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531章 安禄山的威势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第531章 安禄山的威势

作者:九孔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8 11:17: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531章 安禄山的威势

安庆绪见到眼前的情形,心中立刻有了计较,他目光如炬,沉凝地说道:“就按照我们之前商议好的计划,留下西面不攻,将兵力集中起来攻打其他三面。”

崔乾佑、李归仁和武令珣等叛军众将都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之人,他们对安庆绪的这个决策自然心知肚明。

洛阳城规模宏大,比晋阳城还要大上许多,尽管他们有七万大军,但想要将这座城市围得水泄不通,显然是力有不逮。

更为关键的是,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异常紧迫。

他们所追求的并非是逼迫守军拼死抵抗,而是要尽快攻破城池。

因此,给洛阳城留下一个缺口,无论是对于军队还是普通百姓来说,都意味着一线生机。

当战斗进行到一定阶段,双方都伤亡惨重、厮杀惨烈之时,守军的抵抗意志必然会有所动摇。

即便李光弼明知这是安庆绪设下的计谋,守城将士们必死的决心也会在这一线生机面前产生动摇。

经过短暂的商议,叛军们迅速确定了攻城的顺序以及各将领负责的方位。

安庆绪见状,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马鞭,向着前方的洛阳城遥遥一指。

与此同时,他身旁的传令兵也立刻行动起来,通过旗语和鼓声,将开始攻城的命令迅速传递给了全军。

下一刻,只见一队队训练有素的叛军士兵迅速站在牛皮遮幔之后,他们肩扛着云梯和填壕车,在如蝗般密集的矢箭掩护下,如离弦之箭一般迅速向洛阳城墙扑去。

与此同时,叛军后方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机括声。

洛阳城头上的李光弼心头一紧,来不及多想,猛然俯身,只听“嗖嗖嗖”三声,三支精钢弩箭如闪电般擦着他的兜鍪飞过,直直地将他身后的掌旗官钉在了谯楼的木柱上!

“好险!”李光弼惊魂未定,定睛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竟是经过改造的唐军重弩!

而此时,东边叛军阵中突然升起了安庆绪的帅旗,显然,使用这些唐军重弩的正是安庆绪麾下的叛军。

与此同时,在崔乾佑的大军前方,距离洛阳城五百步的位置,叛军竟然推出了二十架高达五六丈的楼车!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楼车的车顶分明架着从晋阳缴获的龙武军床弩!

面对如此强敌,李光弼毫不畏惧,他扯下已经破碎不堪的披风,怒目圆睁,死死地盯着东边叛军阵中的安庆绪帅旗。

在叛军的猛烈攻击下,城头上的唐军也毫不示弱,他们拼命地向城下的叛军射箭,一时间,箭如雨下,双方杀得难解难分。

经过一番惨烈的厮杀,叛军付出了近千伤亡的代价,终于从东、西、南三面冒着城头泼下的箭雨,艰难地将填壕桥板铺到了护城河上,并成功地搭在了对面的河岸上。

三个攻城方向各有十个木板桥如长蛇般铺好,这些木板桥相互连接,形成了一面宽达七八丈的桥面,宛如一座横跨在护城河上的桥梁。

桥面上,叛军们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他们嗷嗷叫着,推着巨大的云梯,气势汹汹地扑向城墙。

“上火油!”随着李光弼一声怒喝,他手中的陌刀如闪电般劈下,将令旗斩断。

城头上方,突然垂下了百条浸满火油的麻绳。

这些麻绳如同一条条狰狞的火蛇,迅速缠绕在叛军的云梯上。

刹那间,云梯被熊熊烈火吞噬,火光冲天,黑烟滚滚。

“倒金汁!”李光弼亲自指挥东城头的防守战,他的声音如同雷霆一般震撼人心。

城头上方,突然推出了百口大锅。

这些大锅中,滚沸的粪水与毒汁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令人作呕的混合物。

随着他的命令,这些金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直冲向城墙下的叛军。

在这恶臭弥漫的场景中,夹杂着叛军们的惨叫声。

然而,后续的叛军士兵竟然毫不退缩,他们顶着厚厚的门板,继续攀爬城墙。

这些门板显然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它们不仅厚实,而且大多数都用铁皮包裹着,箭矢难以穿透。

“笃笃笃……”城头的箭矢如雨点般射下,但这些箭矢却不再射向叛军,而是改射向他们头顶的门板。

然而,叛军显然对此早有防备,这些门板竟然奢侈地大多以铁皮包裹,箭矢虽然密集,但却难以对其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除非有大火烘烤,否则像箭头上这点微弱的火苗,根本无法射穿门板,自然也很难发挥作用。

“杀杀杀!”在这紧张的时刻,一大队叛军士兵如猛虎下山般冲了过来。

他们举着盾牌,扛着云梯和拒马枪、鹿角等攻城器械,径直冲到了城墙下面。

叛军弓弩手们站在百步之外,他们手中的弓弩不断地发射着箭矢,这些箭矢如同密集的雨点一般,飞向城头。

他们的目标是压制城头上的守军,让己方的士兵能够顺利地爬上云梯攻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当己方士兵开始攀爬云梯时,叛军弓弩手们就面临一个难题——如果继续射箭,很可能会误伤自己人。

因此,他们不得不暂时停止射箭,这给了城头守军一个喘息的机会。

与此同时,洛阳城头的弓箭手和床弩却从战斗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远程攻击。

他们的箭矢如流星般划过天空,准确地落在叛军弓弩手的阵地上,给叛军带来了不少伤亡。

尽管如此,这些攻击还不足以击溃叛军。

毕竟,叛军人数众多,而且他们还携带了一部分拒马枪和鹿角阵。

这些障碍物在攻城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城门附近。

当攻城的士兵成功越过护城河后,他们迅速在城门附近布设了拒马枪和鹿角阵。

这样一来,即使城中的骑兵想要冲出来攻击攻城士卒,也会受到这些障碍物的阻碍。

由于有后方叛军拼命地用弩箭压制掩护,城头的守军不敢随意站起来射箭。

这样一来,他们射出的箭矢覆盖面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虽然叛军也有不少人在城头守军的反击中死伤,但他们还是成功地将大批的云梯推过了壕桥。

城中守军在军官的指挥下,默契地配合着,将无数柄长达数丈的撞杆探出城墙。

这些撞杆犹如巨人的手臂,威猛而有力。

云梯刚刚架设在城墙上,还未站稳脚跟,就被撞杆猛地撞击。

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许多云梯被撞得摇摇欲坠,最终不堪重负,轰然倒地。

那些攀爬在云梯上的叛军士兵,就像被狂风卷起的落叶一般,随着云梯一起重重地砸在地面上。

这一摔可不得了,大多数叛军士兵都受了重伤,有的甚至直接摔得粉身碎骨。

他们痛苦地呻吟着,在城下绝望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然而,并非所有的云梯都能如此轻易地被撞开。

部分云梯依然顽强地立在城墙上,叛军们见状,更是拼命地往上攀爬,仿佛他们的生命就系在这云梯之上。

城头的守军将官们见状,立刻高声呼喊,指挥着各种守城武器向叛军发动攻击。

滚石、滚木如雨点般砸向云梯,滚烫的开水和油脂也不断地泼洒而下。

这些滚烫的液体一旦接触到叛军的身体,便会引发一阵凄厉的惨叫声。

第一波叛军在这猛烈的攻击下伤亡惨重,根本无法攻上城头。

这些天来,李光弼并没有闲着。

他不仅带领守军积极备战,还充分调动城内的官吏和百姓,共同参与到守城的准备工作中来。

安庆绪眼见攻城受挫,虽然恼火,但并不着急。

他当机立断,命令十余具望楼迅速趋向敌阵。

这些望楼比城墙还要高出许多,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让主将站在高处,居高临下地观察城中的动静。

但同时,望楼上也可以布置大量的弓弩手,有针对性地射杀特定的人群。

这十余具望楼逐渐靠近城墙,它们高高耸立,仿佛俯瞰着一切。

站在这些望楼上的叛军士兵,居高临下,手中的箭矢如蝗虫般密集地射向城头。

这些箭矢专门瞄准城头的军官和那些负责扔滚木、重石以及操纵滚烫油脂和开水的守军战士。

在这短短的数息之间,守军已经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数百人应声倒地,鲜血染红了城墙。

守军的士气也在这一瞬间受到了沉重打击,原本高昂的斗志顿时大减。

然而,李光弼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乱阵脚。

他迅速做出反应,将城头的守军分成了三波。

第一波是弓箭手,他们与望楼上的叛军士兵展开了激烈的对射。

箭矢在空中交错飞过,如流星般坠落。

第二波守军则继续以滚木、重石以及滚烫的油脂和开水来抵御敌人。

这些武器虽然原始,但在这样的近距离战斗中却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每当有云梯靠近城墙,守军就会毫不犹豫地将这些重物砸下去,给攻城的叛军造成巨大的伤亡。

最后一波守军则负责与城下的叛军箭弩手进行对射。

他们躲在城垛后面,小心翼翼地瞄准敌人,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暴露。

尽管叛军拥有丰富的厮杀经验和高昂的士气,但在地利上,城中的守军始终占据着极大的优势。

城墙高大坚固,为守军提供了良好的掩护,而攻城的叛军则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

守城士兵与攻城的将士在三面城墙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浴血厮杀。

这种攻城战是最为惨烈的,伤亡率也是最高的。

每一个瞬间都会有数十人乃至数百人倒下,每一滴鲜血都见证着这场残酷战斗的激烈程度。

叛军的抛石机终于被运到了城墙三百步位置处,伴随着一阵沉闷的响声,数十块巨大的石块如炮弹一般呼啸着砸向城头。

这些石块犹如小山一般,带着无与伦比的冲击力,狠狠地撞击在城墙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石块砸在城墙上,瞬间爆裂开来,无数碎石屑如雨点般飞溅,砸在守军士兵的头面上,让人感到隐隐作痛。

尽管守军士兵们反应迅速,纷纷躲避,但还是有一些人不幸被碎石击中,受伤倒地。

与此同时,守军的夜叉檑也被推上了城头。

这是一种巨大的圆柱形守城武器,上面布满了无数尖锐的长钉。

当夜叉檑被推下城头时,它就像一个滚动的死亡陷阱,所过之处,攻城士兵们惨叫连连,被长钉扎得头破血流。

一具夜叉擂抛下,便有许多叛军士兵惨呼着摔向地面。

而护城沟壕中,又密密麻麻地插着许多尖锐的木桩,这些木桩犹如狰狞的獠牙,等待着猎物的降临。

只要有士兵掉下去,就会被这些木桩刺穿身体,肠穿肚烂。

在城门处,一辆攻向城门的木驴车正艰难地前进着。

然而,它的顶部却突然被一根铁撞木刺穿,然后,滚烫的油脂如瀑布般从上面倾泻而下,将车内的士兵们淋得浑身湿透。

紧接着,一支火把被抛下,瞬间点燃了油脂。

木驴车内的士兵们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他们惨叫着,拼命地从木驴车张开的可挡滚木擂石和箭矢的护翼下跑了出来。

然而,他们并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

城墙上的守军们毫不留情地射出乱箭,将这些浑身着火的士兵们射死在地上。

就在这时,洛阳城内的不良人突然发现有叛军企图从排水渠潜入城内。

他们立刻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李光弼。

李光弼得知后,当机立断,第一时间命令士兵们用铁蒺藜封住暗渠,绝不让叛军有可乘之机。

……

……

杨齐宣成功劝降颜杲卿,兵不血刃地拿下了真定城,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功!

消息传到安禄山那里,他非常高兴,对杨齐宣赞赏有加。

在严庄和安守忠的共同举荐下,杨齐宣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真定府的太守。

不过呢,这个太守的职位还需要安禄山的正式任命才行。

本来安禄山是打算亲自去一趟真定城,给杨齐宣一个隆重的任命仪式,也顺便视察一下当地的情况。

可是呢,这几天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实在是力不从心啊,没办法只能窝在范阳的老巢里养病。

今天,安禄山感觉自己的身体稍微好了一些,就赶紧派人把杨齐宣叫过来,让他来述职,顺便正式任命他为真定府太守。

这时候的安禄山,正半躺在一张软榻上,他那如小山一般的身体几乎占据了整个软榻。

在他的身边,有四名少女正小心翼翼地给他揉捏着双腿和双臂,仿佛他是一件易碎的珍宝。

而在软榻的两侧,则站着二十多名文武官员,他们都恭敬地垂手而立,不敢有丝毫怠慢。

安禄山的身体实在是太肥胖臃肿了,以至于他在软榻上的姿势都显得有些扭曲,就像一根麻花似的。

那四名豆蔻少女虽然纤细柔弱,但她们的玉指却在安禄山那虎背熊腰上揉捏得十分有力。

就在这时,安禄山突然感到右眼一阵刺痛,就好像有一根针在狠狠地扎他一样。

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十七次发作了,他之前也找过河北、河东地区最好的医者来看,可他们都对这种症状束手无策。

“本王的这眼睛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那一天啊……”安禄山轻声呢喃着,他的声音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得很低,透露出内心深处的一丝恐惧。

无论一个人有多么强大,当他的身体逐渐衰弱,每况愈下时,那种对未知的恐惧都会如影随形。

安禄山也不例外,他的眼睛深处,隐隐约约地流露出对自己身体的担忧和不安。

就在这时,杨齐宣怀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弓着身子,满脸谄媚地站在安禄山面前,毕恭毕敬地说道:“卑职杨齐宣拜见主公!”

然而,安禄山却突然感到眼睛一阵酸痛,让他无法立刻回应杨齐宣的问候。

杨齐宣见状,心中顿时有些惶恐,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有什么不妥之处,以至于引起了安禄山的不满。

正当杨齐宣胡思乱想之际,站在安禄山左手靠后下首位置的李猪儿突然发出一声尖叫:“跪下!”

这声尖叫犹如一把利剑,刺破了空气,让杨齐宣的身体猛地一颤。

他被吓得一个激灵,像失去了支撑一般,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

……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