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1993我的华娱时代 > 第50章 安家燕京,改造过的四合院!

第50章安家燕京,改造过的四合院!

10月13日,1994年广岛亚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决赛,陷入了焦灼状态。

几个来回后,邓亚萍没能防住小山智丽的进攻,被她拿下一分。

每打出一个好球,何智丽嘴里就发出一句“呦西”的叫声,这让很多电视机前的华国球迷心生反感。

最终,世界乒乓球女单冠军邓亚萍在赢了第一局后,紧接着连输三局,最终以1-3落败,无缘广岛亚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

赛后,邓亚萍和小山智丽都哭了,一个哭着说他们输了比赛,没有为祖国赢得冠军,另一个喜极而泣。

而这位小山智丽本来就不是东瀛人人,而是来自华国,原名何智丽,曾是华国乒乓球国家队队员。

赛后,何智丽被国人称为汉奸卖国贼,之后两人再也没有在赛场上见对决过。

没能在赛场上击败何智丽,是邓亚萍最大的遗憾,因为何志丽和邓亚萍不是同一个时代的运动员。

两个人,一个1964年出生,一个1973年出生。

这场充满争议的比赛,江晓枫因为去外地演出没看,回来才听老狼他们骂骂咧咧地说了下。

10月15日,最新一期的《当代歌坛》,在全国各地开始销售了。

这天正好是周六,桃虹出去给江晓枫买早餐,回来路过到一间报刊亭,看到货架上一本杂志封面人物长得有点像江晓枫,立刻停下脚步。

桃虹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跟报刊亭老板说:“老板,那本杂志拿下来我看看。”

“好嘞!”老板说着,便将那本全新未拆封的《当地歌坛》递给桃虹。

桃虹拿过来瞅了一眼,确定是江晓枫没错了,便开口道:“多少钱老板?”

“9块8毛钱。”

“这么贵,跟唱片一个价了……”

老板早就看准桃虹是冲着封面人物江晓枫来的,便跟桃虹说:“丫头,9块2毛真不贵了,里面还附赠了一张江晓枫的精美海报。”

听了老板这番话,桃虹也不再犹豫了,心甘情愿地掏出一张10元钞票递给老板,把这本《当代歌坛》买了回去。

看着这本杂志封面上自己的帅照,江晓枫感觉挺新鲜的,就像做梦一样,有点不太真实。

要知道,《当代歌坛》可是目前国内最畅销的娱乐杂志,平均每一期都有30万以上的销量,多的时候还不止。

而且,能登上这个杂志封面的歌手,几乎都是家喻户晓的大歌星,还不能太老太土,长得也不能难看,一般的歌手根本没资格登上去。

而江晓枫也成为了内地乐坛,第一位登上《当代歌坛》杂志封面的男歌手,在此之前,也就杨钰莹、娜英她们这些内地女歌手登过这本杂志的封面。

已经过了追星年纪的桃虹,显然对《当代歌坛》这本杂志没有太大的兴趣,她买这本《当代歌坛》回去,也只是因为封面上有江晓枫。

把《当代歌坛》买回来之后,桃虹只浏览里面有关江晓枫的采访内容。

至于江晓枫的海报,则被桃虹直接带回了中戏寝室,贴在她的床边墙壁上,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一眼,每天早上看一眼,也不怕室友们笑话她这个班长“犯花痴”。

当然了,她们并不知道江晓枫是桃虹的正牌男友,更不知道桃虹和江晓枫曾经合作过《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因为到目前为止,这部电影还在审核中,暂时还未在国内上映。

她们都以为,江晓枫是桃虹喜欢的歌手,她只是江晓枫的一位普通且忠实的粉丝,仅此而已。

一位桃虹的追求者,得知桃虹喜欢江晓枫的消息,还故意在她的寝室楼下,为她弹唱了《一生有你》等歌曲,想以此博取她的好感。

桃虹也很干脆,直接告诉对方,自己有男朋友了,但为了不给江晓枫造成麻烦,并没有透露自己的男朋友究竟是谁。

而另一边,远在哈尔滨的《当代歌坛》杂志社,一开始还担心,用江晓枫做封面人物,可能会导致杂志销量下滑。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江晓枫在内地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中学生群体的影响,并不亚于一些港台明星。

由江晓枫担任封面人物的《当代歌坛》这期杂志,也没有因为江晓枫的缘故,造成销量下滑的事故,正相反,这期以江晓枫为封面人物的杂志销量,比上一期还多了5万本左右。

而江晓枫的商业价值,也因此获得了认可,获得其他娱乐杂志的青睐,纷纷主动上门找他拍封面。

11月初。

不包括盗版唱片销量在内,江晓枫的第一张磁带唱片《江晓枫》,在华国内地正式突破60万销量。

与此同时,算上《江晓枫》这场唱片的版税分成,以及商演等收入,江晓枫的税后存款,也达到了惊人的63万元。

虽然这年头,查税查的并不严,但江晓枫一直是一个奉公守法的好公民,从不干偷税漏税这种违法犯罪的勾当。

而且,有毛阿敏这位乐坛大姐大的前车之鉴,江晓枫也时常用她的事件,来提醒自己,无论赚多少,都一定要依法纳税。

有了钱之后,江晓枫也想趁着燕京房价还比较合理的时候,在燕京安家置办房产。

虽然这时候的燕京房价还没有像十多年后那样飞速上涨,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燕京买房是件容易的事儿。

以当下房价最贵的亚运村为例,1994年亚运村的房价是2000元/㎡左右,燕京人均年收入才4400元,普通燕京人家踏踏实实攒了一年钱,才能在亚运村买上两平米。

可见,无论什么时候,燕京的房子,都是那么金贵。

这时的房子是真正的“房住不炒”,只有简单的居住功能,没有奢华精装、没有中央空调、没有新风系统、人车不分流、不讲究园林规划……

其实这也正常,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都是单位福利分房,90年召开亚运会后,燕京商品房才开始进入市场,各方面的经验都不足。

江晓枫不太想在亚运村买房,觉得没什么投资价值,就去了燕京市中心那边看房,看了一圈回来,都不是特别满意,反而被二环内的一些四合院给吸引住了。

江晓枫一问价格,大约是20~80万之间,主要是看地点和大小,以及四合院的规制。

之前燕京四合院的价格很低,成交量也很小,1990年时一套小面积四合院的成交价格,也就在两三万元。

那时候燕京老百姓的人均年收入才1400元,按这时候的收入来看,普通人需要不吃不喝二三十年,才能买下一套小面积的四合院。

但邓公南巡讲话之后,1993年的燕京四合院价格,迎来了第一次暴涨,价格的标准主要看离故宫的远近,离得越近,价格就越高。

这时主要的问题是产权,如果产权明晰,规制完整,离故宫又近,300平米左右的四合院卖到30万以上很正常,一平米大约合到1000左右。

要知道,这时实验性质的有产权的商品房二环以内的,也不过一平米一千元上下。

不过,四合院缺点也挺多的,尤其是没经过改造的四合院,不仅没有自来水,还没有厕所和暖气,跟楼房根本没法比。

本来江晓枫也很犹豫,到底是买商品房,还是买四合院。

结果,在看房的途中,经二环后宅胡同时,江晓枫看中了一套占地455平米,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价格50万元,每平米1100元。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套四合院门口能停车,里面还是改造过的,不仅有厕所,还有四棵不大不小的树,有一颗较大,另外三棵小一点。

江晓枫尤其喜欢这四棵树,不仅可以乘凉,到时候还能让桃虹双手扶着树做运动,搞不好树叶还会随着运动“哗哗”作响,然后叶子从树上缓缓飘下来,只是想想就感觉特别有诗意。

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还发生了一件小事儿,这一年姜闻主演的电视剧《燕京人在纽约》火遍全国,人们心中更加憧憬国外生活,很多人开始一门心思往国外闯,社会上就此掀起了一股出国热。

不少人为了出国,甚至不惜变卖家产,江晓枫看中这套四合院的主人,就是打算把一段四合院卖了,决定不回来了,全家一块润到米国去。

这套四合院的主人也是不差钱,反正一口价就是50万,还必须是全款,不接受讨价还价。

俗话说得好,千金难买心头好,江晓枫回去想了一晚,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将这套四合院买了下来。

ps.感谢总舵主时光1979的打赏支持,感谢,发了一张四合院的彩蛋章,大家可以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