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暗影基地,网络作战中心。
如果说尼古莱·奥尔洛夫的实验室充满了金属、机油和化学试剂的粗砺感,那么这里就是纯粹由光、电和冰冷数据构成的数字王国。巨大的环形空间内,温度被恒定在令人皮肤微凉的最佳设备运行区间,空气循环系统过滤掉所有微小尘埃。墙壁被无缝拼接的液晶屏幕完全覆盖,上面流淌着瀑布般的代码、全球网络节点态势图、加密数据流分析以及无数个不断切换的监控画面窗口。没有键盘的敲击声,只有高性能服务器集群运行时的低沉嗡鸣,如同数字海洋下涌动的暗流。
素察,这个“暗影”的数字灵魂,其本体或许只是这些庞大服务器阵列中的一段高度自主的智能代码,或许隐藏在某台不为人知的终端之后。此刻,他的意志正通过加密信道,投射在中央主屏幕上——一个不断变换形态、由0和1构成的复杂几何体,象征着其无处不在又无形无质的存在。
陈默的指令清晰而明确:扩充网络战力量,目标——东欧。
那里是黑客的沃土,也是滋生数字叛徒的温床。冷战遗留的技术遗产、普遍的高等教育水平、相对滞后的经济发展以及复杂的政治环境,催生了一大批技术精湛却又因各种原因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年轻天才。他们中的许多人,就像未被发掘的奥尔洛夫,或者未被雇佣的克伦斯基,潜藏在数字世界的阴影里,等待着某个“机会”。
素察没有像伊万娜那样通过人际网络去物色,也没有像“乌鸦”那样贩卖情报。他选择了一种更直接、更符合数字世界规则,也更能精准筛选目标的方式——公开的挑战与招募,当然,是在特定的“圈子”里。
目标地点是几个在东欧乃至全球黑客地下世界享有盛名、需要特殊邀请码或经过严格技术验证才能进入的加密论坛。这些论坛的服务器遍布全球,层层跳转,充斥着各种游走在法律边缘乃至完全越界的交易、技术讨论和情报共享。
行动在午夜(UTC时间)准时启动。
一个经过精心伪装、拥有良好历史记录和“信誉”的匿名账号,在这些论坛的特定版块,几乎同时发布了一个主题帖。帖子的标题毫不花哨,甚至有些枯燥:
【高额赏金 - 分布式渗透测试与数据提取挑战】
帖子内容以极其专业的口吻,描述了一个虚构的、名为“奥林匹斯盾牌”的跨国能源企业网络架构。这个架构被设计得极其复杂且防御森严,融合了多家真实世界顶级安全公司的防护方案,包含了从外围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到内部网络分段、数据加密和物理隔离在内的几乎所有已知的先进防御手段。
挑战要求参与者,在72小时内,尝试穿透这个虚拟的“奥林匹斯盾牌”网络,并从其最深层的、标记为“赫尔墨斯之眼”的核心数据库中,提取出一段特定的加密数据片段。帖子中提供了虚拟网络的模拟入口点和一些基本的环境参数。
成功完成挑战的前三名,将分别获得50、30、10比特币的奖励(按照当时市价,这是一笔足以让任何独立黑客动心的巨额财富)。而所有在挑战中表现出独特技术思路、即使未能完全成功的参与者,也有机会获得“长期合作机会”和“更具吸引力的薪酬方案”。
帖子的措辞冷静、专业,没有任何煽动性,完全像是一个财大气粗又极度注重安全的公司,在通过灰色渠道寻找真正的渗透测试专家。这在黑客圈内并不算特别罕见。
然而,这个挑战本身就是一张精心编织的滤网。
“奥林匹斯盾牌”的防御体系,是素察基于对全球数百个真实高价值目标网络的分析,融合而成的“怪物”。它不仅能有效测试参与者的技术广度(web渗透、系统漏洞、社会工程学、内网横向移动等)和深度(零日漏洞利用、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手法、绕过新型防御机制的能力),其内部设置的某些特定陷阱和监控节点,更能悄无声息地评估参与者的行为模式、工具偏好、甚至潜在的意识形态倾向。
那个需要提取的“赫尔墨斯之眼”数据片段,其加密算法也经过特殊设计,破解过程会暴露出破解者对特定密码学流派的理解和其计算资源的规模。
更重要的是,所有参与者试图连接虚拟网络、进行渗透尝试的行为本身,就会在素察构建的、隔离的沙箱环境中,留下大量关于其真实IP(即使经过多层代理,素察也能通过高级流量分析和时间关联进行一定程度的溯源)、常用工具链、攻击手法的数字指纹。
挑战帖一经发布,立刻在几个目标论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高额的比特币赏金如同最诱人的鱼饵,而那个强大的虚拟目标,也激起了许多顶尖黑客的好胜心。
东欧,不同角落,数块屏幕在黑暗中亮起,反射着年轻而专注的脸庞。
地点:波兰,弗罗茨瓦夫,一间杂乱的学生公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DeepBlack深渊请大家收藏:()DeepBlack深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