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柏林-米特,联邦情报局(Bundesnachrichtendienst, BND)总部。
与海牙欧洲刑警组织总部那种开放式的、略显嘈杂的办公环境不同,BND总部内部更显肃穆、冷峻,带着一种日耳曼式的严谨与秩序。走廊宽阔而安静,地面光可鉴人,墙壁是单调的浅灰色,厚重的防爆门后,是一个个高度隔音、电磁屏蔽的独立分析室。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打印墨粉和某种精密电子设备散热的独特气味。
在其中一间编号为A7的分析室内,高级分析员尤尔根·科尔迈耶正坐在他的工作站前。他年约五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无框眼镜,穿着熨烫平整的白衬衫和深色西裤,外表看起来更像一位大学里严谨的教授,而非游走在世界阴影边缘的情报官员。但他的眼睛,那双冰蓝色的眼眸深处,却蕴含着常年分析混乱与危险所积累的锐利和冷静。
他的工作站配置着三块超大尺寸的防眩光显示屏,连接着BND内部最高权限的数据库和经过严格筛选的、与盟友共享的情报网络。此刻,三块屏幕上正并排显示着多份来自不同渠道、看似互不关联的报告、简报和数据流。
左侧屏幕,是德国联邦刑事警察局(BKA)转来的、一份关于近期在德国黑市上零星出现的、一批序列号被刻意磨损的东欧制式武器的记录。这些武器数量不大,但出现的时间和流向颇为蹊跷,似乎与几条已知的、主要由巴尔干团伙控制的贩运路线都不吻合。
中间屏幕,则显示着来自军方情报部门(Attachéabteilung)的一份非正式备忘录。备忘录提到,德国派驻非洲萨赫勒地区军事顾问团的观察员,在协助当地政府军清剿一股极端武装时,缴获了部分武器。其中除了常见的AK-47和RPG-7外,竟然出现了几支保养状态极佳、配备了西方先进光学瞄具的AK-74M突击步枪,以及少量崭新的东欧产大口径狙击步枪。这些武器出现在一个连基础后勤都难以保障的极端组织手中,显得极不寻常。武器上的某些非标准改装痕迹,也引起了顾问团里武器专家的注意。
右侧屏幕,则更为复杂。上面打开了多个窗口:一份加密等级较高的、来自法国对外安全总局(DGSE)的情报摘要,提及有迹象表明,一个“新的、非国家性质的玩家”可能正在向非洲某些动荡区域输送“超出常规叛军水平”的军事装备;一份来自波兰内部安全局(ABW)的、关于几名前波兰特种部队(GROM)士兵疑因经济原因受雇于某个未知的私人军事公司,并已离境前往非洲的模糊报告;最后,还有一个被标记为“欧刑警-武器工作组-范·德·贝克”的链接,指向了那份关于东欧旧军火系统性流失的初步观察报告。
这些信息,单独来看,或许只是全球阴影世界里无数杂乱噪音中的一小部分。武器黑市总是存在,非洲的冲突各方总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军火,前华约国家的退伍军人加入PMC也是常态。
但尤尔根·科尔迈耶的职责,就是从这些看似无关的噪音中,辨别出那些不和谐的、预示着潜在威胁的旋律。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调出了更多关联信息。他要求数据库对近半年来所有涉及东欧武器异常流动的报告进行交叉比对,重点关注流向非洲、尤其是中非和西非地区的案例。同时,他请求技术支援部门,对那份来自非洲的、关于AK-74M和非标准改装武器的详细照片及技术评估报告进行深度分析。
数小时的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后,一些模糊的轮廓开始浮现。
首先,是时间上的巧合性。德国黑市上那些零星出现的“无痕”武器,与非洲战场上出现的、来源不明但品质精良的东欧装备,在出现时间上存在重叠区间。这不像是一次性的走私,更像是一种持续的、低烈度的供应。
其次,是武器本身的特质。技术部门的分析报告指出,那些出现在非洲的AK-74M,其改装风格非常独特,并非已知的任何一家主流PMC或军火商的惯用手法。改装者似乎对武器的原始设计理解极为深刻,改动集中在提升精度、人机工效和特定环境下的可靠性上,透露出一种近乎偏执的实用主义,且带着明显的、来自前华约体系内部的技术印记。
最后,是“人”的线索。波兰方面关于前GROM士兵的报告,虽然模糊,但结合法国DGSE关于“新玩家”的提示,以及欧刑警范·德·贝克报告中提到的“新的、组织严密的采购网络”,让尤尔根意识到,这可能不仅仅是一条新的军火走私路线,其背后可能是一个拥有军事专业能力的实体在运作。
就在这时,一条最新的、来自BND自身海外情报站的电文被标记为“紧急”送入了他的系统。电文内容是关于敖德萨港发生的恶**火事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DeepBlack深渊请大家收藏:()DeepBlack深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