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182章 蝉鸣里的联结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第182章 蝉鸣里的联结

作者:地图好陌生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9: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七月的蝉鸣像被晒化的糖浆,黏稠地裹着整个校园。袁姗姗抱着一摞刚装订好的《校园生态观察日志》,沿着燕园的石板路往办公楼走,鞋跟敲在路面上的声音,被蝉鸣吞掉了大半。日志的封面上,用烫金字体印着一行小字:“万物有灵,皆可相认”,那是她仿着薛奶奶的笔迹写的——薛奶奶总说,认植物、认鸟、认人,道理都是一样的,得用心看,用心记。

走到办公楼拐角,忽然听见一阵争执声。是生态社团的两个低年级社员,正为“要不要在荷塘边装红外相机”吵得面红耳赤。一个说:“装了才能准确记录夜行动物的活动,光靠眼睛看怎么行?”另一个反驳:“那些相机的闪光灯会吓到它们的!薛奶奶不是说过,‘盯着看不如远远守着’吗?”

袁姗姗停下脚步,翻开日志最新的一页,指着上面的记录:“你们看,这是上周三凌晨三点的记录,刺猬在荷叶底下啃蜗牛,我蹲在灌木丛里看了半小时,它根本没发现我。”她又翻到另一页,是幅速写,画着刺猬缩成球的样子,旁边写着:“它感觉到有人靠近时,会先竖起尖刺,不是因为怕,是在打招呼呢。”

争执的两个学生凑过来看,气焰渐渐消了。“那……我们不装相机了?”“可是数据怎么办?”袁姗姗笑着把日志递过去:“数据可以记在心里呀。你看这页,戴胜每天早上七点零五分准时落在那棵老槐树上,这比相机拍下来的时间还准。”她指着窗外的老槐树,果然,一只戴胜正歪着头啄树皮,阳光透过枝叶落在它身上,羽冠像展开的折扇。

两个学生对视一眼,忽然笑了。“那我们每天轮流来记吧!”“我记早上,你记傍晚!”看着他们跑向荷塘的背影,袁姗姗低头摩挲着日志封面,忽然想起薛奶奶的话:“机器记的是数,人记的是情。”

与此同时,清华园的实验室里,林栋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屏幕上是荷叶模型的疏水测试数据,曲线平滑得像被熨过,比预期效果好太多。“这材料里的芦苇纤维起作用了,”姜小龙拿着显微镜过来,镜片里映出纤维的横截面,“你看这些微孔,和荷叶的绒毛结构几乎一样。”林栋忽然拿起模型,对着光看:“薛奶奶寄来的芦苇杆,是去年霜降后割的吧?”姜小龙点头:“她说是‘霜打过的草,筋骨硬’。”

两人正说着,实验室的门被推开,几个女生抱着实验报告进来,看见桌上的荷叶模型,眼睛都亮了。“这是仿荷叶做的?好漂亮!”“我们环境工程系在做雨水收集装置,能不能借你们的模型参考一下?”林栋把模型递过去,看着她们小心翼翼触摸的样子,忽然想起袁姗姗发来的照片——燕园的学生正蹲在荷塘边,用铅笔在本子上画荷花。原来不管是用数据说话,还是用画笔记录,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靠近那些细微的美好。

南京大学的标本馆里,江慧玲正在给那只缺了角的和平鸽布套模型换填充物。旧的泡沫已经板结,她换成了晒干的薰衣草——是从雪湖寄来的,薛奶奶说“防虫,还香”。换好后,她把模型放在新做的蜻蜓标本旁边,忽然发现两者的颜色很像:布套的灰蓝色翅膀,蜻蜓的透明翅膜,在阳光下都泛着虹彩。

“学姐,这旧模型怎么还留着呀?”一个来借标本的学生好奇地问。江慧玲抚摸着布套上磨损的边缘:“它记着我们第一次成功监测到迁徙鸟的日子呢。那天也是这么热,布套的传感器突然响了,我们追出去,看见一群雁排成‘人’字飞过,比课本上的插图还清楚。”学生凑近看布套内侧,那里用红笔写着一行模糊的日期:“霜降前三日”。

傍晚时分,三所学校的晚霞连成了片,都是淡淡的橘子色。袁姗姗在燕园的荷塘边放了个小竹篮,里面摆着切开的西瓜,是社团活动剩下的。戴胜飞过来啄了口瓜瓤,又歪着头看她,像是在说“有点甜”。她拿出日志,写下:“十七点四十分,戴胜尝了西瓜,羽冠比平时翘得高。”

林栋和姜小龙在清华园的操场上跑步,手里拿着改装过的水杯——杯壁用他们做的疏水材料处理过,汗水滴在上面,像荷叶上的水珠一样滚下来。“薛奶奶说的‘筋骨硬’,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姜小龙擦着汗笑,“连汗水都留不住。”林栋望着天边的晚霞,忽然说:“下次去雪湖,咱们给薛奶奶带个这样的水杯。”

江慧玲锁上标本馆的门,怀里抱着那只和平鸽布套模型。晚风穿过走廊,带来食堂的饭菜香,还有远处荷塘的荷叶味。她想起早上整理旧物时,发现布套夹层里藏着颗莲子,是去年从雪湖带回来的。现在,那颗莲子应该在标本馆的花盆里发芽了吧?她加快脚步往宿舍走,想看看那抹新绿有没有长高。

袁姗姗的日志里,多了一行新的记录:“蝉鸣最响的时候,荷叶把影子投在水里,像给鱼撑了把伞。”林栋的实验报告末尾,添了句:“芦苇纤维的疏水率达标,感谢薛奶奶的‘霜降草’。”江慧玲给花盆里的莲子浇了水,在标签上写:“第七天,芽长两厘米,比布套模型的翅膀尖还矮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些零散的片段,像撒在夏日里的种子,悄悄生根。袁姗姗的日志被传到了社团群里,有人开始模仿她用速写记录动植物;林栋的荷叶模型成了跨系合作的项目,更多专业的学生加入进来;江慧玲的标本馆多了个“旧物故事角”,那只和平鸽布套成了镇馆之宝,旁边摆着本留言簿,第一页是薛奶奶的字迹:“万物会老,故事不老。”

夜深了,蝉鸣渐渐稀了。袁姗姗躺在床上,翻看手机里的照片:林栋发来的荷叶模型测试视频,水珠在模型上跳来跳去;江慧玲拍的莲子嫩芽,顶着层薄壳,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她回复了条消息:“我们好像在用不同的线,织同一张网。”

屏幕那头,林栋和江慧玲几乎同时回复:“嗯,网里都是星星。”

是啊,那些被用心记住的瞬间,那些被认真对待的细节,那些藏在数据、画笔、标本里的牵挂,不就是散落在人间的星星吗?而那根把它们串起来的线,或许是薛奶奶寄来的芦苇杆,或许是袁姗姗日志里的速写,或许是林栋模型里的纤维,又或许,是每个人心里那点不愿被机器替代的、温热的执念。

蝉鸣还在继续,像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歌里有戴胜的羽冠,有荷叶上的水珠,有布套模型里的薰衣草香,还有三个校园里,无数双望向自然的、温柔的眼睛。这歌声里,没有精密的仪器,没有严苛的数据,只有最朴素的联结——你看,我在看;你听,我在听;你记得,我也记得。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