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1949璃院繁星 > 第一段:新世纪的开端第754章 人才困局

2004年初夏,上海闷热的空气里漂浮着不安的因子。李阳站在研发中心的走廊,透过玻璃看着里面零星几个工程师忙碌的身影,对比墙上贴着的"技术突围倒计时"海报,形成刺眼的反差。智能设备升级项目已推进三个月,但核心岗位仍有七处空缺,实验室里的新型检测仪因为缺乏专业调试人员,始终处于闲置状态。

"李总,猎头公司反馈,我们给出的薪资连应届生都留不住。"HR总监小王抱着文件袋走进办公室,"隔壁那家初创企业,给算法工程师开出的年薪是我们的三倍,还配特斯拉。"她调出市场薪酬报告,李氏集团的薪资曲线在行业分布图里几乎垫底。

深夜的会议室,应急灯在天花板投下惨白的光。李绍文的团队正为一个技术难点争论不休,因为缺少材料学专家,新型自修复涂层的研发陷入僵局。"要是有张工在就好了。"一名工程师小声嘟囔,这句话像根刺扎进李阳心里——那位曾在企业效力十年的材料专家,半年前被竞争对手高薪挖走。

第二天清晨,李阳出现在**的招聘会现场。临时租用的展位前冷冷清清,对面某国际巨头的展台却排起长队,学生们举着精心制作的简历,眼里闪烁着期待。"同学,看看我们公司?"李阳主动递出宣传册,却只换来礼貌的微笑:"谢谢,我已经拿到华为的offer了。"整个上午,收到的简历不足十份,其中三份还是行政岗。

走访高校的日子里,李阳跑遍了国内顶尖的理工科院校。在清华园的咖啡厅,他与教授们探讨产学研合作,却被现实泼了盆冷水:"学生们更倾向去BAT这样的大厂,那里有最前沿的项目和资源。"一位年轻的博士生直言不讳:"李总,我们不是只看钱,更看重成长空间。"

回到公司,李阳盯着办公桌上的人才缺口表,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的创业时光。那时团队挤在狭小的厂房,没有高薪,没有期权,却靠着一股热血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如今企业规模扩大了,却在人才市场举步维艰。手机震动,弹出行业论坛的消息:某竞争对手刚从硅谷挖来量子计算团队,开出的条件包括千万安家费和独立实验室。

凌晨两点,李阳翻出通讯录,目光停留在"陈立峰"这个名字上。那是他大学时代的同窗,如今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材料科学系教授。电话拨通时,波士顿正是阳光明媚的午后。"老陈,还记得我们在实验室通宵做实验的日子吗?"李阳的开场白带着岁月的温度,"现在公司遇到坎了,急需你这样的人才。"

电话那头传来短暂的沉默。陈立峰的声音带着犹豫:"老李,这边的研究项目正到关键期,而且......"李阳打断他:"我知道你的顾虑。但你看看这个。"他打开全息投影,将实验室的实时画面传了过去——空荡的实验台、未完成的设备模型,还有墙上醒目的"技术突围"标语。

"我给你组建独立研发团队的权限,经费上不设上限。"李阳的声音变得坚定,"股份可以谈,实验室名字都能按你的想法来。但更重要的是,"他顿了顿,"这里有一群和你一样,想做出改变世界产品的人。"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长叹:"老李,你还是和当年一样执着。"陈立峰的语气松动,"容我处理完这边的事务,半个月后回国详谈。"挂断电话,李阳看着窗外渐亮的天空,远处集团大楼的玻璃幕墙上,"以人为本"的标语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这场人才争夺战远未结束。李阳召集HR团队,连夜修改薪酬体系:除了高薪和股权,增设"创新孵化基金",员工提出的创意项目一旦通过评审,可获得百万级别的启动资金;同时与高校合作开设"未来工程师实验班",提前锁定优秀人才。在他的推动下,公司内部掀起"师徒制2.0"改革,老技工与年轻工程师结对,让经验与创新碰撞出火花。

一个月后,陈立峰带着他的两名博士生出现在集团总部。在欢迎会上,李阳指着空旷的实验室:"这里以后就是你们的战场。"陈立峰抚摸着崭新的实验设备,笑着说:"老李,你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两人相视而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在实验室里为一个数据争论不休的青葱岁月。

人才困局的破冰,让技术升级计划重新注入活力。当第一片由陈立峰团队研发的自修复涂层在实验室测试成功时,整个研发中心沸腾了。李阳站在人群外,看着这群为梦想奋斗的年轻人,突然明白:吸引人才的,从来不是单纯的物质条件,更是一个能让理想生根发芽的土壤。而这场与时间赛跑的人才之战,教会企业的不仅是如何在市场中抢人,更是如何成为一片真正的人才沃土。

喜欢1949璃院繁星请大家收藏:()1949璃院繁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