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 第293章 巴黎和会(七)

镜厅的晨光刚驱散最后一丝凉意,俄国的疆域图就被铺在了谈判桌上——地图是北方党“鞍山印刷厂”特制的,许德华大臣(联合帝国工业大臣,北方党)用勒拿河铁矿的勘探数据换的,勒拿河分界线用红笔标得醒目,中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区域则画满了问号。劳合·乔治率先敲了敲地图,手里的钢笔是南洋党“雅加达文具厂”造的,肖云海大使(联合帝国驻罗马大使,南洋党)送的,笔尖在“苏维埃控制区”的字样上停顿:“俄国的乱局不能再拖了,印度帝国的边境已经出现‘革命传单’,福尔摩斯侯爵(印度帝国财政大臣)来电说,孟加拉王国(联合帝国附属国)的棉农都在传‘分土地’,斯科特勋爵(印度帝国陆军大臣)已经在印俄边境增兵一个旅,用的是北方党‘鞍山-1918’型步枪,许德华大臣上个月刚运到德里。”

克列孟梭的拐杖重重砸在“乌克兰”的位置,拐杖头的“鞍山钢铁”金属件撞得桌面发响:“法国更担心革命输出!巴黎的工人已经在游行,举着的标语纸是南方党‘魔都纸厂’产的,周伯宜党首(南方党党首)用棉布换的‘民用纸张’,结果被用来印革命传单!霞飞将军说,要是苏维埃赢了,欧洲的君主制都会不稳,我们必须明确立场——要么支持白军,要么彻底孤立苏维埃!”

美国代表兰辛皱起眉,手指在笔记本上记录——笔记本是北方党“鞍山皮具厂”造的,许德华大臣送的“会议礼物”,上面写着“美国企业拟在西伯利亚建木材厂,用新关岛的设备换当地的原木”:“威尔逊总统不主张‘彻底孤立’,美国需要俄国的市场——新关岛的木材厂还等着开工,高明军大使(联合帝国驻美大使,南方党)也说,南方党想把‘魔都-1916’型棉布卖到中亚,赵文涛大臣(联合帝国商业大臣,南方党)的商队已经在波斯湾等着了,彻底敌对会断了我们的生意。”

所有人的目光突然集中到李光身上。他端起桌上的咖啡——华属东南非洲(首府摩加迪沙)产的,郭全铭大臣(联合帝国农业大臣,南洋党)按“特供价”供应,轻轻抿了一口,才开口:“联合帝国的立场很简单——以勒拿河为界,东西伯利亚的现状必须维持,秦树贤总督(东西伯利亚总督,北方党)的三个师已经在赤塔布防,王泰兴大臣(联合帝国陆军大臣,北方党)说了,‘不允许任何势力越过勒拿河’。至于中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和中亚……”

他抬眼扫过全场,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如果苏维埃能打败白军,控制这些区域,各国可以予以承认——但必须承诺‘不输出革命’,北方党与苏维埃的‘石油换钢铁’协议(用巴库石油换鞍山钢铁)可以继续,南方党也能恢复对中亚的棉布出口,赵文涛大臣已经跟苏维埃的贸易代表谈了半个月,用‘民用物资’的名义报关;可要是苏维埃输了,各国就扶持当地势力建国,比如让西西伯利亚的白军成立‘西伯利亚自治政府’,中亚的部落首领组建‘中亚联邦’——这些新政权必须承认联合帝国的商业利益,陈德康副党首(南洋党)的南洋联邦商船要能自由停靠海参崴,郭全铭大臣的大米也要能进入中亚市场。”

陈宏斌(北方党副党首)立刻补充,手里拿着朱世豪局长(联合帝**情局局长)发来的情报:“韩建国大使(联合帝国驻圣彼得堡大使,北方党)刚传来消息,苏维埃的兵工厂已经在造‘仿鞍山步枪’,用的是我们之前卖的钢铁;白军则从南洋党买了‘雅加达-1917’型迫击炮,陈德康副党首的人通过波斯湾偷偷运过去的,用中亚的棉花抵账——现在谁赢谁输还不好说,我们不能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扶持地方势力?”劳合·乔治挑眉,手指划过“西西伯利亚”的字样,“那英国要获得新政权的石油开采权,埃利姆伯爵(印属亚丁湾总督)的印度军队可以帮他们‘维持秩序’,用的是北方党钢铁造的重炮,许德华大臣上个月刚发的货;而且,黄金集团(总部杭康)要给新政权放贷,大卫·陈·斯坦利(联合帝国海外党党首)说了,用当地的金矿做抵押,利息按‘友好价’月息一分二,比给苏维埃的低半厘。”

克列孟梭的脸色稍缓,指尖在“乌克兰”的位置画了个圈:“法国要获得乌克兰的小麦采购权,郭全铭大臣的南洋联邦不是缺小麦吗?我们可以用法国的葡萄酒换乌克兰的小麦,再转卖给南洋党,赵文涛大臣的棉布也能跟着进入乌克兰市场——但必须保证,不管谁掌权,都不能没收法国商人的工厂。”

兰辛立刻接话:“美国要在西伯利亚的木材厂享有‘免税权’,新关岛的设备已经运到波斯湾,就等协议定下来;而且,美国企业要优先获得中亚的铜矿开采权,比北方党和英国的报价低一成,高明军大使已经跟苏维埃的贸易代表谈过,他们没明确反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请大家收藏:()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光微微颔首,从公文包掏出一份协议草案——草案纸是南方党“魔都纸厂”产的,周伯宜党首用棉布换的“协议专用纸”,上面写着“各国承认苏维埃政权的前提:1. 不输出革命;2. 保障列强商业利益;3. 维持勒拿河分界线;若苏维埃失败,扶持地方势力,新政权需继承对列强的债务与商业承诺”。“这是联合帝国的草案,”他把草案推给众人,“秦树贤总督的驻军会监督勒拿河边界,邱瑞峰大臣(联合帝国海军大臣,南洋党)的太平洋分舰队会在海参崴巡逻,保障商船安全;郭全铭大臣也会从南洋联邦调运大米,缓解白军控制区的粮荒——用当地的铁矿抵账即可,许德华大臣的钢厂正好缺原料。”

没人提出反对——英国拿到石油和贷款权,法国获得小麦采购权,美国占了木材厂和铜矿利益,联合帝国则保住了勒拿河防线和商业特权。苏维埃代表虽未到场,却被这场“缺席审判”定下了命运;白军和地方势力更像棋子,输赢都成了列强分赃的借口。

保加利亚代表斯托扬诺夫坐在角落,看着眼前的谈判,突然觉得保加利亚的“屈辱”不算什么——至少他们还能作为“战败国”参与谈判,而俄国的命运,全由别人在凡尔赛宫决定,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他想起刚才在走廊里碰到的联合帝国商人,正拿着“中亚棉布订单”跟法国代表谈笑,订单纸是南方党“魔都纸厂”产的,赵文涛大臣的签名赫然在列——原来,不管是战胜国、战败国,还是内战中的俄国,都不过是列强棋盘上的棋子,利益才是永恒的棋盘。

劳合·乔治率先在协议上签字,钢笔划过“承认苏维埃需保障英国石油利益”的条款;克列孟梭紧随其后,在“法国获得乌克兰小麦采购权”的字样旁落下名字;兰辛犹豫片刻,也签了字,笔记本上“美国木材厂免税权”的记录被划上了勾;李光最后签字,笔尖在“维持勒拿河分界线”的条款上停顿片刻,才落下名字——那支南洋党“雅加达文具厂”的钢笔,此刻却像一把刀,刻下了俄国的妥协。

镜厅的座钟敲了十下,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协议上的每一个签名上。没人提起列宁的“从棋子变棋手”,也没人在意白军的“复国承诺”,更没人问过俄国百姓的意愿——多极化格局的“平衡”,终究是建立在弱者的妥协之上。秦树贤的驻军还在勒拿河巡逻,许德华的钢铁还在流向双方,赵文涛的棉布还在进入中亚,陈德康的橡胶还在运往海参崴——凡尔赛宫的协议虽定,俄国的乱局,却远未结束。

喜欢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请大家收藏:()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