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83章 复赛倒计时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第83章 复赛倒计时

作者:地图好陌生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9: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雪湖市的五月总被蝉鸣泡得发黏。林栋把自行车停在“林记电器”门口时,车筐里的《物理学大题典》被晒得发烫,封面上印着的行星轨道图,在阳光下像圈正在融化的银线。店里的空调外机嗡嗡作响,把凉爽的风送向街面,与巷口卖冰棍的推车前飘出的白雾交融在一起,织成张清凉的网。

“小栋回来啦?”母亲从收银台后探出头,手里拿着本进货单,上面用荧光笔标着“智能电饭煲:20台”“节能冰箱:6台”,字迹比去年工整多了。她脖子上挂着条珍珠项链,是父亲上个月去省城进货时买的,据说是“现在流行的款式”,阳光下的光泽衬得她眼角的笑纹都柔和了。

父亲正陪着个穿西装的男人在看中央空调,手指在产品手册上点着:“王经理您看,这款变频机组比传统的省电三成,就像咱们开车时的无级变速,动力足还省油。”他说话时手势自然,再不是当年那个对着说明书犯怵的手艺人——上个月刚参加完厂家组织的销售培训,回来后总说“卖电器也得懂点新名词”。

林栋往楼上走时,听见父亲在跟王经理说:“……等安装时让我儿子过来看看,他懂电路设计,年轻人脑子活。”语气里的骄傲顺着楼梯飘上来,像缕清甜的风。他忽然想起前世这个时候,父亲还在为凑他的学费发愁,而现在,店里的流水足够支撑他买任何想要的参考书,这种踏实感比任何奖状都让人安心。

二楼的小书房是父亲特意隔出来的,书架上摆着半层电器维修书籍,另一半是林栋的物理竞赛教材。窗台上的多肉植物被晒得蔫蔫的,是江慧玲上次来借笔记时落下的,说“放在你这儿能沾点学霸气”。林栋给它们浇了水,水珠在叶片上滚成小银球,折射出窗外的蝉鸣声。

刚翻开笔记本,手机就响了。是江慧玲的短信:“物理老师说复赛加试实验操作,重点考光学仪器调试,下午去实验室碰个头?”后面跟着个举着烧杯的卡通小人,是她新换的短信签名。

林栋回了“好”,指尖在按键上敲出轻快的节奏。这手机是父亲给买的新款诺基亚,银灰色的外壳,能上网查资料,比去年用的传呼机方便多了。他忽然想起薛老总说“时代变得真快”,上次给他看1950年代的收音机,再看看手里的手机,确实像跨了两个世纪。

下楼时,父亲正送王经理出门,两人握手的力道都透着股生意人的熟稔。“晚上留在家吃饭?”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衬衫袖口的纽扣擦得锃亮,“我让你妈炖排骨,再叫上薛老和慧玲他们。”

“不了,下午要去学校实验室。”林栋拿起书包,“对了爸,上次跟您说的电脑样机攒好了吗?张超说体校想采购几台。”

“早弄好了,在里间呢。”父亲领着他往里走,指着台银灰色的机箱,“按照你说的配置装的,奔腾处理器,128M内存,比网吧那台快多了。刚让小王装了《星际争霸》,说是测试性能,结果他玩了一上午。”

林栋打开机箱侧盖,里面的线路走得整整齐齐,是他教父亲的“捆扎法”,像给电线编了个辫子。“散热风扇再调快点,”他指着CPU风扇,“夏天温度高,容易死机。”父亲在旁边点头记着,像个认真的学生,这种角色互换总让林栋心里暖暖的。

去学校的路上,蝉鸣更盛了。林栋骑着车穿过老街,看到袁姗姗背着画板从美术班出来,帆布画筒上沾着点油彩,像片迷你的星空。“栋哥!”她把车铃按得叮铃响,“历史老师说你的‘电路记年法’在文科班火了,连隔壁班都来借我的笔记!”

她的车筐里放着本《资治通鉴》,书页间夹着张画着电路图的草稿纸,把“唐宋元明清”标成了串联电路的五个节点。“你看,”袁姗姗翻给林栋看,“每个朝代的存续时间就是电阻值,战乱时期就是短路,和平年代就是通路,是不是特有意思?”

林栋忍不住笑了:“你这是要把文科班变成理科班啊。”

“这叫融会贯通!”袁姗姗扬起下巴,马尾辫上的蝴蝶结在风里飞,“对了,张超在体校拿了投篮比赛冠军,说晚上请大家吃冰棍,在操场老地方见。”

物理实验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吴小燕的声音:“……这个分光计的游标卡尺精度是0.02毫米,跟我爸修手表用的量具差不多。”林栋推开门,看见她正趴在实验台上调试显微镜,白大褂的袖口沾着点松香,是上午帮父亲焊电路板时蹭上的。

江慧玲坐在旁边的桌前画光路图,笔尖在纸上划出的线条又细又直,像用尺子量过:“你看这个凸透镜成像公式,和相机的调焦原理一样,物距、像距、焦距的关系,就像咱们调收音机时的频率、波长、波速。”她面前摆着台老式海鸥相机,是从家里翻出来的,说“拆了研究透镜组”。

林栋放下书包,拿起分光计的调节扳手:“老师说去年的复赛题考了光栅衍射,得注意调节平行光管。”他转动旋钮时,忽然想起父亲调卫星天线时说的“找信号得有耐心,差一毫米就偏了”,便放慢速度,直到望远镜里的十字叉丝与亮线完全重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果然是高手。”江慧玲凑过来看,镜片后的眼睛亮闪闪的,“我调了十分钟都没对齐,你三两下就搞定了。”

“跟调天线练出来的。”林栋笑了,“我爸说任何精密仪器都怕急,就像熬汤,火候到了自然香。”

吴小燕忽然从包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贴着从杂志上剪下来的全息照片:“我查了资料,全息成像的原理和咱们学的光的干涉有关,就像……就像张超投篮时,球的旋转和抛物线的叠加效果。”她说话时手指在照片上轻轻摩挲,那认真的样子让林栋想起她修理收音机时的专注。

三人轮流练习调试仪器,蝉鸣声从窗户钻进来,和实验室里的电烙铁滋滋声、游标卡尺的咔嗒声混在一起,像支奇特的夏日交响曲。林栋发现江慧玲总能把光学原理和生活场景联系起来——把光的折射比作筷子插在水里的弯折,把全反射比作雨后的彩虹;而吴小燕则擅长从精密仪器里找共性,说分光计的刻度盘和手表的齿轮一样,都是“用机械传递精确”。

傍晚的操场被夕阳染成金红色。张超抱着个篮球站在三分线外,身上的运动服还在滴水,是刚训练完没来得及换。“看我的绝杀!”他起跳时的影子被拉得老长,篮球在空中划出道完美的弧线,擦着篮筐落进网窝——和林栋用斜抛运动公式算出来的轨迹分毫不差。

“可以啊张超!”袁姗姗举着根绿豆冰棍跑过去,包装纸在手里揉成小团,“这就是你说的‘生物力学奇迹’?”

“那当然!”张超抹了把脸上的汗,从运动包里掏出几支冰棍分给大家,“教练说我的投篮角度稳定在53度,正好是斜抛运动的最优解,还说这叫‘人体计算器’。”

林栋咬着冰棍,看江慧玲和吴小燕在讨论刚才的实验题,夕阳在她们的笔记本上投下交错的光影;袁姗姗在给张超讲刚背的《滕王阁序》,说“落霞与孤鹜齐飞”里藏着运动的相对性;远处的教学楼亮起点点灯光,像群正在眨眼睛的星。

“对了,”张超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奖牌,是下午刚发的,黄铜色的表面刻着“投篮冠军”,“我爸说这玩意儿能激励我,让我贴在训练馆的墙上。”他忽然挠挠头,“不过我还是觉得,能去省队比拿奖牌重要。”

“会有那么一天的。”林栋拍着他的肩膀,想起父亲常说的“只要方向对,不怕路远”。

回家时,老街的路灯已经亮了。林栋推着车往回走,看到“林记电器”的LED灯箱在暮色里格外醒目,父亲正指挥店员把最后台冰箱搬上车,王经理站在旁边笑着点头,像幅温馨的剪影。薛老坐在门口的藤椅上,手里摇着蒲扇,半导体里正播放着评书《三国演义》,“草船借箭”的桥段顺着晚风飘过来,和店里的空调声、蝉鸣声融在一起。

“小栋回来啦?”薛老招呼他,蒲扇上的竹骨被磨得发亮,“刚你爸说你复赛肯定没问题,我看也是,就凭你修收音机那股劲,啥题解不出来?”

林栋在老人身边坐下,递过去支冰棍。薛老舔了口,冰水流到下巴上:“想当年我在部队修电台,调频率得守着机器半天,跟你们现在做实验一个理——急不得,得沉住气。”他指着天上的星星,“你看那北斗星,几千年来都指着北方,为啥?因为它稳当。做人做事也一样,稳当才能走远。”

夜风渐渐凉了,蝉鸣声也低了下去。林栋抬头看天,北斗七星果然清晰地挂在天上,像把巨大的勺子。他忽然想起实验室里调试好的分光计,想起张超精准的投篮角度,想起父亲给王经理介绍空调时的自信,这些画面像散落的星子,被“稳当”这根线串成了星座。

回到书房时,手机又响了。是江慧玲的短信:“梦见咱们在航天博物馆看火箭,你说发动机的推力公式算错了,吓我一跳。”后面跟着个流汗的表情。

林栋笑着回:“别怕,就像薛老说的,稳当点就行。”

他翻开笔记本,在“复赛倒计时:7天”下面,画了个小小的北斗星。窗外的蝉鸣又响了起来,这次听起来不再烦躁,倒像支温柔的催眠曲,伴着他在物理公式的海洋里慢慢航行。

因为他清楚,无论是即将到来的复赛,还是父亲的电器生意,张超的篮球梦,袁姗姗的文科路,都像夏夜的星轨,只要踏踏实实地走,总会通向该去的地方。而那些藏在蝉鸣里的期待,终将在某个清晨,开出饱满的花。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