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俺是帝夜星空里最炫亮的星 > 第282章 唐国公府的四小子

长安的暮色总带着层朦胧的金纱,将宫墙的琉璃瓦染得像熔了的金子。吕媛提着裙摆穿过朱红宫廊,廊下的宫灯刚被点亮,暖黄的光映在她鞋面的珍珠上,晃得人眼晕。她身后跟着三十二个内侍,两人一组抬着沉甸甸的木箱,箱底与金砖地面摩擦,发出沉闷的"咯吱"声,听着却比任何乐曲都让人安心——那里面是一百五十万贯铜钱的宝贝,是曲江池畔一日之间蒸腾起的热气,是她交差时最硬气的底气。

"郡主殿下--,陛下正在偏殿看账呢。"守在殿门口的小黄门笑着迎上来,眼尖地瞥见木箱锁扣上的鎏金花纹,眼神里多了几分敬畏。

吕媛点点头,深吸了口气。裙摆上还沾着东坊的尘土,鬓角的碎发被汗水濡湿,可她抬手理了理衣襟时,指尖是稳的。来的路上她已经在心里把说辞过了三遍,从商户们起初的踟蹰,到李渊叔侄掷铜钱时的骚动,再到最后抢着签文书的热潮,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得恰到好处——既不能显得自己居功,又得让杨国奇明白,这场胜仗打得有多漂亮。

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杨国奇正坐在紫檀木大案后,手里捏着支狼毫,案上摊着叠账册,墨迹在宣纸上晕开浅浅的云纹。他穿了件藏青色的蟒纹常服,领口的盘扣松了两颗,露出里面月白的中衣,看着倒不像个君临天下的皇帝,反倒有几分帐房先生的铜臭之气。

"陛下--。"吕媛盈盈下拜,裙摆扫过冰凉的地砖,发出细碎的声响,"臣女吕媛,奉您之命售卖曲江池期房,今日共得铜钱一百五十万贯,特来复命。"

杨国奇的笔顿了顿,墨滴在账册上洇出个小黑点。他抬起头,目光落在吕媛身上,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里,此刻闪着实打实的惊喜。"一百五十万?"他放下笔,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扬高,"御妹--,你且再说一遍。"

"回陛下,确是一百五十万贯。"吕媛保持着跪拜的姿势,声音清脆如玉石相击,"其中现钱占七成,余下的以田契、商铺抵押,都已由账房验过,折价公允。"

杨国奇站起身,案后的阴影从他身上移开,露出腰间玉带的暗纹。他走到吕媛面前,绕着那几口木箱转了圈,抬手敲了敲箱盖,沉闷的回声里裹着铜钱的震颤。"好,好啊。"他连说两个好字,转过身时,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了,"朕原以为能有一百万贯就不错了,没成想你竟给了朕这么大一个惊喜。"

吕媛这才敢抬头,脸颊微微泛红:"陛下过奖了。曲江池本就是块宝地,陛下远见卓识,早就算准了此地会兴旺,臣女不过是依令行事,侥幸促成罢了。"

"侥幸--!?"杨国奇笑了,伸手扶她起来,"东坊那些老狐狸,哪个不是揣着秤砣过日子?没有你的法子,他们能乖乖掏钱?"他指了指案上的账册,"上个月朕让户部去催盐税,那些商户哭穷的本事比做买卖还厉害,可见不是没钱,是信不过。"

吕媛顺势站起身,垂着眼帘道:"臣女也费了些周折。起初众人都在观望,连王记绸缎庄的王掌柜都只敢远远看着,直到......"她故意顿了顿,见杨国奇眼中露出好奇,才继续说道,"直到唐国公李昞家的四公子李渊,带着他的小侄子李博乂来了。"

"李渊?"杨国奇的眉峰挑了挑。这个名字他不陌生,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昞的小儿子。听说李昞过世得早,几个儿子里就这个李渊活得最周正,只是年纪尚轻,还没承袭爵位,平日里在长安城里不算起眼。

"正是。"吕媛把那日的情景细细道来,从李渊如何看中地段,到他提议用掷铜钱的法子让李博乂决定,再到连续三次掷出正面后,商户们如何像被点燃的柴草般哄抢——她特意描了李博乂攥着铜钱时的紧张,描了李渊站在人群里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连铜钱落地的脆响都形容得活灵活现。

"皇帝哥哥--、那孩子才七岁,举着铜钱跳起来的时候,王掌柜第一个就冲上来了,喊着要定甲字铺旁边的位置。"吕媛说到这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信李渊的眼光。都说唐国公府的这位四公子看着年轻,可心里亮堂,从不做赔本的买卖。"

杨国奇听完,指尖在案上轻轻叩着,发出"笃笃"的声响。殿外的风卷着槐树叶飘过窗棂,影子在他脸上忽明忽暗。他想起去年宫宴上,独孤皇后拉着他说的话:"我那外甥李渊,看着闷,实则心里跟明镜似的,你多照看些。"当时他只当是姐妹之们客气,没往心里去,如今听来,这孩子倒是比他想的更有城府。

用孩童掷铜钱做幌子,既买了铺子,又给足了杨家脸面,还不动声色地带动了整个商铺的售卖——这份心思,可不像是个没经过事的少年郎能有的。

"这李渊,倒是有趣。"杨国奇低声喃喃,嘴角勾起抹意味深长的笑,"十一万贯,说掷就掷了,倒有他父亲李昞当年的气魄。"他忽然转头对身边的内侍说,"传朕的旨意,三日后,宣李渊入宫觐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俺是帝夜星空里最炫亮的星请大家收藏:()俺是帝夜星空里最炫亮的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日后的清晨,李渊站在宫门外的石狮子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素银带钩。他穿了件半旧的湖蓝色襕衫,是母亲生前为他缝制的,领口的浆洗得有些发白,却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身后跟着的小厮捧着个锦盒,里面是他挑了半宿的见面礼——一轴顾恺之的《洛神赋》摹本,是他前几日从西市胡商手里淘来的,听说杨国奇素来爱这类字画。

"李公子,里面传话了,让您进去。"安公公的声音打破了他的思绪。

李渊深吸一口气,将锦盒递给小厮,整了整衣襟,跟着小黄门往里走。宫道两旁的松柏修剪得整整齐齐,像两列肃立的卫士,阳光透过枝叶洒在青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走得不快,每一步都踩在砖缝中间,心里却在飞快地盘算——杨国奇突然召见,是为了曲江池的事?还是姑母在背后说了什么?

穿过三道宫门,终于到了偏殿。杨国奇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摇着柄檀香扇,见他进来,便放下扇子,指了指对面的绣墩:"坐吧。"

李渊依言坐下,腰背挺得笔直,目光落在自己的鞋尖上,既不显得拘谨,也没有过分的熟稔。"臣李渊,谢陛下赐座。"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沉稳,带着少年人少有的厚重。

杨国奇打量着他。这孩子才十六岁,身量已经快及成年人,眉眼间依稀有李昞的影子,只是眼神更柔和些,像浸在水里的墨石,看着温吞,实则藏着劲。他想起吕媛说的"连续三次正面",忽然觉得这孩子的沉稳里,藏着股让人看不透的韧劲。

“胶听闻那日曲江池的铺子,是你让博乂掷铜钱定的--!?"杨国奇先开了口,语气像是闲聊。

李渊抬起头,坦然迎上他的目光:"回陛下,确有此事。博乂年幼,觉得有趣,臣便顺着他玩了玩。"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臣也瞧着曲江池是块好地,陛下规划的御道和水榭,将来定能让这里成长安胜景,就算没有铜钱的事,臣也打算买几间铺子的。"

这话答得滴水不漏,既解释了掷铜钱的缘由,又捧了杨国奇的决策,还透着点少年人的坦诚。杨国奇心里暗暗点头,脸上却不动声色:"哦--?你倒说说,哪里好?"

李渊想了想,说道:"臣去年在陇州时,见过不少西域商人,他们都说长安的曲江池比洛阳的金明池更有灵气。如今陛下要在此修御道,将来南来北往的客商,定会把这里当作歇脚的去处。商铺挨着水边,夏天能纳凉,秋天能看月,做酒楼、茶馆都合适,不愁没有生意。"

他说得条理分明,不像随口附和,倒像是真的琢磨过。杨国奇扇着扇子的手停了,目光里多了几分认真:"你既看得这么透彻,可知为何那些商户起初不肯买?"

"怕。"李渊张嘴吐出一个字。

"怕--!?杨国哥一脸狐疑的望着李渊,示意让他继续说下去。

见杨国奇示意他继续,便说道,"这群商贾怕陛下的规划变了,怕池边的水患,怕投了钱收不回成本。商户们做买卖,为的是利、求的是稳,臣那天让博乂掷铜钱,也是想告诉他们,这事稳当——连孩童的运气都站在这边,他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这话一出,杨国奇彻底笑了。他原以为这孩子只是有眼光,没成想连人心都看得这般通透。用孩童的"天意"破商户的"疑虑",这手段,比朝堂上那些大臣的奏章要管用得多。

"好一个'连孩童的运气都站在这边'。"杨国奇放下扇子,站起身走到李渊面前,"李渊,你年纪轻轻,却有这般见识,实属难得。"他沉吟片刻,语气变得郑重,"朕身边正好缺个机灵的年轻人,太子杨勇也需要个伴读,一同学习政务。朕想让你做千牛备身,平日里跟在朕身边,随太子一同听政,你可愿意?"

李渊的心猛地一跳。千牛备身虽只是个六品官,却能时常伴随君侧,是多少世家子弟挤破头都想得到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与太子一同学习,意味着他能接触到最核心的政务,这对尚未有任何官职的他来说,是一步登天的机遇。

他立刻起身跪地,额头抵着冰凉的地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依旧保持着沉稳:"陛下信任,臣感激涕零!臣定当尽心侍奉,随太子殿下好好学习,不敢有丝毫懈怠!"

杨国奇看着他伏在地上的背影,阳光从他肩头淌过,在青砖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这孩子的后背挺得笔直,像株刚劲的小松,透着股不肯弯折的气性。他忽然想起李昞临终前托孤时说的话:"我这小儿子,看着温吞,实则骨头硬,将来定能撑起李家。"

"起来吧。"杨国奇的声音里带着笑意,"从明日起,你便入千牛卫当值,朕会让人把东宫的课业给你送来。"

李渊叩首谢恩,起身时,眼角的余光瞥见窗外的流云,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那个只在长安城里闲逛的世家子,他的脚下,正铺开一条通往更广阔天地的路。

喜欢俺是帝夜星空里最炫亮的星请大家收藏:()俺是帝夜星空里最炫亮的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