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爱恨无情 > 第199章 改名风波

爱恨无情 第199章 改名风波

作者:金沙沄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7-30 02:40:05 来源:全本小说网

正当少丰与村主任如火如荼地筹备钓鱼友谊赛时,村主任突然接到了来自镇里的通知,这通知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村主任的心上。通知中指出,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和规范地名称谓的相关规定,必须重新定名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村落名称。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犹如泰山压卵,需要立刻开展,确定后上报镇里。党氏家族百余户人的驻地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主要集中在党家寨,其范围绵延三个社。但是,过去这个地方却被错误地称为肖家坪,这简直就是张冠李戴,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据说,早在五百多年前,党氏族人的祖先党友连来到这里,从姓肖的人手中买下这片土地后,便一直沿用这个名称。

更令人如堕五里雾中的是,在肖家坪之上的几个社,美其名曰马家岩,实则是一个姓氏的大杂烩,聚居着罗、张、李、马、黄等五大姓氏的人群,人数多达三四百人。这些姓氏族人之间相互通婚联姻,宛如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令人目不暇接。

面对如此情形,上级要求规范化的村落名称必须获得全村绝大多数人的认可。村主任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当机立断,决定召开村民大会共商良策。

在村民大会上,众人各抒己见,对于新的村落名称选择众说纷纭。有人提议继续使用肖家坪这个老地名作为村庄的名号,毕竟这个名字源远流长,众人皆知。但是,这个提议却遭到了盘踞在肖家坪的绝大多数党姓之人的强烈反对。他们理直气壮地宣称,此地与肖姓人家毫无瓜葛,理应将村名更改为党家坪,如此方能凸显党氏家族后人在此地的绝对主导地位。

出人意料的是,当党家坪被提议作为村名时,马家岩的罗、张、李、马、黄这几大姓氏犹如被惊扰的蜂群一般,表现出了更为强烈的反对态度。他们坚如磐石地认为,尽管党氏家族的人口如繁星般众多,但马家岩的其他姓氏同样也是这个村庄中不可或缺的璀璨星辰,绝不能被忽视或边缘化。

这些姓氏的代表们纷纷表示,他们一直以来都习惯将此地称为肖家坪,犹如孩子对母亲的昵称一般亲切,而党姓的年轻人们却对此置若罔闻,这让他们感到如坠云雾困惑和满腹牢骚不满。在他们眼中,一个村庄的名字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是对村庄历史、文化和各个家族共同记忆的一种神圣承载。如果仅仅因为党氏家族人口众多就将村名改为党家坪,那么其他姓氏人群的权益岂不是如同风中残烛岌岌可危了吗?

在如此剑拔弩张、僵持不下的紧张局面中,少丰犹如雕塑般陷入了沉思。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琢磨,他与朋友们犹如地下工作者私下向村主任进言,决定通过村主任在大会上抛出一个石破天惊、具有深远意义的建设性意见——将村庄的名字由过去沿用四村的名字改为“纪红村”。

少丰之所以会萌生出这样的念头,并通过村主任在大会上公之于众,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首先,“纪红”这个名字恰似一碗水端平,不偏向于任何一个姓氏,又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村庄的整体特色和精神风貌;其次,“纪红”二字犹如红色的火炬,寓意着纪念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这与村庄的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底蕴相得益彰;最后,这个崭新的村名宛如一阵春风,能够为村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蓬勃活力,有力地推动村庄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尤其是从地理位置上审视,县城到王坪烈士陵园的盘山公路和高速路,恰似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从头到尾穿越肖家坪全境。而这段路已被正式命名为“纪红路”,宛如一条闪耀着红色光芒的纽带,将往昔与今朝紧密地联结起来。路上那些跨越河流、穿过山谷的桥梁,也都毫无例外地被赐予了“纪红桥”的美誉,恰似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这条红色的道路之上。如此这般,倘若村庄能够更名为“纪红村”,必将与这条道路以及周边的地名共同构成一个天衣无缝的有机整体,更加淋漓尽致地彰显出这里与红军之间那千丝万缕的紧密关联。

村庄的历史背景宛如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为改名提供了坚如磐石的支撑。在往昔的悠悠岁月中,村里众多仁人志士如繁星般踊跃投身于红军的伟大事业,其中有英勇无畏、壮烈牺牲的党善元、党洪元等三十多位烈士,他们的精神如璀璨星辰般闪耀;还有参加红军及运输队后流落乡里的党明光、党明金等二十多位乡邻,他们的事迹如动人乐章般奏响。这些人为了革命的崇高理想,不仅奉献了自己如诗如画的青春年华,甚至不惜舍弃那比金子还宝贵的生命。故而,将村庄改名为“纪红村”,不仅是对这些革命先辈们的一种高山仰止的崇高敬意和刻骨铭心的深切缅怀,更是对红军精神的一种薪火相传和发扬光大,让红军精神如燎原之火,永远燃烧在人们的心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根据少丰的提议,村里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未来五年乃至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规划。这个规划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文件,它承载着村庄的希望与梦想,是引领村庄走向繁荣昌盛的蓝图。

经过深思熟虑和广泛征求意见,村里决定将重点放在打造一个以修复红军粮站、修建红军人物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墙上。这个文化墙不仅仅是一堵普通的墙壁,而是一座生动的历史博物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村里计划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预计需要两到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才能完成。在这段时间里,村民们必须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力求将这堵文化墙打造成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这堵红色文化墙将以红军的历史和精神为主题,通过绘画、雕塑、文字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出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游客们来到这里,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这样的举措无疑是一把金钥匙,它将为村庄打开一扇通往文化宝库的大门。通过展示红军的历史和精神,村庄的知名度将得到极大提升,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这不仅会为村庄带来经济上的收益,更会为村庄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由于这个村庄拥有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就像一个天然的聚宝盆一样,蕴含着无尽的财富和潜力。因此,村里计划充分利用当地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一个以野生红籽果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红籽果,这颗宛如耀眼明珠的野生果实,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它的开发潜力犹如一座亟待挖掘的金矿,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发掘。通过大力发展与红籽果相关的产业,不仅能够为村民们铺设一条通往富裕的康庄大道,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致富梦想,更能为村庄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村庄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红籽果,宛如一颗璀璨的红宝石,又被称为火棘或救军粮,这种植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曾闪耀着重要的光芒。早在汉代至三国时期,军队在金戈铁马的征战中,常常以野生红籽果为食,因其具有充饥解渴的神奇功效,故而得名“救军粮”。而在川陕苏区时期,红籽果更是成为了红军战士的救命粮,拯救了无数鲜活的生命。

红籽果,这一神奇的植物,不仅是一味具有神奇药用价值的中药材,更是一种让人垂涎欲滴的可食用果实。它宛如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蕴含着无尽的宝藏。

红籽果犹如一个营养宝库,其中包含了十八种氨基酸和七种微量元素。这些营养成分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就像甘霖滋润大地一般,为人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其中,维生素 C 和类胡萝卜素等珍贵营养成分更是让红籽果成为了健康的代名词。

除了丰富的营养成分,红籽果还具有一系列宛如灵丹妙药般的药用功效。它能够清热解毒,帮助人体排除毒素,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它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血液循环不畅、瘀血阻滞等问题有着显着的改善效果。在中医药的广袤领域中,红籽果的应用范围广泛,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药材。

少丰敏锐地捕捉到了红籽果的诸多优势,决心全力推动企业和村里发展红籽果产业。全村若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大规模栽种和培育这种植物的征程。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精心的管理,村庄逐步构建起了种植、加工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这一举措不仅能使红籽果的产量大幅提高,更保证了其质量的稳定和优良。如今,红籽果的产量和质量犹如火箭般飙升,为村庄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深加工,它摇身一变,成为了各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红籽果酒、红籽果饮料、红籽果果酱等,这进一步拓宽了市场渠道,经济效益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红籽果产业将会像初升的太阳一样,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整个村庄的经济天空。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村庄的经济发展将会如同雄鹰展翅一般,扶摇直上九万里,一飞冲天。村民们的生活也会像春花绽放一样,绚丽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红籽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仅会给村庄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更会像一颗璀璨的明星,高悬于天际,照亮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之路。它所形成的良好示范效应,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为其他村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引领着他们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

这一番言辞恳切、条理清晰的话语,宛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全体村民的心上,发出了沉闷的回响。一时间,整个村庄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沉默所笼罩,仿佛时间在这一刻被凝固了一般。尤其是那几大姓氏的头面人物,他们原本是意见最多、反对声音最大的群体,就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不停地聒噪着。然而,在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商讨之后,他们竟然也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突然变得哑口无言,无法再提出其他的反对意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所有人都感到有些意外,但同时也让大家意识到,这个决定或许真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为了村庄的长远发展考虑的。最终,全体村民在一片寂静中达成了一致共识,决定将村庄的名字正式更改为纪红村。这个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光芒,代表着村庄新的开始和希望。

接下来,村庄将这个更名申请上报给了镇里,再由镇里上报给了县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更名申请在从县到市再到省的层层审批过程中,竟然异常顺利,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就像一条畅通无阻的大道,一路绿灯,最终得到了确认和公开。

就在村民们为村庄成功更名而欢呼雀跃之际,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却如同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一般横亘在了他们面前。这个村庄幅员辽阔,面积足有五平方公里之广,耕地更是多达两千多亩,人口更是达到了八百多人。但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真正具备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却是凤毛麟角。

面对如此现状,村民们忧心忡忡,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深知,如此众多的人口,又都是弱势群体,要想摆脱贫困的泥潭,踏上致富的康庄大道,谈何容易!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村民共同努力,集思广益,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他们需要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匮乏,村庄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因此,村民们开始思考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村庄,参与到村庄的建设中来。或许可以通过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发展机会,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或就业。

其次,村庄的经济结构也需要进行调整。目前,村庄主要以农业为主,但农业的收益相对较低。村民们意识到,要想增加收入,必须发展多元化的产业。他们可以利用村庄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养殖业等产业,拓宽收入渠道。

此外,教育也是村庄发展的关键。只有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村民们决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培养更多的人才。

最后,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亟待加强。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村庄发展的基础,它不仅能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村民们计划修建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改善村庄的交通和生产条件。

面对如此多的困难和挑战,村民们并没有气馁。他们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让这个曾经一贫如洗、落后不堪的村庄重获新生,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喜欢爱恨无情请大家收藏:()爱恨无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