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 > 第136章 新课题的挑战

姐姐苏念病情的显着改善,如同给苏想注入了最强的兴奋剂。

她将以全部的热情投入到【863计划】课题的申请准备中。

刘教授提供的课题方向——“智能决策与复杂系统仿真”,极其宏大且前沿。

这对于“北斗”团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他们之前的动态预测模型,可以看作是这个问题的一个具体应用和子集。

而现在,他们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思考和设计一个更通用、更强大的理论框架和实现路径。

分歧,来得比预期更快。

团队讨论会上,陈知行站在写满复杂公式的黑板前,镜片反着光,语气如同他笔下的数学符号般不容置疑:

“必须从数学原理出发,先解决智能的本质刻画和复杂系统涌现行为的可计算性。没有理论基石,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周炽立刻坐不住了,“啪”地一拍桌子:“等等!那得研究到猴年马月去?要我说,就该拿着咱们现有的模型,直接去啃几个硬骨头,比如城市交通流,边干边学,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周炽争辩道,他渴望尽快看到模型在更广阔领域发挥作用。

苏想则介于两者之间。

苏想看着一个执着于“地基必须打到地心”,一个恨不得“明天就盖成摩天楼”,忍不住扶额。

她试着打圆场:“陈学长的理论指引很重要,周炽的应用验证也不能少,我们能不能……”

“停!”李泽川懒洋洋地举手打断,他対纯理论辩论敬谢不敏,“二位,不管上天还是入地,算力和数据呢?我这边能抠搜点超算时间,但关键领域的真实数据,咱总不能去人家单位门口蹲点捡吧?”

会议一度僵持。

陈知行的固执冷峻对上周炽的急躁火暴,实验室气温骤降。

苏想感到一阵头疼,她意识到,新课题的难度,远超之前的“银河杯”,它考验的不仅是技术能力,更是团队的战略眼光和协作能力。

就在争论最激烈时,苏想接到了姐姐苏念从医院打来的电话。

苏念的声音依旧虚弱,却带着一种洞悉的平静:

“想想……我听你上次说起,你们的新课题……好像遇到了点麻烦?”

“姐……”

苏想有些无奈。

“别着急。”

苏念轻声说,“我记得……你以前解不出的数学题,总是试图一下子找到最完美的解法,反而把自己绕进去。

后来……你学会先拆开,从最简单的部分做起,一步步……就通了。”

姐姐的话,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苏想纷乱的思绪。

她放下电话,重新看向还在争论的陈知行和周炽,心中有了主意。

再次召开团队会议时,苏想没有直接参与陈知行和周炽的路线之争。

她走到白板前,擦掉了上面复杂的公式,画了一个简单的金字塔。

“陈学长,周炽,你们的想法都有道理。”

苏想的声音清晰而沉稳,“我们能不能这样——将这个宏大的课题,像搭积木一样,分解成不同的层级?”

她在金字塔底部画了几个方块:

“最底层,是陈学长强调的核心理论基石,研究智能决策的数学本质和复杂系统的基本规律。

这一层,追求的是极致的严谨和普适性,可能需要长期投入。”

然后在中间层又画了几个方块:

“中间层,是通用模型组件库,将核心理论衍生出的各种算法、工具模块化。

比如周炽你之前做的故障预测模块,李泽川的快速诊断模块,都可以看作是这里的组件。

这一层,承上启下。”

最后在金字塔顶端画了几个小方块:

“最顶层,是典型应用示范。

我们选择两到三个最具代表性、也相对容易获取数据和支持的领域,利用下两层的成果,快速构建出可演示的仿真系统。

这样,既展示了理论潜力,也体现了应用价值,还能在实践中反哺下层理论的完善。”

她放下笔,看向众人:

“这样,我们既有了长远的理论目标,也有了短期内可见的成果产出,还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重心。

就像我姐说的,大题拆成小题,一步步做。”

这个“金字塔”分层架构,巧妙地将陈知行的长远规划和周炽的短期目标结合了起来,也明确了李泽川负责的技术支撑方向。

陈知行看着白板,沉吟片刻,缓缓点头:

“这个思路……可行。

分层解耦,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和研发风险。”

周炽眼睛一亮,猛地跳起来:“对啊!这样我不用等他那地基打到地心了!苏想,你这脑子转得比咱机房新换的硬盘还快!”

李泽川嗤笑一声,踹了下周炽的椅子腿:“莽夫,就知道干干干。不过这分曾,确实靠谱!分工明确!”

团队的分歧,因为苏想提出的这个务实而富有弹性的方案,终于得到了弥合。

研究计划书的撰写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请大家收藏:()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在团队全力准备申请材料时,一个意外的访客来到了北大——港商顾延舟。

他依旧是一身剪裁合体的西装,风度翩翩,直接找到了正在机房忙碌的苏想。

“苏小姐,冒昧打扰。”

顾延舟笑容温和,递上自己的名片,“我一直在关注你们的动态。【银河杯】亚军的成绩,含金量很高。听说你们正在申请国家级的【863计划】?”

苏想有些惊讶于他的消息灵通,点了点头。

“我们寰宇科技,非常看好人工智能和复杂系统仿真的未来。”

顾延舟开门见山,“如果你们的课题成功立项,我们公司愿意提供一笔额外的、不附带任何商业条件的研发资助,并且,我们可以共享一部分我们在海外收集到的、非敏感领域的行业数据,供你们的研究使用。”

这个橄榄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顾延舟看重的,显然是团队未来的潜力和可能带来的长期回报。

面对这雪中送炭般的支持,苏想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表示需要和团队以及学校商量。

顾延舟的出现,以及他带来的诱惑,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顾延舟走后,周炽第一个蹦起来:“还有这好事?资金和数据都送上门了!”

李泽川却泼冷水:“港商的饼就这么好吃?小心噎着。”

这笔资金和数据,对课题研究无疑是巨大的助力,但接受外资背景的资助,在86年的环境下,是否合适?

会不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新的机遇,伴随着新的抉择,摆在了【北斗团队】面前。

喜欢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请大家收藏:()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