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649章 为了求活宁愿丢失潼关的鲜于仲通

要想摆脱官兵和裴徽军队的两面夹击,并且在关中迅速开辟属于自己的地盘,这对安庆绪一行叛军来说是唯一的选择。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休整,并搜刮到足够的粮草来维持生计。

然而,以八万之众去伏击十多万的人马,这无疑是一场极其冒险的行动。

但他们之所以敢如此行事,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对方的战斗力明显比他们逊色,这让他们有了一定的胜算。

其二,更为关键的是,鲜于仲通的军队在这一天一夜之内经历了太多的磨难。

先是马不停蹄地赶路,紧接着又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然后又是夺命狂奔的急行军。

这中间十二个时辰持续高强度的体力运动,使得他们根本没有得到片刻喘息的机会,每个人都累得像被抽走了筋骨的软脚虾一般,没有多少还手之力。

而安庆绪、高尚和田乾真之所以会选择在此地伏击,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因为这里是鲜于仲通的军队回潼关的必经之路,他们对此地的地形了如指掌。

而且,他们深知鲜于仲通急于赶回潼关,所以肯定会选择这条最短的路线。

此外,在这条道路上,三十五里内仅有这一个岔道口,且岔道口之后的地形宽阔,非常适合设伏。

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利用地形优势,给疲惫不堪的鲜于仲通军队以致命一击。

而对鲜于仲通深知此处岔道口两侧极有可能埋伏着敌军,但形势紧迫,他已别无选择,只能冒险带领大军主力从此处突围。

而安庆绪正是算准了这一点,特意派遣何千年与能元皓边各自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在此守候,企图给鲜于仲通的军队以毁灭性的打击,进一步扩大战果。

实际上,能元皓边和何千年所承担的任务相对来说较为轻松,他们的主要职责无非就是趁鲜于仲通的军队不备,发动突然袭击,然后迅速收拾那些被打散的残兵败将。

因此,对于自己所领受的任务,二人都感到颇为满意。

何千年更是一早便与能元皓边商议,无论如何都要设法将鲜于仲通生擒活捉。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立下一件大功。

在他们的想象中,只要能成功生擒鲜于仲通,不仅可以得到安庆绪的重赏,还能在军中扬名立万,可谓名利双收。

然而,就在二人暗自盘算之际,隐隐约约间,主战场上传来的喊杀声、怒吼声以及惨叫声,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潮水般向他们席卷而来。

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将人的耳膜撕裂一般。

由此可以想见,主战场的战况已然激烈到了极点。

面对如此惨烈的喊杀声,能元皓边和何千年心中都不禁暗暗祈祷,希望鲜于仲通不要如此倒霉,提前殒命或者被他人生擒活捉。

毕竟,如果鲜于仲通在他们动手之前就已经遭遇不测,那么他们的计划便会落空,所有的努力也都将白费。

无论如何,都一定要活着逃出来,成为他们的俘虏才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没过多久,便有零星的骑兵或者无主的战马,像被惊扰的鸟儿一样,惊慌失措地从岔道口狂奔而出。

何千年和能元皓自然不会提前发起进攻,他们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些幸运儿继续向前逃窜。

两人就像两座雕塑一样,耐心地等待着,仿佛时间在他们身上凝固了。

然而,这种平静并没有持续太久。

很快,一阵乱糟糟的蹄声,如同惊雷一般,清晰地传入了他们的耳中。

这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仿佛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何千年和能元皓的精神为之一振,他们连忙定睛远眺,只见在星光的照耀下,从路口冲出了一队骑兵,如钢铁洪流般汹涌而来。

这些骑兵气势汹汹,马蹄声如战鼓般震撼人心。

何千年的心中涌起一阵激荡,仿佛波澜壮阔的大海,难以抑制想要冲杀出去的冲动。

他紧紧地盯着这一队鲜于仲通的军队,眼中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

与此同时,他还忧心忡忡地望了能元皓那边一眼。

虽然在领命之时,安庆绪便已吩咐一切以何千年为主,除非遇到意外,能元皓的部队必须在何千年出击后才能出动。

但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何千年还是忍不住担心起来,他不知道能元皓是否能够按捺住内心的冲动,等待他的信号。

然而,经过长时间的潜伏之后,将领因压抑不住而擅自行动的情况并非绝无仅有。

尽管如此,能元皓那边并未出现异常状况,这让何千年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如释重负地继续观察着这支正在突围的鲜于仲通一方骑兵。

夜色漆黑如墨,视野模糊不清,但何千年的目光却如同鹰隼一般锐利,他轻易地就判断出眼前这支骑兵仅仅是鲜于仲通用于突围的前锋而已。

果不其然,就在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旋之际,只见源源不断的鲜于仲通的军队如决堤的洪水一般,乱糟糟地从后方冲杀了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鲜于仲通竟然还没死!”何千年凝视着那面依然高高飘扬的鲜于仲通的帅旗,心中难以抑制地涌起一股立下大功的狂喜之情,这股喜悦就像火山喷发一样炽热难耐。

此时此刻,何千年的脑海中飞速地盘算着鲜于仲通的军队突围的人数以及他们所选择的路线,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终于精准地判断出了发起进攻的最佳时机。

时机稍纵即逝,何千年毫不犹豫地如雷霆万钧般下达了命令:“出击!”

在黑夜的掩护下,鲜于仲勇率领着他的部队,如惊弓之鸟般在原野上狂奔。

夜风如轻纱般拂过他们的脸庞,带来一种挣脱束缚的畅快之感,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们内心的惊慌。

当他们冲出岔道口时,眼前宽阔的原野让鲜于仲勇心中的那块巨石终于落了地。

他坚信,在这宽阔的战场上,他虽不敢断言能够扭转败局,但至少能够带领一半人马逃回潼关,不至于被敌人逼入绝境。

冲在最前面的鲜于仲勇,宛如一头警惕的猎豹,他的双眼如同夜空中的寒星,扫视着四周的黑暗。

他深知,四周潜伏着如狼似虎的叛军,稍有不慎,便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然而,就在他全神贯注之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呯”的一声,紧接着,一名战士竟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从疾驰的战马上坠落。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鲜于仲勇的心猛地一紧。

“吁!”他毫不犹豫地猛地勒住战马,手中的弓箭如满月般拉开,箭头直指四周的黑暗。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心跳也愈发剧烈,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夜空中回荡。

他身后的战士们见状,也纷纷停下战马,手中的兵器紧握,如惊弓之鸟般四处张望。

一时间,整个队伍都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夜风在耳边呼啸,带来阵阵寒意。

然而,当他们环顾四周时,却并未发现任何敌情。

这让鲜于仲勇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他的眉头紧紧皱起,厉声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

一名部下战战兢兢地回答道:“有人落马了,好像是累得虚脱了。”

听到这个回答,鲜于仲勇心中一紧,他突然意识到,不仅是那名落马的士兵,连自己的双臂和腰间也传来阵阵隐痛,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在啃噬一般。

他这才惊觉,经过整整一天一夜的连续行军、激战,再行军、再激战,他的身体早已疲惫不堪,仿佛被抽干了最后一丝力气。

他转头看向他的部下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无法掩饰的倦意。

他们的眼睛布满血丝,嘴唇干裂,有些人甚至连站都站不稳了。

但是,此时此刻,绝不是休息的时候。

鲜于仲勇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声嘶力竭地吼道:“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只要撑过去,就能活命……”

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便听到漫山遍野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号角声和喊杀声!

那声音如同惊涛骇浪一般,席卷而来,让人的耳膜都几乎要被刺破。

大地似乎也在这号角声和喊杀声中颤抖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要被这恐怖的声音撕裂。

突然间,只见那原本平静的地平线上,涌起了一片黑压压的叛军骑兵,他们如同从地狱中涌出的恶鬼一般,气势汹汹地从各个方向铺天盖地地冲杀过来。

那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撕裂开来。

鲜于仲勇虽然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早有心理准备,但当他亲眼目睹这如潮水般汹涌的叛军时,脸色还是骤然一变,原本还算镇定的面容瞬间变得狰狞可怖起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心间:“东北方向的叛军似乎要薄弱一些!”

这个念头究竟是直觉还是可靠的判断,鲜于仲勇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他已经没有时间去请示鲜于仲通了。

因为他深知,时机稍纵即逝,一旦错过,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杀出去方能活命!”鲜于仲勇声嘶力竭地吼道,那声音如同发狂的雄狮一般,震慑人心。

他毫不犹豫地掉转马头,朝着他眼中那看似薄弱的东北方疾驰而去。

他身后的四千多骑兵见状,也毫不犹豫地紧随其后,如影随形。

一时间,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鲜于仲勇在马背上疾驰,风驰电掣般地冲向那片看似薄弱的叛军防线。

随着距离的拉近,他心中的紧张也愈发强烈起来。

然而,当他真正冲入叛军阵中时,他才发现自己的直觉竟然是如此的准确无误!

然而,他却对此毫不知情,全然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叛军精心策划的一个小小陷阱。

这个陷阱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暗藏玄机,其目的便是要让鲜于仲通的军队陷入万劫不复的绝望深渊。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中,鲜于仲勇率领的五千人马遭受了叛军的猛烈攻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疲惫不堪的他们此刻连十分之一战力都难以施展。

经过一场惨烈的厮杀,鲜于仲勇的五千人马最终仅有一千多人侥幸逃脱。

而跟在后面的鲜于仲通所率领的主力人马,由于进入了地域开阔之处,且失去了原有的阵型和指挥,变得如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窜、狂奔。

在这种情况下,叛军的何千年与能元皓率领一万骑兵如饿虎扑食般杀来,对鲜于仲通的军队进行拦截突袭。

与此同时,田乾真和安庆绪亲自带领近七万人马在后面穷追不舍,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

面对如此凶猛的攻击,鲜于仲通的军队完全无法抵挡,死伤惨重。

在这场血腥的围剿中,鲜于仲通的军队死伤三万多人,投降五万多人,四处溃散的也有两万多人。

最终,鲜于仲通带领着仅存的一万人马,亦步亦趋地跟在鲜于仲勇的后面,继续向着潼关狼狈逃窜。

而叛军这边,虽然也有一定的伤亡,但不过五千多人而已。

战斗结束后,安庆绪留下五千人清理战场和看守俘虏,其余的叛军则继续追击鲜于仲通的残军,誓要将他们彻底消灭。

安庆绪和田乾真亲自统率着六万多如饿狼般凶猛的叛军,死死地咬住了鲜于仲通的军队,就像饥饿的狼群扑向它们的猎物一样。

这场叛军精心策划已久的伏击战,进行得异常顺利,宛如行云流水一般,完全按照他们的计划展开,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击战。

终于,东方的天空泛起了一丝微弱的鱼肚白,仿佛是黎明前的曙光。

经过一天一夜的狂奔,鲜于仲通带领着一万多人马,已经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鲜于仲通身后的溃兵数量不断减少,但他们始终没有被叛军追上。

到了这个时候,鲜于仲通心里又怎么会不明白呢?

这显然是安庆绪故意放他一马,目的就是要尾随在他身后,一路长驱直入潼关。

如果他是一个忠心耿耿、一心为大唐社稷的人,他肯定不会选择逃往潼关,而是会选择其他方向逃走,或者带领大军转身与叛军决一死战。

只可惜,他并不是这样的人。

在他的眼中,自己的性命远比潼关的安危更为重要。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决定继续逃往潼关,完全不顾及身后的安庆绪等人带领叛军紧跟着他带领的残兵冲进潼关城中。

……

……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