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 > 第215章 科技大会

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 第215章 科技大会

作者:了咦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15:40:49 来源:全本小说网

北平城的九月,天高气爽,那是一种带着点儿干燥却又莫名让人心旷神怡的天气,湛蓝湛蓝的天幕上,几缕白云像是裁缝师傅手底下最精致的棉絮,悠悠地挂着,仿佛也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时刻。

这光景,搁在十年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那时候,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是硝烟,是逃难的人群,是绝望的叹息,空气中弥漫的都是苦难和焦糊的味道,哪有人有闲心抬头看天是蓝是灰哟。可如今,不一样了,真真是大不一样了。

新落成的大会堂,巍峨地矗立在原本是皇城根儿附近的一片空地上,灰墙金顶,气势磅礴,它不像老辈子那些宫殿庙宇那般森严逼人,却自有一股子崭新、坚实、向上的力量。

尤其是今天,门口车水马龙,穿着崭新中山装或是体面长衫的人们,脸上都带着一种混合着激动和荣光的红晕,陆续不断地往里走,连路边维持秩序的年轻士兵,身板都挺得比往常更直,眼神里闪着亮晶晶的东西。

大会堂里头,更是另一番天地。顶上吊着好几排明晃晃的电灯,把个能容纳上千人的大厅照得亮如白昼,连地板都能映出人影儿来。

空气里嗡嗡地响着,是人们压低了声音却又抑制不住的交谈,各种口音混杂着,但仔细听,大多都带着点儿西南官话的底子,要么是四川的,要么是湖广的,连主席台上几位交头接耳的大人物,偶尔蹦出的词儿也脱不了那方水土的韵味。

会议准时开始了。先是些例行的程序,奏乐,致辞,都由相关的人员操办着,唐启大多时间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端起面前的搪瓷缸子喝口水,那缸子上还印着“为人民服务”几个红字,边沿有些磕碰的痕迹,显然用了有些年头了。

直到司仪高声宣布:“下面,请唐启先生,为本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杰出贡献者,颁发奖章暨发表主旨演讲!”整个会场霎时间安静下来,静得能听见后排记者调整相机快门的声音,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了那个站起身,稳步走向讲台中央的年轻身影上。

唐启走到话筒前,并没有立刻说话,他又用那种深沉的目光,缓缓地扫视了一遍全场,从第一排那些即将受奖的、脸上刻满风霜和智慧皱纹的科学家、工程师们,一直看到最后几排那些眼神炽热、充满朝气的年轻学生代表。

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把这整个时代的气息都吸进肺里似的,然后,他才开口,声音透过扩音器,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带着他那特有的、略微有些低沉的川音:

“各位同志,各位朋友,今天这个日子,我等了蛮久喽。”他开头就是这么一句,不像寻常官方辞令,倒像是拉家常,“大家晓得,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我们这个国家,是咋个从一片废墟里头,一点点站起来的。不容易,真的不容易。流过血,流过汗,也流过数不清的眼泪。光是靠蛮力,靠拼命,我们能打跑强盗,能统一山河,但是,要想让咱们的娃娃们以后不再受欺负,要想让咱们华夏真正挺直腰杆子,永远强盛下去,靠啥子?”

他顿了顿,又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停顿,台下鸦雀无声,连呼吸都放轻了。

“靠的就是今天坐在这里的,还有千千万万没有来到现场的,那些埋头苦干、默默钻研的先生们,同志们!靠的就是科学!”他最后三个字,陡然提高了音量,斩钉截铁,像锤子砸在铁砧上,发出铿锵的回响。“没有别的路,只有这一条路!科学,才是硬道理,才是咱们华夏永葆青春、永续强盛的根本!”

掌声,如同积蓄已久的洪水,猛然间冲破了闸门,轰然爆发出来,震得大厅里的灯光似乎都跟着摇曳起来。这掌声里,有感慨,有激动,更有一种被压抑了太久之后终于得以宣泄的扬眉吐气。唐启抬起双手,微微向下压了压,待掌声稍歇,他继续说了下去,语气变得庄重而有力:

“所以,经过慎重决议,我在此郑重宣布,从今日起,正式成立‘华夏科学院’!”他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出了这个名字,“我们要集全国之智力,聚四海之英才,去攀登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我们不仅要跟着别人学,将来,我们还要领着别人跑!凡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学问,我们都要大力提倡,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专家,我们都要奉为上宾!”

接着,便是最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唐启亲自走下主席台,来到受奖者面前。第一个走上来的,是位身材瘦削、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人,陈志怀,搞冶金的,为了研究出一种特种合金钢,他在炉子边守了整整三年,脸上如今还带着被火燎过的痕迹。

唐启从礼仪人员手中的托盘里拿起一枚金灿灿的奖章,仔细地别在陈志怀的中山装领口下,然后紧紧握住他的手:“陈先生,辛苦喽!你们搞出来的那个钢,是咱们造船的脊梁骨啊!”

陈志怀嘴唇哆嗦着,眼眶瞬间就红了,只会反复地说:“应该的,应该的,为了国家,为了国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请大家收藏:()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个是王助,一个看起来有些腼腆的年轻人,却在电子领域做出了突破,他改良的无线电发报机,让远程通讯的效率和稳定性大大提升。

唐启拍拍他的肩膀,声音里带着赞许:“王先生,后生可畏!好好干,以后咱们的天地,广阔得很!”王助激动得脸通红,用力地点着头。

还有冯如,那位早在海外就闻名遐迩的飞行器专家,如今也被请了回来,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

唐启对他格外敬重,双手握住老人的手,弯下腰,几乎是耳语般地说道:“冯老,天空的事,就拜托您和您的学生们了。咱们不能总是看着别人的飞机在头上飞。”冯如重重地回握了一下唐启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个个名字,一项项成就,唐启都如数家珍,他和每一位获奖者都能聊上几句专业的内行话,这更让在场的所有科技工作者感到震惊和温暖。

颁奖仪式持续了不短的时间,但没人觉得冗长,每个人都沉浸在这种被崇高荣誉和国家期望所包裹的氛围里。而这一切,还只是序幕。

大会的主要议程结束后,唐启又引领着重要的与会嘉宾和部分市民代表,来到了大会堂旁边临时搭建的一个小型展览厅。这里,才是真正让所有人瞠目结舌、感觉仿佛一步踏入了未来的地方。

展览厅门口,就立着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像个巨大的、用金属丝编织成的网状盘子,斜斜地指向天空,旁边还有一堆复杂的线圈和仪表。牌子上写着两个大字:“雷达”。

负责讲解的是一位年轻的工程师,他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着:“这个装置,能发射出一种看不见的电波,遇到远处的物体,比如飞机、舰船,就能反射回来,咱们通过计算时间差,就能知道它们的方向和距离,哪怕是黑夜里、大雾天,也躲不过它的‘眼睛’!”

人群里立刻发出了一阵抑制不住的惊叹。“我的老天爷,这不是成了千里眼顺风耳了嘛?”“这要是装在沿海,那敌人的船还没靠岸,咱不就先晓得喽?”

喜欢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请大家收藏:()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