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 > 第187章 意外的一封信

经过漫长而颠簸的飞行(中途需要转机),中国代表队终于抵达了本届IMO的举办地——

一个位于欧洲的古老城市。

异国的风情与湿冷的空气扑面而来,队员们虽然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踏上战场的兴奋与紧张。

入住组委会安排的酒店后,苏想第一时间反锁了房门。

她深吸一口气,从贴身的衣袋里拿出了那个由陆征在机场塞给她的、没有任何标识的信封。

手指微微颤抖着打开,里面果然只有薄薄的两页纸。

第一页,是一份复印的、字迹有些模糊的诊断书。

患者姓名:苏念。

诊断日期:1985年4月。

诊断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具体分型被刻意模糊),预后不良,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精神紧张,需长期服药静养。

出具单位:平县人民医院。

苏想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

这是姐姐当年高考前的诊断书!

陆征竟然连这个都找到了!

她颤抖着拿起第二页纸。

这是一封手写的信,字迹是陆征的,刚劲有力,却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苏想同学:”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应该已抵达赛场。

这份诊断书,是我调查过程中所能找到的、关于当年替考事件最直接的旁证之一。”

“我曾执着于揭开所有真相,认为这是记者的天职。

但在深入了解你们姐妹的经历,看到你在北大的挣扎与成长,看到苏念在病榻上依旧不灭的学术火种后,我动摇了。”

“有些真相,揭露出来或许能满足公众的窥探欲,成就一篇轰动性的报道,

但它同时也会毁掉两个本就命运多舛的年轻女孩,毁掉一个家庭最后的希望,甚至可能毁掉国家正在培养的、未来的科技人才。

这杆秤,我掂量了很久。”

“最终,我选择将这份证据交还给你。

如何处置,由你决定。

是继续背负这个秘密前行,还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主动坦白,这应该是你和苏念的权利,而不应被我一篇报道所绑架。”

“此行世界赛,关乎国家荣誉。

望你摒除杂念,全力以赴。

你和你姐姐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才华,远比一纸诊断书或一个过去的秘密,更值得被关注和尊重。”

“祝,载誉而归!”

“一个或许不够合格的记者:陆征”

信到这里结束。

苏想呆呆地坐在床边。

陆征……他放弃了。

这个一直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她头顶的调查记者,在最后关头,选择了同情与保护,将选择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她。

压在心头最大的一块巨石,仿佛被移开了一半。

虽然秘密依旧存在,但来自外部的、最直接的曝光威胁,暂时解除了。

这份突如其来的“赦免”,让她有一种虚脱般的轻松,随之涌起的,是更强烈的、必须用胜利来回报这份善意的决心!

她小心翼翼地将诊断书和信件重新折好,贴身收藏。

这个秘密,她还需要继续背负,但此刻,她心中充满了力量。

“苏想,下来吃饭了!听说今晚有意面!”

周炽活力十足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

苏想擦干眼泪,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表情,打开了房门。

IMO的开幕式简洁而隆重。

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年轻数学天才们齐聚一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智力上的硝烟味。

中国队的红黄队服十分显眼。

周炽昂首挺胸,陈知行冷静观察,苏想则努力平复着激动的心情,目光扫过那些不同肤色的对手。

很快,一些重点队伍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老牌强队苏联(注:1987年苏联尚未解体)和美国队,队员个个气质沉稳,眼神中带着久经沙场的自信,他们是金牌最有力的争夺者。

一支来自东欧小国的队伍,被教练提前标注为“黑马”,据说他们的训练方法独树一帜,擅长解决非常规的几何问题。

而亚洲区域内,氛围则有些微妙。

日本队队员礼貌周到,见面会主动鞠躬问好,但眼神交流时,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竞争意识。

韩国队则显得更为外放一些,聚在一起讨论时语速很快,时不时会看向中国队的方向。

最有趣的当属印度队。

他们的英语带着浓重的、独特的口音,语速快且语调起伏很大。

一次在取餐时,一个印度队员热情地对周炽说:“Hey! Your country, very big! Mathematics, very strong!”(嘿!你们的国家,很大!数学,很强!)

那搞笑的发音和夸张的表情,把周围人都逗乐了,周炽也笑着回应,气氛倒是轻松了不少。

秦屿站在稍远的地方,默默观察着这一切,尤其是那几支强队和日韩队伍,他的眼神锐利,像是在分析潜在的对手和威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请大家收藏:()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一天的比赛是个人赛,两道题,四个半小时。

赛场肃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和偶尔的轻咳。

题目难度果然名不虚传,第一题就是一道极其考验技巧和观察力的组合数学题。

苏想摒除杂念,全神贯注。

她尝试了几种思路后,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集训时陈知行那种构建逻辑模型的方法。

她没有直接硬算,而是先定义了几个关键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代数结构,然后将原题条件“翻译”进去,很快便找到了一条清晰的证明路径。

当她流畅地写下解答时,能感觉到旁边一位美国队员投来的惊讶目光。

第二题是一道数论题,陷阱更多。

周炽似乎被卡住了,眉头紧锁。陈知行则一如既往地稳定推进。

秦屿的解答过程依旧工整完美。

苏想稳扎稳打,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交叉思维,虽然花费了不少时间,但还是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交卷铃声响起,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

走出赛场,各国队员的表情各异。

有的垂头丧气,有的面露喜色,更多的则是和周炽一样,在激烈地讨论着刚才的题目和解法。

“那道数论题,你们怎么做的?我好像绕了个大圈子!”

周炽迫不及待地问。

陈知行言简意赅地说了自己的思路。

苏想也分享了她对第一题的“翻译”解法。

秦屿在一旁听着,当听到苏想的解法时,他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陷入了沉思。

苏想的方法,再次印证了逻辑建构和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性。

初步的成绩统计在晚餐后公布。

喜欢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请大家收藏:()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