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161章 极光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第161章 极光

作者:地图好陌生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9: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唐古拉山口的风带着冰碴,像无数细碎的玻璃碴子,刮在防寒服上沙沙作响。林栋把最后一颗固定螺丝拧紧时,指关节已经冻得发紫,却仍能清晰地感觉到传感器布套传来的微弱震动——那是内置的微型加热片在工作,为核心元件保温。

“栋哥,数据传输稳定了!”姜小龙举着信号测试仪,屏幕上跳动的绿色信号格像串成串的星子,“江学姐说这组冰川流动数据填补了国际空白,连挪威科考队都发邮件来要授权呢。”

林栋呵出一团白气,看着传感器上蓝白相间的经幡布套。昨夜的极光染红了半个天空,布套上的五彩色线在极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银线绣的冰裂纹仿佛活了过来,与冰川表面的裂隙产生了奇妙的共振。“让他们等,”他拍了拍布套,“这组数据得先给薛奶奶过目,她老人家说了,好东西要先让家里人看。”

袁姗姗正蹲在旁边整理设备箱,闻言笑着抬头:“薛奶奶昨天还打电话问呢,说这经幡布套上的冰裂纹是不是真能‘听懂’冰川的话。你看,布套边缘的流苏都在跟着风摆,像在点头似的。”

那流苏是用牦牛毛编的,染成了经幡的五色,风一吹就打着旋儿转。林栋想起出发前,薛奶奶坐在火塘边,戴着老花镜用粗针大线缝流苏的样子,嘴里还念叨:“老辈人说经幡动一下,就等于念了一遍经文,这流苏多转几圈,保准你们的设备平平安安。”

早饭是就着雪水啃压缩饼干,李教授忽然指着远处的冰原:“看,那是迁徙的藏原羚,它们知道哪里的冰面结实,跟着它们走准没错。”

林栋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一群浅棕色的身影正在冰上跳跃,蹄子踏在冰面发出清脆的“嗒嗒”声。“它们踩过的地方,传感器显示冰层厚度超过三米,”他调出实时数据,“正好适合布设下一个监测点。”

袁姗姗把经幡布套裹在新的传感器上,五色流苏在风中猎猎作响:“薛奶奶说这流苏还有个用处,藏原羚怕生,看见熟悉的颜色会绕道走,不会撞坏设备。”她指尖划过布套上的冰裂纹,银线在晨光里闪着冷光,“你看这针脚,薛奶奶特意用了‘锁边绣’,说是能锁住温度,刚才测了下,布套里的温度比外面高3℃呢。”

姜小龙扛着设备跟在后面,忽然“哎哟”一声,差点滑倒——冰面上结了层薄薄的新冰,像面镜子。“这地方看着结实,怎么这么滑?”他揉着膝盖嘟囔。

林栋蹲下身,用冰镐敲了敲冰面,碎裂的冰碴里混着细小的气泡。“是‘活水冰’,下面有暗流,”他指着布套上的红色线迹,“你看,红线已经变亮了,它能感应冰层密度,亮得越厉害,说明冰面越危险。”

那红色线迹是用导电纤维绣的,连接着传感器的压力感应模块,冰层一旦出现松动,线迹就会发出红光预警。袁姗姗扶着姜小龙站起来,笑着说:“这可是江学姐的得意之作,她说灵感来自交通信号灯,简单直接,谁都看得懂。”

藏原羚群突然加快了速度,像是受到了惊吓。李教授脸色一变:“快撤!可能要起风了!”

话音刚落,天边就涌起了灰黑色的云,风瞬间变得狂暴起来,卷着雪粒打在脸上生疼。林栋赶紧将传感器固定在一块巨大的冰岩上,经幡布套被风吹得紧紧贴在冰面上,五色流苏却倔强地竖着,像面小小的旗帜。“这布套的尼龙布是特制的,”他压着嗓子喊,“风越大,贴得越紧,不会被吹跑!”

袁姗姗已经将设备箱塞进冰缝,用冰镐敲出固定槽:“薛奶奶说经幡能‘镇风’,这话还真没说错——你看流苏在转圈,把风的力道都卸了!”

暴风雪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等风势稍减,他们从临时挖的雪洞里爬出来时,浑身都结了层白霜。林栋第一时间冲向传感器,只见经幡布套被雪覆盖了大半,只有五色流苏还露在外面,像破土而出的嫩芽。他扫开积雪,布套下的传感器指示灯正平稳闪烁,屏幕上的数据一条没断。

“红线还亮着,说明下面确实有暗流,”他松了口气,“但设备没事,布套把雪水都挡住了。”

袁姗姗摸着布套表面,那里凝结着层薄冰,却没有渗水的痕迹:“薛奶奶用蜂蜡浸布套的时候,特意加了酥油,说是老辈人防雪的法子,现在看来真管用。”

午后的阳光难得穿透云层,给冰原镀上了层金箔。林栋坐在冰岩上调试设备,忽然收到薛奶奶的视频通话请求。屏幕里,老人正坐在火塘边,身边围着几个邻居,手里举着个绣了一半的布套:“姗姗丫头,你看我这冰裂纹绣得对不对?是不是该在转弯的地方加道银线?”

袁姗姗凑到屏幕前,耐心指导:“奶奶,银线要绣得比别的线粗点,像冰川裂缝突然变宽的样子……对,就是这样,您这手艺比我强多了!”

薛奶奶笑得满脸皱纹:“你们在那边冷不冷啊?我让你叔给你们寄了两床牦牛皮褥子,垫在睡袋底下暖和。还有啊,布套上的经幡流苏要是磨坏了,回来奶奶再给你们补,家里的牦牛毛多着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栋接过手机,大声说:“奶奶,我们不冷,设备也好好的,您看——”他把镜头对准传感器,经幡布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布套比您想象的还结实,藏原羚都绕着它走呢。”

“那就好,那就好,”薛奶奶连连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让慧玲丫头接电话,我问问她那算法编得怎么样了,别总熬夜,伤眼睛。”

江慧玲的视频画面很快切了进来,她刚结束一场跨国会议,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却依旧精神:“奶奶,算法早就编好了,昨天还跟挪威的教授讨论过,他们都说好呢。您放心,我每天都喝您寄的枸杞茶,眼睛亮着呢。”

挂了电话,袁姗姗望着远处的冰川,轻声说:“奶奶这是把对我们的牵挂,都绣进布套里了。”

林栋深有同感。他想起出发前,薛奶奶把经幡布套的每个流苏都系了个小结,说每个结里都藏着一句祝福。刚才他拆开一个磨损的小结,里面果然塞着张小纸条,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平平安安”。

傍晚扎营时,姜小龙突然指着天空大叫:“极光!是极光!”

淡绿色的光带像巨大的绸带,在墨蓝色的天幕上缓缓流动,偶尔有红色和紫色的光丝穿插其中,美得让人窒息。林栋他们赶紧架设好相机,却发现传感器的经幡布套在极光下有了奇妙的变化——五色流苏发出了微弱的荧光,与极光的颜色相互呼应,布套上的冰裂纹银线也跟着亮了起来,像把整个冰川的脉络都画了出来。

“这是……光致发光材料!”袁姗姗惊讶地凑近看,“江学姐什么时候加的?”

林栋调出设备参数,恍然大悟:“是她偷偷改的程序,布套里的光纤能吸收极光的能量,再转化成荧光释放出来。你看数据,现在的信号强度比平时高了一倍!”

姜小龙举着相机拍个不停:“太神奇了!这布套简直是个小天文台!”

李教授望着极光,忽然感慨:“我研究冰川一辈子,总觉得它们是冰冷的、没有感情的。可看你们这布套,倒像是给冰川安了个能说话的嘴巴,连极光都愿意跟它打招呼。”

林栋没说话,只是轻轻抚摸着布套上的冰裂纹。银线在极光下温热,像有生命在搏动。他想起薛奶奶说的,万物有灵,或许冰川真的在通过这布套,跟他们说着什么——说它见过远古的海洋,说它记得每一次气候的变迁,说它期待着被理解,而不是被征服。

深夜的帐篷里,大家围着保温炉分享食物。袁姗姗拿出个小小的针线包,正在补一个磨破的流苏:“明天要去冰川融水形成的湖泊边布设设备,那里的布套得换个样式,要能防水还得防湖底的石头刮蹭。”

林栋点头:“我已经跟江学姐说了,她连夜设计了新的图案,用鱼线混着牦牛毛绣,又结实又光滑。”

姜小龙啃着牛肉干,含糊不清地说:“等咱们回去,是不是该给这些布套办个展览?就叫‘冰川的衣裳’,肯定火。”

袁姗姗被逗笑了:“还得加上薛奶奶绣的那些,她昨天说又绣好了十个,就等着咱们回去给设备‘穿新衣服’呢。”

林栋望着帐篷外摇曳的极光,心里忽然暖暖的。这些看似普通的布套,早已不是简单的保护壳,它们是薛奶奶的牵挂,是江慧玲的智慧,是袁姗姗的细心,也是姜小龙的咋咋呼呼,更是他们所有人与这片土地的联结。

第二天清晨,他们在融水湖边布设新的传感器。经幡布套在水波的映衬下,五色流苏轻轻扫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林栋看着布套上薛奶奶新绣的冰裂纹,忽然明白,所谓的科技,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和数据,而是带着人的温度,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在风雪里、在极光下,慢慢生长,慢慢扎根。

就像这冰川,看似亘古不变,却在每一道裂缝里,藏着流动的温柔。而他们的经幡布套,就是读懂这份温柔的密码。

“快看,数据传回来了!”姜小龙的欢呼声打断了林栋的思绪,屏幕上,湖泊的水温、流速、矿物质含量清晰地排列着,旁边还附着一张经幡布套在水中的照片——五色流苏像水草一样舒展,冰裂纹银线在阳光下闪烁,像条会发光的鱼,在水里自由游弋。

林栋笑着按下保存键,在备注栏里写下:“第161号监测点,布套状态:安好,流苏舞动如常。”他知道,这行字会随着数据一起,传到薛奶奶的手机上,让她在火塘边,也能看见冰川的回信。

风又起了,经幡布套的流苏再次扬起,像在跟远方的亲人挥手。林栋望着这一幕,忽然觉得,他们走的每一步,都不是孤军奋战。那些绣在布套上的针脚,那些系在流苏上的牵挂,那些藏在代码里的默契,都在陪着他们,在这片苍茫的冰原上,写下属于他们的故事。而这故事,才刚刚开始。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