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DeepBlack深渊 > 第301章 技术与暴力的结合

DeepBlack深渊 第301章 技术与暴力的结合

作者:没坑的萝卜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13 16:22:28 来源:全本小说网

非洲,萨赫勒地区,“暗影”前哨基地,代号“铁砧”。

烈日如同熔化的白金,无情地倾泻在这片广袤而贫瘠的土地上。空气在热浪中扭曲,远处的山峦如同海市蜃楼般摇曳。与远东基地深入地下或山腹的隐蔽、东欧仓库的阴冷潮湿不同,这里的基地带着一种粗犷、临时却又高度戒备的战场气息。由沙袋、波纹钢板和伪装网构筑的工事环绕着核心区域,了望塔上的哨兵戴着防风镜,穿着厚重的防弹背心,汗水浸透了他们的作战服。

在基地边缘,一个由旧集装箱改造而成的简易靶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装备测试与适应性训练正在进行。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尘土和金属灼烧后的特有气味。

米罗斯拉夫·克伦斯基双臂交叉站在荫凉处,冰灰色的眼睛如同精准的测量仪,观察着前方正在进行射击测试的小队。站在他身边的是帕维尔·诺瓦克,这位壮硕的突击手脸上带着一丝好奇和不易察觉的挑剔。

正在进行测试的,是两支经过改装的AK-74M突击步枪。与队员们之前使用的标准型号相比,这两支枪的外观有了细微但关键的变化:加装了由奥尔洛夫设计的、带有皮卡汀尼导轨的浮置式聚合物护木,使得加挂战术灯、激光指示器和前握把更加方便稳固;枪管与机匣的连接处似乎经过特殊处理,并更换了一个更高效的枪口制退器;最显眼的是,枪托换成了可多段调节、带橡胶缓冲垫的折叠骨架式枪托,大大改善了贴腮感和稳定性。

“靶距,300米,半身靶,五发速射。”负责指挥测试的“幽灵”扬·斯沃博达冷静地下达指令。

两名被挑选出来的精锐队员据枪瞄准,他们显然已经短暂适应了新枪的特性。

“砰!砰!砰!砰!砰!”

不同于AK系列常见的、略显清脆的枪声,经过新制退器改良后,枪声变得沉闷了一些,更重要的是,枪口上跳和可感的后坐力明显减弱。子弹击发更加平稳。

报靶员很快通过无线电传来结果:“一号射手,四发命中靶心,一发偏离靶心约五厘米。二号射手,五发全部命中靶心区域!”

这个成绩让在场的所有老兵都有些动容。300米,对于强调中近距离突击的AK系列来说,已经是有效射程的极限边缘。在这种距离上用机械瞄具进行速射,能取得如此密集的弹着点,几乎是他们过去不敢想象的。

帕维尔吹了声口哨,走上前从一名测试队员手中接过步枪,熟练地拉动枪机,检查枪膛,又掂量了一下重量。“嘿,这玩意儿……有点意思。后坐力顺溜多了,枪托抵着也舒服。就是这护木,轻飘飘的塑料玩意儿,耐操吗?”他用力掰了掰护木,纹丝不动。

“采用的是高强度混合聚合物,内部有金属骨架支撑,‘破城槌’先生。”“电工”托马斯·雅各布在一旁解释道,他手中拿着平板电脑,记录着各项测试数据,“根据奥尔洛夫博士提供的资料,其强度超过原厂木质护木,重量减轻了百分之十五,散热性也更好。”

克伦斯基没有说话,但他微微颔首的动作表明了他对精度和人机工效提升的认可。在战场上,更精准、更可控的武器,意味着更高的击杀效率和更低的误伤风险,尤其是在复杂人质环境或需要精确火力压制的场合。

“这只是第一批改进套件。”扬补充道,“博士还在设计适用于RPK轻机枪的重枪管和两脚架改进件,以及为狙击手提供的、基于SVD的精度提升方案。”

测试结束后,几名队员开始试用另一种新“玩具”——由奥尔洛夫设计、利用商用无人机平台改造的简易投弹装置。

这是一种看起来相当粗糙的装置:一个简单的3D打印的释放机构,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可以悬挂一枚约400克重的小型预制破片炸弹或白磷燃烧弹。装置被捆绑在一架经过信号增强和抗干扰处理的四轴无人机底部。

操作员是“小丑”卢卡什·科瓦奇,他对此类新奇玩意儿有着极高的天赋。他操控着无人机迅速升空,在百米高度悬停。

“目标,前方废弃土墙后的模拟机枪阵地。”扬指示道。

卢卡什舔了舔嘴唇,手指在控制器上轻巧地滑动。无人机发出轻微的嗡鸣,灵巧地飞向目标区域,在土墙上空短暂悬停。

“释放!”

随着他按下按钮,悬挂的圆柱形炸弹脱离,垂直落下。

“轰!”

一声不算太剧烈但足够清晰的爆炸声传来,土墙后方腾起一小团烟尘和火光。观测员确认,破片有效覆盖了模拟阵地。

“精度一般,但够用了。”卢卡什评价道,“关键是便宜,而且吓人。想想看,头顶上随时可能掉下来个这玩意儿,够那帮只知道抱着AK冲锋的家伙喝一壶了。”

这种低成本、高心理威慑的武器,非常适合用于侦察、骚扰、以及对缺乏防空能力的轻步兵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DeepBlack深渊请大家收藏:()DeepBlack深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除了单兵装备,基地的防御也获得了技术加持。在奥尔洛夫的指导下,几个关键的了望塔和出入口,安装了一种简易的声光感应报警系统。该系统利用废旧手机主板和传感器改装而成,成本极低,却能有效弥补哨兵视觉死角和疲劳期的漏洞。虽然看起来简陋,但在一次夜间尝试性的渗透测试中,它成功发出了早期预警。

几天后,一场真实的遭遇战,检验了这些新装备的成色。

一支由克伦斯基亲自带领的、由十名“野狼”队员组成的巡逻队,在基地西北方向约五十公里处,与一股约三十多人的、隶属于当地一个敌对部落武装的车队不期而遇。对方拥有数量优势,并且配备了数挺皮卡车载重机枪(DShK),气焰嚣张。

战斗在灼热的沙丘间爆发。

敌方仗着人多和重火力,试图从两翼包抄,用密集的弹雨压制“野狼”小队。

“稳住!依托沙丘,精准射击!”克伦斯基沉着下令。

“野狼”队员们迅速散开,占据有利地形。装备了改进型AK-74M的队员,在对方的胡乱扫射中,展现出惊人的冷静和精准。得益于武器精度的提升和后坐力的改善,他们射出的子弹更加致命。

帕维尔架起一挺安装了简易两脚架和新制退器的PKM通用机枪,原本泼水般的弹幕,此刻变得更有节奏和准头,几个试图操作DShK重机枪的敌方射手,接连被他精准的长点射压制或击毙。

“幽灵”扬·斯沃博达则带着他的、经过奥尔洛夫微调过扳机和枪机配合的SVD狙击步枪,悄无声息地移动到侧翼的一个制高点。他透过高倍率瞄准镜,冷静地搜寻着有价值的目标。

“砰!”

一个躲在皮卡车门后、挥舞着手臂似乎在小头目的家伙,应声倒地。

“砰!”

又一个试图从车底爬出来架设RPG的武装分子,被子弹穿透车门薄弱处,瞬间毙命。

精准而高效的狙杀,极大地打击了敌方的士气,使其指挥陷入混乱。

与此同时,卢卡什操控的、挂载了白磷燃烧弹的改装无人机悄然升空。它利用沙丘的掩护,低空迂回到敌方车队后方。

“释放!”

带着降落伞的白磷燃烧弹晃晃悠悠地落下,正好落在几辆皮卡车的中间。

“轰——!”

刺眼的白光和高达千度的烈焰瞬间爆开,点燃了车辆和周围的武装分子。凄厉的惨叫声和混乱的奔跑声顿时从敌方阵地传来。这种来自头顶的、无法有效还击的打击,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剩下的武装分子肝胆俱裂,再也顾不得战斗,纷纷跳上尚未被点燃的车辆,仓皇逃窜。

战斗迅速结束。“野狼”小队以零阵亡、仅两人轻伤的代价,击毙击伤敌方超过十五人,摧毁车辆三台,缴获武器弹药若干。

打扫战场时,帕维尔拍了拍手中那把枪管还在发烫的改进型PKM,对着克伦斯基咧嘴笑道:“头儿,这俄国疯子的东西,真他妈的带劲!”

克伦斯基没有笑,只是弯腰从一具敌方尸体旁捡起一个弹壳,又看了看远处被精准狙杀的目标,目光深沉。他清楚地知道,这场小规模战斗的胜利,固然得益于队员们丰富的经验和严格的训练,但那些看似细微的技术改进——更精准的步枪、更稳定的机枪、更致命的狙击,以及那架廉价却效果显着的无人机——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放大了“野狼”原有的优势,弥补了人数上的劣势,并以一种不对等的方式,摧毁了敌人的战斗意志。

技术与暴力,在这片古老而残酷的土地上,完成了一次完美而高效的结合。

消息通过加密信道传回远东基地。陈默看着由克伦斯基亲自撰写的、附带了战场数据和评估的战斗报告,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但他下达了新的指令:

“扩大改进套件的生产规模,优先装备所有一线作战人员。”

“加大对奥尔洛夫实验室的资源倾斜,督促其下一步研发方向,重点关注单兵反装甲/攻坚武器、以及更先进的战场侦察无人机平台。”

“收集战场反馈,优化现有设计。”

命令简洁而清晰。他知道,奥尔洛夫那颗充满危险灵感的大脑,正在将他掠夺来的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这座东欧桥头堡输送来的,不仅仅是武器和人员,更是决定未来战场走向的技术优势。

而在“铁砧”基地的靶场上,新一轮的测试已经开始。这一次,是几具经过奥尔洛夫简化引信和战斗部装药、旨在提高破甲深度的RPG-7火箭筒。沉闷的爆炸声再次响起,预示着更加致命的暴力,即将被技术与疯狂共同锻造出来,投向这片饱经战火的大地。

喜欢DeepBlack深渊请大家收藏:()DeepBlack深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