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1621,不一样的大明 > 第359章 这只是动机之一

方从哲放下密信,痛苦捏捏眉心。

他现在有点明白了,勋贵、藩王、水师,都卷入了刺杀。

果然,文仪开口说道,“董其昌是外曾祖的学生,与王弘诲亦师亦友,关系非常好,难怪长辈们都对教士客气。

这不是上一辈的交情,是祖辈们自认为他们有开新学的功绩,邹元标、伯父文从简也是被祖辈影响了。

李天经的世交,青州陈氏,祖上出自山东水师将官,不仅是粮商盐商,在水师之中依旧有族人,代代都有子弟做济南德王、青州衡王的仪宾。

大哥已经令山东动手,您大概想不到,衡王和两个郡王现在都是教徒,衡王府仪宾的堂兄弟,是登莱水师的一个艟总,此人叫陈一敬,也是圣教三柱石之一杨廷筠女婿的堂兄。

陈一敬曾在辽东盖州驻守多年,妻子乃辽阳卫人,他有一个连襟叫李永芳,也就是说,陈一敬乃奴酋在山东的密谍头领。

而陈一敬还有一位远方堂弟,这位原本在辽阳,逃难时遇到夫君,他现在是夫君手下最大的掌柜,也是亲兵大将韩石的岳父。”

方从哲听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双手抓头,面色惨白,啊啊嘶吼了两声。

文仪扶住他,“德清公何必如此,韩石、陈灵没有背叛夫君。陈一敬倒是被怒火中烧的韩石用刑交代了。”

方从哲喘息两声,颤抖喝了一口水,“老夫不是担心卫总制被身边人出卖,是藩王身为宗室却引狼入室。

还想起了王弘诲和冯应京,王弘诲乃琼州府士林魁首,是他令朝廷在琼州设立提学官,他还是海瑞举荐的同乡后辈,声望隆隆。

冯应京是凤阳府人,被人尊为淮西士人之冠,他逼死同为心学的李卓吾,又被保守的士子称为维护风化的义士,致仕之后入教。

这两人都是致仕入教,都与耶速会利玛窦交情匪浅,他们还是至交,还是各自家乡的魁首,一旦获罪,牵连无数士绅,地方大乱,大明朝啊…”

文仪皱眉,“他们都死了。”

老头摇摇手,“家族传承不会死,王弘诲未做过实务官,翰林院庶吉士,做过三届会试同考官,又去京城国子监提学,然后去南京国子监做祭酒多年,桃李满天下,最后从南京礼部尚书致仕,游历讲学二十年归乡。

老夫闭着眼睛猜,也知道王弘诲带领利玛窦立足,又把他介绍给自己所有的人脉,而利玛窦发现了士绅交往的规律,才提出融儒、补儒的传教方式,瞬间就把士绅历代交情串起来了。”

文仪再次皱眉,“德清公是说,您不知道这其中的任何事?”

方从哲苦笑一声,“老夫与他们不搭,怎么会知道其中纠葛。”

文仪无奈,“夫君和姐姐杀死王弘诲嫡孙,王昌言为胞弟报仇,却没立刻说服别人,但衡王向他们提供了夫君掌控山东的消息,陈灵又无意透露夫君缴获够多,陈氏还能从辽东知道海贸规模。

夫君被刺,王昌言只是个由头,衡王、陈氏、辽东都在提供消息,具体还需要查,但藩王不止衡王入教,南阳的唐王、洛阳的福王都在与教士交往,王世子朱由崧更是认为西学有益于社稷。

福王这才就藩十年,就被渗透了,那说明之前在京城,他们就经营了庞大的信息网,德清公就在身边,竟然不知道,难怪输的惨。”

方从哲一愣,“伯爷已经查到这地步了?是谁下令刺杀卫总制?”

“王丰肃、龙华民。”

方从哲思考片刻,纳闷问道,“王丰肃果然活着,龙华民放弃利玛窦的传教办法,不允许教徒祭祖祭孔,他干嘛刺杀?”

文仪嗤笑一声,“是啊,所以人家把自己保护起来了,不传而传,不教而教,不渗而渗,正因为龙华民展示出拒绝与士大夫接触的态度,朝廷才放松警惕,别的教士才能飞速发展,很高明,绝对是中原智慧,西人没有这样的谋略。”

方从哲深吸一口气,“王昌言报仇,只是动机之一,辽东、藩王、陈氏,都是信息提供者,还有什么人在参与?”

“夫君到朝鲜后,皇帝掌握武权,中枢权争形势改变,东林众正盈朝都挡不住夫君,官场很不安全,也是动机之一。

夫君前年就让杨涟去交趾联系粮食,这件事让海商极其警惕,本来人家就在观察,夫君对海贸的理解与豪商截然不同,也是动机之一。

夫君控制山东,控制方式既不是士绅联姻,也不是单纯的生意,而是一手刀,一手银,他还跑到苏州,瞬间插足苏州,这方法破坏力太强,让他们害怕,也是动机之一。

夫君今年控制朝鲜,完全隔绝辽东,有了自己控制的水师,有了自己控制的地盘,中枢还有皇帝支持,又出身武勋,一个人动摇天下秩序,同时斩断豪商、门阀根基,所有人都有动机,包括家父。”

方从哲眼珠子转了两圈,“老夫问还有何人在参与,是何人让刺杀最终成型。”

文仪闭目道,“孙承宗、张维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1621,不一样的大明请大家收藏:()1621,不一样的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方从哲顿时失态,“什么?”

文仪很平淡,“不是他们刺杀,是他们给了别人消息,孙承宗麾下的孙元化,徐光启的学生,夫君看好的制器人才,他告诉孙承宗夫君会在朝鲜制器,制造新的火器…”

“等等!”方从哲大吼一声,“海匪掌握了新式火药?”

“确实知道了,但没有利用,教士准备拿回去研究,提供者就是孙元化,孙承宗给邹元标、**星写信的时候,说夫君将会用火药改变天下格局。

还与英国公商议,只要给夫君三年,大明朝就能有一支新式火器强军,横扫天下,这封信很多人都知道,最终让刺杀开始执行。”

方从哲嘴巴大张,喃喃说道,“豪商不能失去海贸,东林不想失去大权,耶速会不想看到强军,武勋不想看到权臣,外海不能出现战舰,士绅的生意不能被拦住,学阀不能被控制,卫总制把自己活成了所有人的敌人,果然是英雄该有的结局。”

文仪看他没什么别的消息提供,再次淡淡说道,“德清公若没什么消息,那就走一趟吧。”

方从哲一愣,“去哪里?”

“父亲和杨涟都消失两个月了,父亲给家里送了封信,说与杨涟去交趾转转,朝臣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方从哲瞪眼,“死…死了?”

“您想哪里去了,他们在做事,北方的事交给大哥,您去南边,再把其中的关系捋一捋。”

方从哲摇头,“没什么可捋的,全杀了不冤,龙华民不是在北直隶吗?抓住用刑。”

“他原本在京城,五月出去就不见了,锦衣卫都找不到,说明北直隶还有大量内应。”

方从哲纳闷问道,“老夫不赞成大军报复,陛下也不会阻止宣城伯杀人吧?”

“不,您想错了,现在动手打草惊蛇,大哥说了,要一网打尽,以法破法。”

“以法破法?又要大辩?”

“您去了就知道,陛下也同意,大哥会送您到该去的地方,京城做事毫无帮助,韩石已经把陈一敬放了,我们在安排人反渗,必须尽快掌握南方的事,必须找到关键节点的人。”

…………

【作者得说清,血脉、人事等主要关系,没有捏造,别误会作者开脑洞。有兴趣的人看《钞本明实录》(红格钞版)。

山东当时最大的教徒,不是某个官员,而是衡王、郡王入教。

这其中牵扯福王、唐王、陈一敬、杨廷筠女婿陈氏、李天经、利玛窦、龙华民、郭静居、冯应京等人。

利玛窦的《天学实义》由冯应京写序,在琼州就认识居家讲学的王弘诲,两人私交不错,第一次到江南,就是王弘诲亲自引路,介绍给官场和士绅。

从教会这方面解释,不仅能看到整个统治阶级联动的痕迹,很多野史好像也能说通。

比如:莫名其妙的吴桥兵变;南明是东林做主、福王和唐王继位;而郑氏又支持八竿子打不着的唐王。

不阴谋的说,耶速会和东林,均依附士绅二百年来的人脉关系,东林是嘴替,耶速会则借势。

明朝二百多年,上位者资源高度垄断、又深度交换,他们到这地步了,就算没有耶速会和东林,也会酝酿出别的组织串联。

历代同乡、官场交情、家族联姻,就像森林中的大树,长到一定地步,就开始枝丫交集,又互相争夺‘阳光’,底层‘草’无法生长,水土流失,大水一来,最终都死了】

喜欢1621,不一样的大明请大家收藏:()1621,不一样的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