才的失态一并抹去。

她伸出一只保养得宜、如春葱般纤细柔嫩的玉手,指尖带着微微的凉意,带着无限的爱怜与宠溺,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依赖,轻轻捏了捏裴徽年轻俊朗、轮廓分明的脸颊。

她的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对从小看着长大的亲外甥那种深入骨髓的疼爱;

有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在自己命悬一线时如同天神降临般拯救自己的滔天感激;

更有对这位年轻的郡王所展现出的、足以颠覆乾坤的强大力量与掌控一切的魄力所产生的、混合着敬畏的震撼。

“这次若不是徽儿你……你及时带兵来救我,”杨玉环的声音微微发颤,明媚的眼眸中迅速蒙上了一层恐惧的水雾,仿佛又看到了那棵象征着死亡的梨树,看到了那冰冷的白绫,“我……我真的就要……就要死在那棵梨树下了……”

最后几个字,轻得如同叹息,带着刻骨的后怕和心有余悸,清晰地刻在她瞬间失去血色的脸上。

“姨娘你也是不乖。”裴徽任由她冰凉的手指捏着自己的脸颊,感受着那份亲昵的依赖。

他故意板起脸,剑眉微蹙,带着几分晚辈对长辈特有的、亲昵的埋怨,轻轻白了她一眼。

语气里虽有责备,却并无真正的怒意,更像是一种心疼的嗔怪。

“我早就预感到长安危在旦夕。特意安排丁娘在昏君逃出长安的前一晚,趁着宫中混乱,潜进宫去。”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带着一丝恨铁不成钢,“千叮万嘱,就是要她无论如何也要把你偷偷带出宫,直接护送到天工之城,与我娘汇合!”

“那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有我娘坐镇,更有……足以保你万全的布置。”裴徽的目光锐利起来,直视着杨贵妃,“结果呢?”

他重重叹了口气,语气里充满了无奈和隐隐的后怕,“姨娘你非但不听我安排,偏要跟着那昏君一路受罪!风餐露宿,担惊受怕,食不果腹,以你的身子骨,如何受得了?”

“这都不说,最后竟……竟差点在那荒郊野岭的马嵬驿,被那昏聩老朽、为了自己苟活的一道圣旨,给活活勒死!”裴徽说到“昏君”、“勒死”这些字眼时,眼中寒光如冰锥般一闪而逝,语气里充满了对李隆基刻骨的鄙夷与滔天的愤怒,车厢内的温度仿佛都随之骤降。

杨贵妃被他这番毫不留情的话刺得心头剧痛,神色瞬间黯淡下去,如同蒙尘的明珠。

她低下头,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浓重的阴影,遮住了翻涌的情绪。

声音带着浓重的失落、委屈和一种被至亲之人背叛的痛楚:“我当时……当时哪里知道……圣人他……竟会变得如此……如此……”

她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李隆基的所作所为,那不仅仅是逃亡,是彻底的崩塌。

“他不但丢下了满朝文武,丢下了长安城的万千子民,仓惶如丧家之犬般逃往蜀地……”她深吸一口气,强压着翻腾的怨气。

然而,当回忆起马嵬驿士兵震天的喊杀声中,李隆基那惊恐失措、为了安抚军心,毫不犹豫地下令将她处死的那一幕时,一股强烈的、几乎要烧穿心肺的恨意瞬间冲散了所有委屈,让她的声音陡然变得尖锐而冰冷:“更想不到!他竟能狠心至此!下旨要我的性命!他……他……”

那“狠心”二字,几乎是咬着牙,从齿缝里挤出来的,带着血泪。

巨大的委屈感如同潮水般再次涌上,杨贵妃的眼圈红得厉害,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她像个在暴风雨中终于找到港湾的小船,身体微微倾向裴徽,伸出双手紧紧挽住他结实有力的胳膊,将半边身体的重量都靠了上去。

那是一种寻求庇护的本能。

她仰起脸,泪光盈盈地看着裴徽,眼神里充满了全然的依赖和恳求,带着一种近乎孩童般的柔弱语气,软声央求道:“徽儿,我知道错了,真的知道了……你别生姨娘的气好不好?”

“以后……以后我一定乖乖听徽儿的话,徽儿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绝不再自作主张,绝不再给你……给姐姐添乱了。”

她的声音带着鼻音,楚楚可怜,仿佛要将自己全部的未来都托付给眼前这个强大的年轻人。

提到“添乱”,杨贵妃像是被什么尖锐的东西猛地刺醒,脸色骤然剧变!

她猛地坐直身体,松开挽着裴徽的手,双手下意识地紧紧抓住自己的衣襟,眼中充满了巨大的惊慌和自责:“徽儿!我……我是不是耽误你的大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的声音因为急切而有些尖利,“你原本……原本是不是要带领大军直接去救援长安的?!是不是因为先赶来马嵬驿救我,才……才耽误了行程?!”

她越说越急,语速飞快,充满了强烈的自我谴责:“长安城危在旦夕!多耽搁一刻就多一分危险!叛军就在城外啊!我……我真是糊涂!只顾着自己……只顾着自己……”

她松开衣襟,双手不安地绞着手中那方丝帕,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脸上写满了浓重的愧疚与焦虑,仿佛自己无意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过错,成了拖累大军、危及长安的罪人。

裴徽看着她慌乱无措、泫然欲泣的样子,心中微软。

他伸出手,宽厚温暖的手掌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轻轻揽着杨贵妃因为紧张和自责而微微颤抖的肩膀。

脸上露出一个安抚而无比自信的笑容,沉稳地摇头道:“姨娘,莫要胡思乱想,更无需自责。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掌控全局、指挥若定的笃定力量,瞬间抚平了杨玉环心中的惊涛骇浪。

“长安城防坚固异常,乃百战雄城。守军虽不多,但凭借地利之险、城墙之高,加上城中军民同仇敌忾、死守家园之志,”裴徽的目光投向车窗外飞速掠过的萧瑟秋景,眼神锐利如鹰隼,仿佛穿透了时空,“至少还能坚守到明日午时!而我军,”

他收回目光,再次看向杨贵妃,语气斩钉截铁,“星夜兼程,马不停蹄,明日正午之前,必能兵临长安城下!”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峻而自信的弧度:“届时,我大军如神兵天降,内外夹击,定可一举击溃安庆绪那厮的前锋叛军,力挽狂澜于既倒!”

那“力挽狂澜”四个字,字字千钧,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和睥睨天下的强大自信,如同定海神针,瞬间稳住了杨贵妃的心神。

“真的?那就好……那就好……”杨贵妃闻言,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浮木,长长地、深深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身体都软了一下。

她后怕地用手轻轻拍了拍自己因紧张而起伏的丰满胸脯,脸上重新露出些许放松的神情,那是一种对裴徽能力毫无保留的信任。

但这份轻松仅仅持续了短短一瞬!

另一个更让她揪心、如同毒蛇噬咬般的念头猛地窜了上来!

她脸色再次剧变!

这次是纯粹的、深入骨髓的恐惧!

她猛地抓住裴徽的手臂,指甲几乎要嵌进他的衣料里,声音因为极度的惊恐而拔高、尖利,失声惊呼:“徽儿!那你娘!姐姐!姐姐她还在天工之城啊!”

她眼中充满了急切和绝望,“我听说……我听说那叛贼安庆绪带了足足十万大军围攻长安!他……他若是三天内攻不下长安,会不会……会不会恼羞成怒,分兵去攻打天工之城泄愤?!”

“姐姐她……她那里才多少人啊!徽儿,天工之城再坚固,如何挡得住十万大军的分兵攻打?!”

想到唯一的亲姐姐虢国夫人可能面临的灭顶之灾,杨贵妃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身体控制不住地剧烈发抖,刚刚吃下的食物仿佛都变成了冰冷的石头堵在胸口。

“姨娘,稍安勿躁。”裴徽依旧气定神闲,仿佛杨贵妃口中那足以踏平城池的十万叛军只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他甚至从容地端起小桌上的温茶,慢条斯理地啜饮了一口,感受着茶汤的温润滑入喉咙,驱散了深秋的寒意。

放下茶杯时,他才悠然开口,语气平静得近乎冷酷,嘴角甚至勾起一抹奇特的、带着浓烈嘲讽和杀意的笑意:“莫说安庆绪那厮有没有那个胆子分兵,就算他倾尽十万之众,调转矛头,全力围攻天工之城……”

他微微前倾身体,直视着杨贵妃惊疑不定的双眸,一字一句,清晰而冰冷地吐出:“就算给他一个月的时间,他也休想踏入天工之城半步!连城头的砖石,他都摸不到!”

看着杨贵妃惊愕得微微张开、足以塞进一颗樱桃的红唇,以及那完全无法置信的眼神,裴徽眼中的寒芒更盛,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种冷酷的战略算计和对自身力量的绝对信心:“我倒是真心实意地盼着安庆绪能多派些兵马去攻打天工之城才好。”

“去得越多,死得越快,死得越多!正好可以借机大大地消耗掉叛军的有生力量,挫其锋芒,省却我日后不少清剿的功夫!”

“啊?!”杨贵妃彻底被裴徽这石破天惊、狂妄到极点却又透着无比自信的话语震住了!

脸上的担忧瞬间被巨大的惊异和难以置信所取代,美眸圆睁,瞳孔因为震惊而微微收缩,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光芒。

……

……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