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哄着三个娃去姑姑那边了,李云也算是松了口气。
这三个奶娃,脑子太好用,学东西太快,但是,她们还没学会做人,就先学会了做事。
真是叫人头大。
不过,这也算是幸福的烦恼了,毕竟这三娃打小就聪明。
小嘴叭叭的,老能说了。
不愧是带了一半东北血脉的娃!
当然,李云也不能因为她们可爱,就无底线地纵容她们。
至少,她们需要拥有一些基础的美德。
首先,就是孝。
她们现在,完全是哄堂大孝的阶段,天天给白婉君气得不轻,她们也的确没有成为娘亲的贴心小棉袄。
李云并不认可封建思想中的“孝顺”
用绝对客观理性的视角来分析,世人常言的生恩与养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先说生恩,一对父母决定生一个孩子,他们问过孩子了吗?
并没有。
生育,是他们自已做的决定,然后有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有了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
孩子没有选择权,为什么来到人间之后,起手就欠一个天大的“生恩”
那么养恩呢?
其实也没有,养育是义务。
你买只狗回去,都得好好养着,不能随便遗弃,这是该有的责任,更别说是自已决定要生的孩子了。
所以,养育也不能算恩。
这么算下来,父母无恩?
这四个字说出来,不管是哪个时代,都会让人疯狂批判。
何况子女和父母之间,难道就可以用“原生家庭”
和“生物父母”
来称呼?
并非如此。
父母无恩,但父母有情。
人来到世上,最先得到的爱,就是父母之爱,被人爱,然后才能爱别人,这就是人类感情的传递与延续。
所以圣贤说百善孝为先,有孝才有义,有义才有仁。
李云即便不觉得自已和白婉君有恩于三个奶娃,也依然要教导她们孝顺父母,友爱姐妹,善待他人。
白婉君虽然总是和三个奶娃吵架,但这三奶娃从小到大,一应事务,白婉君也没少操心。
她就是被几个熊孩子气得脾气暴躁,却不是不爱她们。
现在的确可以以童言无忌,孩子还小为理由,不和他们计较,但如果到了接受教育的时候还不好好教育,那就是李云的过错了。
这时候就只能拜托姐姐了,她带娃应该是没问题的吧!
带一个是带,带四个也是带。
而且他们提前演了一出戏,三个娃娃应该会听话。
李云忍住没有去观察她们,一步返回潭州了。
他也有自已的工作要做,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日常诊疗,他也挺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