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176章 正月梅香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第176章 正月梅香

作者:地图好陌生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9: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雪湖的正月还裹着寒气,檐下的红灯笼冻了层薄冰,风一吹,冰壳碰撞着发出“叮咚”的脆响,像串会发冷光的风铃。薛奶奶坐在火塘边,手里攥着团红绒线,正往块靛蓝布料上绣梅花——花瓣用的是袁姗姗寄来的北大未名湖冰融水染的线,花心嵌着几粒雪湖的红豆,在炭火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

“姗姗这丫头说,燕园的腊梅开得正好,”老人对着火苗眯起眼,线穿过布面的声音与炭火噼啪声相和,“得赶在她开学前把这‘梅香袋’寄过去,挂在她的布套模型上,让北大的园子里也飘点雪湖的味道。”作坊的窗台上,摆着个小小的鲤鱼布套,嘴里叼着片干枯的腊梅瓣,是袁姗姗去年从燕园带回来的。

北大燕园的小径上,残雪还没化尽,腊梅的暗香混着寒气钻进鼻腔。袁姗姗拖着行李箱走在石板路上,箱底的布包里传来轻微的窸窣声——里面裹着薛奶奶给的物件:用酒糟纤维缝的小锦囊,装着雪湖的冻土;半块染了米酒的棉布,说是能驱潮;还有个巴掌大的和平鸽布套模型,翅膀上别着朵雪湖的干冰凌花。

“姗姗!这里!”宿舍楼前,几个室友举着相机朝她招手,看见她怀里的模型眼睛亮了,“这就是雪湖那个会‘认亲’的布套?快让我们摸摸,是不是真带着鱼腥味!”袁姗姗笑着把模型放在腊梅树下,冰凌花在花瓣间闪着光:“是酒糟香,”她打开锦囊,冻土的凉意混着梅香散开,“薛奶奶说这土能养出‘会认路’的花,咱们种在宿舍花盆里试试?”

宿舍的书桌被阳光晒得暖洋洋,袁姗姗把模型摆在窗台上,正对着未名湖的方向。墙上新贴的春联旁边,挂着张她在雪湖拍的照片:大年初一,她和林栋、江慧玲、姜小龙围着和平鸽布套展柜,薛奶奶站在中间,手里的米酒坛正冒着白气。照片底下压着正月的课表,《生态人类学》《传统工艺研究》……每门课的空白处都画着小小的梅花,她打算把布套的故事绣进课堂笔记的边框里。

她翻开《民俗学》预习册,里面夹着片燕园的腊梅瓣,旁边记着薛奶奶的话:“正月里的物件都带着年气,布套也不例外。你看雪湖的鲤鱼布套,初一那天周围的冰化得最快,像是湖神在给它拜年。”正看着,手机震动起来,是雪湖李奶奶发来的视频——鲤鱼布套的周围漂着几个小红灯笼,是村民们用芦苇杆扎的,在冰面上晃悠悠的,像片游动的晚霞。

清华大学的实验室里,暖气烘得人发困,林栋正对着电脑调试数据。屏幕上,生态项链系统的全球监测点都亮着红灯,像撒了把红豆,雪湖的位置闪烁得最急,旁边标注着“鲤鱼布套:水温3.2℃,冰层厚度0.5米”。桌角的保温杯里,泡着薛奶奶给的米酒曲,香气混着焊锡的味道,在空气里织成张奇特的网。

“林栋,雪湖又传新数据了!”姜小龙举着平板跑进来,屏幕上,鲤鱼布套的活动轨迹在湖面上画出个歪歪扭扭的“年”字,“薛奶奶说这是布套在给咱们‘写春联’,你看这笔画,多像用毛笔写的!”林栋放大轨迹图,发现“年”字的每个拐弯处,水温数据都有细微波动,“这可不是瞎画,”他指着波动曲线,“转弯时布套在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既讨了吉利,又没耽误工作——薛奶奶的巧思,比算法还精准。”

实验室的货架上,多了个特别的“年货”:用各国布套边角料拼的灯笼——热泉口的钛合金丝做了灯骨,极地的熊毛缝了灯罩,珊瑚礁的尼龙丝编了灯穗,最底下坠着雪湖的酒糟纤维做的鲤鱼坠子。“这是给来参观的中学生准备的,”林栋点亮灯笼,暖黄的光透过熊猫灯罩渗出来,“让他们知道搞科研也能有年味儿,就像薛奶奶说的,守护地球,本就是给子孙后代最好的拜年礼。”

他的笔记本上,《地球物理勘探》的公式旁,画着个简易的布套结构图,每个部件都标着“年俗寓意”:钛合金丝是“钢筋铁骨”,对应新年祈愿的“硬朗”;记忆合金是“能屈能伸”,像拜年时的弯腰拱手;就连传感器的连接线,都被他戏称为“串亲戚的路”。刚才给导师拜年时,导师指着这笔记笑:“你这哪是学术记录,分明是本‘布套年俗志’。”

南京大学的生物实验室里,江慧玲正指导本科生给实验设备贴“福”字。窗台上的水仙开得正好,花盆里掺了点雪湖的湖泥,是薛奶奶特意让林栋捎来的,说“沾点活水气,花草也精神”。电脑屏幕上,生态项链的后台界面正播放着全球布套的“拜年视频”:挪威的磷虾布套旁堆着雪人,巴西的巨嘴鸟布套挂着彩绳,非洲的长颈鹿布套系着红绸带。

“注意看雪湖的鲤鱼布套,”江慧玲指着屏幕,鲤鱼的影子在冰面晃动,周围的红灯笼倒影随波散开,“它的传感器在记录冰层消融速度时,会自动避开村民拜年的路线——这是薛奶奶教的‘懂事’,设备也得懂人情世故。”她忽然从抽屉里拿出个小布包,里面是用和平鸽布套边角料做的书签,每个书签上都绣着片雪花,“给你们的新年礼物,夹在《生态学原理》里,翻书时就像听见雪湖的风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研究生们围着实验台,用雪湖的酒糟纤维做简易过滤器。红色的布料在水中轻轻展开,像朵绽放的花,滤出的清水里泡着几粒红豆。“薛奶奶说这叫‘新年净’,”江慧玲往水里滴了滴指示剂,溶液瞬间变成浅红,“就像正月里除尘,咱们给水质‘拜年’,它也会用清澈来回应。”

实验室的白板上,贴着张特别的“拜年清单”:给热泉口布套的钛合金丝涂防锈剂,是“添新衣”;给极地磷虾布套的荧光条换电池,是“换新灯”;给雪湖鲤鱼布套的采样管做清洁,是“扫房子”……每个任务旁都画着个小灯笼,完成一项就涂红一个。“这是从薛奶奶的年俗里学的,”江慧玲笑着擦掉最后一个灯笼的轮廓,“万物有灵,设备也得过年啊。”

正月十五的雪湖,薛奶奶站在米酒作坊门口,望着湖面上的鲤鱼布套——村民们给它挂了串糖葫芦,红色的糖衣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串流动的玛瑙。手机里,袁姗姗发来燕园的照片:梅树下的和平鸽模型上挂着“梅香袋”,红绒线在风里飘动;林栋和姜小龙在清华实验室举着布套灯笼,笑容比灯光还亮;江慧玲的学生们举着红豆书签,在南京大学的水仙花丛前合影。

“都妥帖了,”老人对着手机轻声说,把刚绣好的梅花布片塞进邮包,“这‘梅香袋’里啊,我多放了把雪湖的梅枝灰,撒在你们的花盆里,来年长出的新叶,准带着咱们布套的精气神。”火塘里的炭渐渐燃成灰烬,余温却顺着邮包的缝隙,钻进北大的梅香里,清华的公式里,南大的溶液里,变成正月里最绵长的牵挂——那些回归校园的少年人,那些课堂上的新知,那些实验室里的探索,都带着雪湖的年味,带着布套的余温,在春天到来前,悄悄酝酿着新的故事。

袁姗姗在燕园收到邮包时,正坐在未名湖的冰面上。她拆开布片,雪湖的寒气混着梅香扑面而来,忽然觉得那些课本上的理论,那些布套的参数,都像这正月的冰面一样,看似坚硬,底下却藏着涌动的生机——那是雪湖的祝福,是年味的延续,是燕园与地球的,早春私语。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