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136章 雪湖·桂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第136章 雪湖·桂

作者:地图好陌生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3 13:29: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秋分的阳光带着点清冽的金,透过实验室新装的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出整整齐齐的光斑。林栋盯着屏幕上跳动的代码,指尖在键盘上悬了许久,最终还是按下了删除键——周磊发来的抗干扰算法优化方案里,有段循环结构比他原来的简洁30%,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又在跟代码较劲?”袁姗姗抱着一摞新到的实验记录本走进来,纸页边缘泛着淡淡的木香。她把本子放在桌上时,目光扫过屏幕,“周磊的优化方案?我看了,确实比咱们的循环嵌套少两层,运行效率能提高不少。”

林栋转动椅轮退开半米,露出屏幕上被红框标出来的段落:“但他忽略了低温环境下的内存释放问题,-30℃时单片机的运算速度会下降15%,这段代码容易造成缓存溢出。”他指着其中一行,“你看这里的指针调用,没有加边界判断,咱们的传感器要在东北林区用,冬天温度低,不能留这个隐患。”

袁姗姗拉过一把椅子坐下,从口袋里掏出支红笔,在打印好的代码纸上圈出相同的位置:“我昨天核对实验数据时也发现了,低温组的三次测试里,有一次出现了0.03%的漂移,当时以为是传感器的个体差异,现在看来可能和代码有关。”她忽然笑了,“你这‘低温偏执症’总算派上用场了。”

“不是偏执,是教训。”林栋调出三年前的测试记录,屏幕上的曲线在-25℃时突然断崖式下跌,“雪湖那次,就是因为没考虑低温内存管理,传感器在冰面上工作两小时就罢工了,害得咱们在寒风里守了整夜。”

袁姗姗的指尖在那页旧记录上轻轻划过,纸页边缘已经有些发脆。她记得那个雪夜,林栋把唯一的毛毯裹在她身上,自己蹲在雪地里用体温给传感器保温,睫毛上结的霜花像碎钻,却还笑着说“就当给代码做低温耐压测试”。

“那这次就加上边界判断,”她在代码纸的空白处写下几行注释,“用if语句限定指针范围,再嵌套个异常处理函数,虽然多写五行代码,但至少能在溢出前触发报警。”她的字迹清秀,注释后面还画了个小小的温度计,刻度指向-30℃。

林栋看着那个温度计图标,忽然想起庆功宴上她碗里的醋,想起她总在实验记录的低温数据旁画雪花,想起她刚才圈出代码漏洞时,阳光在笔尖投下的细小阴影。这些细碎的片段像传感器采集的离散信号,忽然在某个瞬间拼出了完整的曲线。

“姜小龙呢?”他清了清嗓子,目光移向窗外——姜小龙刚才还在楼下的试验田摆弄传感器样机,此刻却不见人影。

“被张教授叫去了,”袁姗姗把修改后的代码纸推给他,“说是要商量传感器量产的合作厂家,让他跟着去考察生产线。”她忽然压低声音,“张教授刚才偷偷跟我说,想让咱们俩负责技术对接,下个月可能要去南方的工厂待两周。”

键盘的敲击声戛然而止。林栋的指尖悬在“保存”键上方,忽然觉得实验室的空气变得有些粘稠。南方的工厂,两周,只有他们两个人……这些词语像干扰信号,让原本清晰的思路泛起细小的波纹。

“技术对接而已,”他努力让语气听起来平静,“正好可以看看生产线的抗干扰措施,咱们的传感器在实验室测着没问题,量产时的电磁环境更复杂,得提前做预案。”他点开文件夹,把周磊的方案和他们的修改版做了对比图,红色的标注密密麻麻,像在掩饰什么。

袁姗姗没说话,只是翻开新的实验记录本,在扉页写下“量产前技术参数复核”。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很轻,却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她忽然想起昨天整理资料时,看到林栋在桂花书签的背面写了行小字——“雪湖的桂花该开了”,字迹被摩挲得有些模糊,却依然能看清笔画里的温柔。

“对了,”她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些,“下个月去南方,能不能顺路回趟雪湖?薛爷爷说今年的桂花长得特别好,埋在树下的米酒应该能开封了。”

林栋的心跳漏了一拍,指尖终于按下“保存”键。屏幕上弹出“保存成功”的提示框,绿色的对勾像个恰到好处的注脚。“可以啊,”他的声音有点发紧,“刚好带几台传感器回去,测测赤水河的水温,看看和清代《酒谱》里的记载对不对得上。”

其实他想说的是“我想和你一起回去”,想说的是“雪湖的桂花书签还在我笔记本里”,想说的是“庆功宴那天晚上,看着你窗户的灯光灭了才走”。但这些话像代码里的注释,明明重要,却总被他藏在括号里,生怕破坏了主程序的流畅。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姜小龙背着个鼓鼓的帆布包冲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搞定!合作厂家定在东莞那家,老板说下周就派工程师来对接!”他把一叠资料往桌上一摔,“张教授说让咱们准备技术白皮书,重点标出让步空间——不过他偷偷告诉我,只要核心算法不动,其他参数都能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袁姗姗拿起资料翻了翻,指尖在“生产线电磁兼容标准”那页停住:“这家厂的抗干扰指标比咱们要求的高5%,看来姜小龙没少跟张教授吹咱们的传感器有多厉害。”

“那是!”姜小龙得意地扬起下巴,“我把咱们的测试视频给老板看了,双磁环抗干扰那段,他眼睛都直了,说要给咱们加钱定制生产线!”他忽然凑近林栋,压低声音,“栋哥,姗姗姐刚才跟你说去南方的事了吧?张教授可是特意嘱咐,让你多照顾姗姗姐,南方蚊子多,记得带驱蚊水。”

林栋的耳根瞬间红了,抓起桌上的代码纸就往姜小龙手里塞:“把这个拿去复印五份,下午工程师来了要用。”他的动作有点慌乱,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像在掩饰什么。

袁姗姗看着他略显狼狈的背影,忽然觉得刚才那些没说出口的话,像代码里的留白,虽然没写出来,却比任何注释都更清晰。她拿起笔,在“量产计划”下面添了一行小字——“雪湖,桂花米酒,传感器校准”,每个词之间空了两格,像在等待什么填充进去。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把实验室的影子拉得很长。林栋调试着传感器的样机,袁姗姗在旁边记录参数,姜小龙则在整理下午要用的资料,键盘敲击声、笔尖摩擦声、纸张翻动声混在一起,像首平稳运行的程序。

当最后一台样机调试完毕时,夕阳正从百叶窗的缝隙里斜射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金色的线条。林栋看着屏幕上稳定的曲线,忽然说:“周磊的优化方案,咱们留个版本号吧,V1.0是他的,V2.0是咱们修改后的,也算互相学习。”

“好啊,”袁姗姗在记录册上写下版本号,“等量产了,就在说明书的致谢页加上他的名字,还有……”她顿了顿,笔尖在纸上悬了片刻,“加上雪湖的名字,毕竟是从那里开始的。”

林栋的目光落在那行字上,忽然觉得所有的代码、参数、曲线都有了归宿。那些藏在注释里的关心,画在图标里的心意,留在书签背面的期待,终于在这个夕阳温暖的午后,找到了最自然的表达方式——不是轰轰烈烈的告白,而是像传感器的校准曲线一样,精准地、温柔地,与彼此的轨迹重合。

姜小龙抱着资料出门时,回头看了一眼——林栋正低头给袁姗姗讲解样机的内部结构,阳光在他们交叠的手臂上投下金色的光斑,实验记录本摊在中间,那行“雪湖,桂花米酒,传感器校准”的字迹,在余晖里泛着淡淡的暖光。

他悄悄带上门,把空间留给他们。走廊里的风带着桂花的香气飘过来,姜小龙忽然想起薛爷爷说过的话:“好的米酒,要慢慢发酵;好的感情,要慢慢生长。”此刻看来,这话用在林栋和袁姗姗身上,再合适不过。

实验室里,袁姗姗忽然指着样机外壳:“这里可以刻行小字。”

“刻什么?”林栋的声音很轻。

“雪湖·桂,”她抬头时,夕阳刚好落在眼底,“既像型号,又像……别的什么。”

林栋看着她眼里的光,像看到了雪湖漫山的桂花。他没有回答,只是拿起笔,在实验记录本的留白处画了两个并排的小人,这一次,他们的手里都握着传感器,脚下落满了小小的桂花,像个无需言说的约定。

窗外的桂花香气顺着风飘进来,与实验室里的焊锡味、纸张味、代码的油墨味混在一起,酿成了属于他们的,独一无二的味道。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