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 第49章 新建立的旧罗素行省

黄帝历4580年底,旧罗素,武起信市。

当地市民举办了欢庆活动,庆祝旧罗素行省的成立。

新世纪之初,帝国发现并占领了旧罗素,不过在占领过程中与当地的土着发生了不少冲突,最后演变成战争,不过在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压迫下,旧罗素的土着最终臣服于帝国的统治,并在之后逐渐成为了帝国的公民。

旧罗素原为远南总督辖区和后来的远南行省的一个地方行政区,不过,由于旧罗素和远南大陆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旧罗素逐渐成为了一个自治的地区。到了李光穿越的那一年(黄帝历4571年),旧罗素已经成为了远南行省的一个高度自治的地区。

五年前,李光在远南视察时,就和远南省长提到过要把旧罗素从远南行省当中给划出来,新成立一个旧罗素行省。在这之后,西尼政府和武起信政府开始筹备旧罗素行省建立的准备工作,如行政规划、人事安排、法律与政策、经济与财政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准备工作。

以上这些工作要是放在本土的话,花的时间肯定很长,不过幸好旧罗素是一个高度自治的地区,原本自己就有独立的、没和远南行省其他地区一样的上面那些东西,因此只花了一年时间就搞定了准备工作。

然而,新行省的建立要经过议会的批准,而因为旧罗素是南洋资本的地盘,其它党派的议员,尤其是南方党的议员坚决不同意,害怕这会增强南洋资本的实力,而海外党的议员也对此很是担忧,因此建省一事并没有在议会获得通过。

就这么过了四年,后来在综合考虑下,议会终于批准了建立旧罗素行省一事,旧罗素行省正式建立。

旧罗素行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为之前旧罗素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省会放在武起信市。

武起信市是一个港口城市,它的存在时间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帝国拿下旧罗素后,就开始在当地北岛最南端一个背山面水的海湾修建港口,并命名为武起信市,以纪念帝国历史上的三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修建武起信市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作为货物储存和转运的重要据点,其天然海港为贸易运输提供了便利;二是作为移民定居点,吸引了大量塞里斯移民来此居住和发展。因为武起信市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海港条件,它被选定为旧罗素行省的省会,以更好地发挥政治中心的职能。

现在武起信市有二十五万人口,其中绝大部分是塞人。武起信市的金融服务业十分发达,在南洋仅次于淡马锡和西尼,而有关食品和机械的制造业发展的也很快,总之武起信的工商业十分发达。

经过帝国政府几十年的大力开发,旧罗素的农业变得十分发达。

畜牧业是旧罗素的经济基础,其产值占农业产值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其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全国第四位,羊毛出口量则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远南,粗羊毛产量占全国产量的百分之四十。此外,旧罗素的奶牛存栏数量多,牛奶产量大,是全国第五大牛奶生产地。

旧罗素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虽然粮食不能自给,但水果等农产品出口量相当可观,比如猕猴桃、苹果等。此外,旧罗素的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产业也较为出色,从北岛的海湾到南岛的海堡,葡萄酒产区遍布行省各地,其葡萄酒以纯净、清新的风格和卓越的品质,赢得全球葡萄酒爱好者的青睐。

旧罗素的农业生产效率很高。旧罗素是全国最早使用化肥的地区之一,而化肥生产技术在皇家科学院的不断改进下,产量有所提高,对粮食的增幅大有帮助。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先进农业机械的出现,旧罗素成为了少数使用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农业机械的地区之一。

旧罗素的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经营规模较大,三百公顷的牧场一般需要十个劳动力。而且还要注意的是,农场主基本上都是塞人,而劳动力大部分都是当地土着,少部分是塞人。

旧罗素相比邻边的远南,人口还是较少,生产的农产品除少量满足省内消费外,多数出口到全国乃至世界市场,其羊毛、羔羊出口量占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左右,牛奶及其制品出口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六,因此受外面市场影响较大。

旧罗素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金、银、铁等,这是帝国政府派遣专家勘探后发现的。不过在综合考虑下,帝国政府并没有开发这里的矿产资源,不过却在发现的地方驻扎军队,严防任何人进入。

旧罗素因为面积小,大城市相比农村(一个大农场相当于一个村)也没那么多,所以铁路很少,只有武起信市有铁路,而且这条铁路的职能主要是把农产品运输到港口,便于轮船能快速装货。

不过,旧罗素建省后,有多个农场主上书省政府,请求在自己的农场旁修建铁路,直通武起信市。因为这些农场主有选票,省政府的人不敢不重视,把此事上报给了帝都方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请大家收藏:()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光在收到来自旧罗素行省的消息后,和内阁成员商量了一会儿,决定同意农场主的请求,而绝大部分议员对此也是十分赞成。旧罗素行省政府在获知帝都方面的态度后,开始主持修建铁路的工作,并花钱邀请外地的铁路公司派人过来修建铁路。

帝都,首相办公室内。

李光看着墙上的挂着的世界地图,眼睛一直注视着远西和旧罗素边上的一众大南洋岛屿,若有所思。

本来李光在五年前就和远南省长提过有时间就出兵占领边上的大南洋岛屿,不过因为要准备旧罗素建省一事,而这要花费很多精力,因此这有关出兵占领岛屿一事最后就不了了之。

旧罗素行省建立后,李光想在旧罗素建立一个军港,和西尼一起作为进军大南洋南部岛屿的桥头堡,不过他还没想好军港要建在哪里。

“从头建立一个军港,这肯定要花费不少金钱和时间,而且我又不是军事战略方面的专家,我怎么知道在哪建军港最好,还是找个专家过来看看吧。”李光拿起桌上的烟斗,美美的吸了一口,看着墙上的大南洋南部岛屿和旧罗素地图,自言自语道。

“西尼造船厂现在的承载能力有些不足,看来要好好转移一下。”李光说道,“等把军港建立起来,就把西尼造船厂的一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这。”

李光让杨德邦找了个国内顶尖的军事战略专家,和他商谈要把军港建在旧罗素行省的哪个地方。

“刘先生,哪个地方适合建军港呢?”李光对过来的刘专家问道。

“首相大人,我觉得这里最为适合。”刘专家说着指了指旧罗素行省西北部尖尖的地方。

“说说你的理由。”

“首相大人,这里离西尼较近,便于接收西尼造船厂输送过来的生产能力。还有就是,这里更容易对那些南部岛屿进行大范围的军事辐射,可以更好地监视和控制它们。”

“说的有理。”李光点点头,“不过这军港的规模大小该如何?”

“首相大人,我认为保持一个中等规模就足矣,因为那些岛屿基本上要么没人,要么都是未开化的野人,不用大动干戈,不过岛屿数量太多,需要的军舰也要多,而军港太小的话无法承受,因此维持中等规模即可。”

“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几天后,李光在议会上提议在旧罗素北部建立一个军港。众议员在长时间的讨论后,同意了李光的提议。

旧罗素行省政府在得到了帝都方面发来的有关在当地北部建立军港的电报后,组织调动了大量劳动力去那里建设,并要铁路公司的人在那里修铁路,同时还从远南购进了一批用于修建军港的材料。

修铁路、建军港,这让原本财政有些盈余的旧罗素行省政府有些喘不过气,为此旧罗素行省政府上报帝都方面,请求在修建期间暂停向旧罗素征税,而这得到了帝都方面的批准。

建军港一共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军港建成后,帝国政府将其命名为俯瞰,意思是俯瞰大南洋南部的一众岛屿。

喜欢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请大家收藏:()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