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665章 兵围长安城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第665章 兵围长安城

作者:九孔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8 11:17: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杨国忠要的,正是李隆基的这种反应!

他立刻躬身,脸上露出一种“痛心疾首”的无奈和“为君分忧”的忠诚,语气恳切地说道:“陛下息怒!陛下明鉴!当时……当时陛下确实下旨严办此獠。但负责查办此案的……正是裴徽郡王啊!”

杨国忠的话语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李隆基的心上。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如同惊雷一般在李隆基的耳边炸响。

杨国忠点到即止,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让李隆基的思绪如脱缰野马一般狂奔。

“或许……裴郡王是看中了此人的一身蛮勇,又或许是念其是王忠嗣的旧部之情?”杨国忠的话仿佛是在李隆基的脑海中打开了一扇门,各种可能性在他的脑海中交织。

军中之事,讲究一个“勇”字,这一点李隆基自然明白。

而裴徽爱才心切,暗中找个替身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此事在军中……似有风闻……”杨国忠的这句话更是让李隆基的心中一紧。

他不禁想到,难道这件事情已经在军中传得沸沸扬扬了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这个皇帝岂不是被蒙在鼓里?

杨国忠感受到了杨贵妃那几乎要将他刺穿的目光,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过度攀咬裴徽了,否则这几天明显精神有些不对的杨贵妃可能扑过来抓花他的脸。

但是,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成功地在李隆基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猜疑的种子。

李隆基闻言,已然气得浑身发抖,胸膛剧烈起伏。

他的怒火如同火山一般喷涌而出,彻底点燃了他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猜疑。

“裴徽!他……他竟敢……竟敢欺瞒于朕?!”李隆基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变得有些嘶哑,他的双手紧紧握成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

“他这是……这是……”李隆基本想说“这是欺君之罪,当诛九族!”

然而,就在这句话即将脱口而出的瞬间,他残存的理智和眼前残酷的现实如同两道绳索一般,紧紧地勒住了他的喉咙。

他突然意识到,眼下裴徽手握重兵,是对付叛军最大的、几乎是唯一的希望!

如果现在将裴徽治罪,恐怕会引起军队的哗变,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而且,他最宠爱的贵妃就坐在身旁,那娇柔的身躯,如弱柳扶风般惹人怜爱。

而裴徽,这个贵妃最为疼爱的外甥,此刻却让他心中的怒火如火山般喷涌。

他瞪大了双眼,死死地盯着杨国忠,那眼神仿佛要将对方生吞活剥一般。

然而,就在他即将吼出后半句的时候,喉咙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硬生生地将怒吼咽了回去。

他紧咬着牙关,腮帮子鼓得高高的,额头上的青筋因为极度的愤怒而根根暴起,跳动得厉害。

他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仿佛随时都会爆炸。

尽管如此,他那未尽的怒吼和因愤怒而扭曲的面容,已经将他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堂内的所有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杨国忠的这一番话,就如同最毒的楔子一般,深深地钉入了李隆基的心中,彻底动摇了皇帝对裴徽无条件的信任。

裴徽的“忠心”,在这一刻被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这让本就恐惧、渴望安全的李隆基,在心理上更加倾向于杨国忠所描绘的那个“远离战场、没有潜在威胁”的蜀地。

李俶站在一旁,脸色铁青,他强压着心中如惊涛骇浪般的情绪,还想做最后的挽回。

他向前迈了一步,开口说道:“皇祖父!此事……”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隆基粗暴地打断了。

“够了!”李隆基猛地一挥袍袖,发出了一声怒吼,那声音如同受伤的困兽一般,在空旷的殿堂内回荡着,让人不寒而栗。

杨国忠描绘的那个绝对安全的蜀地港湾,充满了诱人的魔力,仿佛能立刻将他从这如影随形的恐惧深渊中拉出来。

可李俶、李倓的话,特别是裴徽的名字和杨国忠抛出的“欺君”疑云,又像两根烧红的铁刺,一左一右扎在他心口,让他无法轻易做出彻底放弃的决定,更无法完全信任任何一方。

他眼神复杂地看了看一脸“忠臣”、跪伏在地的杨国忠,又看了看满脸急切、眼中燃烧着不甘火焰的两个孙儿,最终所有的挣扎、恐惧、猜疑和疲惫,都化为一声长长的、仿佛抽空了所有力气的叹息。

李隆基的声音沙哑而无力,带着一种心力交瘁的颓丧:“朕……朕累了。此事……关乎重大,容朕……再想想。明日……明日再议吧。”

他挥挥手,身体重重地靠回软榻,闭上了眼睛,仿佛连睁开眼的力气都没有了。

话虽说明日再议,但他那疲惫至极的神态和之前对裴徽产生的强烈猜疑,已经如同一面镜子般,清晰地映照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的天平,正在不可逆转地向着杨国忠所主张的“入蜀”方向倾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皇帝宣布“明日再议”,然而这四个字并没有如众人所期望的那样缓解大堂内的紧张气氛,反而使得整个氛围变得更加凝重和微妙。

支持入蜀的官员们,如魏方进等人,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们纷纷叩头,高呼:“陛下圣明,保重龙体!”

然而,尽管皇帝并未完全倒向他们,他们的心中仍然萦绕着一丝不安。

与此同时,李俶和李倓等人深知希望已经变得极其渺茫,但“明日再议”这四个字毕竟还是给他们留下了一丝缝隙,让他们不至于完全绝望。

两人的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们对着闭目的祖父行了一礼,眼中充满了忧虑和决绝。

他们心里非常清楚,杨国忠这条阴险狡诈的毒蛇,绝对不会轻易罢休。

在这令人窒息的大堂中,每个人都怀揣着各自的心思,默默地行礼,然后如同退潮一般,悄然无声地退出了这个地方。

杨国忠最后一个缓缓地退出大堂,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一般。

当他的身影完全隐入大堂门外的阴影时,那扇厚重的门扉发出一声轻微的“砰”响,似乎也在为他的离去而叹息。

就在门扉关闭的一刹那,杨国忠脸上那副恭敬、忧虑的面具像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猛地撕下,露出了隐藏在其下的真实面容——那是一片阴沉狠厉,仿佛被黑暗吞噬的表情。

他静静地站在廊下冰冷的石阶上,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雕塑。他的目光穿过大堂门前的空地,投向远处的陈仓城头。

再远处,是黑黢黢的秦岭群山,它们如同巨兽的脊背一般沉默而威严地矗立在天地之间。

杨国忠的眼神如同寒星,冰冷而锐利,闪烁着毒蛇般的光芒,死死地盯着那些山峦的轮廓,仿佛要将它们看穿。

“哼!”突然间,他从牙缝里挤出一声冷哼,声音低沉而短促,就像是从地狱深处传来的诅咒。

这声冷哼低得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但其中蕴含的愤怒和怨恨却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在他的心头熊熊燃烧。

“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黄口小儿,乳臭未干,也敢在此等关头坏我大事!”杨国忠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道,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中回荡,带着一丝让人不寒而栗的寒意。

“裴徽?”他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冷笑,“就算他真是天神下凡,又能如何?他能带到关中的,不过是区区几千疲兵罢了,这对于当前的局势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想用这点兵力来拴住已经吓破了胆的皇帝?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杨国忠心中快速盘算着,思路清晰而冷酷:“陛下老了,彻底被吓破了胆,他现在只想找个安稳的狗窝躲起来,什么祖宗基业,什么帝王尊严,都抵不过他对刀兵的恐惧……蜀地,必须去!而且是立刻、马上!”

他招来心腹家臣杨子钊,将他拉到廊柱后最深的阴影里,声音压得极低,带着森森寒意,每一个字都淬着毒:“去,立刻联络我们在龙武军、随行官吏、还有那些内侍里的可靠之人。”

“让他们把‘蜀地安稳富足,入蜀方可保全陛下,保全大家性命富贵’的话,给我散播开!”

“要让人人都觉得,去蜀中是眼下最好的、唯一的选择!要让恐惧和求生的**盖过一切别的念头!”

“还有,”他眼中寒光更盛,“盯紧广平王和建宁王!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私下里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都要给我查清楚!看看还有哪些不识相的将领或官员跟他们眉来眼去。名单,我要名单!”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中的狠厉几乎凝成实质:“另外……再派两拨最精干的快马斥候,日夜兼程,务必给本相‘确认’裴徽部的动向……记住,若有‘不利’消息——比如遭遇叛军主力拦截损失惨重、粮草不济行动迟缓、甚至……有‘不臣’之举的迹象,第一时间,‘如实’禀报陛下!明白吗?”

“如实”二字,他咬得极重,充满了暗示。

杨子钊心领神会,眼中闪过同样的阴狠,低声道:“相爷放心!小人明白!定办得滴水不漏!”

说完,如同鬼魅般迅速融入黑暗,消失不见。

杨国忠深知时间就是生命,李隆基每在陈仓多待一刻,变数就多一分,李俶李倓就有更多机会联络反对力量。

他决心动用一切手段。

比如,操控舆论,利用人们对安全的渴望和对叛军的恐惧;

监视异己,罗织可能的罪名;

甚至不惜捏造或歪曲军情(暗示裴徽部遭遇不测或行动迟缓、心怀叵测),利用皇帝对安全感的极度渴求、对裴徽新产生的猜疑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彻底断绝李隆基暂停入蜀的念头。

他务必要将这支流亡朝廷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带向蜀地——那个由他精心布置的权力牢笼和最后的避风港。

……

……

陈仓的夜,更深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